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鯰魚山水庫,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20-12-11 騰訊網

波光粼粼的浩淼水面上,幾十隻頭戴紅冠、白身黑羽的中華秋沙鴨,或自由自在地飛翔,或輕巧地掠水而過,或快樂地嬉戲,或專注地覓食·····這是連日來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拍到的景象。近期,氣溫驟降,天氣漸冷,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來臨,許多鳥群選擇在山水秀美的商城縣停留、棲息、覓食。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目前全球數量大約在3500~4500隻左右,極其稀少,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秋沙鴨頭頂的長羽向後伸成雙冠狀,雄性尤為明顯,兩側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所以又稱鱗脅秋沙鴨。

「鯰魚山水庫內島嶼密布,植被茂密,水色清澈,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是中華秋沙鴨等候鳥棲息的理想之所。目前在鯰魚山水庫棲息的中華秋沙鴨數量多達60餘只,是近年來發現數量較多的一次,它們通常10月以後飛來過冬,來年4月份底左右才遷徙走,停留時間達6個月之久。」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鯰魚山片區副主任胡煥福告訴記者。

而據居住在鯰魚山水庫岸邊的該縣吳河鄉清塘坳村村民胡於江介紹,近日還發現有成群大天鵝,在水庫小島附近水面旁排成「一」字型長隊,停留覓食:「以前見到的都是數量很少的天鵝群,這麼多的白天鵝還是第一次看見。」

「中華秋沙鴨、白天鵝等候鳥對水質、環境質量的要求都很高,它們能到這裡棲息停留,說明我縣的生態環境良好,適宜這些候鳥生存」。商城縣林業和茶產業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在鯰魚山水庫區,還能常年觀測到白琵鷺、鴛鴦、鷹類等眾多國家珍貴保護動物的身影。

越來越多的珍惜物種選擇來商城「做客安家」,得益於該縣良好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增強的動植物保護意識。商城縣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北緣地帶,地理位置上具有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的獨特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山水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57%,有河流700餘條,大中小型水庫近200座。近年來,該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續保護生態、優化生態、利用生態、轉化生態,推進森林商城建設,正從生態大縣邁向生態強縣,先後獲評中國最美縣域、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全國綠化先進縣、「2019省級森林城市」「2020年最美縣域」等殊榮。

