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產業如何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柱?

2020-12-20 騰訊網

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29日在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三期上表示,中國電動車產業要做大做強,成為國民經濟新支柱,有四個關鍵:

其一,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市場結構問題,讓優秀企業和技術研發者能夠站到市場中央,形成良性競爭。

其二,打破障礙和封鎖,全力擴大電動車的市場規模。先從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做起,然後逐漸向其他地區拓展,從多方面為電動車發展提供最好的營商環境。

其三,社保部門、就業部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汽車行業轉型中產生的就業轉換的問題。

其四,電動車全產業鏈能源的效率、環境的保護等問題都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發言實錄節選如下:

我從遙遠的西寧,帶去我們能源基金會對這次能源中國論壇的祝賀,這也是我們合作第三次舉辦能源中國論壇了。前兩次都是從宏觀角度講,這次非常可喜的是,我們進入一個具體的、非常重要的產業部門來論述能源中國。

中國提出,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樣一個重大的,在宏觀層面上的目標設定,給中國和整個世界帶來深刻的變化。整個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技術創新、資本構成、投資融資、空氣品質、能源供給等諸多方面,都會發生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和我們今天的電動車、交通電動化這樣的一個議題聯繫起來,我想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交通電動化要做的貢獻會更大,地位會更重要。

中國到底還需要不需要車,還需要多少車?我們有一個一致的結論:其實中國還需要車,我們從千人千戶的機動車擁有量看,跟發達國家相比其實距離還很遠。但是,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他們在碳達峰之後,交通就變成一個主要的排放部門了。他們往往叫「三分天下有其一」,未來他們碳排放分布1/3是工業,1/3是建築,1/3是交通。

中國目前發展階段還沒有到這麼高,但是上升趨勢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不能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這個時候電動車找到了它的用武之地,也是應運而生的。中國在電動車領域,我們在技術上、在產業上正在走向世界前列,有這樣的一個好條件。這個時候用這種技術這種產業來支撐我們,就有可能實現一種發展路徑的創新:我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GDP提高,家庭的收入,政府的財政收入都在提高,但是我們的排放沒有那麼高。其中,電動車的貢獻,或者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實現長期碳中和這樣一個基本戰略,要把電力系統低碳化。如果中國電力系統能夠逐步低碳化,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產業技術經濟格局,直接用一次能源的比例就會大大下降。交通電動化在整個能源結構轉化這個大的產業鏈和能源鏈的鏈條裡邊,作用就更加凸顯。

電動車的發展現在有一個比較好的起點了,但是也面臨一些挑戰。要把它做強做大,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新支柱作用,還要解決幾個問題:

首先在體制機制上,要解決市場結構和產業組織的問題。讓這種優秀的企業,讓優秀的技術研發者站到市場的中央來,這是最核心的,形成良性的競爭。其中,有一個激勵相容的問題,要在體制機制和政策上給電動車的發展提供一個正向的刺激,讓那些投資者和技術研發者有錢賺,他們在這裡面有投資的積極性。

其次,就是要打破那些障礙和封鎖,全力的擴大電動車的市場規模。先從這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做起,作為主力市場,然後逐漸向其他的地區去拓展。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說燃油車的禁限的目標,這個目標要大大提前,要非常有力度。總而言之,要為電動車發展提供最好的營商環境。

此外,電動車本身帶來的一些影響,比如說從燃油車到電動車的轉換。傳統的汽車行業,燃油車行業有巨大的就業產業鏈。怎麼轉換到以電動車為主線的產業鏈上來?可能要涉及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工人的轉崗問題,就業安置問題,新就業機會創造的問題。這個轉型會形成一個勞動力經濟學理論裡的所謂「就業與空位並存」。社保部門,就業部門要有針對性的來解決汽車行業轉型中產生的就業轉換的問題。

最後,全產業鏈能源的效率以及環境保護。比如,電池在使用到一定周期以後,怎麼梯級利用電池裡邊的電量這些資源,怎麼處置那些有可能帶來環境問題的廢電池。這些問題都要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鄒驥

