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今年5月1日,廣州的越秀南汽車客運站和肇慶的城西客運站將正式停止運營。
在交通大發展背景下,公路客運、客運站的身影,逐漸被濃縮。汽車客運量下降,一些經營遭遇困境的客運站或停運或搬遷。據了解,在現有的客運站中,全省有40個已停用或改為他用;今年一季度,廣東公路客運量同比降4.7%。
汽車客運,在新中國已經走過了數十個春秋,創造過輝煌的歷史。多年來,汽車客運發展成為我國綜合客運體系中的主力軍,其客運量多年來佔據客運榜單第一位。如今,隨著出行方式的改變,高鐵、飛機、私家車等,選擇越來越多,方便又快捷。汽車客運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轉折期。
有些汽車客運站完成了歷史使命,結束運營;有些汽車客運站,蛻變創新,通過資源置換等方式更好地服務市民;還有些客運站,營運優勢仍在,同時它們也未雨綢繆,升級改造、創新理念,發展新的服務形態……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記者兵分多路採訪,聚焦廣東汽車客運的發展狀況。
巔峰時期,汽運是人們出行的首選。
老客運站掃描:
廣州越秀南汽車站
轉型方式:今年5月1日起停運
始建於1950年的越秀南汽車站,今年已經69歲。是廣州首個國家二級客運站場,也是廣州最老的公路客運場。
上世紀70年代,越秀南客運站一直承擔著廣州物流和客流的主要輸送任務,與原廣九火車站、大沙頭碼頭形成廣州當時最主要的客運樞紐。
原因:乘客出行交通方式選擇的多樣性,是影響客運站乘客數量的原因之一。同時,由於汽車站地處市中心,很多弊端慢慢暴露出來:道路狹窄,阻礙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車站面積小等。
數據:
過去上世紀90年代,日均客流還有5000人次,發車班次達到500班次一天。
現在客流量在1000人次/天,發車班次保持在100班,相當於巔峰時期的五分之一。
佛山祖廟汽車站和南海車站
轉型方式:祖廟汽車站停運(1986年~2012年3月28日);南海車站搬遷(1992年~2018年10月底)
簡介:祖廟汽車站主要是公交首末站的站場,它是依託廣佛城巴這個階段性的公交產品線路而生存的。
曾位於佛山中心城區、桂城街道核心區內的南海車站客流一直不理想。隨著佛山西站啟用,南海車站入駐佛山西站成立新客運站。隨著佛山西站客流的逐年增加,新的南海客運站客流和線路也在逐步調整和回升。
數據:祖廟汽車站日客運量從兩三千人次攀升至節假日期間日均六千人次。2010年,廣佛地鐵開通,祖廟汽車站多條廣佛線路的客流量銳減至少5成,多條廣佛快巴線路客流量僅為原來的四分之一。
使用規劃:祖廟汽車站原址被拆除後成為一些臨街商鋪和停車場。南海汽車站的原址繼續保留,目前仍是桂城重要的公交樞紐站場。
東莞老汽車總站
轉型方式:搬遷(1989年~2003年底)
東莞老汽車總站為東莞市區六大汽車客運站之一。舊汽車站屬5層高建築,佔地14164平方米,站內面積12388平方米。
2003年12月,按照東莞市政府和交通局的統一部署,東莞汽車總站又從莞城創業路搬遷至東莞市萬江鎮,即現在的東莞市汽車客運站。
使用規劃:總站舊址成了東莞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辦公場所,同時也是新站主要跨市班線的視頻監控中心所在地。
惠州汽車站
轉型方式:搬遷(1950年~2018年10月)
在客運及水運輝煌年代,曾是粵東交通樞紐的惠州汽車客運站,由於所在的地址已經慢慢變成城區中心,客容量受到限制,無法滿足城市發展需要。
使用規劃:原惠州汽車站所在的鵝嶺北路舊址,已被納入飛鵝嶺公園建設規劃中,計劃建設成為東徵革命廣場,並納入西湖風景名勝區用地範圍。同時,其地下將建成一個大型停車場,改變西湖停車場不足的現狀。
肇慶原有五座客運站
在本世紀初,肇慶市的客運市場還十分暢旺,很多人是乘坐大巴到肇慶來旅遊。肇慶當時有5座客運站:汽車總站、城東車場、長途客運站、城西客運站、橋西客運站。
時代變遷,2014年6月28日,在粵西一帶的旅客中曾經很有名氣的橋西汽車客運站正式結業;今年5月1日起,城西汽車客運站將終止經營;肇慶市汽車客運總站,今年將完成搬遷。據悉,汽車客運總站的新址很可能在肇慶火車站綜合體內,目前正在洽談具體的相關事宜。
原因探析:
新出行、城市發展是兩大主因
上個世紀,一張長途車票寄託著無數異鄉兒女對家的牽掛。而今,人們對汽車客運站的情懷漸漸淡薄,但道路客運仍是不少人旅途的承載。從記者調查的城市可以看出,汽車客運站的「離開」無非兩種,一種是由於新出行變化的影響而不得不退市離場;另一種則是在城鎮化進程中,它有了新的使命和託付,而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或實現自我的角色轉換。
現在,不少客運站客流減少。
短途青睞私家車 高鐵分流長途客
在廣東交通運輸行業從業31年的練女士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的道路交通運輸行業一直是走在全國前列的,近年高鐵、軌道交通、私家車、網約車的發展,對傳統的公路客運行業造成了衝擊,例如上世紀90年代廣州到深圳、廣州到汕頭等不少客運線路曾經十分火爆,大巴經常客滿,但是後來隨著動車、高鐵的開通,以及私家車的興起,這些客運線路的客流量出現下降,一部分客運站也在近年逐漸退出市場。
