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全面步入小康生活,是所有上林人民最樸實的期待與夢想。
「十三五」時期,上林縣圍繞深化改革增進民生福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醫療衛生、教育發展、營商環境、文明風氣等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
以人民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五年來,上林縣民生事業不斷發展,民生指標不斷改善,社會治理體制不斷創新,真正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地區、更多群眾,帶給百姓穩穩的安全感獲得感。
醫療改革 群眾就醫體驗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上林縣有序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工作,依託南寧市智慧健康工程建設,初步實現市、縣、鄉三級醫院通過智慧健康平臺進行遠程會診,「上林醫改」也成為該縣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抓手。
「我這次住院共14天,自己只需要花100—200元。」日前,記者來到上林縣明亮鎮衛生院時,65歲的患者溫復徑躺在病床上,述說著上林縣醫療改革讓自己享受到的實惠。
「生病找誰看、大病怎麼轉、報銷怎麼辦」始終是群眾關心的事情。打造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正是上林縣解決這些難題的切入點。
上林縣在建立健全「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的基礎上,結合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初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鄉鎮」的就醫新格局。2019年9月,上林縣實行醫療改革成立醫療集團,縣級醫療資源下沉至鄉鎮衛生院,醫療資源互通共享,鄉鎮醫院建設資金得到傾斜,這些是成立醫療集團後為鄉鎮醫院帶來的好消息。
「醫療改革實行後,上級醫院不僅對我們進行了『一對一』的支援,還對我們的醫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以前心力衰竭、心梗這些疾病,我們需要往上級醫院轉診,現在這些基本的常見病我們都能早發現、早治療。診斷不了的,我們還可以請上級醫院在平臺上做指導,這是以前所沒有的。」上林縣明亮鎮衛生院院長李立攀說,截至2020年11月24日,該院向上級醫院轉診病人共50名,與往年相比大幅減少,「得益於基層醫療水平的提高,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醫療服務,病人的費用負擔也大幅減輕。」
如今,醫療衛生機構實現集團化發展,智慧健康工程的全面推進,以及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加快實施,讓上林縣群眾就醫滿意度不斷提升。
均衡發展 城鄉孩子樂享優質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三五」時期,上林縣緊緊圍繞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主題,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全面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教育事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如今,上林縣各大中小學校裡,教室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多媒體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心理諮詢室、錄播室、計算機教室、科學實驗室等功能教室應有盡有;學生們還可以在塑膠跑道、籃球場上鍛鍊身體……上林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闊步前行,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教學設備、教師資源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有著22年教齡的上林縣城南小學校長溫筱陽感觸良多。「過去,我們的教學設備落後,操場就是一塊乾裂的水泥地。老師需要一人身兼數職,體育老師不僅要教體育,還要教語文。現在的變化太大了,校園環境越來越美,教學設備越來越齊全、先進。」站在於2018年建好的戶外塑膠籃球場前,看著穿著整潔校服的學生們在300米環形塑膠跑道上做廣播體操,溫筱陽感嘆道。
五年來,上林縣乘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東風,完善各個校園硬體設施,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十三五」期間,全縣教育經費總投入32.39億元,年均增長14.38%,教育事業投入加大,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完成鎮圩瑤族鄉中心學校等112所學校(含教學點)的基礎建設,並順利通過義教均衡國家評估驗收;完成新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8所、義務教育校舍維修改造項目32個;加強普通高中基礎能力建設項目4個。通過新建、遷建、改擴建一批學校,上林城鎮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擴充,有效解決了部分學校超規模辦學、大班額現象、入園難、入學難等問題。
此外,上林縣全面推進學校「四化」建設,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薄弱學校和辦學能力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推進工程,如今,全縣中小學校(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100%,校園網建設率100%,多媒體「班班通」覆蓋率達99%。
公益訴訟 改革成果切實惠民惠企「十三五」時期,上林縣以深化改革破解發展之羈、紓解民生之困、謀劃發展之局。五年來,一個個堵點得到疏通,一處處痛點得到解除,改革釋放出更多紅利,讓普通群眾、外來客商都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穩穩的幸福」。
作為2019年度南寧市優秀改革創新項目,上林縣人民檢察院探索開展的「公益訴訟」改革創新工作便是「改革紅利全民共享」的生動實踐。
2017年7月,「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上林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全面推進公益訴訟,全力維護公共利益」工作主線,圍繞「為黨委解憂、為政府解困、為部門解難、為群眾解愁」的工作宗旨,推動公益訴訟工作穩步創新發展。
「上林縣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值得點讚。」對於上林縣創新開展的公益訴訟工作,上林某房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蒙春永深有感觸。
