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學霸!西工大與中科院揭開獅子魚深海「耐壓」謎團

2020-12-25 華商網

  深海獅子魚樣本(圖片由西北工業大學提供)

  記者昨日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聯合攻關,對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7000米以下的獅子魚開展了多方面深入研究,解析了脊椎動物適應深海極端環境下「抗壓」的機理,4月15日,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標誌著我國深海工程與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超深淵獅子魚

  像駱駝一樣儲存食物

  專家介紹,6000米以下的深海被稱作「海鬥深淵」,這裡終年無光、缺乏氧氣、有上千倍的海水壓力,化學環境也非常獨特,是常規生命的禁區,但其實這裡生活著豐富的生物,獅子魚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它處於超深淵食物鏈的頂端,可承受每平方釐米700千克的壓力。在海洋底部,陽光無法進入,這裡的能量來源只有兩種,一種是地殼運動帶來的能量形成熱液冷泉區,另一種則是海洋上層的生物死亡以後飄落的遺體,悽美壯麗的「鯨落」(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即屬此類。

  超深淵獅子魚樣本由2016年底和2017年初我國科考船「探索一號」通過「天涯」和「海角」號深淵著陸器獲得。研究人員對一尾超深淵獅子魚進行解剖,發現其胃部有近百個完整的甲殼類生物,這可能意味著它們需要像駱駝一樣長久儲存食物,從而更好地應對食物匱乏的外界環境。食物的獲取形式,導致超深淵獅子魚的生育周期也大大延長,使其更好地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繁衍。

  基因變化讓獅子魚

  骨骼薄而具有彎曲力

  長期生存於黑暗的海底,超深淵獅子魚的皮膚色素和視覺相關基因發生了大量丟失,這使得它通體透明,並且視覺缺失,對可見光不再有反應。通常情況下,高壓環境對普通的骨骼影響是致命的。研究人員發現,超深淵獅子魚中一個與骨骼鈣化相關的基因發生了假基因化,使得其骨骼變得非常薄且具有彎曲能力,頭骨變得不完整。

  同時,研究還發現不飽和脂肪酸合成的相關基因在深海魚中出現了擴張現象,這一現象讓細胞膜抗壓能力增加。這些從內到外的改變,共同保證了超深淵獅子魚能夠以肉體之軀,承受海洋底部的極端壓力。西工大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青年教師王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水生生物所研究員何舜平、西工大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邱強和王文教授等對此研究後並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獅子魚為適應超深淵而產生的形態變化,解析了脊椎動物適應深海極端環境的機制。

  利用這一原理

  有望仿生開發耐壓材料

  王堃表示,深海獅子魚基因組的解析,有助於闡明物種對於深海極端環境所做出的演化適應機理,為進一步實施深海探索提供了線索。

  在這一研究基礎上,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通過獲取其他深海生物樣本,正在對深海生態圈的生物演化過程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並與校內其他單位進行合作與交叉,從仿生學角度開發耐高壓和生物自發光材料,有望為推動深海事業的發展提供新材料支持。

