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看博物館?

2020-12-21 央廣網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看博物館?

  ——訪博物館達人姜松

  [摘要] 博物館首先是收藏所,收集、保護具有歷史意義,文物價值和美學典範的實物。其次是展示的空間,向公眾展示這些收藏品,第三是教育、研究和娛樂的機構。我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去看博物館?因為:第一,向孩子們展示這些物品,讓他們理順人類的文明史、藝術史發展進程,什麼物件在重要的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知道什麼是美,如何審美。了解自然世界的歷史。和自然界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大事。學習人類的科學、技術進步等等。第二,培養視覺認識能力。在博物館裡接觸很多與藝術相關的展品,進而分析美的構成,品味風格的演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記者:姜老師您好!我先問一個基本問題:博物館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

  姜松::首先博物館是一個收藏場所,收集、保護具有歷史意義,文物價值和美學典範的實物。其次,是向公眾去展示這些物品,根據一個布展思路,把各類展品串聯起來,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些展品背後的信息。博物館在展示的同時,也對公眾起到了教育和娛樂的作用。簡而言之,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場所:首先,是收藏所,其次,提供展示的空間,第三,是教育、研究和娛樂的機構。

  記者:博物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姜松:在國內,博物館主要有七種功能來體現其核心價值。用國際上通行的歸納法,簡單來講,主要就是4個方面:第一是收藏、第二是研究、第三是展示,最後是教育。這是博物館的四大功能,也體現了它的四個價值觀:

  首先是收藏最能夠反映人類文明史的文物,深具審美意義的藝術史品,勾勒自然史演進的古生物遺存,和代表科技進步的產品。其次是通過專業的機構,來對這些實物進行研究。繼而是去展示這些收藏品。最後呢,起到一個教育群眾的作用,針對不同的群眾、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博物館通識教育,讓博物館的館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記者:請您對博物館的分類作一個介紹!

  姜松:博物館有多種分類方法。可以按照博物館展示內容來分,如:考古博物館、藝術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還有綜合博物館。也可以按照博物館所有權的屬性進行分類:如國立博物館、省立博物館、市(縣)級博物館。。。等公共博物館。還有私立博物館。除此之外,國外博物館協會還將一些功能機構、教堂和紀念地引申為博物館,比如說植物園、動物園、一些名人的故居,主題公園,還有一些考古挖掘的現場等等。

  記者:我們為什麼要去博物館?我們從博物館可以獲得什麼?

  姜松:對於並不經常遊覽博物館的普通群眾,大家經常會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去參觀博物館,我和孩子能得到什麼好處?」對於自小接受博物館通識教育的人們來說,博物館是承載人類文明的場所,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位受過教育的人的必修課。因此,不會有人問去博物館有什麼好處?

  在國內,大家比較重視識字、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從幼兒園開始背誦唐詩、宋詞。。。歷史學習也都是在課堂上由老師口述而來。可是西方人則認為,接觸歷史、尤其是藝術史,最直觀和形象的方法就是去參觀博物館。通過對博物館裡的實物的學習,利用視覺形象構築個人的歷史觀。在了解文物精彩的背景故事的同時,學習到歷史知識,當然也經歷了一次審美體驗。

  記者:我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參觀博物館?

  姜松:第一,是讓孩子們理順人類的文明史、藝術史發展進程,什麼物件在重要的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知道什麼是美,如何審美。了解自然世界的歷史。和自然界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大事。學習人類的科學、技術進步等等。

  第二,培養視覺認識能力。在博物館裡接觸很多與藝術相關的展品,進而分析美的構成,品味風格的演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當你看到特別能打動你的一件藝術品的時候,你就會由衷地去讚美它。這種讚美的是不帶任何功利心的。小孩子能夠從小發自內心地去讚美,才會對他未來的生活、他的完美人格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認為「真善美」這三件美德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首先你要有發現「美」的眼睛,然後「真心」地去讚美它,從中獲得一種「善」的正能量。當然,在參觀、領悟博物館的過程當中,接觸到文明之光和藝術之美的同時,也會對孩子們性格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徜徉在博物館中,孩子們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學會安靜地、耐心地觀察事物。在欣賞一幅畫作的時候,你不能一路小跑地,匆匆忙忙地觀覽,這樣即使「看到了」,也不會印象深刻。要學會「慢觀」和「冥想」。在你學會「慢下來」的同時,就會多幾分從容,少些許浮躁。

  記者:孩子參觀博物館與我們成人看博物館有何不同?

