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城市環境提供便民服務 北京國企"留白增綠"惠民生

2020-12-1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舊廠房變身花園綠地、老樓轉型養老驛站、空房子成了社區便利店……在市民身邊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背後都少不了北京國企的身影。

記者9月19日從北京市國資委了解到,北京市屬國企「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計劃於9月前完成。在推進疏解整治工作的同時,市屬國企積極探索功能轉型提升,將騰退後的土地房產優先用於發展城市環境、優化社區生活環境、改善民生等領域。

「留白增綠」城市添新景

798藝術區向北一街之隔有一個文創園,未到門口,潺潺水聲入耳。邁進園區,水池中的工具機上搭起鋼架,「京城機電產業轉型實驗園」幾個字赫然映入眼帘,半空中還有小型瀑布飛流直下,工具機和瀑布的奇妙組合,散發出獨特的工業氣息。

這片文創園內,廠房車間中間加隔層改造後變身寫字樓,各種機電設備成了園區中別樣的風景:涼亭內,電機機座支撐著座椅,桌子則由嵌線工作檯改造而成;徜徉步道,頭頂一片片鋼架原本是工具機生產時的桁車軌道,現在爬滿了綠植,綠意滿盈;一旁佇立在水池中的藍色儲氣罐頗為顯眼,不過現在裡面儲存的是景觀用水。中午時分,上班族和周邊居民在園區內遛彎兒拍照,十分愜意。

幾年前,這裡還是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畢捷電機公司的廠房。現如今,畢捷公司疏解傳統電機製造業務,把「花園式工廠」升級為「工廠式花園」,打造了6萬多平方米的綠地,吸引30餘家知名企業入駐,還成了市民遊覽休閒的新去處。

「自從去年和義五金城關停後,家門口清淨多了,要改公園啦。」胡大媽是豐臺區和義東裡社區的老居民,聽說首農集團要在和義五金城原址建一個體育休閒健身公園,她表示「舉雙手贊成」。

和義五金城市場在首農集團所屬南郊農場土地管轄範圍,去年已經完成大部分拆除騰退任務的南郊農場將實現產業轉型,「留白增綠」正是規劃重點。和義體育休閒健身公園就是規劃中的一部分,佔地面積133公頃,將使大紅門地區的自然環境得到美化;在南五環飲鹿池橋北側,首農集團還規劃建設一個80公頃的西毓順文化創意公園。

「首農將以拆除騰退還綠為契機,打造產業先進、環境優美、生活優越的都市型現代農場。」首農集團總經理薛剛說。

主動轉型養老生活服務

9月19日上午九時,在首開寸草養老院門前的小院裡,老人們有說有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一場社區志願者帶來的舞蹈表演。首開集團與養老機構合作,將疏解騰退後存量房屋資源用於社區養老設施建設,這家位於朝陽區安慧裡一區甲12號的養老院今年6月剛一開張,就吸引了二十多名老人入住。

「這兒以前是一棟老舊辦公樓,歷經半年改造成了中高檔養老院。」工作人員介紹,養老院能為50位老人提供入院護理服務,這裡六成的面積都是運動康復區、公共活動區、屋頂花園等公共活動空間,還可以為周邊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和居家上門服務。首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繼續提供存量物業資產、零散土地等用於支持政府養老政策,三年內計劃建成4至6家養老機構。

養老,成了不少北京國企轉型發展中探索出的新路,企業紛紛將疏解后土地用於養老驛站和衛生醫療設施建設。京城機電主動騰退位於西城區報國寺地區128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用於廣內街道辦事處建設「養老照料中心」,為周邊居民提供養老適老服務;首旅集團正改建新北緯飯店,啟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不少市民都發現,疏解了低端市場和「開牆打洞」的小門臉兒後,日常生活依然便捷,這離不開國企便民服務的保障。草橋地鐵站附近,剛開業的百年義利店成了附近居民圈兒裡的「網紅」,一輕食品集團把老字號產品帶進了社區,今年已選址開店14家,另有3家正在籌備裝修中,有望「十一」前開業。

此外,京能集團所屬金泰集團利用社區內存量房屋資源建立自有的「金質生活」服務品牌,既為社區居民提供果蔬生鮮、糧油、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也向社區居民提供保險、旅遊、家政等服務產品,三年內將建成50至80家實體店;二商集團採取建立自營連鎖店、社區直通售賣以及在批發市場內建立肉類連鎖經營大廳三種形式建立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已經開設連鎖店88家,大紅門冷鮮肉經營大廳7個,流動售賣進駐180個社區,初步形成了社區便民服務網絡體系。

