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6年,著名推理作家、評論家甲賀三郎針對這兩種風格迥異的作品,第一次提出了「本格」和「變格」的概念。他認為,那些堅定了以解謎為核心和主題的推理小說稱為「純正的推理小說」,其後又將這種純正的小說進一步定義為「本格」;而那些「以變態心理、離奇謎團的意外性為主的小說」則是「變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本格」小說漸漸抬頭,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佔領了日本市場,創造了一個輝煌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的開啟者,就是這一節的主角:橫溝正史。
橫溝正史1902年5月25日出生在神戶市東川崎。相比於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的經歷要簡單得多,也一帆風順得多。亂步在29歲時才發表了《兩分銅幣》,而橫溝正史在1921年,處女作《恐怖的愚人節》就獲得了《新青年》雜誌徵文大賽一等獎。其後,他又憑藉《深紅的秘密》和《一把匕首》,榮獲了徵文大賽的二等獎和三等獎,起點之高令人咋舌。雖然橫溝正史出道的時間和起點都優於江戶川亂步,但至少在1945年之前,他的成就是不能和亂步比擬的。就像幾乎所有日本推理作家一樣,橫溝正史陷入了亂步的光環籠罩之下,沒有走出自己的風格。
1946年,橫溝正史連續發表了兩部長篇推理小說,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本陣殺人事件》和《蝴蝶殺人事件》。這兩部作品一改橫溝之前的「變格」氣息,是純粹得不能再純粹的「本格」推理。更重要的是,這兩部作品無論篇幅還是內容,都將日本「本格」推理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人們驚呼:「日本作家終於磨平了和歐美偵探小說長達三四十年的差距!」從此,「本格」推理一舉取代「變格」,成為戰後日本推理文學的絕對主流。
在《本陣殺人事件》這起密室殺人案中,大偵探金田一耕助第一次登場。這位偵探大約三十五六歲,身材瘦小枯乾,身上的衣服永遠顯得又舊又髒。因為長期吸菸,金田一耕助的手指和牙齒格外焦黃。他不大擅長和陌生人打交道,經常臉紅,總是不自覺地抓撓自己本來就亂如鳥窩的頭髮,說話顛三倒四一隻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他揭穿兇手的詭計,令其無所遁形的時候。金田一耕助是日本推理作品中最知名的偵探之一,名氣大到半個多世紀之後,漫畫裡的主人公金田一居然以「耕助之孫"為榮。《本陣殺人事件》的成功給予了橫溝正史巨大的信心和動力。他以金田一耕助為主人公,陸續創作了80多部系列作品,其中有近2/3是長篇。這些作品精品層出,其中有很多部即便是不大了解推理小說的讀者,也會略有耳聞。
如果說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推理文壇的精神領袖,那麼橫溝正史無疑是最高執政官。他以實際行動確立了 「本格」推理的無上地位,他所倡導的解謎路線一直統治日本推理文壇,直到1957年才被松本清張打破。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寶石時期湧現出的推理作家,都是橫溝正史的「門徒」,這其中包括高木彬光、土屋隆夫、鯰川哲也、島田一男等大師級人物。由此可見,橫溝正史是多麼的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