  姜松:首先要把孩子分為不同的三個年齡段吧,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二年級、初中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由於不同年齡的孩子,人生經歷與領悟能力不同,興趣點和認識世界的出發點也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針對不同年齡組的孩子們時,我會制定出不同的博物館遊覽方案,在講解、互動環節和教學形式上都有所不同。

  與成人博物館通識教育不同之處,首先體現在博物館遊覽時間上,他們不能象成人那樣,安排時間過長(會影響參觀效率),內容太過繁雜也不利於吸收。帶領小孩子參觀,通常都是安排在兩個小時以內。

  第二,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就會安排現場互動節目和情景對話,讓他們談自己的觀感,在開發、引導中提高認知水平。

  作為家長,我們不要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孩子還小,對「大人的世界」理解困難。國內少數博物館為了保護展品,甚至限制小小孩入館參觀。其實,博物館教育一定要從很小的時候抓起來,使他的對博物館的感觸融入在血液裡面。更何況,孩子們對視覺形象都具有超強的領悟能力。我舉個例子:以前我曾經給小學二年級的一班孩子講述藝術史。講座中我還安排了一個互動環節,就是在講解前讓他們安靜地觀察一幅名畫(五分鐘),之後說出對這幅畫的第一印象。我準備的畫作是《蒙娜麗莎》。小朋友沒有人能夠說出是誰畫的,收藏在哪裡等一系列背景知識。可是,當他們在討論觀感時,會說出「笑得很神秘」,「背景的景物有霧霾」,「手畫得好看」……等等一系列對於畫作「一針見血」的觀感。人們在童年期沒有學會讀寫之前,就學會了看圖,對於圖像的感知其實是十分的敏感,也是通過博物館通識教育,進一步有目的地培養視覺感知能力的黃金時期。

  那麼針對於年齡大的這兩組孩子,我就會增加有關作品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的分析。介紹一件文物或畫作的內涵:它的作者,製作年代,製作方法,收藏和考古發掘過程,它有什麼歷史信息。所以年齡越大,會給他們講更多的歷史知識。

  我覺得博物館最有趣的事,就是把歷史背景連成一條線。所謂連成一條線,其實就是在策展。讓你更多的去用你自己的想法來把博物館不同的展品連在一起。所以針對高中年齡的孩子們,培養他們的策展能力,就成為博物館教育的一項內容。通過對不同的博物館裡文物的選取和了解,讓他們設計一個暗線主題,把文物聯繫到一起。其實是很有趣味的一件事情。

  記者:聽說您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博物館知識講座,我的問題是:針對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以及社區受眾,講座內容和方式上有何不同?

  姜松:我近幾年在一些學校裡面舉辦過多種講座,包括針對小學、中學、大學裡不同年齡的受眾。其中,對於高中階段的孩子,我們會給他準備大量的有關博物館的閱讀資料,包括一些視頻,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學習更多的博物館的知識,開發孩子的興趣。尤其在方法論上面也會去引導孩子,怎麼開發出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的資源。還有一點極其重要,就是每次去逛博物館都帶著問題去,帶著問題出。就是你每次去逛博物館都會遇到很多你聞所未聞的館藏,你也許會感到一時的困惑:這個展品到底是什麼。這樣就會帶著問題,回到家中尋找各種途徑來進一步的學習。

  記者:您寫了幾本有關於博物館的書,都適合孩子們讀嗎?適合多大的孩子讀?主要內容是什麼?

