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30節」在浪尖馳騁,感受海浪的拍打……融合著藍天碧海、美食美景、海上娛樂這些網紅元素,在年輕消費力佔據主流的市場中,海南遊艇旅遊乘風起「熱浪」。七八月正值暑期旅遊旺季,經常一「艇」難求。
來自省交通運輸廳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海南遊艇出海5.2萬餘艘次,搭乘遊艇出海34.7萬餘人次,已逐漸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7月份呈現遊艇出海艘次同比上漲80.48%。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運營遊艇碼頭14個、泊位2312個,設立遊艇產業鏈相關企業150餘家,已登記遊艇747艘。《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加快三亞向國際郵輪母港發展,支持建設郵輪旅遊試驗區,吸引國際郵輪註冊。《總體方案》發布以來,中船郵輪、中旅郵輪、雲頂香港、國旅環球等公司紛紛入駐三亞中央商務區。
同時,海南一系列扶持郵輪遊艇產業發展改革舉措相繼落地,提升了旅遊市場信心,產業基礎條件也日趨成熟,郵輪遊艇經濟已成為海南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艇」好玩 「艇」便宜
價錢和景區門票差不多
「這是我們團32人的身份證,請幫我們辦理登記。」8月21日9時許,在三亞遊艇旅遊中心,一位導遊來到海南鴻洲海洋旅遊公司前臺,要求安排4艘遊艇。隨後不久,遊客陸續湧入,其中有不少是趁著暑假帶著孩子過來親子遊的。
不一會兒,三亞遊艇旅遊中心外的鴻洲遊艇碼頭原本停滿遊艇的泊位空出了不少。「70多艘遊艇已經在上午9點出海了。」碼頭一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進入8月,每天在鴻洲遊艇碼頭乘遊艇出海玩的遊客有4000多人,碼頭運營的140多艘遊艇早就不夠用了,現在乘遊艇出海玩,得提前預約。
▲遊客在三亞乘遊艇出海,盡情享受「藍色生活方式」。
在很多人印象裡,乘遊艇出海是十分「高大上」的遊玩項目,價格一定也是讓人望而卻步的。但在今天的三亞,乘遊艇出海已經是大眾化的娛樂項目,價格也越來越「接地氣」。
海南鴻洲海洋旅遊公司銷售經理林晶晶是在2010年進入這個行業的,她見證了遊艇出海遊在三亞大眾化的過程。「2010年,我剛進入公司時,碼頭只停靠十幾艘遊艇,其中只有8艘能載遊客出海玩,那時候,一艘遊艇出海一次3小時費用至少6000元,隨著遊客不斷增加,運營遊艇越來越多,收費開始下降,現在一艘普通的遊艇出海一次收費僅需1500元。」林晶晶說,10個人的旅遊團包一艘遊艇出海,人均費用150元,和三亞景區景點的門票差不多。
三亞遊艇帆船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左志勇介紹,目前三亞的遊艇旅遊以體驗遊為主,海釣、旅拍、派對、求婚為輔,拉動二次消費的水上娛樂項目還有摩託艇、潛水、飛魚、飛龍等。
經過10餘年發展,三亞已經成為海南遊艇產業最具代表性城市,遊艇直接從業人員近5000名。2019年,三亞交易遊艇量近百艘次,三亞遊艇出海近10萬次,遊客近80萬人次。自2011-2012年、2014-2015年兩個賽季的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均選擇三亞以來,海南島環島大帆船賽、2017-2020年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海天盛筵」等賽事展會陸續在三亞舉辦,三亞遊艇產業在全球都佔有一席之地。
遊艇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郵輪產業在三亞也蓬勃發展。三亞是我國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重要口岸,1小時即可進入國際主航道,北向可至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南向可達南海、東南亞及印度洋,是環球郵輪航線東南亞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點。嘉年華郵輪公司、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諾唯真郵輪公司、雲頂香港郵輪公司等30餘家國內外郵輪公司開通了途經三亞鳳凰島的郵輪航線。
據悉,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是中國第一個國際郵輪專用港口,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開闢「三亞—西沙」「三亞—越南」「三亞—菲律賓」「香港—三亞—越南」以及洲際/環球航線,並且即將試點郵輪海上遊。
攻關「卡脖子」
政策支持讓產業有市場有活力
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海南有優質海灣,是海洋旅遊愛好者嚮往的目的地,也是發展郵輪遊艇產業的寶地。
《總體方案》提出,加快三亞向國際郵輪母港發展,支持建設郵輪旅遊試驗區,吸引國際郵輪註冊,設立遊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諸多新政為海南郵輪遊艇產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依託兩個試驗區,三亞提出,打造世界一流郵輪旅遊消費中心和世界一流遊艇旅遊消費目的地與國際知名遊艇展示交易中心。
近年來,海南省和三亞市先後出臺《關於促進海南郵輪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海南省遊艇管理辦法》《瓊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海南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實施方案》《海南省遊艇租賃管理辦法(試行)》《加快推進三亞遊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三亞市鼓勵郵輪旅遊產業發展財政獎勵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扶持郵輪遊艇產業發展的改革舉措,郵輪遊艇經濟成為海南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為加快推動郵輪遊艇產業發展,三亞中央商務區設立郵輪遊艇產業服務中心,聯合交通、海事、海關、船級社等相關部門,為郵輪遊艇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8月21日,海南國際遊艇交易公司正式揭牌,將提供價格評估、技術勘驗、交易鑑證、金融服務等專業服務。此外,三亞中央商務區正在編制1+2的郵輪遊艇產業扶持政策,在企業落地、辦公場所租賃、高質量運營等方面給予獎補支持。
