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
當雄,藏語意為「挑選的牧場」。現如今這個牧場顯然是退化了,在山上看當雄縣城塵土飛揚,以為刮沙塵暴了,進城才發現,車多揚塵啊!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9月6日,星期日。
路線:從古露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南,翻過芒隆拉山埡口,一路下坡,距當雄10公裡,由於修京藏高速,國道路況相當差,塵土飛揚,一路磕磕絆絆到達當雄縣。
裡程: 72.36公裡,累計4161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 57個
所見
古露,藏語為「黃羊聚居的山溝」之意,由有好幾個移民新村構成。現在青海和西藏都在積極做生態移民,將高海拔或水源地的牧民移到地勢相對較低的地方居住。
這是鎮裡面的新民居,沿街商戶用於對外出租,移民租用這些商鋪費用一年2萬多。
浙江省援建的成果,鎮裡邊的中心道路命名為杭州路。
鎮裡的景點有桑丹康桑雪山(藏北第一峰,海拔6590米)。早晨7點我就出門了,等著看雪山的日照金頂,但是等到7:40太陽還沒出來,原因是被東面的山給擋住了。
整個鎮就在這雪山腳下,感覺這裡的居民挺幸福!有神山的護佑,大家能不幸福嗎?
早7:30,鎮裡依然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影。
後來發現除了我,還有這隻勤奮的馬。不過他現在改食譜了,不吃草改吃!!
清晨的古露鎮,我發現很多商鋪晚上都敞著門兒,是很多。包括我住的那個小旅館,他的門也沒有鎖。
從小鎮出發一路都能看到桑丹康桑雪山,越看越像一座臥佛,遠遠的盯著我。
草地上有個老人,剛剛拜過神山。我想我已經在心裡拜過了,後來騎著實在忍不住,下了車虔誠的拜了一下。
經過雪山下的一個小村兒,一個媽媽帶著女兒打水回來。小女孩看見路上騎行的我,直向我招手。
我就停下來跟這個小女孩隔空喊話,她說啥,反正我沒聽清,我說啥,估計她也沒聽懂。但這沒有妨礙我們之間的交流,還是非常愉快。
雲霧就在雪山的半山腰,遲遲不捨得離開。
後來發現,前邊出了那曲的區域範圍,原來雪山是在送行啊。
出了那曲的疆域就進入到拉薩的勢力範圍,風景依然美麗。
這山腳下綿延的都是小村落,非常的多。
這是見到的屬於拉薩的第一個村兒,在這個小店裡吃了一碗藏面。雖然是掛麵,但是味道確實不錯。
垃圾清運車,每個月定期到村裡收垃圾,所以這個時候村裡的婦女都發動起來了,在村口撿垃圾。
這位大哥在組織婦女們撿垃圾,看到我的車非常感興趣,想騎一下。然後跟我講讓我開他的車到拉薩,他騎我的車去拉薩。我說我這個車不是誰都能駕馭的,60多斤載重,結果大哥騎上一圈左搖右擺的。
最後這個大哥放棄騎行到拉薩的想法,請我喝甜茶,然後又組織去撿垃圾了。
離開小村兒繼續前行,109國道邊上很多這樣的已經規整起來的垃圾。如果沒人收拾的話,這109國道兩旁一定都是垃圾山。
爬坡將近一個小時,到了這個埡口,看到4000多米的海拔一點都不興奮,覺得這個坡太小了。
不過在山頂看到遠處的五彩丹霞地貌,還是蠻漂亮的。
這拉薩範圍內的村委會建設的明顯要比那曲那邊好很多。經過的那曲的村落,看不到村委會在哪裡。
從山頂一路下坡,10公裡又遇安檢站。從格爾木出發已經被安檢了三次。在安多那一關是因為晚上10點多被漏掉了。據檢查的民警講,一路到拉薩還有兩個。
離當雄還有10公裡突然變天了。右邊的山上已經是大雨傾盆。左邊山上也是烏雲密布。但國道上空卻是太陽高照。看起來真是壯觀。
這邊的藏式民居都是兩層小樓,裝修的也很別致。
已經看到當雄縣城了,但城裡煙霧繚繞,好像是刮沙塵暴了。
後來才知道這是車走出來的,車輪壓過,塵土飛揚啊。
整個縣城就一條街,是沿著國道從南北走向。
由於當雄縣是一個純牧業縣,所以沿街賣各種物資的商戶就特別多。
縣城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很差,很多路面都沒有硬化,所以一旦颳風就塵土飛揚。
這是縣城裡可圈可點。看起來還不錯的建築。一個兵站,一個政府大樓,一個火車站。
路邊找了個小店吃晚餐,發現當雄縣的物價相對要低一些。所以可以總結出物價和海拔成反比。
騎記:明思-文明思辨
可能是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太久,於是各種異想天開,各種童真似的發現,關注到了平時忽略的各類情景,讓腦子跟著四肢一起動起來。但同時整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這有啥辦法呢?如果不倒出來,那久而久之不憋瘋了嗎?
