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推遲終止軍情協定 韓對日立場為何轉軟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國際觀察)推遲終止軍情協定 韓對日立場為何轉軟

  新華社記者

  距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到期失效僅剩6小時,韓國政府22日在最後關頭決定暫停先前向日方發出的終止協定通知的效力。這意味著推遲終止該協定。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強力施壓是韓方改變態度的重要原因,但這只是暫時壓制了韓日矛盾的升級,兩國關係的病根仍然難除。

  最後關頭反轉

  青瓦臺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有根22日在記者會上宣布,韓國政府決定暫停終止韓日軍情協定通知的效力,前提是韓國政府隨時可以終止軍情協定的效力。

  美國國防部和日本政府對韓國政府的這一決定表示歡迎。

  韓國最高法院去年兩度判決日本企業向殖民朝鮮半島期間遭強徵的韓國勞工進行賠償,招致日方不滿。日本今年7月初宣布加強審查與管控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原材料,韓日貿易摩擦隨後不斷升級。韓國8月22日宣布不再與日本續籤軍情協定,這意味著該協定將於11月23日0時失效。

  日本和韓國2016年締結《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旨在建立兩國間軍事情報交換機制。分析人士指出,兩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通過這一機制共享與朝鮮發射彈道飛彈等相關的軍事情報,較準確地測算出朝鮮飛彈的射程和軌道。一旦該協定終止,日韓只能通過美國交換情報,耗費的時間將會增加,且情報內容僅限於朝核問題和朝鮮飛彈問題,無法共享有關朝鮮的其他軍事情報。

  美國強力施壓

  韓國輿論認為,韓國政府暫緩終止軍情協定,是因為擔心此舉會招致美方不滿甚至報復。

  分析人士表示,該協定是在美國力促下達成的,從戰略層面看,如果該協定終止,對美國在東北亞地區打造美日韓同盟的計劃將是一個沉重打擊。韓國這次突然轉變立場正是美國施壓的結果。雖然韓國對日本十分不滿,但由於自身在安全上極度依賴美國,因此很難違背美國的意志。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宮家邦彥認為,韓國這一決定是在美國強烈要求下做出的讓步,因為在美國看來,該協定失效意味著給日美韓三國合作「潑冷水」。

  近來,美方頻頻對韓方施壓,希望韓方改變主意。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14日訪韓,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及國防部長官鄭景鬥會談。17日,他又在泰國曼谷與日韓外長會談。埃斯珀稱,廢除協定將讓他國得利,「日韓有必要克服兩國間的問題」。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領導層20日提交的一份議案宣稱,韓日軍情協定的終止將直接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1日與韓國外長康京和通電話,討論美韓日關係。美國輿論普遍認為蓬佩奧此舉可能是為挽救韓日軍情協定做最後努力。

  此外,美國還在其他一些問題上對韓國發難,以此作為施壓的手段。例如,美國要求韓方將其承擔的駐韓美軍費用提高至現在的5倍。

  韓日矛盾難解

  有日本分析人士指出,儘管韓日軍情協定暫時不會失效,但雙方領導人始終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責任在於對方。兩國首腦間互不信任,導致這一問題難以徹底解決。

  國際危機研究組織高級研究員金杜妍認為,韓方對軍情協定的表態很模糊,目前很難找到能讓韓國長期保留該協定的辦法,韓日關係並未脫離困境。

  韓日發生貿易摩擦以及後續就軍情協定問題角力的深層次原因在於,雙方長久以來在日方強徵勞工和「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上的矛盾難以化解。宮家邦彥說,儘管短期來看韓日軍情協定得以延續,但從中長期來看這只是將問題推後。只要兩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今後就還會出現類似糾紛。(參與記者:姜俏梅、耿學鵬、劉品然、劉陽、劉晨、劉贊、於榮)