  姜松:目前為止,我有兩本書出版上市,第一本出版於2015年。那年暑假我帶著楊鴻年合唱團去義大利參加一個音樂節的比賽。合唱團團員的年齡差不多就是從初二到高三。除了比賽呢,合唱團還在訪問間隙安排了遊覽,像參觀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米蘭的博物館、名勝古蹟等等。在去義大利之前,我就先在微信上面發了很多的文章,為孩子們預習未來的旅程。《博物館的活色生香》一書基本上都是當時的預習作業,後來就整理成書了。那未來呢,隨著我們更多的在各大中學、小學的講座和孩子的互動,我們可能會更進一步的去開發,面向孩子的博物館普及圖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博物館?
    我們為什麼要去博物館啊?」「爸爸!我們非要去博物館嗎?」「老師!我們去博物館能學到什麼呀?」博物館起源於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皇室和富人,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要舉辦各種宣傳活動、紀念活動來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人來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看完了博物館日的由來,那為什麼孩子們一定要去博物館呢?
  • 【關注】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
    【關注】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 2020-12-21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乾貨| 這些地方,一定要帶孩子去一趟
    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博物館——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華盛頓分館,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關飛行的專題博物館,裡面有阿波羅號帶回來的月亮石哦~另外,擁有3600萬件藏品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也足以把自然世界看個遍,從霸王龍骨架到45克拉的「印度之星」藍寶石,孩子會為了這些稀有奇趣的展品而嘆為觀止。
  • 又有「熊孩子」毀壞博物館展品:該不該帶孩子去博物館?
    他強調教育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還要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孩子認識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讓孩子多看美麗的,有品位的事物,通過潛移默化和合理的學習,孩子的審美能力是能夠得以提升的。博物館、藝術館就是這樣能夠提升孩子審美能力,開闊思維的場所。
  • 走,帶孩子去逛博物館!
    每年暑期也是我們全家海外度假的好時候,前面我寫過海外度假的自駕攻略、住宿攻略。今天,讓我說說帶孩子逛博物館的事兒吧。(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牆上這幅描寫美國獨立戰爭的作品《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也出現在繪本《你不能帶黃氣球進大都會博物館》中。)
  • 假期帶孩子旅遊,這兩個免費景點一定要去
    我們帶孩子出去旅遊時,除了當地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遊樂場所、地標美食街之外,有兩個免費景點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大學和博物館。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要參觀大學?一、樹立目標、規劃未來首選當地最有代表性的大學,帶孩子去參觀。同時介紹該大學的歷史傳承、代表性專業、知名校友等。可以讓孩子清楚未來的方向,讓孩子樹立明確的目標,更好的選擇專業,對未來進行規劃。
  • 從"帶孩子逛博物館"到"博物館教育":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而我們將要從「我們希望通過博物館讓孩子明白些什麼、獲得些什麼成長呢?這時一下子進入你腦海的是歷史知識還是愛國心?」等問題來思考博物館教育。為什麼要帶女兒去看博物館,僅僅是因為傳統意義上的「有意義」還是因為「他們都說……很好」?
  • 帶孩子去參觀一次博物館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習歷史知識似乎只能通過書本,枯燥無味,孩子根本提不起興趣學。很多孩子七八歲了,還對歷史常識一竅不通。不用擔心,歷史不是有活生生的拷貝嗎?何不帶孩子去走一趟,長長見識。博物館種類繁多,除了綜合性的歷史博物館外,還有很多比如科技博物館、海洋博物館、郵電博物館等專業的博物館,如果能帶孩子轉個遍,一定能使他對歷史有個感性直接的了解,再也不用擔心他面對歷史絲毫提不起興趣了。
  • 熊孩子撞壞博物館45萬玻璃城堡:帶孩子去逛博物館,要注意這3點
    昨天,看到一條新聞,不禁感慨:父母帶熊孩子出門,真的是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因為一不下心,他們就會闖下大禍。近日上海兩個父母帶孩子去參觀玻璃博物館官網紅展品玻璃城堡,但是在參觀過程中,孩子肆意上前撫摸拉扯展品,不慎導致展品破裂。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一次敦煌?