文明,本來不是咱這種層次低的人所能探討的。但人往高處走嘛,都想進化一下,所以就忍不住想說一說了,何況文明這個詞可大可小。
這兩天在小鎮古露所觀察到的一些事情,讓我想起來文明這個詞,對文明有一些不同的認知。
到小鎮找到住宿的地方,我就問店家洗手間在哪兒?他說在外面隨便往哪兒都行。確實進入藏區之後,特別是前天中午在一個小鎮,看到很多人,在路邊就方便了。我早晨在小鎮裡邊溜達,走到房前屋後時要格外小心,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雷。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汙染環境不說,也有礙觀瞻。這類文明在這裡是衝突的。
但清晨我老早起來在小鎮裡逛,發現很多商鋪都開著門,然而裡邊卻沒有任何人活動的跡象,明顯不是為了開門營業。我住的那個賓館門也是大敞開著的,而且早晨我離店的時候,老闆也沒出來,我自己收拾完推著車就出發了。雖然在這個小鎮我沒見到路不拾遺,但真正體驗到了夜不閉戶。為什麼能做到夜不閉戶呢?大概是因為沒有偷盜行為唄。那這樣的社會是不是一個文明社會呢?
那麼回過頭來想想,什麼是文明?文明無非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和進步的各種行為和思想的結合體,它有著外顯和內涵。所謂外顯就是各種行為表現,內涵就是內心層面。而真正的文明在於內心層面,而這與知識的獲取和文化水平的高低並無直接關係。並不是文化水平高,這個人就文明。那西方世界的統治階層各個都是精英,個個都是文化水平極高的人。你看看他們把整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的,哪個苦難的地區都有他們的身影,玩著各種陰謀,而且還在各種渠道彰顯西方文明的優越性。這是一種什麼文明呢?倒是川普率性,直接裸奔玩起了陽謀,噁心你直到吐出膽汁。告訴你他們就是強盜,不是啥文明。
我們的城市是文明的集大成者,車水馬龍、光鮮亮麗,但同時也有勾心鬥角,陰奉陽違。樓房的防盜窗從一層安裝到20層,早晚高峰期地鐵裡的謾罵打架,不管不顧堵著別人的車。。。。。。文明與不文明的衝突貌似更多。何種文明佔據了你的頭腦,何種文明就能影響你的行為。
為了對文明的有清晰的認知,很多大咖對文明有不同的劃分。我們習慣於把文明分類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在物質文明層面是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的,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讓我還有機會去騎自行車。但物質文明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是基利而動的一種表現。基於利而動就有人會斂財,形成利益集團,出了個秦檜,然後就有嶽飛。基於利而動,就會有鄰裡紛爭,六親不和,然後才會有難得的父慈子孝。所以老子在2千多年就慨嘆: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亂有忠臣。兩千多年後,我們是否還在感嘆呢?人類精神層面的文明到底進步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