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近期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18年生態環境指數位於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海口、福州、昆明、南寧、貴陽、深圳、青島、大連、南昌、寧波。
但顛覆很多居民思維的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從2017年開始正在快速改善,2017年PM2.5年均濃度已經接近南方很多城市,2018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將低於多個南方城市。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丨定軍、年可可
編輯丨耿雁冰
哪些城市空氣品質好?
根據近期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18年生態環境指數位於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海口、福州、昆明、南寧、貴陽、深圳、青島、大連、南昌、寧波。
2018年生態環境指數使用的是35個2017年各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生態環境指數數據,分項指標包含霧霾指數、天氣情況、綠化指數和單位廢水,其中廢水用單位面積廢水排放量測算,霧霾指數用年度霧霾濃度測算。從排名來看,很多城市排名靠後,與空氣品質差有關。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與去年相比,指標有延續性,但是也有一些創新,隨著中央開始對全國生態文明指標和軟環境指標進行考核,今年生態環境指數的空氣品質權重比去年有所加大,相應單位面積廢水排放量指標和綠化率權重有所下降。
海口位居全國第一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的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海口在2017、2018年的生態環境指數排名為第一。
海口生態環境質量最好,與空氣品質最好有關。
比如2017年海口的PM2.5年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為全國最低。一年只有10天左右為非優良天氣時間。2017年石家莊PM2.5濃度為82微克/立方米以上,每年一半的時間達不到優良天氣標準。
2018年海口繼續保持排名第一,這說明海口仍具有生態環境最好的絕對優勢。
2018年35個城市生態環境指數排名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空氣品質較差的城市,基本上是北方城市。比如石家莊、天津、鄭州、西安、濟南、蘭州等。
北方城市生態指數低,與北方地區產業結構過重有關,未來北方城市仍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同時冬季取暖要加快使用清潔能源。深圳生態環境指數排名比2017年提升了15位,青島提升了5位,福建提升了13位,這背後的原因是深圳、青島、福州工業廢水排放量在大幅下降。
北京2017年的霧霾濃度下降幅度大,但是空氣品質整體排名仍靠後,對北京有利的綠化率指標權重下降,這使得2018年北京生態環境指數排名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北京的生態環境沒有改善,北京2017年空氣品質改善仍非常明顯。
北京空氣品質將超過部分南方城市
2018年北京生態環境指數雖然居全國第十六位,但是其空氣品質在大幅改善,2017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已經和成都、武漢、長沙等城市接近。
北京2018年空氣品質仍在大幅改善,可以預見的是,新一年北京空氣品質會超過一些南方城市。
按此看,北京未來的生態環境指數有望大幅提升。
另外北京正在加大留白增綠的步伐,就是將大量騰退出來的產業園區改為綠地,預計北京綠化覆蓋率在新一年也會增加。北京的生態宜居性正在逐步改善。
在生態環境方面,北京、天津等城市最近2年PM2.5濃度下降快, 空氣品質好於一些南方城市。而南方很多城市空氣品質改善有限,按此趨勢,明年生態環境指數排名將出現變化。
北京環保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等地PM2.5年均濃度下降了20%,2018年前10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武漢2018年前10月PM2.5濃度是44微克/立方米。北京10月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8%。
北京正在加快實施留白增綠的政策,按照這樣的進度,在數年後北京空氣品質有望超過南方城市,宜居性將大幅提高。為此其他北方城市也應該大幅提高清潔能源比重,調整產業結構,特別是要用清潔能源取暖,進而改善環境質量。
(本期編輯 劉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