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估計許多家庭已在著手準備暑期的海外旅遊。
每年暑期也是我們全家海外度假的好時候,前面我寫過海外度假的自駕攻略、住宿攻略。今天,讓我說說帶孩子逛博物館的事兒吧。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牆上這幅描寫美國獨立戰爭的作品《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也出現在繪本《你不能帶黃氣球進大都會博物館》中。)
博物館之旅對於我們而言是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帶著孩子參觀過羅浮宮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MOMA、烏菲茲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普拉多博物館、奧賽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臺北故宮博物院等大型的展館;也帶著孩子參觀過別具一格的私人博物館或美術館,如座落于波士頓的加德納夫人私人博物館、在小城尼斯一片橄欖林中的馬蒂斯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對面的NEUE 美術館、巴黎協和廣場邊的橘園美術館、Providence的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博物館等。
(在羅德島藝術學院博物館的小寬寬。坐落於Providence的羅德島藝術學院(RISD),全美排名第一的藝術院校。讓我驚嘆的是它的博物館,擁有如此眾多珍貴的展品:從畫作、雕塑到時裝、家具;時代跨越久遠,從古埃及古羅馬到現當代。Providence,這個小城,充滿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美國國家美術館,沉浸其中的父女倆。)
參觀遊覽美國的自然博物館、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等科技博物館時,孩子們參與程度高、視覺刺激強,一般不容易疲倦。而前段所述大多是藝術類博物館,有時難免有點曲高和寡,那怎麼才能帶著小朋友們順利完成博物館奇妙日呢?(波士頓美術館,我們倆正在模仿館內一幅作品玩兒畫中畫遊戲。)
說說我的經驗或者經歷吧。
這些博物館裡都有很好的免費導覽圖,有的博物館會有「家庭導覽手冊」(也免費),它是針對有小孩子的家庭設計的;翻看內頁,你會發現,它們給小朋友們設計了不少「任務」:有尋寶,找到圖片中的展品寫下來;有填空,把圖片中缺失的部分在展館中找到並畫下來;甚至還有創造,看了某幅自畫像,你也來畫一幅;當然也有簡單的塗色、連線等。這些小道具會給小朋友帶來樂趣,一定要充分利用。
(在哈佛大學的自然博物館中,小寬寬來了興致,對著一個標本臨摹。館內有志願者免費提供紙和筆,供參觀者隨時畫一畫。)
大多數的大型博物館都有中文語音導覽(羅浮宮沒有),語音導覽會有部分展品的相關背景和作品特點介紹。有的博物館不僅有語音導覽,還有免費的手機 APP導覽,讓你無需花錢租導覽就能收聽相同語音信息,美國的大都會就是這樣。在這裡,不得不說一句,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的門票沒有定價,根據你的經濟狀況隨意。怎麼樣,你是不是覺得特想說點兒啥?
(哈佛大學的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展廳是各種石頭的介紹。喜歡石頭的小朋友一定要來啊。)
除了語音導覽,如果家長在欣賞同一幅作品時能跟孩子討論交流一下,那效果會更好,孩子在與你的聊天中也能得到不少樂趣。老馬和寬寬經常會就一幅作品聊聊,記得在大都會梵谷的作品中,有一幅「破皮鞋」,整個畫面就是一雙破舊不堪的皮鞋,我看了一眼,接著就去看那些更「美」的作品了,這時聽到老馬和小馬小聲地說:「寬寬,你喜歡哪一幅?」寬寬指著她喜歡的一幅。老馬說:「我喜歡這一幅。」老馬指著梵谷的那幅破舊極了一點兒都不美的皮鞋,從用色、構圖再到梵谷在極度貧困小山村的牧師生活跟寬寬聊了起來,小寬寬還不住點頭,這樣的交流在參觀中時常穿插著,有時我也會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發表一下「高見」。
一幅作品不僅有畫面呈現的美,有時還有它背後沉甸甸的歷史或者其他的東西,等待你去發現欣賞;甚至變換一個角度、站遠些再站近些你也會發現不同之處。
(用手機 APP 聽語音導覽)
(奧賽美術館裡正聽語音導覽的小寬寬)
我和老馬有各自喜愛的藝術家,在觀看時我們也會交換彼此對作品的喜愛或感受,小寬寬看到我們沉浸於此時,她也會覺得這確實是一件快樂的事兒。
(普拉多博物館,倆人正在看魯本斯的《聖喬治戰惡龍》,查閱對照著剛買的圖書,寬寬說:這個就是高迪設計的「巴特羅公寓」的故事啊!)
