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WeWrite發布的第311篇用戶投稿By 中讀用戶@雪雯
夏日傍晚一場雷陣雨消除了些許暑意,但房間裡還是有點悶熱,也許需要一本 「降溫書」,一邊看書一邊品嘗著手上的冰抹茶,那杯翠綠的茶水仿佛化成一片湖水,一艘小船劃破碧波駛向湖心,熟練操縱小船的竟然是一位白衣美人,當你驚豔於這位女郎的絕世容貌時,突然女郎划槳的手停住了,她向小船裡看著,臉上顯出驚恐的神色,忽地,她站了起來,小船劇烈地搖晃著,眼看著小船要沉入水中,女郎發瘋似的揮動雙手求救……此時窗外一道閃電划過讓人從書中回過神來,驚覺天色已暗,大家族裡連續發生神秘事件,美女繼承人先後遭各種意外事故,差點喪命,讓人倍感絲絲涼意,到底誰是幕後黑手?
此時名偵探登場了,不過這位名偵探不像他的同行福爾摩斯或波洛一樣西服革履,戴著挺刮的黑色氈帽,而是穿著髒兮兮的和服,戴著沒形的舊軟帽,摘下帽子,是一頭亂蓬蓬的鳥窩頭,如此有特徵的形象,也許有人已經猜到他就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橫溝正史筆下的名偵探金田一耕助。動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裡金田一查案時經常說「賭上我爺爺的名義」,他的爺爺就是這位金田一耕助。
我初遇橫溝正史筆下的名偵探金田一耕助,是中學時。有天早上剛進教室,就看到一堆同學圍成一圈嘰嘰喳喳議論著:「好恐怖」,「我現在睡覺前要把被子先揭開看看裡面有沒有蛇」,我好奇地湊過去問:「你們在說什麼啊?」有人說: 「很恐怖很好看的一本書,借給你看看」。那些同學的名字我還記得,但是這本書到底是誰的我卻記不起來了,那個同學也許是這麼想的,一個的人恐懼分享給大家就會化解為n分之一的恐懼。其實當時我已經接觸過很多偵探小說,學校圖書館借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賓的書,雜誌上刊登的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調頻電臺裡的刑警803廣播劇,我並不覺得這本叫《犬神家族》的偵探小說很恐怖,但是這本書卻讓我有了全新的體驗,日本深山老林裡的鄉村,連續殺人事件,大家族迷宮般的住宅,不可告人的家族秘密,名偵探抽絲剝繭的解謎過程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之後忙於升學考,沒時間看小說。一直到考上大學,才開始重新找偵探小說看。在大學圖書館檢索卡裡驚喜地發現了這個記憶深刻的偵探小說作家名「橫溝正史」,和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八墓村》,同樣是名偵探金田一耕助系列。回到寢室,立馬躺在床上如饑似渴地讀起來,不知不覺時間流逝,正當我看得最入迷時,突然寢室熄燈了,在一片黑暗中,回味《八墓村》的故事感覺比當初的《犬神家族》更加詭異恐怖,因而做了一晚上惡夢。之後我又去圖書館尋找橫溝正史的書,可是除了愛倫坡、柯南道爾和阿加莎等知名西方偵探小說外,當時引進的日本偵探小說多是社會派推理小說,圖書館裡橫溝正史的小說只有這《八墓村》一本。
畢業後,終於利用各種資源讀完了全部橫溝正史的小說,他的小說裡通常都有異想天開的密室殺人案。說到偵探小說裡的密室,要從偵探小說的發展歷史說起,偵探小說或推理小說是懸疑小說(Mystery fiction)的分支,而推理小說的譯法則來自日本。偵探小說的黃金時期是上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這時期的偵探小說以邏輯至上的推理解謎為主,僅僅有殺人事件,不能稱為本格推理,要有謎題,犯罪手法通常使用詭計,即讓自己脫罪的殺人手法和犯案手段,比如密室、不在場證明、垂死訊息等,讓人感到迷惑,然後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謎團也慢慢解開。美國人範·達因曾經制定了 「偵探小說二十條準則」,英國的羅納德·A·諾克斯也提出了「諾克斯十誡」,也就是說讀者可藉由作者提供的線索,和書中偵探享有平等的機會解謎,享受推理的樂趣,這樣的模式稱為古典流派或正統流派(Orthodox school),日語裡譯為本格推理。近幾年國內推理愛好者也喜歡用本格推理來指代古典派推理,這種模式至今仍最為廣大推理迷所推崇。其實從早期愛倫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到黃金時代偵探小說家,創作了很多精彩的謎題和詭計,但是大多是發生在遙遠的西方世界。
