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南京市區中的故宮,只剩下了一個城門?曾經只能帝後可以通過

2021-03-05 一飽眼福
在南京竟然發現了這個地處繁華市區、經過600年風吹雨打的"勝地"——午朝門公園。南京遍地遺風古蹟,午朝門公園是非常小眾的一個地方。公園為明故宮午門所在地,是古時傳達皇帝聖旨的地方,也是皇帝責罰廷杖大臣之處。

來南京旅遊的人們大多知道明故宮遺址公園,而明故宮的對面則有一座同樣歷史悠久、開放的公園,即午朝門公園。午朝門,正式名稱為午門,是明南京故宮的正南門。午門前為御道街,是明代南京故宮南北中軸線。午門上部的木構建築已蕩然無存,但一座座龐大的柱基依然書寫著曾經的輝煌歷史。

厚重的古老城牆,很少為年輕人所知。城臺斑駁巍峨,城牆上的花紋經過時間的洗禮依舊清晰可見。這裡,曾是明代皇宮的正南門,是明王朝留給南京的宮廷遺址。如今的午門,漢白玉須彌座和三孔券門均保存完好。進入午門,有五座石橋,稱"內五龍橋",橋下為內御河。

在午朝門的城樓可以登頂,沿著布滿青苔、爬山虎的臺階登上城樓,可以看見筆直的御道街,歷史和現代感融為一體。還可以看到五龍橋,可惜沒有很好的保護,已經破舊不堪,但是扶欄上的五龍嬉戲的雕刻花紋還非常清晰,古代匠人的做工嘆為觀止。公園內遍布百年青松和杉樹,蒼翠鮮亮。踩著青石磚鋪的御道,明朝的恢宏氣勢隱隱感受得到。

午朝門的中門只走帝後鑾駕,也表明了其崇高的地位左右側門也只有公、侯、駙馬、文官三品和武官四品以上地位崇高的官員才能有資格出入,其他品級的官員只能走兩闕進入,兩掖門出去。午門除了是官員出入之門外,還是傳達皇上的聖旨及朝廷告書的地方,同時這裡也是皇帝處罰有過錯的大臣"廷杖"之地。

時過境遷,歷史也隨著時間變化而消逝,原先的明皇城宮殿已毀於太平天國戰火,但行走於其中依舊可以感受到明王朝初期的遺風。斑駁的古城牆,刻著字跡的古城磚,四處散落的柱礎石,無不透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