  本報記者 張彥剛

來源:大秦網

編輯:雷曉娟

相關焦點

  • 獅子魚為您揭開深海7000米的生命奧秘
    獅子魚為您揭開深海7000米的生命奧秘出處:中科院水生所 作者:孫慧 水產養殖網 2019-05-25 10:41:00比如,生活在深海7415米的獅子魚。2016年底和2017年初我國深淵科學考察船「探索一號」通過「天涯」和「海角」號深淵著陸器帶回了海鬥深淵獅子魚樣本,這是目前我國在深海獲取魚類樣品的最大深度。兩年多來,中科院水生所和深海所、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聯合攻關,通過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獅子魚適應深淵極端條件的遺傳特性。
  • 突破深海7000米「地獄禁區」的獅子魚
    原標題:突破深海7000米「地獄禁區」的獅子魚深海獅子魚照片。西北工業大學供圖深海獅子魚骨骼結構圖。然而,大自然的神奇依然在這裡顯現出它的無處不在——事實上,在這樣的「地獄禁區」,研究人員仍然發現了數百種物種,獅子魚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在這片特殊的深海水域,它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處於超深淵食物鏈的頂端,可承受700千克力/平方釐米的壓力。
  • 深海幽靈:7000米深海下的「毒師」獅子魚
    獅子魚是約115種海生魚類的統稱,因為它們的胸鰭和背鰭具有很多延展的輻條,很像獅子的鬃毛而得名。獅子魚體型小,最大約30公分長。由於胸鰭和背鰭上長著長長的鰭條和刺棘,形狀酷似古人穿的蓑衣,因此又被叫作「蓑 」。獅子魚身上的鰭條和刺棘是獅子魚的武器。
  • 西工大學霸用10萬多塊樂高積木搭建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五個來自西工大教育實驗學院2016級學航空的學霸,耗費了幾乎整個暑假,工作超過400工時,使用了10多萬塊樂高積木,搭出了中國高校圖書館的第一個大型樂高沙盤(就是用樂高積木還原了長安校區圖書館)。
  • 西工大舉行「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0日電(航海學院 攝影記者 郭友軍)11月9日,由西北工業大學科技管理部、學科建設辦公室主辦,航海學院、「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會議暨「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峰論壇在我校隆重舉行。
  • 進化後的獅子魚,成為深海頂級生存者,鯊魚也不敢貿然攻擊它們
    人類對於海洋還有許多未知的地方,只知道那裡應有盡有,時不時會有新的發現,特別是在深海的地方。 科學家曾在深達8000多米的深處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獅子魚,這裡是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擁有強大的壓力,人類的科學設備暫時無法潛入到這種程度。
  • 西工大青年教師馮華山的機器人世界
    「西工大以前是有教師做機器人研究的,後來學院建設把機器人逐漸淡化了,到我上研究生時幾乎沒有導師在搞機器人了。實驗室裡只有一臺工業機器人,就像展示品一樣,實際上機器人技術方面的研究早已擱淺。」馮華山說。西工大是一定要參賽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參賽!於是西工大機電學院幾位教師組織學生積極備賽,馮華山有幸成為參賽學生之一。
  • 中科院在「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中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製任務。2020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從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並於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海洋頂級掠食者:獅子魚
    獅子魚的毒性,也就是:輕者腫痛,重則休克送命.而已……    比較完整的表述是:    被獅子魚毒棘刺傷後,患部馬上感到疼痛,5分鐘內疼痛感逐漸擴散至四肢並廣布全身。最初傷口呈青色,周圍紅腫、發熱、麻痺並起水泡,全身性症狀包括嘔吐、頭痛、發冷汗、發燒、關節痛、麻痺、虛脫、休克、心臟衰弱等。
  • 獅子魚如何適應深淵環境?看看以下研究成果
    深海環境具有高壓、溫差巨大、終年無光、食物匱乏等特殊極端條件,是常規生命形式的禁區, 6000米以下的深海被稱作海鬥深淵。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篇發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文章,其主角就是來自馬裡亞納超深淵的獅子魚,文章引用信息如下(DOI:10.1038/s41559-019-0864-8):海洋水深6,000到11,000米之間區域稱為深海帶或者超深淵帶,是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之一,具有高靜水壓,黑暗,食物匱乏,
  • 「全深海慧眼」系統助力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11月13日,「奮鬥者」號和「滄海」號深海視頻著陸器開展聯合作業,並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返回三亞。其中,參與「奮鬥者」號海試全過程,保證萬米洋底電視直播順利進行的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李鵬凱旋。
  • 「深海工匠」周皓:從沒有「差不多」
    自2016年進入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來,他3次隨「探索一號」科考船去馬裡亞納挑戰者深淵進行科考,在工作中解決各項海試科研裝備的技術難題168項,合理升級改造66項,使國產自主研發的科研裝備取得多項國際、國內第一,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科研裝備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趣問萬物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超級高壓鍋」裡卻依然活躍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甚至還有體格不小的魚類等動物,比如活躍在6000米深海之下的鈍口擬獅子魚。
  • 選擇在西工大讀研,體驗「飛天巡海」的人生
    西工大佔地面積近5400畝,曾一度號稱全國最大的大學,設有23個專業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西工大科研實力很強,不僅因其國防性質,更因匯集了眾多三航領域的專家。
  • 西工大校花3年專業第一,被6所世界名校錄取
    白雨桐,江蘇女孩,身高180cm,亭亭玉立,是2015年西北工業大學在江蘇省招生的最後一名學生,也意味著白雨桐的高考成績是西工大的提檔線,可想而知,報考專業十有八九被調劑。 從大二學期起白雨桐同學就開啟了「學霸」之路,連續三年拿下軟體工程專業綜合第一名,並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再加上白雨桐亭亭玉立的身材,更是被同學們稱為「校花學霸」。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8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撰文 | Mirror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超級高壓鍋」裡卻依然活躍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甚至還有體格不小的魚類等動物,比如活躍在6000米深海之下的鈍口擬獅子魚。鈍口擬獅子魚 | 圖源:Wang, K. et al. (2019)科學家發現,這些深海魚在演化過程中索性丟掉了容易被擠爆的魚鰾。
  • 蓑鮋又稱獅子魚,鮋形目鮋科蓑鮋屬魚類的通稱
    大家覺得這件事情怎麼樣?蓑鮋又稱獅子魚,鮋形目鮋科蓑鮋屬魚類的通稱。約有9種。中國產5種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海域,為小型海洋魚類。棲息於巖礁或珊瑚叢中,有的見於深水 。   常成對遊泳,遇敵時,即側身以背鰭鰭棘向對方衝刺。鰭棘具毒腺,人被刺後劇痛,嚴重者呼吸困難,甚至暈厥
  • 華航"西遷精神"是西工大的寶貴財富
    /西工大官網圖60年過去了,神州大地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部大開發,教育大發展,國防大加強,西工大正處在這一大好時機的結合點上,因此大力傳承與弘揚華航「西遷精神」,對西工大的建設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西工大太倉食堂,上新了!
    西工大太倉食堂又又又上新了!-Epicures in Taicang-水盆羊肉︳羊肉泡饃︳菠菜面︳New飲品上一次來西工大太倉校區食堂帶著大家打卡了肉夾饃、油潑扯麵便宜又大碗,好吃又過癮!廢話不多說了坐標:西工大太倉食堂快來打卡吧!
  • 獅子魚品種及餵養小知識介紹
    蓑鮋  亞種:蓑鮋  分布區域: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海域,多棲息於巖礁或珊瑚叢中  門:脊索動物門  目:鮋形目獅子魚主食甲殼動物,也吃小魚。中國數量較多的為細紋獅子魚。  獅子魚的鰭很大,但不善於遊泳,往往躲在礁縫中,等獵物接近時便立刻捕捉。背鰭有毒刺,平常由一層薄膜包圍著,當遇到敵害時,膜便破裂,而用毒刺攻擊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