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哥的五萬裡D59 川菜列傳(朗縣-米林縣臥龍鎮)

2020-10-01 鬼哥的五萬裡

引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路線:朗縣出發,沿560國道、219國道一路向東,沿雅魯藏布江一路巨大起伏,費勁巴拉到達米林重鎮臥龍鎮。

裡程: 102.5公裡,累計5302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 70個

所見

早晨從郎縣出發,穿過縣城裡唯一的一條街——福州街(從街名就可以判斷這裡是由福州援建的),街頭樹立著這尊雕塑。

拉林鐵路又一座跨越雅魯藏布江的大橋。越往林芝方向,建設難度越高,所以鐵路在這邊的鋪軌工作還沒有開始進行。

光禿禿的山有雲霧圍繞著,瞬間美麗而神秘。

這裡的村莊都非常漂亮,房屋結構是統一的樣式,外觀整齊,內部寬敞,聚落處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生活悠閒,人們都不急不躁,心態良好。這邊也跟日喀則一樣,村民翻新房屋或新蓋房屋,國家給補貼。

臨近國慶,村裡也組織各種活動,一個婦女出家門兒飛奔村委會,比我騎車速度還快!

出縣城20公裡左右,山上的植被開始豐富起來。主要是松樹,應該都是近二三十年種的。

雅江兩岸的河谷地帶也長了很多樹,大部分都是柏樹,應該歷史很悠久了。

騎著騎著,山上突然竄出一頭豬。我以為是野豬呢,一頓小興奮。走進了一看,原來是跑山豬,憨態可掬,很像二師兄,而且山上還有n多頭。所以感覺藏區牛羊馬都在山上放養,連豬也一樣,他們沒有人看管,還訓練有素,晚上應該知道回家。

這是從懸崖上湧出的山泉,當地人把它叫做神泉,可以直接飲用。

拉林鐵路的這個隧道直接從公路下方穿過,穿過後直接進入另一個隧道。如果鐵路通車後從拉薩到林芝,最好的方式就是睡覺,因為一路上幾乎都是隧道。

路邊這個山很奇特,垂直下來像是人工砌成的一樣。研究地質的應該到這兒來看看,地貌真的是變化無窮。

大約30公裡就到了洞嘎鎮,也是一條街的小鎮,兩排房子沿公路兩旁建設。沿街房屋正在進行統一改造,就像朗縣一樣,形成統一的建築風格。這個小鎮,當年是由福建莆田援建的。

小鎮今天舉行國慶文藝匯演。我到晚了,人家都結束了。演員是小鎮下屬各個村兒的村民,都自發來到鎮上參加文藝匯演,大家以娛樂的方式慶國慶。據說節目很豐富,相當好看。

這是路過的一個雙語幼兒園,雙語即漢語和藏語。不過這兒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幼兒園。沒有其他任何建築,深表奇怪,村兒在哪兒呢?

路邊經常能看到這樣估計得有千年歷史的柏樹。

219國道咋跑這兒來了呢?原來走的是560國道走了二三十公裡就變成219了。

已出朗縣,前面就是米林縣。

米林是西藏的藥州,應該是盛產藏藥。紀錄片《極地》中的主角藏醫貢覺仁就在這,常年行走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及周邊採集藥材。

這兒的植被的確是好,山上的水也充足。一股清流從山上狂瀉下來。

快到臥龍鎮地界,這孤零零的大石頭多了去了,體型十分巨大,應該是從山上掉下來的。

有的直接扎進了雅魯藏布江裡,這裡是個景點叫臥龍奇石。膽兒大的可以直接跳到江中心的大石頭上。

越往東走,這森林越像個樣兒。騎行其中十分愜意,關鍵是氧氣充足啊。

不過有些山頂的松樹出現大面積死亡,估計這兒冬天挺冷,而且風還大。樹的生活條件也挺艱苦。

到達臥龍鎮之前經過的最後一個村兒-麥村,房屋統一樣式很漂亮,全是2層結構。這裡的屋頂都是斜坡的,不像拉薩,日喀則那邊都是平頂結構,估計這兒雨多,平頂的漏水。很有意思,這兒的姑娘們長得很水靈,而且非常熱情,直飆英語。