編輯:龐無忌

責編:魏晞

相關焦點

  • LED等新支柱產業如何改寫中山產業版圖?
    根據經濟學界主流觀點,任意產業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即可視為「支柱產業」。以此標準,LED已然經成為小欖鎮的支柱產業。 產業集群的興衰,是觀察專業鎮最基本的維度。歷經經濟大潮洗禮,中山一些傳統的專業鎮產業集群正面臨較大困境。同時,更多全新的支柱產業正在不斷壯大。在經濟發展動能加快轉變的今天,新支柱產業已經在悄然改寫中山的專業鎮產業版圖。
  • 中國的澳門地區,博彩行業,為何成為了最大的經濟支柱?
    澳門的各種稅收中,博彩行業的稅收屬於第一支柱產業。那麼,博彩行業為何會成為澳門的支柱產業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我國古代對於賭博行業的打擊。很多人認為在古代社會,賭博行業屬於合法的。認真的說,這是非常錯誤的。即使在古代王朝,歷代朝廷都嚴厲打擊賭博行為。
  • 文創產業成為下城第三大經濟支柱
    作為杭州市下城區商貿、金融、文創、健康、信息五大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文創產業已成為該區繼金融、商貿之後的第三大經濟支柱。今年,王星記不僅和杭州市旅委合作在西湖遊船上舉辦了扇藝體驗活動,將西湖和扇子文化結合起來;還遠赴日內瓦,參加當地舉辦的「2017聯合國中文日『美麗中國·詩畫浙江』主題展」。  為古老的記憶,增加現代的內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來自下城的文創企業主動適應新形勢、新常態,使老字號品牌再次煥發生機,走向國際。
  • 文化產業:新一代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原標題:文化產業,新一代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參照十年前,國家對房地產產業的頻繁政策引導,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歷史的相似性。文化產業已經沒有懸念的成為了地產之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繼任者。歷史,為什麼會選擇「文化產業」?  一、地產之後,「文產」接盤?
  • 天津: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航空航天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較「十一五」末期增長4倍,進入全國前三位;石油化工產業總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成為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裝備製造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佔全市工業比重達到45%……    這是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日前約請市科技信息研究所相關專家進行「做優做強天津八大優勢支柱產業的對策
  • 體育產業擬成為國民經濟支柱 面臨四大問題
    導讀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首先規模不大,2016年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是1.9萬億,產業增加值佔同期GDP的比重是0.9%,體育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這一佔比至少要達到4%。「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2016年銷售3億雙運動鞋;而美國差不多3億人口,卻銷售了3億雙運動鞋,中國體育市場的潛力巨大。」1月13日,在廈門召開的全國體育產業大會上,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分享了這樣一組數字。3億人上冰雪,馬拉松賽事井噴……從投資消費來看,體育產業正成為中國人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的一個風口。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觀察,體育產業有望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 海島遊正成為中國旅遊產業新藍海
    原標題:海島遊正成為中國旅遊產業新藍海  研究機構14日在浙江舟山閉幕的2015國際海島旅遊大會上發布的《世界海島旅遊發展報告(2015)》顯示,全球海島旅遊遊客人數正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增長。海島遊正成為中國旅遊產業的新藍海。
  • 四川:五大支柱產業支柱作用進一步增強
    一年來,我省產業「家底」發生哪些新變化,又呈現怎樣的新面貌?8月20日,省「5+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協調推進辦公室通報「5+1」現代產業上半年運行情況,並首次通報全省16個重點領域產業半年成績單,一組組數據清晰呈現出新變化。
  • 曾俊華:香港應擴大四大經濟支柱競爭優勢並發展新產業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9日表示,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香港應在擴大四大經濟支柱競爭優勢的同時,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曾俊華在網文中表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香港四大經濟支柱——貿易及物流、旅遊、金融、專業服務已經建立起相當的規模,具有國際競爭力。
  • 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2021廣州國際電動車、混動車、燃料電池汽車...
    汽車工業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時影響著能源需求與應用的走勢。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正在改變著這一產業領域,用電力取代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費,扭轉汙染性高耗能需求,使得能源發展向清潔、低碳、高效的方向不斷演變。
  • 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2017-05-1000:47:27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2017年05月10日 00:47
