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廠房變身花園綠地、老樓轉型養老驛站、空房子成了社區便利店……在市民身邊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背後都少不了北京國企的身影。
記者9月19日從北京市國資委了解到,北京市屬國企「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計劃於9月前完成。在推進疏解整治工作的同時,市屬國企積極探索功能轉型提升,將騰退後的土地房產優先用於發展城市環境、優化社區生活環境、改善民生等領域。
「留白增綠」城市添新景
798藝術區向北一街之隔有一個文創園,未到門口,潺潺水聲入耳。邁進園區,水池中的工具機上搭起鋼架,「京城機電產業轉型實驗園」幾個字赫然映入眼帘,半空中還有小型瀑布飛流直下,工具機和瀑布的奇妙組合,散發出獨特的工業氣息。
這片文創園內,廠房車間中間加隔層改造後變身寫字樓,各種機電設備成了園區中別樣的風景:涼亭內,電機機座支撐著座椅,桌子則由嵌線工作檯改造而成;徜徉步道,頭頂一片片鋼架原本是工具機生產時的桁車軌道,現在爬滿了綠植,綠意滿盈;一旁佇立在水池中的藍色儲氣罐頗為顯眼,不過現在裡面儲存的是景觀用水。中午時分,上班族和周邊居民在園區內遛彎兒拍照,十分愜意。
幾年前,這裡還是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畢捷電機公司的廠房。現如今,畢捷公司疏解傳統電機製造業務,把「花園式工廠」升級為「工廠式花園」,打造了6萬多平方米的綠地,吸引30餘家知名企業入駐,還成了市民遊覽休閒的新去處。
「自從去年和義五金城關停後,家門口清淨多了,要改公園啦。」胡大媽是豐臺區和義東裡社區的老居民,聽說首農集團要在和義五金城原址建一個體育休閒健身公園,她表示「舉雙手贊成」。
和義五金城市場在首農集團所屬南郊農場土地管轄範圍,去年已經完成大部分拆除騰退任務的南郊農場將實現產業轉型,「留白增綠」正是規劃重點。和義體育休閒健身公園就是規劃中的一部分,佔地面積133公頃,將使大紅門地區的自然環境得到美化;在南五環飲鹿池橋北側,首農集團還規劃建設一個80公頃的西毓順文化創意公園。
「首農將以拆除騰退還綠為契機,打造產業先進、環境優美、生活優越的都市型現代農場。」首農集團總經理薛剛說。
主動轉型養老生活服務
9月19日上午九時,在首開寸草養老院門前的小院裡,老人們有說有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一場社區志願者帶來的舞蹈表演。首開集團與養老機構合作,將疏解騰退後存量房屋資源用於社區養老設施建設,這家位於朝陽區安慧裡一區甲12號的養老院今年6月剛一開張,就吸引了二十多名老人入住。
「這兒以前是一棟老舊辦公樓,歷經半年改造成了中高檔養老院。」工作人員介紹,養老院能為50位老人提供入院護理服務,這裡六成的面積都是運動康復區、公共活動區、屋頂花園等公共活動空間,還可以為周邊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和居家上門服務。首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繼續提供存量物業資產、零散土地等用於支持政府養老政策,三年內計劃建成4至6家養老機構。
養老,成了不少北京國企轉型發展中探索出的新路,企業紛紛將疏解后土地用於養老驛站和衛生醫療設施建設。京城機電主動騰退位於西城區報國寺地區128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用於廣內街道辦事處建設「養老照料中心」,為周邊居民提供養老適老服務;首旅集團正改建新北緯飯店,啟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不少市民都發現,疏解了低端市場和「開牆打洞」的小門臉兒後,日常生活依然便捷,這離不開國企便民服務的保障。草橋地鐵站附近,剛開業的百年義利店成了附近居民圈兒裡的「網紅」,一輕食品集團把老字號產品帶進了社區,今年已選址開店14家,另有3家正在籌備裝修中,有望「十一」前開業。
此外,京能集團所屬金泰集團利用社區內存量房屋資源建立自有的「金質生活」服務品牌,既為社區居民提供果蔬生鮮、糧油、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也向社區居民提供保險、旅遊、家政等服務產品,三年內將建成50至80家實體店;二商集團採取建立自營連鎖店、社區直通售賣以及在批發市場內建立肉類連鎖經營大廳三種形式建立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已經開設連鎖店88家,大紅門冷鮮肉經營大廳7個,流動售賣進駐180個社區,初步形成了社區便民服務網絡體系。
鼓勵國企零散土地惠民生
「為增強群眾獲得感,市國資委把『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屬國企要發揮帶頭作用。」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國資委近期對市屬國企明確提出「兩鼓勵一要求」:鼓勵市屬國企將零散土地用於城市留白增綠,優化城市發展環境;鼓勵市屬國企將零散土地用於停車場、菜籃子供給及文體活動設施建設,優化社區生活環境;要求市屬國企將出租到期的存量房屋優先出租給社區,為改善民生做出國有企業應有的貢獻。
據介紹,「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市屬國企共涉及9大類共469項任務,截至上周已經完成466項,佔年度計劃的99.3%,年度任務預計將在9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