鼓勵國企零散土地惠民生

「為增強群眾獲得感,市國資委把『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屬國企要發揮帶頭作用。」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國資委近期對市屬國企明確提出「兩鼓勵一要求」:鼓勵市屬國企將零散土地用於城市留白增綠,優化城市發展環境;鼓勵市屬國企將零散土地用於停車場、菜籃子供給及文體活動設施建設,優化社區生活環境;要求市屬國企將出租到期的存量房屋優先出租給社區,為改善民生做出國有企業應有的貢獻。

據介紹,「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市屬國企共涉及9大類共469項任務,截至上周已經完成466項,佔年度計劃的99.3%,年度任務預計將在9月底前完成。

相關焦點

  • 騰退土地留白增綠 北京這些口袋公園讓百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口袋公園是對較小地塊進行綠化種植,再配置座椅等便民服務設施的小微綠地。一處處口袋公園,雖然佔地面積小,但都小巧精緻、設施齊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市生態空間本就有限,近兩年,市民家門口卻如雨後春筍般「長」出一處處口袋公園。這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留白增綠的妙筆。
  • 北京:留白增綠,為城市開萬畝「林窗」,為市民增加遊憩空間
    常樂坊城市森林,是今年本市利用騰退土地「留白增綠」的一個縮影。上半年,全市有12363畝騰退土地實現綠化,面積相當於2.8個頤和園。曾經被違建、汙染企業、低端市場佔據的土地空間,變成了城市中的一個個「林窗」,為市民帶去夏日清涼。不止是廣外的舊貨市場,圓明園北的二河開21號院違建群,今年也變了模樣。
  • [創響北京]集眾智 匯眾力 市國資委發布「創新創業·惠民生」國企...
    千龍網北京9月20日訊 2017年9月19日上午,「創新創業·惠民生」國企板塊需求解決方案徵集發布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多功能廳召開,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資委等相關委辦局領導出席發布會。
  • 森林公園「增綠」北京 三區衝刺森林城市
    記者從首都綠化委員會獲悉,按照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關於全面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下簡稱「創森」)的具體要求,對照落實《全國森林城市發展規劃(2018-2025年)》和《北京森林城市發展規劃(2018年-2035年)》的具體任務,今年北京市通州區、懷柔區、密雲區有望實現創森目標;預計截止2023年,北京全市將有14個區實現創森目標
  • 昌平4個「留白增綠」公園年底建成
    原標題:昌平4個「留白增綠」公園年底建成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 通訊員 王星月)記者從昌平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該區4處「留白增綠」公園項目現已開工建設,分別為沙河鎮白各莊村城市休閒公園、十三陵鎮北新村鄉村郊野公園、馬池口鎮葛村鄉村郊野公園和橫橋村鄉村郊野公園,預計今年年底將全部建成。
  • 北京城市副中心:增綠添景繪生態優美畫卷
    不止是背街小巷整治,在城市雙修工作中,副中心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老舊小區整治提升、便民服務設施建設、街巷生態修復、增建公園綠地等工作有序進行。通過城市雙修,促進新老城區空間和功能深度融合,地區活力、服務能力和承載能力穩步提升。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2019年留白增綠第一批項目全部完成!
    圍繞全區拆除騰退地塊綠化提升的重點任務,結合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整體規劃方案,2019年,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範圍內留白增綠第一批啟動項目計劃實施17.7萬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紅門佳蔭公園下一步,還將陸續啟動以南中軸兩側為主的第二批留白增綠項目。待公園全部建設完成後,可覆蓋居住區面積約94萬平方米,將充分滿足周邊居民日常休閒遊憩需求,進一步優化區域空間,完善城市綠地布局。
  •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鄉環境有機更新
    環境美了、違建少了、綠地多了、生活方便了……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持續深入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鄉環境正發生著「潤物細無聲」的變化。記者從通州區發改委了解到,2017年至2020年,城市副中心「疏整促」專項任務成效明顯,拆除違法建設、「散亂汙」整治、棚戶區改造、「留白增綠」等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 公園式街景扮靚大運會 成都市「兩拆一增」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近日,成都市民驚喜地發現,大運會場館及賽事沿線經過了一番拆違增綠、拆牆透綠、增花築景,髒亂的違建沒有了,有礙空間開放的實體圍牆變得通透起來,錯落有致的花卉綠植迎風搖擺,目力所及,處處皆景,格外美麗。這是成都市城管委按照範銳平書記「一年有明顯變化,兩年有全面改觀」工作要求,根據《成都市2020 年度「兩拆一增」工作方案》正在推進的「兩拆一增」工作,以全面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做優城市生態,做美城市環境,全力助推城市格局優化、城市街區美化,努力營造生態公園城市形象。
  • [疏解整治促提升]二環邊國企倉庫將建公共花園