最後30公裡風特別大,感覺跟在戈壁灘的風一樣猛烈。有的時候風能把輪子吹停滯,乾脆騎不動,所以路兩旁時不時的能見到這樣的沙坡。種上的小樹都會被吹死。

晚8點終於到臥龍鎮。這兩邊都是山,天黑的早。下榻這個餐飲住宿一體的賓館。

在小鎮又遇見了一群騎友。昨天那倆哥們兒今天還要夜騎20公裡。不過他們今天的速度有點慢,我多騎了30公裡還被我給追上了。

騎記:川菜列傳

民以食為天!騎行的尤為如此,那是真消耗體能啊,一日三餐是不夠的,吃完一會兒就餓了,時刻得備點硬通貨,餓了的時候撮一口。這次騎行到目前已經經過了7個省份,集中在祖國的華北、西北。這兩個區域是中國小麥主產區,所以飲食結構以麵食為主,各種麵條是餐桌的主打產品,這就是地方特色。

對於我這種假吃貨而言,到一個地方,條件允許的話,會找當地的特色美食吃,但西北大多數地方的特色美食幾乎都是麵條。當然了,有些地方又有特色羊肉吃,但羊肉畢竟不是當地的日常,所以麵條是絕對的主角。麵條雖然種類繁多,但吃久了,你會感覺味道都差不多,更關鍵的是這玩意兒它不頂餓呀,對於勞動密集型的騎行活計,麵條提供的能量確實要少了些。

值得慶幸的是,在路上總能找到川菜館。點一盤迴鍋肉,無論從口味,還是熱量供給上,絕對能滿足路上所需。川菜完全參透了老子的教義,五味令人口爽。川菜可謂五味俱全,而且五味綜合達到了極好的平衡,造就了川菜老少皆宜,南北統吃的口味,以其對食客味蕾的充分刺激,橫掃大江南北,川菜館開遍了神州大地。

對於被各種調料沁浸多年的舌頭,味蕾已經嚴重退化,清淡的口味兒已無法激起食慾。沒食慾就吃不飽,這咋能行呢?所以,這一路上為了能填飽肚子,我吃的川菜是最多的。好在這一路上有鎮集的地方,必定有川菜館,有的地方還相當集中,特別是旅遊區,而唯一能與川菜抗爭的也只有清真餐廳了。

在青海湖騎行了兩天,沿湖的每個鎮子上沿街幾乎都是川菜館,而到了茶卡鎮,那川菜館的密度更高。這些開川菜館的只有一部分是四川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操著一股當地的口音。當然這個菜的質量,那是絕對有本地特色,吃不出川菜的味道。而且這些餐館普遍都具有旅遊區獨有的特色,那就是極度糊弄,反正你吃一次就跑,評價好壞對他們影響也不大。

有了前車之鑑,所以以後再進川菜館兒,不點菜,先聊天兒。如果聽著他們操著四川口音,就在這吃了,否則的話就撤。在荒涼的青藏線上,沒有幾個人居住的西大灘、唐古拉溫泉、不凍泉,都能見到川菜館的身影。雖然菜的口味兒不那麼好,但在這麼高的海拔,在如此荒涼的地方能吃到相對可口的菜,其實就已經挺幸運了。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日常生活的點滴,其實背後都需要一個龐大產業鏈的支撐。在這裡吃上一種蔬菜,那是需要費盡多少的輾轉才能從山東運過來呀。

進入西藏,那更是川菜館的天下了。在西藏的大城小鎮,雖然連結都是藏族茶館,但那裡都是藏族同胞們喝茶聊天的地方,真正吃飯的地兒還真是川菜館。在西藏首府拉薩,就更不用提了,這裡號稱四川省拉薩市,遍街的四川人,毫不猶豫的佔據了餐飲業的頭把交椅,而且業務還拓展到商貿領域,孜孜不倦的為拉薩人民服務著。