  • 體育產業擬成為國民經濟支柱 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5萬億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觀察,體育產業有望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體育產業越來越受到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重視,相關部門開始著手對體育產業數據的摸底,產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民間資本聚焦體育,體育類創業融資如火如荼。中國體育產業面臨著規模不夠大、結構不夠優化以及區域發展不夠平衡的瓶頸也正在破局。
  • 印度的經濟支柱到底是什麼呢?
    其中尤其讓人矚目的是印度,二戰後,印度的發展堪稱世界領先,尤其是近幾年來,印度的經濟增速,更是超過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更是讓印度被吹上了天,使的印度被普遍看好。尤其是印度經濟超過法國之後,世界對於印度的發展更是驚嘆。那麼既然如此,很多人其實很想知道,印度發展到今天,其經濟支柱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你可能想不到。第一大支柱是農業。
  • 旅遊業成中國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旅遊綜合效應更加凸顯,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1月12日,記者從2017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獲悉,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測算,2016年中國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達11%,中國旅遊業對社會就業綜合貢獻超過10.26%,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旅遊綜合效應更加凸顯,旅遊積極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旅遊扶貧效果明顯。
  • 魏傑:「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三大支柱性產業全解析
    ■魏 傑  「新常態」的含義,除了經濟增速回落到適度空間,同時還指經濟結構的變化。2012年以前中國經濟主要靠製造業以及房地產,新的支柱性產業是什麼?主要有三個: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服務業,三是現代製造業。  先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
  • 支柱產業高端化 江陰三路徑引導經濟轉型升級
    原標題:支柱產業高端化 江陰三路徑引導經濟轉型升級   新華網南京10月17日電 歷經20多個月的穩增長壓力後,江陰經濟主要指標均實現了正增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江陰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80億元,增長9.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40.1億元,增長18.6%,其中工業投入增長19.1%,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2.5%,在建超億元重大產業項目162個,計劃總投資796億元。近幾年,江陰以「支柱產業高端化、傳統產業品牌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為路線圖,邁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鏗鏘步伐。
  • 房地產還會是未來中國的支柱產業,你怎麼看?
    房地產還會是未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的城市化率只佔總人口的60%左右,作為一個高收入國家,一般城市化率會超過80%,所以我們還有20%的空間要去填補,讓農村人口進城,他總是要住房的,那麼住房就要靠房地產來發展供給,並且我們現在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是要向高收入國家去進展的,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從中等收入進入高等收入,住房的條件要改善包括面積要擴大房子的質量要提升,這個需要靠房地產產業,從這個角度講的話,房地產還會是我們國民經濟當中的支柱產業
  •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十三五」時期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年均增長15%,產業帶動147.5萬貧困人口增收森林旅遊是林草部門對依託森林等自然資源開展的各類旅遊活動的總稱。從1982年依託國家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遊以來,我國森林旅遊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把發展森林旅遊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森林旅遊在踐行「兩山」理論、鞏固林業改革成果和促進林草業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推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新型顯示產業已發展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導性支柱產業
    北京時間12月0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高速增長迎接「萬物顯示」。作為信息交互的重要埠,新型顯示產業已發展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導性支柱產業。隨著從萬物互聯到萬物顯示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為新型顯示技術的創新帶來了更多機遇和可能。
  • 常州高新區首開產業區塊鏈培訓,賦能「兩特三新」支柱產業
    為響應國家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創新發展的號召,12月26日,主題為「突破·融合·創新」的常州高新區大講堂暨產業區塊鏈培訓召開,常州高新區政府相關領導、企事業單位及重點企業300餘人參與了此次學習活動,以期為切實推動區塊鏈技術加速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經濟產業落地,優化賦能「兩特三新」現有支柱產業探索新商業模式等發揮實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