遊覽博物館,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博物館的吃吃喝喝也是很有意思的。
逛博物館是件體力活,少則一天多則幾天也不一定能遊覽完。要想鼓勵孩子們喜歡上這裡,還得給點物質與美食刺激。一般來說,在參觀2個小時左右,我們會到博物館的餐廳點些小食,小朋友會是一塊蛋糕一杯熱巧我們大人茶或咖啡再加點甜點,一家人邊吃邊聊:有哪些新發現、哪個作品比較有意思,或者是跟博物館沒什麼關係的話題。大家在一起輕鬆的聊天的時光無比美好。而到了享用正餐時刻,那感覺更加奇特,這是在中國任何一座博物館都很難體會到的,當你吃吃喝喝時,旁邊伴著千年的木乃伊或者眾人為之著迷的藝術品,那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我和寬寬在看family guide上的信息。)(在羅浮宮,寬寬收穫了印著蒙娜麗莎的小本子。)
每次參觀,我們都會答應寬寬可以在展館的商店任選一二件紀念品,小朋友對這一環節也是很喜愛的,家裡有博物館的書、筆、小玩具、小藝術品、冰箱貼等,都是很好的回憶。
(在美國國家航天博物館,手上拿的是博物館內買的小飛機。)
(加德納夫人的私人博物館的吃吃喝喝。)
參觀這些大型博物館,我們還會購買介紹該館藏品的書,這種書會同時推出不同文種的版本,大多數時候都有中文版。回到國內,我們時常會翻翻這些圖書回味一下,故地重遊前也會拿出來再溫習一遍。
(奧賽美術館的餐廳吃吃喝喝聊聊。這些博物館中,奧賽美術館是我的最愛,只要去巴黎我一定會去那裡呆一整天。)
徜徉在這些美好的博物館中,與各種各樣的藝術品面對面的美妙時光,實在是人生莫大的享受。有時,我和老馬感慨,若是在國內也有這麼好品質的博物館,該有多好!我甚至幻想,在博物館約會一定是浪漫極了的事兒……每每想起這些,都讓人愉悅極了,有關博物館的回憶真是妙不可言!
(普拉多博物館的吃吃喝喝,在這裡,我第一次看到了廚師現場製作奶酪花。)
(威尼斯玻璃島的博物館)
(大都會的小憩。剛參加完康州2周住宿夏令營和1周北卡航海家庭夏令營的我們,都黑得發亮。)
(波士頓美術館的餐廳,我們在這裡品嘗到了新英格蘭風味的美食。在這兒約會聊天,是不是非常有情調?)
怎麼樣,有沒有現在就想走一趟的衝動?
推薦: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前,可以提前做些準備,除了去博物館網站或 APP上了解信息外,被譽為「西方藝術史聖經」的《藝術的故事》(貢布裡希著)也可以看看,它會讓你的藝術之旅更有意思。
如果參觀美國的博物館,推薦一套系列兒童無字啟蒙書《你不能帶紅氣球進美國國家美術館》《你不能帶黃氣球進大都會博物館》《你不能帶綠氣球進波士頓美術館》。
如果參觀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可以提前跟著電影《博物館奇妙夜》遊覽一番,電影就是以這兒為場景拍攝的。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說走就走 海外自駕攻略(二) 住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