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夜雨丨誰知雄鷹翔雪域——讀周鵬程長篇報告文學《藏地...

2020-12-12 上遊新聞

誰知雄鷹翔雪域

——讀周鵬程長篇報告文學《藏地心跡》

陳宇

一部部書寫西藏的書,為讀者架起一座座通往神秘雪域的橋梁。長篇報告文學《藏地心跡》,通過描寫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口援助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的團隊人物群像,為世界打開了我國長期援助西藏工作的一扇窗口。

《藏地心跡》30多萬字400餘頁,掂在手中沉甸甸的。讀起來卻又讓人心裡暖暖的。作為援藏幹部,他們拋家別子,流汗流血,甚至付出寶貴生命,在昌都市的黨政機關、醫院、學校等崗位上一呆就是一年半或三年。他們在工作上實行「三步走」:一是不斷提升醫學、教學、行政等人員的業務素質,引領藏區人民「腹有詩書氣自華」;二是「授人以漁」,給藏區打造「帶不走的援藏隊伍」;三是「傳、幫、帶」,為藏區在人才培養上實現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環機制。

唯有使命多壯志。伴隨著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了。在「一個都不能少」的建設進程中,西藏從奴隸制社會直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還需要補上短板。就是「援藏」。《藏地心跡》雖然將黨政幹部作為援藏隊伍中普通勞動者來寫,但群雁高飛靠頭雁。援藏團隊取得出色成績和他們密不可分:

昌都市衛計委保健辦楊利坦言:「重慶第八援藏工作隊為什麼這麼團結,這麼有活力,說句實話,主要是我們有一個好領隊!」而重慶第八援藏工作隊正、副領隊,就是昌都市委常務副書記黎勇和昌都市常務副市長蔡家林。在採訪時,黎勇卻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任芒康縣掛職副縣長的璧山區安監局副局長顏廣宇和北碚區交委副主任楊建偉兩個援藏幹部犧牲在了援藏路上。他再也完不成領導握著手交給他的「援藏完畢,要一個不少地給我帶回來」的囑託了。

芒康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王代兵多次拒絕採訪他個人,他認為,「援藏是一項國家行動,一個群體行為。這個團隊,這個群體有很多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事跡;但聚焦到每一個個體上,因為職業、分工甚至個性不同,可能也就是幹了分內之事、履了應盡之責而已;比方我自己,我覺得我是個努力盡責之人,但絕不是耀眼閃光之星」。

事實勝於雄辯。重慶市第八批援藏隊在頭雁的帶領下,群策群力,相繼促成了有關企業與昌都市達成合作意向項目100個,籤訂投資協議83個,協議投資137億元,實際到位投資21.8億元,為昌都市累計增加稅收1.88億元。

《藏地心跡》刻畫的黨政幹部政治覺悟高、實幹能力強、積極進取、不畏艱險、不謀私利、一心一意為西藏建設努力奮鬥的可貴品質。是對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充分詮釋。

讓責任成為擔當。《藏地心跡》的援藏團隊個體,是走程序申請審批後去的。也有特事特辦,甚至直接點將去「完成政治任務」的。如畢業於重慶市醫科大學、在行業內小有名氣的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高德勝。儘管被臨時安排援藏,卻不含糊。僅僅半年時間就指導500多例臨床麻醉,救治15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麻醉70多例重危產婦,搶救復甦30多例新生兒,穿刺和靜、動脈有關的手術120多例。

31歲的沈紅霞,當她遠離親人來到昌都時,白天看到的坡上沒有草,樹上沒有葉子,雄偉的高山上白雪皚皚。晚上回到宿舍,又只能聽到院子裡犛牛哞哞的叫聲。一想到兒子和丈夫,更是黯然神傷,眼淚止不住往下掉。但她很快調整好心態,精神倍增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拿起書本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熟悉儀器設備,深入了解醫院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在平凡而艱苦的崗位救死扶傷,探尋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樂趣。