而且發現,川菜在這些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不僅僅限於川菜館,而且什麼冒菜啊、抄手啊、滷味啊、炸雞啊、烤鴨呀、饅頭啊,現在已經形成攻城掠地之勢,只要能被川味融合的飯菜,都是他們的目標。其中最為壯觀的是,四川麵館也進軍麵食,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西北大地,打到了人家的主戰場,可謂豪邁。在拉薩和日喀則,你能見到的麵館大部分都是四川人開的,只有少部分清真麵館和陝西麵館。

更難能可貴的是,很多當地的飲食也吸取了川味兒的精髓,以求變應對川菜的攻勢。在寧夏、甘肅和青海,很多當地麵館的口味兒都很豐富,麻辣口味的麵條做的也非常地道。在西藏也是這樣,沿途在醬菜館吃過幾次午餐,他們做的麵條也有麻辣味兒;他們也有各種蓋澆飯,都展現出川味兒的底蘊。我想這也是川菜的一種價值貢獻,促進了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因為飲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鬼哥的五萬裡D59 川菜列傳(朗縣-米林縣臥龍鎮)
    累計經過縣市:70個所見早晨從郎縣出發,穿過縣城裡唯一的一條街——福州街(從街名就可以判斷這裡是由福州援建的),街頭樹立著這尊雕塑。拉林鐵路又一座跨越雅魯藏布江的大橋。沿街房屋正在進行統一改造,就像朗縣一樣,形成統一的建築風格。這個小鎮,當年是由福建莆田援建的。小鎮今天舉行國慶文藝匯演。我到晚了,人家都結束了。演員是小鎮下屬各個村兒的村民,都自發來到鎮上參加文藝匯演,大家以娛樂的方式慶國慶。據說節目很豐富,相當好看。這是路過的一個雙語幼兒園,雙語即漢語和藏語。
  • 鬼哥的五萬裡D51APP列傳(曲水縣茶巴拉鄉-仁布縣切娃鄉)
    累計經過縣市: 59個所見騎記:APP列傳APP就是手機中的各種小程序,這可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精神命脈當然我覺得這個費收的是應該的,這一路上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非常少,即便是在青藏公路可可西裡無人區和5000多米的海拔,依然能看到移動信號塔,所以使我這一路沒有處於失聯的狀態,當然了也感覺依然活在人間。這一路上發現,低頭族不僅僅在北京的地鐵上,在西北偏遠的農村也依然有低頭族,而且這個低頭族的年齡,有往下拉的趨勢。這小孩們玩起手機來那是相當溜,特別是西北很多留守兒童。
  • 鬼哥的五萬裡D58 說說鄰居這樣的鄰居-3(加查縣-朗縣)
    山邊這個小村兒,終於有一種習以為常的鄉村景色,院子裡種著各種果樹花草朗縣到了,這裡也是千年核桃之鄉,更是西藏的辣椒之鄉。朗縣的千年核桃園,這幾棵樹據說有2100年的歷史,是當年土蕃先祖親手栽下的快到朗縣的城區了,城邊正在建設朗縣火車站。明年這裡就通火車了。
  • 鬼哥的五萬裡D48 鼠兔列傳(當雄縣-羊八井鎮)
    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地三大神山(岡底斯、念青唐拉、瑪積雪山)之一,也是九大神山之一,更是十三大神山之首。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是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它的山脊線位於當雄—羊八井以西,全長1400千米,平均寬80千米,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
  • 鬼哥的五萬裡D61雅魯藏布能量從哪來去往哪(米林縣-林芝市)
    路線:從米林縣出發,沿雅魯藏布江和219國道一路向東,後沿尼洋河向北到達林芝市。時不時在江裡能看到巨大的石塊,重達數百噸,阻斷江水,江水撞擊著巨石,形成巨大的轟鳴聲。這裡由於公路與江面的垂直距離能達到幾十米甚至超過100米,從上往下望去,真正能感受到雅魯藏布的磅礴氣勢。