郵輪遊艇產業發展也獲得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經濟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寧濤介紹,除了境外遊艇每一公曆年度在海南省內停留期限最長可達183天外,國家還先後給了一些政策支持海南遊艇產業發展。「遊艇租賃合法化政策海南獨有;在海南設立遊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2025年封關前海南遊艇享受零關稅、企業低稅率;在海南進出的國際遊艇免擔保金。國家給海南遊艇產業發展的好政策,相當於建房的四梁八柱,骨架搭起來了,裡面配什麼家具,海南遊艇產業如何發展,需要海南制定具體措施。」寧濤說。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徐杏說:「《總體方案》提出,基於海南海域情況及海南國際郵輪發展狀況,在五星紅旗郵輪投入運營前,允許中資郵輪運輸經營主體在海南三亞、海口郵輪港開展中資方便旗郵輪海上遊業務,海南抓住機遇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策劃好郵輪海上旅遊產品,這項政策必將推動海南郵輪產業加快發展。」
據了解,為落實國家支持海南郵輪遊艇產業發展政策,省交通運輸廳正積極組織《海南省遊艇管理條例》《海南省租賃遊艇管理實施細則》《海南省促進郵輪產業發展財政獎勵實施辦法》《海南省郵輪旅遊試驗區實施方案》《海南省遊艇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辦法和措施的編制工作,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升郵輪遊艇旅遊供給質量、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推動郵輪遊艇旅遊全產業鏈大發展、快發展。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志強介紹,目前我省正在探索推進解決郵輪遊艇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例如積極爭取放寬進口郵輪遊艇船齡限制、探索建立遊艇綜合監管信息服務平臺、加快開通郵輪海上遊航線等郵輪遊艇產業發展措施,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郵輪遊艇發展政策和制度體系等,推進位度集成創新,推動海南郵輪遊艇產業更高水平開放、更深層次改革、更高質量發展。
「聞風而來」
行業龍頭布局海南
三亞打造郵輪遊艇城市新名片
海南自貿港郵輪遊艇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不少郵輪遊艇龍頭企業表示要在三亞布局。亞光科技集團是全國最大的遊艇製造商。該集團執行總裁吳明毅透露,在三亞銷售的遊艇佔集團30%的份額,集團將在三亞建立旅遊、銷售、服務、研發區域中心,未來爭取把份額增長到60%。「集團還將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把三亞公司打造成集團的進出口貿易基地。」吳明毅說。
▲海南自貿港郵輪遊艇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資料圖
國旅環球(北京)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郵輪承運商,一年遊客達到30萬人次,8月21日籤約進駐三亞中央商務區,對在三亞發展郵輪產業,該企業雄心勃勃。
「海南發展郵輪產業的資源在全國獨一無二,以三亞為母港,郵輪可以全年全天候運營,我們非常看好三亞郵輪母港的建設和發展。」 國旅環球(北京)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路說,進駐三亞中央商務區後,該公司將利用全國的營銷網絡和品牌優勢,通過租賃和購買豪華郵輪的方式,以三亞為母港紮根海南,讓更多郵輪「遊」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船級社是中國唯一從事船舶入級檢驗業務的專業機構,雖然在海口與三亞均早已設立分支機構,但在自貿港政策鼓舞下,8月20日,中國船級社宣布,在三亞成立南海海洋創新服務中心。
中國船級社上海規範研究所所長陳實說,中國船級社在全國各地都有分支機構,但像南海海洋創新服務中心這樣的平臺僅此一個。為什麼在海南專門搭建這個平臺?主要原因是,海南的海洋資源更豐富更獨特,國家支持海南郵輪遊艇產業創新發展,海洋旅遊將創新更多的新設施和新業態,通過這個專門平臺,中國船級社將整合資源,更好地為海南郵輪遊艇產業發展提供個性化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海南建設自貿港,三亞積極承接國家支持海南郵輪遊艇產業發展政策。今年以來,三亞中央商務區深度挖掘自貿港政策優勢,通過自主洽談、商協會交流、產業鏈合作等多形式多渠道,全球精準招商。目前,全球遊艇製造前10名的法拉帝亞太集團、海星遊艇集團等多家遊艇公司達成入駐意向,三亞世天郵輪有限公司、三亞藍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郵輪遊艇企業已成功入駐。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特聘顧問胡笑銘說,三亞郵輪遊艇產業雖然發展很快,但對標世界一流郵輪遊艇港口,三亞還存在產業發展缺乏人才支撐、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產業文化需要培育、遊艇產業鏈短、郵輪航線單一等問題。
三亞市副市長吳海峰表示,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三亞將用好用足自貿港各項政策,廣泛吸收專家學者意見,加快推進位度集成創新,建設好郵輪旅遊試驗區和遊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把郵輪遊艇打造成三亞城市新名片。
來源:海南日報、三亞中央商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