而橫溝正史的小說裡,日本和中國相近的風物人情和家族關係,讓人更有代入感,以至於在國內參觀一些幽深的古宅時,會不由聯想到橫溝正史小說裡的密室詭計。就連日本著名導演市川昆也是橫溝正史的粉絲,拍了多部橫溝正史小說改變的電影,光《犬神家族》市川昆就拍了兩次,特別是1976年版的,還出現了橫溝正史本人,裡面很多情節之後成了日本影視劇常用梗,比如曾經在國內大熱的日劇《勝者即正義》(Legal high )第11集就模仿了《犬神家族》,堺雅人在裡面頭戴軟帽,身穿舊和服,動不動就撓頭,看起來稀裡糊塗,實際洞察秋毫的樣子,簡直就是我心目中的金田一耕助。
隨著時代的發展,偵探小說也發展出各種新的流派,以日本為例,以松本清張為代表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砂器》,森村誠一的《人證》等,都為中國讀者所熟知。與注重寫實的社會派推理相對,本格派以邏輯至上的推理解謎為主,不注重寫實,側重離奇的情節與詭計,然而熟讀黃金時代偵探小說的讀者可以一眼識破千篇一律的詭計,推理小說家越來越難製造出高明的詭計,故本格推理一時式微。再有那種驚豔感覺的是島田庄司創作於1981年的作品《佔星術殺人魔法》,橫溝正史也是那年逝世,也許冥冥之中是中巧合,日式本格推理後繼有人。很多人都以為《少年包青天》隱逸村之謎是抄襲《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事實上《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正是抄襲了島田庄司《佔星術殺人魔法》的詭計。
雖然本格推理不像社會派推理那樣深入挖掘犯罪動機,探索殺人犯罪的社會背景,但是橫溝正史的小說也從側面反映了戰爭引起日本社會的種種亂象,而島田庄司的《奇想·天動》更是直接控訴了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對其他國家造成的災難,是難得一見的,將本格推理和社會派推理巧妙地結合的佳作。只是島田庄司在國內知名度一直不如另一位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其實島田庄司早在2013年就在微博開設了帳號,也多次舉辦過和中國推理謎的見面會。東野圭吾早期也是寫本格推理,後來轉寫社會派推理,成為日本「新社會派」推理的代表人物。在一片「本格已死」的悲觀論調下,島田庄司仍然堅持「只要我身為推理作家,我一定堅持本格派。若我不再寫本格作品,我就不再是個推理作家了」。
不過與其說島田庄司像橫溝正史老一代本格推理作家,不如說他早已自成一派的。島田庄司被譽為「新本格」的領軍人物,上世紀80年代末,在島田庄司的指引和支持下,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湧現出一大批新本格推理小說創作者,比如綾辻行人。綾辻行人雖然達不到橫溝正史和島田庄司的水平,但他在小說《十角館事件裡》裡說出了本格推理迷的心聲:「對我來說,推理小說是一種知性遊戲。也就是以小說的形式,使讀者對名偵探或讀者對作者產生刺激的邏輯遊戲——這些都不相上下。所以,我不要日本盛行一時的「社會派」現實主義。女職員在高級套房遇害,刑警鍥而不捨地四處值查,終於逮捕男友兼上司的兇手歸案。——全是陳腔濫調。貪汙失職的政界內幕、現代社會扭曲所產生的悲劇,也都落伍了。最適合推理小說的題材,無論是否被指為不合時宜,總歸還是名偵探、大宅邸、行跡可疑的居民、血腥的慘案、撲朔迷離的案件、石破天驚的大詭計……。虛構的事更好,主要是能享受推理世界的樂趣就可以了。」是的,本格推理的魅力就在此吧!
優秀的日式本格推理作家有很多,不得不提到日式推理小說開創者大名鼎鼎的江戶川亂步,只是我更偏愛橫溝正史和島田庄司作品裡的古典浪漫主義氣息。最近看了號稱「橫溝接班人」三津田信三2008年發表的《首無·作祟之物》,三津在小說裡借主角之口稱讚橫溝是渾身洋溢妖氣、頗具詩之美感的作家,可以看出他對橫溝正史和本格推理的喜愛。
夏末秋初,蒼翠的密林深處會盛開血紅的石蒜,中國叫做曼珠沙華,而日本稱其為彼岸花,因為日本傳說此花是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的禁忌之美,總是讓我聯想到日式本格推理小說裡華麗的詭計和神秘的氣氛。作為迷戀這種獨特魅力的忠實讀者,必須高呼「本格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