《藏地心跡》寫到的醫務人員很多。有來自重慶長壽區人民醫院的「五朵金花」李小榮、張群、高峻、吳小蘭、吳彥;有來自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的「善妙之地好門巴」謝君、王曉容、朱建華、哈斌、張雙慶等。這些人物群像忘我無私的工作態度,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風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點亮生命的心燈。援藏教師隊伍裡,既有教學經驗豐富、事業有成的實力骨幹,也有初出茅廬,懷揣夢想的青年教師。他們「在場」和「融入」,為援藏教育工作遞交了滿意答卷。領隊黃垚,被同學暱稱「憨豆」老師。他在教學中不是將學生簡單地劃分為 「中用」和「不中用」。而是控制住情緒,耐心溝通、交流。找到學生「學不走」的原因後因人施教。想方設法點燃差生內心求知慾的「一把火」。畢業典禮上,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掛在了黃垚身上。同學們在寫信時直接稱他是「永遠受到歡迎和尊敬的黃爸爸」。

年輕教師蔡劉勇、楊雪夫婦,將援藏當作特別的「婚假」,在結婚後第三天,還來不及在婚姻的圍城裡體驗鍋碗瓢盆勺,就攜手隨「組團」一起奔赴西藏。蔡劉勇每天提前半小時進入教室,目的是讓同學們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在校園裡不厭其煩撿拾垃圾,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引導同學們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成立籃球隊,鍛鍊大家的團結協作意識。楊雪在教學中將學生當成朋友,以她的青春靚麗和飛揚文採博得同學們深愛,成為同學們心中的形象標杆。同學們在日記中不約而同地寫到她,「一高因她而燦爛,我的青春因她而明媚。她用絢爛的光彩照耀了我的夢」「從小大大,你是唯一一個發現我的真讚美我的純,欣賞我的淡的人。你給我的力量,讓我飛向天空,擁抱彩虹」。

從《藏地心跡》,我們看到每位援藏教師的援藏曆經,都各是一部戰勝雪域高原惡劣環境氣候,贏得藏區人民發自內心深處歡迎的曲折而又波瀾壯闊的大書。他們站在世界屋脊上,用勤奮和汗水鑄就非凡生命歷程的同時,更是身負重託和期望,和孩子們一起為明天的夢想飛翔。(報告文學《藏地心跡》系重慶市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圖書。)

本文原載2020年6月9日《西藏日報》第七版。

作者簡介:蜀東泊客,本名陳宇,四川武勝縣人,大學學歷,工程師。在《詩刊》《星星》《綠風》《散文選刊》等百餘家報刊發表作品。魯迅文學院學員,中國水利作家協會及四川省作協、評協會員。