2017年底至2018年初,該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部分業主因無法辦理不動產證,先後到銷售中心、上林縣政府表達意願。為維護國家利益、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以及維護業主合法權益,上林縣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未依法履行土地出讓收入徵收工作職責,導致國家利益受到侵害為切入點,對案件進行立案調查。立案後,該院一方面與行政主管部門座談,了解其執法難點,另一方面積極走訪企業,深入了解企業履約情況、受到的影響並解決需求。最終,項目得以繼續推進。
2017年7月至今,上林縣檢察院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痛點」、老百姓關心關注的「熱點」、縣域發展的「堵點」,立案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72件,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53件,磋商15件;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2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件,終結審查6件。通過辦案,共督促治理被汙染的水域面積728公頃、揚塵汙染裸土面積474畝,清理固體廢物、垃圾160立方米,關停和整改違法經營單位101家,整治汙染單位30家,依法處理國有土地使用權面積2.46畝,挽回國有財產損失5262萬餘元,追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費546萬餘元,在保護綠水青山、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方面發揮了檢察機關公益保護者的重要作用。
如今,上林縣已實現公益保護「五大領域」全覆蓋,成為南寧市首個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覆蓋「五大領域」及行政公益訴訟「等」外領域的基層院。
優化服務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十三五」時期,上林縣以改革促發展,著力改善政務、投資、生產經營等環境,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企業享受更多改革紅利。
一大早,位於上林縣象山工業園區的廣西新廣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便忙碌起來。作為高端新型建築材料研發生產企業,該公司每天需要生產近60噸的產品,銷往廣西、貴州的各大項目工地。「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我們的產品必須保障到位,工程才能順利推進。」公司副總經理韋錦興說。得益於象山工業園區完善的配套服務,用水、用氣等重要資源供應穩定,該公司各條生產線全力運行。
自該項目入駐以來,上林縣在基礎配套等諸多方面,為企業提供了精細、便捷的服務,有效疏通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上林縣各級政府積極了解企業需求,主動上門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難題,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到生產中,為企業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韋錦興說。
五年來,上林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共梳理跑一次事項645項、零跑腿事項36項,跑一次事項覆蓋率達88.7%,「最多跑一次」佔比達93.6%,順利完成全區「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三張清單試點編寫任務,形成了事項辦理環節少、跑腿次數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企業和群眾辦事體驗好的發展環境,使上林縣成為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優異的營商環境,不僅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也帶動了一批重大項目紛至沓來。據統計,「十三五」時期,上林縣象山工業園區共引進企業2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共5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1億元,工業增加值14億元,稅收1.8億元,工業投資22億元,基礎設施投資2億元,成為助推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榜樣示範 「好人現象」塑造上林精神「十三五」時期,上林縣把打造「上林好人」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通過宣傳、挖掘「好人」的先進事跡、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使廣大黨員幹部學有榜樣、行有示範。
「天路媽媽」藍鳳秀、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藍連青、全國最美鄉村教師石蘭松、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黃立溫……隨著一個個好人的湧現,「上林好人」的群體影響力不斷擴大,他們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敬業奉獻,或誠實守信,或孝老愛親,用善舉播撒愛的火種,用行動有力促進了全社會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
2006年,上林縣西燕鎮岜獨村上綢莊時年64歲的藍鳳秀,帶領9名年過六旬的老人劈山修路。歷經3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修出了長達3公裡的「母親天路」,藍鳳秀也因此被大家稱為「天路媽媽」。身邊好事、身邊好人更容易感染人、帶動人、激勵人。隨著「天路媽媽」這樣的「上林好人」不斷湧現,在上林形成了一種「人人爭當好人,人人釋放正能量」的濃厚氛圍。「十三五」時期,面對貧困這座大山,全縣幹部群眾傳承和發揚「天路」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順利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一個好人帶出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帶出一支支好人隊伍。「藍鳳秀們」都是典型的「小人物」,卻做著了不起的「大事業」,他們的精神如星火燎原般帶動上林向上向善,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實基礎。
目前,上林縣共組建黨員雷鋒志願服務隊4支,黨員志願者2564人;文明單位學雷鋒志願服務隊18支,志願者1512人;老年學雷鋒志願服務隊1支,老年志願者953人;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隊19支,志願者4946人。
如今的上林,「好人文化」澆灌了幹部群眾的精神土壤,「好人現象」已然形成「好人效應」,在全社會營造了「人人爭當好人,人人釋放正能量」的濃厚氛圍。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胡光磊 見習記者餘秋蘭 通訊員任雪花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報記者葉子榕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