    也許你走遍了歐美,也許你踏入過南北極……不管你去過多少地方,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帶著孩子去一次,那就是敦煌。「敦,大也;煌,盛也。」華夏文明,悠悠千年。敦煌,是一個「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的地方。
  • 為什麼要帶你的孩子去博物館?有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論壇主題為「博物館,涵養現代城城市文明」,以「博物館的歷史」、「新時代的博物館學」和「藝術博物館的未來發展趨勢」為分論壇議題。5月27日至29日,「首屆國際博物館館長論壇」同時在南通博物苑、江蘇省美術館和南京藝術學院設立三個分會場,這也是名城會首次在南京以外設立分會場。
  • 為什麼要旅行?為什麼要帶孩子旅行?
    至於為什麼每次都要帶著孩子去旅行,這是個一直有人撕逼的話題,朋友圈裡有時候會有人轉發文章說帶孩子去旅行的種種好處,過陣子他們又會轉另一篇文章說帶孩子去旅行的種種弊端,知識需要傳播和借鑑,但思想就別了,法理之內的事情,利與弊,是與否,都要看別人的文字而搖擺,那這把年紀有點白活了不是?
  • 寒假去哪兒長見識?這8個博物館最值得帶孩子去
    世界那麼大,腳步暫且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一定要到達。博物館多元的文化力量和豐富的內容足以讓孩子們在博物館裡得到精神上的富養。我們為大家盤點了國內最值得帶孩子去的8個博物館,看看哪個最適合你的孩子,計劃計劃出發吧!
  • 為什麼一定要帶娃去日本?因為……
    帶孩子去旅行,不止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新鮮感、好奇心,而是在這段旅程中陪伴著彼此,一起去看看有意思的遠方一起更好地了解彼此。1小時的時差,消滅帶娃出國的焦慮。02、帶孩子方便即便你的孩子年紀比較小,去日本也不用擔心,日本的細心體現在方方面面,完全不用因為孩子小而亂了手腳。
  • 為什麼我們每年都要帶孩子出國旅行?
    如今的家長,幾乎每年都會給孩子安排幾次旅行,有人說帶孩子出去走走,開拓的不僅是視野,增長的不只是技能,幾個真實的小故事,告訴你為什麼。有一次我認識了一個00後的小朋友,她跟我聊起她的旅行經歷:她的爸爸喜歡旅行,從小就帶著她去國外。上高中後,她一個人去非洲草原看動物的遷徙,去紐約大學參加夏令營,這次巴西舉辦奧運會,她學了半年葡語後申請成為了帕運會的志願者。
  •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說,等女兒長大了,再拿視頻給她看,看看他們父女倆是如何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的。她在談到自己的教育的時候說到:直到現在她每年也一定會抽出一段時間,帶著孩子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學習的方式旅行,也是以旅行的方式帶孩子們學習。「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算是一個規劃。這個習慣從小就有,一直持續到現在。」
  • 寒假最值得帶孩子去的十大自然類博物館
    如果孩子喜歡恐龍,帶他來這兒準沒錯。這是我們國家唯一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博物館,是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被美國《國家地理》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展館建築造型很獨特,像一座巨大的巖窟,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現場博物館,帶孩子在其中參觀,會更有身臨其境之感。4.
  • 雨天露營,我為什麼一定要帶上孩子?
    多雨的六月, 我們不僅要為自己,也要為孩子打破這一定律——無情的天氣。露營是一項適合全家一起進行的活動,但是露營同時也是一件很考驗人的活,要適應沒有空調的生活……但為什麼還要帶孩子去露營呢?其實,野外露營體驗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是有很大幫助的。
  • 如何科學的帶孩子參觀博物館?附全球十大適合孩子參觀的博物館
    可是,帶孩子去哪些博物館比較合適?如何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即將迎來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一起聊聊如何科學的帶領孩子參觀博物館,才能真正讓孩子有收穫!    博物館參觀攻略  1、  博物館的選擇  在選擇時最為重要的是孩子的興趣: 孩子自己學樂器,可以去國家博物館找找古代樂器; 孩子喜歡飛機坦克,那就去軍事博物館看看「真傢伙」;孩子愛寫書法,可以去碑林博物館或者石刻藝術館。
  • 冬季帶孩子去日本看雪,要做好哪些功課
    最近幾天,神州大地開始了嚴冬的節奏,有些朋友也開始計劃帶孩子去日本看雪景了,那麼出發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日本出發赴日本親子旅遊,首先要確認航空公司的服務,不同的航空公司都有不同的兒童服務,事先確認可以讓你的行程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