相關焦點

  • 推遲終止韓日軍情協定後,日韓外長首次舉行會面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23日電韓國政府22日宣布,推遲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對於情報協定、出口管控等問題,韓國外長康京和表示,雖然為了能夠集中討論而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但剩餘時間也並不多了。雙方貿易出口和外交部門應該各自推進,制定出一份對雙方都好的協議」。雙方還確認,將為實現12月下旬舉行日韓首腦會談展開協調。
  • 美國就軍情協定不斷向韓日施壓 韓方:暫無轉機
    據韓媒報導,韓國國防部長官鄭景鬥17日表示,美國正就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續籤問題,向韓日兩國強力施壓。  鄭景鬥17下午在泰國曼谷召開記者會時表示,美方認為韓日軍情協定具有重要的韓美同盟象徵意義和戰略價值,並不斷就此向韓日兩國強力施壓,持續要求韓方維持韓日軍情協定。
  • 韓青瓦臺:韓日軍情協議終止 不會使韓美同盟疏遠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將於23日失效,韓國總統府青瓦臺核心人士8日重申,只要日本限貿措施不變,韓方終止軍情協定立場不變,但協議終止並不會導致韓美同盟疏遠。因此,韓方難以與日方繼續共享最為重要的安全情報,韓方對終止協議的立場不變。據報導,有觀點認為,在找到韓日關係問題的解法之前,可推延終止時間。但是,青瓦臺重申,只要日本的態度不變,韓方將繼續堅守原有的立場。日本政府7月開始對韓國實行限制出口措施,8月初以安全保障為由把韓國從「白名單」國家中剔除,8月28日零時正式生效。
  • 韓逆來順受推遲廢除《韓日軍情保護協定》反映其軍事和外交難獨立...
    作者|田聿 編輯|嘉沐 距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正式失效還有6小時之際,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韓國青瓦臺在當地時間11月22日下午6點召開發布會稱,「韓方決定停止此前向日方發出的GSOMIA終止通知的效力」;「在韓日圍繞出口管理政策進行正常對話期間,韓方將暫停就日本限制出口向世貿組織提起的申訴
  • 日本為何把本應防衛西南諸島的魚鷹運輸機部署在別處?|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3月24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日本為何把本應防衛西南諸島的魚鷹運輸機部署在別處?】【俄羅斯主動暫停軍演並援助義大利能否換來歐洲敵視態度的轉變?】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兩位軍事評論員分別是——軍事專家成漢平教授和軍事專家袁周副教授。
  • 軍情觀察:近期為何有大批臺灣間諜案件被曝光?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9月17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您將會聽到:【俄敘聯軍為何放著伊德利卜省不打,反而調派精銳部隊進攻哈馬省?】、【近期為何有大批臺灣間諜案件被曝光,赴臺學生又為何成為新的目標?】。
  • 飛行表演掉零件,馬來西亞為何堅持要購買米格35戰鬥機?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9月9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飛行表演掉零件,馬來西亞為何仍然堅持要購買小眾的米格35戰鬥機?】米格35在國際戰機市場真的是很小眾的一款戰機,馬來西亞為何會對這麼一款小眾的戰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不是把有限的軍費購買更好更實用的戰機呢?請您來給我們解讀一下其中的原因。
  • 約旦去年才買的彩虹4無人機為何現在就準備轉手賣給他國|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6月15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波蘭購買F35,美國為何就一百年來首次讓戰機到白宮上空做表演?】、【約旦去年才買的彩虹4無人機為何現在就準備轉手賣給他國?】。
  • 阿聯港口突遭襲擊,但阿方為何極力隱瞞損失情況?|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5月14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阿聯港口突遭襲擊,但阿方為何極力隱瞞損失情況?】、【朝鮮近來飛彈試射為何越來越頻繁?而美國卻越來越無所謂?】。