  • 鬼哥的五萬裡D48 鼠兔列傳(當雄縣-羊八井鎮)
    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地三大神山(岡底斯、念青唐拉、瑪積雪山)之一,也是九大神山之一,更是十三大神山之首。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是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它的山脊線位於當雄—羊八井以西,全長1400千米,平均寬80千米,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山頂了,雪山也露出了真容。
  • 鬼哥的五萬裡D55 東北人世家(浪卡子縣-貢嘎縣)
    騎記:東北人世家東北人,這個族群其實挺龐大的,遼吉黑三省,再加上內蒙東部一小片區域(這裡指說話也是一股大碴子味的人群),估計也有9千多萬人了。還是那個北方的大鼻子,本來跟中國不是鄰居,但它狼吞虎咽慣了,在歐洲如此,在亞洲更是變本加厲,一百多年疆土就幹到了太平洋(凡吃像醜陋的,最後都要吐的。別著急,大鼻子再次解體的可能性非常大)。趁著滿清羸弱,一個條約接著一個條約,蠶食中國土地。話說這大鼻子真是看得準,別人要賠款,它要土地。最後算算它最合算,因為賠款太多,那清政府根本沒給付能力,很多也是不了了之。
  • 鬼哥的五萬裡D66 重歸一個人(雅江縣-康定市新都橋鎮)
    但看到這裡一排排大棚裡的菌棒,說明人工種植已經成功,不知道昨晚吃的是不是人工種的!山上的崖壁上刻著藏語的六字真言,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事實證明,鬼哥我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這也許是生物的本能進化所催生的,這兩個月經歷過春夏秋冬各種自然環境,體驗過惡劣的食宿待遇,所以對環境的適應性比以前大大提高。就像那高原鼠兔,在3000多米海拔的青海草原那活蹦亂跳,在5000多米海拔的唐古拉山依然過得有滋有味兒。
  • 鬼哥的五萬裡D114 哈尼梯田,智慧與艱辛(牛角寨鎮-元陽縣)
    鬼哥搞錯了,往下走沒水了,下到1千米以下,滿山遍野種的都是香蕉。再往下走就更不好玩了,發現山上都光禿禿的,這個位置的海拔應該是在500米左右,但這裡很難見到村莊和耕地。騎記:哈尼梯田列傳為了到元陽看看這久負盛名的哈尼梯田,特意繞道從景洪過來,每天都得爬一個大山,爬升都會超過1千米。今天終於得以一見哈尼梯田的尊容。不過看這梯田,確實有美感,但沒感覺到有多震撼,當然也沒有失落。
  • 鬼哥的五萬裡D49 青藏線本紀(羊八井鎮-拉薩)
    109國道(京拉線),起點為北京,終點為拉薩。無奈放棄新藏線(G219)後,就改道於此,從西寧開始進入青藏線,全程1937公裡(但實際普遍認知為從格爾木開始才是真正的青藏線)。山坳裡的小村莊,在幾個大樹的掩映下,頓時在我眼中成為世外桃源。
  • 鬼哥的五萬裡D47 文明思辨(古露鎮-當雄縣)
    鎮裡的景點有桑丹康桑雪山(藏北第一峰,海拔6590米)。早7:30,鎮裡依然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影。這是縣城裡可圈可點。看起來還不錯的建築。一個兵站,一個政府大樓,一個火車站。樓房的防盜窗從一層安裝到20層,早晚高峰期地鐵裡的謾罵打架,不管不顧堵著別人的車。。。。。。文明與不文明的衝突貌似更多。何種文明佔據了你的頭腦,何種文明就能影響你的行為。為了對文明的有清晰的認知,很多大咖對文明有不同的劃分。我們習慣於把文明分類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在物質文明層面是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的,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讓我還有機會去騎自行車。