相關焦點

  • 上遊•夜雨丨誰知雄鷹翔雪域——讀周鵬程長篇報告文學《藏地...
    誰知雄鷹翔雪域——讀周鵬程長篇報告文學《藏地心跡》陳宇一部部書寫西藏的書,為讀者架起一座座通往神秘雪域的橋梁。長篇報告文學《藏地心跡》,通過描寫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口援助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的團隊人物群像,為世界打開了我國長期援助西藏工作的一扇窗口。《藏地心跡》30多萬字400餘頁,掂在手中沉甸甸的。讀起來卻又讓人心裡暖暖的。作為援藏幹部,他們拋家別子,流汗流血,甚至付出寶貴生命,在昌都市的黨政機關、醫院、學校等崗位上一呆就是一年半或三年。
  • 一艘駛向精神高地的「諾亞方舟」——讀孫曉青長篇報告文學《高原...
    一艘駛向精神高地的「諾亞方舟」——讀孫曉青長篇報告文學《高原長歌》有感■章佳斌一口氣讀完孫曉青的長篇報告文學《高原長歌》(最近由北京出版集團十月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猶如乘上一艘駛向精神高地的「諾亞方舟」。
  • 上遊•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簡雲斌:黑山四季
    上遊•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簡雲斌:黑山四季
  • 上遊互動丨北碚舉行文學出版工作座談會
    北碚舉行文學出版工作座談會12月6日,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上遊新聞悅讀頻道、重慶晚報文藝副刊部、北碚區作家協會在北碚共同舉行文學出版工作座談會。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師出版社副社長、北碚區作家協會主席蔣登科,上遊新聞悅讀頻道主編、重慶晚報文藝副刊部主任胡萬俊,上遊新聞悅讀頻道主管、重慶晚報文藝副刊部主任助理陳廣慶,西師出版社文學分社副社長呂杭,以及鄒安超、龔會、李曉瑞、張昊、李君等作家、編輯參加會議。蔣登科主持會議。蔣登科說,在文學發展中,出版(包括發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 上遊•夜雨丨互評丨生活是用來咀嚼的——讀《泥土之上》 - 胡雁冰
    生活是用來咀嚼的——讀《泥土之上》胡雁冰11月25日,《重慶晚報》「夜雨」副刊頭條,刊發了《泥土之上》一文,引來一片讚揚。嘆氣之餘,反覆讀了幾遍,不妨說說自己讀後的一點粗淺感受,權當另一種感嘆吧。縱觀此文,洋洋灑灑三千二百餘言,總體感受是:娓娓道來,敘述從容,情感細膩,內斂厚重。有情節、有故事;有歷史、有傳統;有哲理、有啟示。記錄鄉愁,咀嚼生活,反思當下,重新出發。
  • 上遊互動丨「詩香」飄進校園!風吹時光周鵬程詩歌朗誦會舉行
    2020-11-21 11:41:39 來源: 上遊新聞 舉報
  • 上遊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秋風問石林(外一章)- 周鵬程
    秋風問石林(外一章)周鵬程五億年算不了什麼?還有成倍的五億年朝著你的家園走來。
  • 上遊•夜雨丨李燕燕專欄​丨報告文學作家所認知的「社會共識...
    報告文學作家所認知的「社會共識」——中科大「少年班」採寫有感李燕燕報告文學創作必須認真傾聽社會共識。歷經挫折的父母紛紛把希望寄託到孩子身上,「讀大學」是顯而易見的一條成才之路,年齡越小越好,家庭需要,國家需要。所以我深信,中科大「少年班」的出現,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其後的發展,則與我們的時代息息相關,甚至可以由此探究四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歷程。我亦深信,自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因為我要「解密」的,是在現下「社會共識」之外的一些東西。
  • 著名軍旅作家徐劍長篇散文《經幡》詮釋百年藏地精神之旅
    海峽之聲網6月5日北京訊(記者仇秀莉)著名軍旅作家徐劍長篇歷史紀實散文《經幡》近日由重慶出版社出版。這是作者對30多年18次進藏經歷的具有總結意義的沉澱之作,書中將「詩」與「史」有機地融合,呈現出深層意義上的西藏的精神魂魄,文學評論家稱該書不愧為一部有關西藏的精神史詩。
  • 長篇報告文學《蛟龍築夢》:講述「蛟龍號」深海探索故事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首部關於「蛟龍號」載人潛水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家陳新作品《蛟龍逐夢》,7月8日在中國作家協會舉辦作品研討會。        《蛟龍逐夢》全書33萬字,如同中國版的《海底兩萬裡》或者海洋版的《哥德巴赫猜想》,以潛航員唐嘉陵的成長故事為主線,融合了海洋傳說與前沿科技,全面真實地記錄了中國海洋深潛探索的發展史,再現了深海世界令人眼花繚亂的風景
  • 上遊互動丨北碚舉行文學出版工作座談會
    北碚舉行文學出版工作座談會12月6日,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上遊新聞悅讀頻道、重慶晚報文藝副刊部、北碚區作家協會在北碚共同舉行文學出版工作座談會。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師出版社副社長、北碚區作家協會主席蔣登科,上遊新聞悅讀頻道主編、重慶晚報文藝副刊部主任胡萬俊,上遊新聞悅讀頻道主管、重慶晚報文藝副刊部主任助理陳廣慶,西師出版社文學分社副社長呂杭,以及鄒安超、龔會、李曉瑞、張昊、李君等作家、編輯參加會議。蔣登科主持會議。蔣登科說,在文學發展中,出版(包括發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 長篇 報告文學《大鹽灘》在沈首發