    「我們希望擔起國企社會責任,決定放棄自身利益」為提升居民生活環境,朝陽副食品總公司自拆東二環邊倉庫,並委託朝外街道在原址建設一處4500平方米的公共花園。北京晨報記者8月10日獲悉,朝陽區國有企業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留白建綠,2017年上半年自發拆除騰退7300餘平方米空間,計劃增綠並開發便民項目。
  • 疏解整治促提升|小巷換新顏 北京朝陽「留白增綠」再加碼
    千龍網記者查甜甜攝拆除違建121萬平方米,「留白增綠」91.46萬平方米。這是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前五個月「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新成效。2018年,朝陽區在推進宜居環境建設上再「加碼」。記者走進北京朝陽電廠北門路的小巷子,一派舒適宜人景象。這條位於華貿中心社區和紅廟社區之間電廠北門路是朝陽區八裡莊街道剛完成綜合提升的背街小巷之一,它長不過百米,是居民每天進出社區的必經之路。「我在這裡住了30年,以前每天進出這條路都特別頭疼。早晚高峰,巷子裡是進的進不去出的出不來。」居民張啟珍告訴記者,以前這條路不僅窄,還坑窪不平。
  • 綠化景觀提升扮靚禾城
    自「綠城花海」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市公園、道路,橋梁、燈杆,街頭綠地都在悄然發生變化,通過「補綠、增花、添彩、提景」,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質,扮靚了城市空間,豐富了居民生活。  閒置空間再利用  綠化景觀就在「家門口」  「這裡原來是衛生死角,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了口袋公園,環境有了大幅提升。」說起市區禾興路與東升路交叉口的口袋公園,附近的居民都禁不住點讚。
  • 北京新整治3218處「開牆打洞」 拆違換來1.2個「奧森公園」
    吳薇 製圖今年以來,「疏整促」專項行動不斷推向縱深,「留白增綠」、「騰籠換鳥」、補齊便民服務設施、街巷治理成為促提升的重要內容。公園地處西城與豐臺兩區交界處,常樂坊城市森林落成,美了周邊四五個小區的居民。據介紹,「留白增綠」是今年疏整促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共計劃拆違還綠1600公頃。這其中,既包括像集中利用騰退土地建設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溫榆河溼地公園等一批大尺度公園,也有一批居民身邊的口袋公園和城市森林。像常樂坊城市森林一樣,按計劃,全市今年總計要建設城市森林21處,16個區每個區至少1處。
  • 北京:老百姓家門口的綠地公園
    近年來,北京因地制宜地開展公園綠地建設,擴大城市的綠色空間,在北京城市核心區和中心城區,通過留白增綠、見縫插綠,改善了百姓身邊的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北京城鄉各類公園已達1050個,建成「口袋公園」「小微綠地」400多個。2020年底,北京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將提高到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5平方米。
  • 北京市屬國企轉型改建「社區養老」
    原標題:新年另類海淘:「出海」買房   辦公樓變身養老院、工業廠房變身開放式園區……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市國資委近期提出鼓勵市屬國企將零散土地用於城市留白增綠,將零散土地用於停車場、菜籃子供給及文體活動設施建設,將出租到期的存量房屋優先出租給社區。
  • 北京通州:提升城市文明 四年「疏整促」潤物細無聲
    環境美了、違建少了、綠地多了、生活方便了……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持續深入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鄉環境正發生著「潤物細無聲」的變化。記者從通州區發改委了解到,2017年至2020年,城市副中心「疏整促」專項任務成效明顯,拆除違法建設、「散亂汙」整治、棚戶區改造、「留白增綠」等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 大地披綠 心中播綠 身邊增綠
    一直以來,梅江區高度重視和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全區上下圍繞「大地增綠、心中播綠」的目標,積極助推梅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各項創森工作,引導廣大市民群眾爭做創森使者,攜手為「梅花之城」增綠添景。
  • 哪些城市生態環境好?排行榜來了!海口第一,北京……
    北京2017年的霧霾濃度下降幅度大,但是空氣品質整體排名仍靠後,對北京有利的綠化率指標權重下降,這使得2018年北京生態環境指數排名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北京的生態環境沒有改善,北京2017年空氣品質改善仍非常明顯。
  • 17個城市公園!豐臺區要爆發了!
    豐臺區將結合北京市未來南中軸線規劃的有關標準和要求,加強與市管企業在相關領域持續開展深度合作,為市管企業在豐臺區發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和系統服務,推動整個區域轉型升級,實現雙方共贏發展。豐臺新增17個城市公園看看有沒有你家門口!玉泉營建材市場西側鐵路橋旁的一片違建門臉房,如今已經成了個佔地25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處休閒遊憩的場所。
  • 疏解騰退創造增綠空間,朝陽農村:96個精品公園連綠成廊
    2015年起,朝陽區大刀闊斧啟動疏解騰退,為留白增綠騰空間。記者近日多次踏訪朝陽農村,發現近百座公園陸續落成,已形成帶狀公園環和連通城郊的綠廊。與人們印象中粗獷的農村公園不同,這些公園的建設管護都如繡花般精細,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