同為26歲:它因地鐵完美謝幕,它則因高鐵華麗轉身。2010年,廣佛地鐵的開通,祖廟汽車站原來的廣佛客運功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南海車站藉助搬遷入駐佛山西站,其客流和線路在逐步調整和回升。
事實上,惠州汽車總站的遷移,正是城市交通格局的一個重要變化。根據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提供的數據,惠州公路客運情況近年變化較大,其中主要變化包括:2013年底廈深鐵路正式通車,2015年2月惠州機場復航,2016年3月惠莞城軌通車,這三個變化使部分公路客流轉向。
今年4月10日起全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其中,肇慶東站至廣州南站增加至65趟高鐵,廣州南站至肇慶東站增加至61趟,高鐵班次間隔時間約在20分鐘左右,基本實現了「公交化」運營。這讓高鐵搶佔了汽車客運中不少長途客流。
配合城市發展和實現自我角色轉換
越秀南汽車站地處市中心,很多弊端慢慢暴露出來,2016年通過的《廣州市綜合交通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就提到對越秀南汽車站的搬遷整合。「今年已開始著手啟動越秀南、永泰、黃埔等中心城區公路客運站的搬遷整合,減輕公路客運通行對中心城區的影響,主要是緩解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和環境汙染。」廣州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肇慶橋西客運站結業的原因,也是受到原址是臨時建築規劃用地和城市擴容發展等因素的影響。
在談到肇慶市汽車客運總站搬遷的原因時,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每天進出車站的大型客車比較多,對城區交通造成一定影響。幾年前,汽車客運總站的部分班車改到城東車場發車,將市車站的班車分流,但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對城區交通影響的問題。
同樣的,受城市擴容發展等因素的影響,2014年,肇慶人熟悉的橋西汽車客運站正式結業。橋西客運站的舊址在短暫閒置了一段時間後,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一帶現在被開發成總佔地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7.8萬平方米的大型樓盤,正在熱銷。
記者觀察:
客運需要大動脈也需要毛細血管
展望未來,以國家大型或區域重要樞紐為核心,依託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為輻射,通過城市道路客運、公交網絡實現快速高效的出行將成為一大趨勢。也就是說,出行者在遠途出行中會首選航空、高鐵、城際這些高速高效的出行方式;然後在目的地區域內的最後一段距離中通過選擇城市軌道交通,並配以城市客運、公交網絡,實現快速通達。而在中短途的公共運輸出行中,則主要以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客運、公交網絡為主。
對於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來說,傳統的公路客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好像人體既需要大動脈,也需要毛細血管一樣,鐵路可以發揮交通大動脈的優勢,公路客運提供更直接的點到點服務,就像毛細血管一樣,可以讓整體的交通運輸體系更加順暢,滿足人們的出行需要。
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是時代的選擇,人們在選擇更方便自己高效出行的方式,而時代也在對各種交通方式進行升級迭代。在交通領域,出行就是一種服務,服務至上的出行方式永遠都不會落後於新時代。
數看客運之變
今年一季度廣東公路客運量同比降4.7%
2019年一季度,全省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完成26614萬人和2831326萬人公裡,同比分別下降4.6%和3.9%。其中,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完成25926萬人和2803982萬人公裡,同比分別下降4.7%和3.9%。
全省40個客運站停用或改為他用
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介紹,目前,廣東共有五級以上客運站439個,其中一級站56個,二級站103個,三級及以下站場280個。在建客運站有23個,近兩年計劃建設16個。原有客運站中有40個已經停用或者改作其他用途,還有部分客運站由於經營困難即將停用。
統籌:彭姣時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李妍、李傳智、於敢勇、秦仲陽、謝英君、王納、張露 通訊員粵交綜、嶽韻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