    瀋陽晚報訊(沈報全媒體記者關彤)日前,由遼寧省作家協會、瀋陽出版社、大連鹽化集團主辦,遼寧省傳記文學學會協辦的長篇報告文學《大鹽灘》新書發布會在遼寧大廈舉行。長篇報告文學《大鹽灘》講述了有著170年歷史的大連鹽化集團發展奮鬥歷程,描繪了鹽化人勤儉務實開拓進取的群體形象,展現了鹽化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創業精神。鹽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與民族、國家的安危相關。
  • 上遊•互動丨融媒新時代 夜雨薈群英一一重慶晚報「群英薈」五...
    程華  全國公安文聯散文分會理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協會員,重慶公安作協副秘書長,連續三屆獲得重慶晚報文學獎在挖掘城市歷史與文脈,佔領文學淨土與人文高地的風雨之路上,重慶晚報已砥礪前行30多年。作為晚報夜雨副刊優秀作者群,「群英薈」也已走過了五年的發展歷程。
  • 長篇報告文學 《金山萬峰林》出版發行
    長篇報告文學 《金山萬峰林》出版發行 發布時間:2019-05-22 11:23:26      來源:黔西南日報   近日,州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尤立憲採寫的長篇報告文學
  • 上遊•夜雨丨攜手同心·以書抗疫——渝北區書協抗疫主題書法...
    {"title":"上遊•夜雨丨攜手同心·以書抗疫——渝北區書協抗疫主題書法作品網絡展", "url":"https://www.cqcb.com/yuedu/wenhui/2020-02-28/2216244.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
  • 小康之路的真實寫照——評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江村》
    這是我讀章劍華先生新近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江村》的真實感言。  一  報告文學是一種特殊的文體,既要歷史的真實,又要文學的生動。它要求作者不僅要有文學的天賦,還要有卓越的史才史識。章劍華擅長三部曲的創作。先有「故宮三部曲」,後有「長江大橋三部曲」,曾經摘取了徐遲報告文學獎的桂冠。
  • 長篇報告文學《天路淮軍》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今日舉行_荔枝網新聞
    6月16日,長篇報告文學《天路淮軍》是國家組建退役軍人事務機構後,首部反映退役軍人當年邊疆歲月生活的軍旅題材長篇報告文學。該書講述了50年前859名淮安工程兵歷經10年修建天山獨庫公路的壯舉,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軍中脊梁和先鋒模範人物。
  • 上遊•夜雨丨互評丨生活是用來咀嚼的——讀《泥土之上》 - 胡雁冰
    生活是用來咀嚼的——讀《泥土之上》胡雁冰11月25日,《重慶晚報》「夜雨」副刊頭條,刊發了《泥土之上》一文,引來一片讚揚。嘆氣之餘,反覆讀了幾遍,不妨說說自己讀後的一點粗淺感受,權當另一種感嘆吧。縱觀此文,洋洋灑灑三千二百餘言,總體感受是:娓娓道來,敘述從容,情感細膩,內斂厚重。有情節、有故事;有歷史、有傳統;有哲理、有啟示。記錄鄉愁,咀嚼生活,反思當下,重新出發。
  • 書訊|這篇長篇報告文學《泰山脊梁》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了
    泰安市作協常務副主席齊欣長篇報告文學《泰山脊梁》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泰安市作協常務副主席、泰山文學院院長齊欣根據全國勞動模範、齊魯時代楷模、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蘇慶亮同志事跡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泰山脊梁》,最近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
  • 品讀|雪域英魂譜——讀《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
    文/陳海龍著名軍旅作家盧一萍以超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歷時數年,完成了長篇紀實文學《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全書共十章,451頁,60多萬字,已經由現代出版社出版。西藏本身就是一個謎,西藏和平解放是這個謎團中十分精彩的一筆,作者緊緊地抓住這一點,全方位地開拓延伸,切入西藏歷史的最底層,剖析西藏社會的方方面面,力圖用最笨拙的方式,克隆出西藏原始的風貌,還原出已經遠去的歷史的真實,這樣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紀實文學的靈魂是真實。只有真實才會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