相關焦點

  • 藏於南京鬧市中的宮殿,北京故宮也要模仿它,如今只剩下一個城門
    只是現在人們只能去那個古建築體會,但不能代替。許多城市的歷史相當悠久。比如西安、南京等這些城市,既是許多朝代都城的代表,又是我國古城的代表,特別是西安幾乎隨心所欲地掘土,下面可能藏著許多歷史遺蹟,南京城到處遊蕩,看似平凡的建築物,可能包含著千百年的歷史。南京這座古城也可以找到很多歷史遺蹟。小夥伴們最熟悉的中山陵和金華,以及這裡有紫禁城、明故宮。
  • 藏匿於南京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竟是效仿的它,如今卻只剩下城門
    說到南京,我們會聯想到當地最出名的紫禁城,中山陵,明故宮等,其中明故宮已經沒有當初的輝煌了,剩下的只是一些遺蹟,在明故宮的對面,有一座午朝門公園,這裡是南京很少人會注意到的地方,但他也已經是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康熙皇帝這首詩 藏著南京城門的一個謎!
    一個擁有詩詞的城市,必然沁潤墨香,雍容雅步。因它有縱橫千年的底氣,信手拈來的風流。  比如南京。古來金陵多墨客,如果南京是一位古人,必然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只因城市氣質無可複製。詩詞長河流淌千年,繞不開一座城——南京。
  • 江蘇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南京故宮目前只剩下了遺址,許多宮殿和牆體遭到了破壞,只剩下了一片斷壁殘桓,所以在這個地方也不再被稱作故宮,而是被叫做明故宮遺址公園,這個遺址公園目前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曾經的世界第一宮殿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早在元末,南京故宮就已開始修建,但真正形成規模,還是在明朝,所以南京故宮又被稱為「明故宮」。
  • 曾經是世界第一宮殿的南京明故宮,為何只剩下一道殘景
    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描述:「我還沒有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明故宮這樣雄偉!」據有關資料記載,南京明故宮的佔地面積為100萬平方米,而相比之下,北京故宮佔地面積是72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前後花了20多年的時間才最終建成的南京明故宮,才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 故宮開火鍋店,在故宮角樓餐廳與帝後約飯,原來是這樣的
    故宮推出文創產品,火了,推出彩妝,又火了,故宮周邊可以說是擁躉無數。近來故宮開起了火鍋店,那自然是引起了一波美食潮流啊,那說到這裡是不是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一下這到底是何種神仙美食,居然讓天子一年中200頓都要吃呢?
  • 南京這座城門,被稱為門閂,是明代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
    在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城門中中有一座被老百姓戲稱為門閂的城門。這就是扼守南京北大門的神策門。神策門位於現在南京中央立交橋的東南角,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軍事禁區被封閉了70多年。它是明代南京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也是南京現存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民國之前的敵樓的城門。
  • 南京明故宮是如何被毀的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即位後,改應天府為南京,並開始全面地建設都城與皇宮。宮殿建設幾經反覆,最終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成完整的明南京皇宮。然而,現在的南京明故宮僅存柱礎、城門等部分遺蹟。那麼,明故宮究竟毀於誰手?
  • 南京明故宮比北京故宮還大,但為什麼沒有人去呢?
    北京作為首都,北京故宮更是中國的代名詞,畢竟這裡曾經有24位皇帝執政並且在這裡生活。同是故宮的南京故宮卻被稱為中國最「委屈」的故宮,你知道為什麼嗎?現在明故宮的很多建築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地面上可以看到石墩子,這些都是當時建築的地基。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可以發現,北京故宮也可以看到很多大殿木樁下圓形的地基。如今明故宮只能看到這些地基了,建築和大殿都已不復存在。
  • 南京一「巨無霸」宮殿,面積約是故宮的1.5倍,被稱「故宮原型」
    這裡曾經是明朝的國都,明朝還在這裡建立了宮殿,這個故宮名字就叫做明故宮。明故宮始建於1366年,這座宮殿可以說是南京「巨無霸」宮殿了,面積比現在的北京故宮還要大上1.5倍呢,還被稱作「故宮原型」。明故宮自建成後,總共只經歷了明朝三個皇帝,因為後來明朝換了都城搬離了南京。
  • 中國的4大故宮,除北京故宮外,剩下3個有誰知道在哪兒?
    說到故宮,我們只會想到北京的故宮。但其實在我國可不止這一個故宮,我國一共有四個故宮,只是其他三個知名度沒有北京故宮高,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四個故宮分別是什麼,在哪兒吧。北京故宮,這個大家都知道,也是我國最知名的一個。這裡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
  • 金箔元素助力城牆申遺 故宮看門人點讚城門掛春聯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金陵金箔集團始終熱心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他們不僅以工匠精神為故宮的歷次大修提供金箔產品,也積極助力明城牆的申遺工作。今天上午,第三季「城門掛春聯 南京開門紅」活動的第一副春聯即將掛上中華門,當單霽翔得知金箔元素也將登上城門春聯時,他也給城門掛春聯點了一個大大的贊:「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結合了多種傳統文化!」
  • 中國四大故宮之一,曾面積是故宮的1.5倍,現如今卻一片廢墟
    南京明故宮是南京的故宮,是中國四大故宮之一,也是最不完整的故宮,但如果回顧他的歷史,就會發現其輝煌,南京故宮創建於1366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經過20年的建造,明故宮建成了101.25萬平方米的明首都宮殿,比北京故宮多出約30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從南京到故宮的原型圖上看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皇城,分為東南西北四門
  • 曾經的南京明故宮,竟比北京故宮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作為南京文化古蹟的明故宮,他曾經的面積規模壯麗與之北京故宮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曾經見證過的一切輝煌,並且能夠做出有力證明得就是義大利著名的傳教士利馬竇。宏偉壯麗的故宮作為中華民族之瑰寶,至今仍然屹立在北方大地上而入。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相比,哪個故宮的藏品更具價值?竟然……
    不考慮博物館所在地的性質,否則北京故宮因原址的優勢完全不可比較了。我們只對比文物。按照大陸的不可出國出境文物的標準,臺北故宮約26件國寶可以入選。這個數量在大陸僅次於北京故宮(40),超過國博(23)。臺北故宮共有元以前繪畫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後像),加上南薰殿,數量上遠遠超過北京故宮,其他各大國內省級博物館估計有其零頭的零頭就不錯,但北京故宮在頂級藏品上略微強一點點。
  • 藏有中華瑰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恆春古城中目前四個城門依舊佇立原地,還留有部分城牆可以攀登。除了歷史意義之外,技巧上運用中國最古老的工法,為現今建築學提供了珍貴的研究參考,同時更保留了臺灣清末縣城的典範,有助於了解當時設縣築城的文化特色。
  • 建成600年的北京故宮,原來藏著這麼多有趣的故事
    可就是這麼長時間過去,也只是大概照著南京的皇城修出了個樣子。還有不少工程,比如說內城的城門,根本還沒來得及開工。十多年過去了,皇帝換成了朱棣的曾孫明英宗朱祁鎮,他決定完成城門的建設,這不光是面子問題,還有安全的考慮。最初選擇的工程主持者並不是阮安,而是一個叫蔡信的人。但蔡信方案花費太大,光是民工就要18萬人之多。這時候阮安的機會就來了。
  • 陝西一景點火了,裡面用簡單的材料仿造,但是比故宮還要華麗
    民間藝術中當然也有許多宮殿,不過是星星點點的宮殿,還不如皇室建築的輝煌壯麗。但在我國古代,並不只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陽等都城,還有許多著名的古代都城。所裡今天就帶你們去參觀比故宮還要宏偉、壯麗的宮殿。還記得有人說過:我們腳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曾是遠古時代的戰場。在這個句子裡,我想加上一句,宮殿也包括在內。
  • 曾經的南京明故宮為什麼會最後就消亡了?
    我們都知道北京故宮,其實在明朝時期還有個南京明故宮,這個故宮是朱元璋在即位之後建成的,南京明故宮氣象萬千,氣勢磅礴是當時社會上的世界第一宮殿。這一座曾經這麼輝煌存在的故宮,可惜最後消亡成了一道公司的慘景。那麼曾經氣勢蓬勃的明故宮究竟毀於誰手?流傳甚廣的一個看法是,明故宮毀於太平天國。
  • 南京城牆預熱博物館日 通過城門看多彩世界
    17日,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甕城舉辦了「城門開——看見一個多彩的世界」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17日下午,在中華門甕城內,伴隨著美妙的新民樂,身穿戲服的演員們從四面八方走到舞臺中間,「夜秦淮,秦淮夜,槳聲燈影最情懷」……這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讓現場觀眾和遊客感受到了南京人對城牆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