  • 美日兩國2個月進行5場聯合軍演,意欲何為?丨軍情觀察
    這是日美兩國近兩月展開的第五場聯合軍事演習。 今年的「山櫻」聯合軍事演習,共有4000名日本陸上自衛隊人員和約1000名美軍士兵參加。演習並未實際部署作戰部隊,而是通過桌面兵棋推演的模式進行。在與「山櫻」演習同時進行的另一項軍演「森林之光」中,陸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則部署了CH-47直升機和V-22傾轉旋翼飛機。
  • 國際觀察:美韓必須改弦更張
    (原標題:國際觀察:美韓必須改弦更張) 國際觀察:美韓必須改弦更張
  • 【軍情六處:伊斯蘭國準備發動聖誕恐襲,西歐戒備】韓亞航空,真的要沒了....日本首相再次承諾:東京奧運將如期舉行
    前天,歐洲媒體的報導,來自英國軍情六處的情報,伊斯蘭國,正在策劃聖誕襲擊,法國,英國等國家,已經在做相應的戒備。軍情六處的情報顯示,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的伊斯蘭國力量,正在進行準備,以報復。"他們將在英國,法國,德國實施計劃,因為這三國,將在聖誕前解除新冠聚集禁令"
  • 駐韓美軍在釜山嚴重擾民僅一人被處罰款 韓媒:不平等協定讓韓警察...
    本月4日,部分駐韓美軍士兵在釜山製造一起擾民事件。他們不戴口罩,當街燃放煙花爆竹,還向行人噴射。引起韓國輿論譁然。然而,事後韓國警方僅對其中一人罰款5萬韓元,約合300元人民幣。隨後,警方前往現場維持秩序,發現這些人是來自烏山和大邱等駐韓美軍基地的官兵。然而,僅有一名在警察面前向人群扔鞭炮的士兵被帶走,且在繳納5萬韓元(約合300元人民幣)罰款後就被釋放。另外還有一名士兵醉酒駕駛,但也只是在接受調查後獲釋。
  • 疫情下的韓國電影,玄彬馬東錫轉拍國內,河正宇推遲,宋仲基返韓
    河正宇和朱智勳主演、原計劃在摩洛哥拍攝的新片《綁架》也被推遲開拍。電影發行商秀博思方面表示,《綁架》開拍暫被推遲,具體拍攝日程尚未確定。而宋仲基和宋慧喬離婚後,正常回歸到演藝事業當中,此前還因推倒婚房再建上熱搜。宋仲基主演的新片《波哥大》暫停正在哥倫比亞進行的拍攝,劇組準備返韓。為阻止疫情蔓延,哥倫比亞政府禁止本國公民出境和外國公民入境。
  • 事與願違 一張照片再度引爆韓日矛盾?
    日媒:歡迎晚宴上 韓日首腦握手寒暄後再無交流  本月3日,第35屆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在泰國召開。安倍晉三和文在寅出席了歡迎晚宴,這是兩人在大阪G20 後4個月再度碰面。日媒稱,二人見面後微笑寒暄並握手致意,之後再無交談,目光也再無交織。
  • 觀察丨重大利好!中歐投資協定,即將達成!
    (圖片來源:ucpnz.co.nz)高開放度協議亮點中歐投資協定的內容包括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國有企業競爭中立、高端服務業開放等。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智庫Transnational Institute將協議形容為「中歐雙方共同構建國際投資新模式,以更好的平衡投資者與東道國權益的契機」。
  • 臺媒:進口「美豬」換「國際地位」?蔡當局或面臨大陸終止ECFA
    民進黨為何甘冒不韙?臺「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是「為了換取國際地位」,臺「經濟部長」王美花更直白,認為美豬美牛問題不解決,不可能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事實上,開放美豬美牛是否能換到民進黨想要的「國際地位」,還非常可疑。美國重要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門指出,蔡英文雖然同意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解決了臺美間一個重要的貿易障礙,但後續還有許多其他議題需要處理,比如臺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羅門雖然不能代表美國政府,卻也一針見血。到底臺灣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換取蔡當局念茲在茲的臺美貿易協定?
  • 《巴黎協定》5周年!聯合國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圖/路透) 文/中央社倫敦、布魯塞爾12日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在巴黎氣候協定5周年視訊會議上呼籲各國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但相對於危機規模,各國領袖大多做出漸進式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