  • 鬼哥的五萬裡D67 不相信科學真不行(新都橋鎮-康定市)
    標語表明這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怪不得小鎮裡的人們早晨都那麼歡快。心想這小風無所謂,可可西裡的逆風咱見多了,但越往上爬這風颳的越大,到海拔3900米接近霧區後風就越發的大,有時根本騎不動,幾次橫風差一點把我和自行車一起吹倒。但這阻擋不了鬼哥,我的原則是除非路特別爛,否則不能推車。所以就一路堅持騎上去,整的大腿也差點兒抽筋兒。就這樣原本計劃一個小時的行程,用了兩個半小時。
  • 鬼哥的五萬裡D81 騎記:川西本紀二(永勝縣仁和鎮-三川鎮)
    騎記-川西本紀(二):那族,那人川西是我國很多少數民族聚居的區域,記得走到攀枝花邊上的一個小村兒,那裡有漢族、彝族、白族、傣族、回族和蒙古族等各族同胞,而這個小村兒才90戶人家,所以這裡多民族聚居融合的現象非常明顯。
  • 鬼哥的五萬裡D44羌塘在哪?(天下第一道班-安多縣)
    引題今天翻的妥巨拉山(小唐古拉山)雖然海拔也達到了5170,但一點名氣也沒有。到了埡口,放眼一看景色也不錯,但沒見一個人,甚是冷清。所以啊,網際網路精神,能做老大就別做老二,不受待見啊。共同的興趣使大家湊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小團隊,於是乎共同生爐子做飯,且同志們的工具比較齊全,哥幾個整的挺開心
  • 鬼哥的五萬裡D82騎記:疑似取經的一天(永勝縣三川鎮-麗江)
    上個廁所一不小心就放到金沙江裡了。在古城裡轉了一個小時,也沒轉到之前訂的那個賓館,不過也順便瀏覽了一下這滿街客棧的古城。出發前看行者的路書顯示前30公裡下坡,但哥不信,因為在雲南坡度比較緩的地方永遠都是起伏路。大坡來臨,細胞都在興奮,於是乎昨晚做夢都在爬坡,早起腿還發酸。其實經過青藏高原的歷練,現在對這種坡兒已經不怵了,但還是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備足了高能食物(當然是紅燒肉)、飲水等。今天起得很早,一出發考驗就開始了,剛出小鎮往國道上去的3公裡就來個坡兒,而且還是個陡坡。
  • 鬼哥的五萬裡D129騎記:萬家燈火與1942(千戶苗寨-凱裡爐山鎮)
    新年新氣象,鬼哥在路上。今天的行程日期:2021年1月1日,星期五。路線:從西江苗寨出發,原路返回凱裡市,第一次走回頭路,欣賞美麗總得有所付出!然後走捷徑來到黔東南的工業大鎮爐山鎮。裡程:62.13公裡,累計10363公裡。累計經過縣市:131個所見清晨,再次環顧一下寨子。
  • 鬼哥的五萬裡D53 水鄉世家(日喀則-江孜縣)
  • 鬼哥的五萬裡D73 西藏本紀三(甘洛縣-越西縣)
    所以這國道盤到山上就避免了再重新修路,可謂一舉兩得,但是累斷哥的腿。因為今天要爬5個這樣的山。過了一會兒,另一個哥過來說是他的。還好有人認領了,要不然我只能把它放了。騎記-西藏本紀(三)-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沒來西藏之前,印象裡她是祖國的最內陸,對其邊疆區域的感覺並不是那麼深刻。
  • 鬼哥的五萬裡D36 玉珠峰下話幸福(格爾木納赤臺-西大灘鎮)
    那是玉珠峰,又名「可可賽極門」(蒙語意為「美麗而危險的少女」),是東崑崙山脈最高峰,海拔6178米。抬頭一看,還真是,但鬼哥終究淡定,說「咱不經過那裡,沒事「。確實沒事,因為又走了6、7公裡,還沒到那塊雨雲下,但實際上已經跟它非常接近了。而且,對向來車都帶著水過來的,看樣子不妙,再往前走肯定有雨,還有12公裡到目的地,咋整?我們決定穿上雨衣。以為是小雨,沒太在意,我披了個雨披,小楊只穿了分體雨衣的上衣,就這樣我們進入雨區。結果雨越下越大,然後,我倆都溼身了,加之氣溫低,冷的感覺都有點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