來源:大河網

原標題: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做客」商城縣

相關焦點

  • 60餘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做客」商城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楊緒偉 洪曉燕波光粼粼的浩淼水面上,幾十隻頭戴紅冠、白身黑羽的中華秋沙鴨,或自由自在地飛翔,或輕巧地掠水而過,或快樂地嬉戲,或專注地覓食·····這是連日來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拍到的景象。
  • 連日洩洪致鯰魚山水庫灌渠渡槽出險,商城縣日夜加固保安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曹良剛 洪曉燕7月22日,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灌區陶家河渡槽處,7臺挖掘機、3臺鏟車正在交替施工,維修人員也在不停地壘石籠、填砂石,一絲也不敢懈怠。7月17日至19日,兩次強降雨天氣,導致商城縣境內鯰魚山和鐵佛寺兩座大、中型水庫相繼超汛限水位,開閘洩洪。7月20日,因水庫洩洪加上區間匯流,水量大、流速急,導致陶家河渡槽處部分損毀,渡槽兩邊護坡塌方,承載渡槽巨大身軀的混凝土排架基底土方被掏空,形勢異常嚴峻。汛情就是命令。
  • 60餘只中華秋沙鴨「做客」商城縣 全球只剩三四千隻被譽為「鳥中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通訊員楊緒偉洪曉燕波光粼粼的浩淼水面上,幾十隻頭戴紅冠、白身黑羽的中華秋沙鴨,或自由自在地飛翔,或輕巧地掠水而過,或快樂地嬉戲,或專注地覓食·····這是連日來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拍到的景象。
  • 鯰魚山水庫前往唐河縣九龍湖風景區(上海人自駕床車行攝遊記-7)
    昨天上午8點從河南信陽商城縣鯰魚山水庫驅車前往南陽唐河縣。鯰魚山水庫前往南陽唐河縣馬振撫鄉九龍湖風景區走011鄉道、312國,途經光山縣、羅山縣、六安市、桐柏縣全程282公裡。唐河縣九龍湖旅遊風景區位唐河縣城東25公裡的馬振撫鄉境內,湖面積流域199平方公裡,處在奇丘山巒之中,碧水長天一色,這裡有沙灘和水上樂園,現在可能由於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這裡水上遊樂場和度假酒店已關閒。我們用航拍機拍攝下了九龍湖的美麗風光,(圖片均攝於九龍湖)。
  • 石門壺瓶山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4月1日,由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的愛鳥周·觀鳥比賽在石門縣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舉行。在比賽過程中,參賽隊員唐敏茗發現一隻身長1米左右、頭頂金色羽毛的「大鳥」,經保護區專家及比賽評委鑑定確定,該只「大鳥」系金雕。據了解,金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外形兇猛,飛行敏捷有力。
  • 大荔黃河溼地:驚現200餘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
    大荔黃河溼地:驚現200餘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李世居、黨大朋攝影報導】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加大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大鴇數量也在逐年增多。12月15日,林業部門在陝西大荔縣黃河溼地巡查看到,已發現有三個大鴇鳥群,約有200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在溼地覓食飛翔,比去年發現的60多隻增加了近4倍。
  • 什邡八角水庫驚現白色浮遊生物 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四川新聞網消息( 張曉玲 張世浩 記者 周鴻)近日,什邡八角水庫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湖面管理時,驚奇發現水中出現了大量白色浮遊生物,疑似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日前,記者來到八角水庫,該水庫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周佑翔向記者展示了他手中玻璃瓶裡裝著的幾隻身薄如蟬翼且透明的浮遊生物。作為水庫的管理人員,周佑翔和同事需要每天巡查水庫湖面環境,而這些浮遊生物就是他們在水庫的冰川湖中發現的。周佑翔告訴記者,7月9日,他準備用皮划艇對庫尾的垃圾進行清理時,發現湖裡有許多浮遊生物。
  • 大眼萌猴驚現坪山一倉庫!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目前已回歸大自然
    原標題:大眼萌猴驚現坪山一倉庫!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深圳晚報2019年05月08日訊 "快過來看,快過來看,這個雕塑上躺了只猴!"5月6日傍晚,坪山區金龜村一個工人正在倉庫做搬運作業,突然在雕塑上發現一隻萌萌的小傢伙。它像松鼠一樣小,可是沒有大尾巴,渾身毛茸茸的,眼睛瞪得像玩具布偶一樣大,煞是可愛。
  • 河南魯山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飛來越冬
    12月17日,河南省魯山縣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多隻世界瀕危珍禽、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經過我們在沙河上遊的觀測、走訪,確定黑鸛在魯山越冬了,有3個群近40隻。據介紹,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我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 在南安坂頭水庫被發現
    昨日,南安英都鎮霞溪村村民洪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22200000稱,他們在南安坂頭水庫發現一隻「鱉」。記者前往一探究竟。記者趕到英都鎮霞溪村,只見死去的「鱉」放在地上,呈橢圓形,殼和四肢呈暗綠色和褐色,腹面白裡透紅。村民們量了量,「鱉」的體重達55公斤,從頭部至尾巴長1.23米,寬0.6米。「活了70多歲,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鱉』。」
  • 青島市民撈到百斤大鱉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市民金先生聯繫到記者,介紹說自己在棘洪灘水庫撈上一隻約有一米長、上百斤重的大鱉,他懷疑是非常罕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鱉,想請專家幫忙鑑定 ,是不是自己在網上查到的瀕危保護動物。相關專家表示 ,這麼大的鱉在北方確實非常罕見,但由於金先生提供的圖片缺少細節,難以判斷具體品種,但也不排除是另一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的可能性。在棘洪灘水庫撈到百斤大鱉金先生家住棘洪灘水庫附近,8月23日上午,他帶著兒子到棘洪灘水庫玩耍。
  • 從A到Z26個字母玩轉商城縣的精彩
    >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金剛臺國家地質公園、「中原神水」湯泉池和道教聖地觀音山。境內大小河流728條,總長1600多公裡,各類型水庫129座;植物2800餘種,野生動物280餘種;山水兼具北方之雄渾,南方之靈秀,是中國最宜居小城,深呼吸小城,最美麗縣。Cha 茶 毛尖茶
  • 黃龍驚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站長張文龍帶領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查看,經過初步認定,疑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原麝,初步觀察無外傷,體態特徵良好,由於原麝受困於牆壁夾縫中,人員無法實施救助,此時天色已晚,工作一時陷入了困境,經請示局長李海東後,
  • 四腳有鱗甲「蛇」誤闖宿舍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宿舍驚現四腳帶鱗 蛇竟是揚子鱷事發晉江羅山街道羅裳社區一酒店員工宿舍,當地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現場制服, 並送到野生動物救助站安置昨日,晉江市農業局工作人員到派出所辨認,確認這隻鱷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工人宿舍門後驚現揚子鱷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警察快來啊,宿舍裡竟然有一條鱷魚,我們都不敢靠近。」
  • 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天早上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華白海豚驚現佛山!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 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頻現 魯山縣沙河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馬松昭 李盈宏12月17日,記者從魯山縣林業部門獲悉,林業工作人員巡查時,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了10多隻世界瀕危珍禽,號稱「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
  • 壽寧水庫發現疑似"桃花水母" 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在壽寧小託水庫,遊泳愛好者在清澈的水庫中發現疑似「桃花水母」的生物。 8月4日,壽寧縣遊泳協會的吳文時、吳建峰、柳必龍等「泳士」專程從小託水庫捕撈帶回樣本,相繼送到壽寧縣林業局、農業局求助專家鑑定,並於當晚送到省市相關研究部門考證。
  • 南山國家公園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紅網時刻12月31日訊(通訊員 唐承元)12月30日,筆者從邵陽市生態環境局城步分局了解到,該局在南山國家公園核心區兩江峽谷水庫區監測水生態環境時,首次拍到了三隻公園野生鳥類新紀錄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