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間中國外貿年均增長百分之二十四點六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二月八日電(記者 俞嵐)「十五」期間,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商務部外貿司有關負責人八日在京透露,二00一年至二00五年,外貿年均增長二十四點六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貿發展最快的時期。外貿增速遠高於同期世界貿易和中國經濟的增長水平。

  「十五」期間,中國「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走出去」戰略取得新的進展,進出口均獲得較快發展。二00四年,進出口總額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達一萬一千五百四十六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貨物貿易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國家,進出口、出口總額均排世界第三位。二00五年進出口繼續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長速度,總值達一萬四千二百二十一億美元。

  在總量增長實現歷史性飛躍的同時,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改善。工業製成品出口佔出口總值的比重由百分之九十點一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點六,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佔出口總值的比重分別由百分之四十四點六和百分之十七點五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六和百分之二十八點六,分別增長二點六倍和三點七倍;農產品、紡織品、化工品和重要輕工產品出口分別增長百分之七十三點四、百分之一百二十點四、百分之一百七十三點七和百分之一百零五點二。

  同期,初級產品進口比重由百分之十八點八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二點四,農產品、紡織原料及製品、賤金屬、礦產品進口分別增長百分之一百五十四點七、百分之四十一點六、百分之一百七十四點六和百分之二百七十六點三。(完)

相關焦點

  •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 威海...
    原標題: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威海交出亮眼 「成績單」   從威海市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威海市生產總值預計今年達到
  • 海關總署:中國外貿總額40年增長198倍
    盛佳鵬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20日在北京稱,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了198倍,成為拉動世界貿易增長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現在,每5分鐘就有2.9億元(人民幣,下同)貨物進出中國關境。鄒志武在當天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18年會上稱,得益於改革開放,過去40年中國外貿出現了「奇蹟式的增長」,年均增速達14.5%。
  •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威海...
    ,年均增長5.8%;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7:40.4:49.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41175元,年均增長7.6%。「十三五」期間,威海市動能轉換邁出新步伐。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等七大產業集群,形成了醫藥醫療器械和碳纖維等複合材料等10條優勢產業鏈。實施企業衝擊新目標「雙百工程」,96家衝擊新目標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佔規上工業企業的73.3%。
  • 外貿持續增長 貢獻中國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興發集團搶抓外貿出口商機,全集團出口創匯4.2億美元,同比增長7%。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 潔攝安遠縣外貿出口逆勢增長,今年1月至10月,外貿出口完成年度目標的121.87%,同比增長91.07%。 唐麗琴攝
  • 多國人士關注中國外貿進出口連續正增長:外貿回暖 增強世界信心
    對於中國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數據,亞太多國予以高度關注。多國政商界人士表示,中國在控制疫情後外貿持續回暖,中國實現經濟復甦也增強了世界經濟的信心。俄羅斯亞洲工業企業家聯盟副主席 馬克西姆·庫茲涅佐夫: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旗艦,中國是目前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 "十三五"期間 福州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
    「十三五」期間,福州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成市圖書館新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標誌性文化場館,成為市民群眾喜愛的大書房、藝術殿堂。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12個舞臺劇(節)目獲國家級獎項,1人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 「十三五」期間 福州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
    「十三五」期間,福州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成市圖書館新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標誌性文化場館,成為市民群眾喜愛的大書房、藝術殿堂。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12個舞臺劇(節)目獲國家級獎項,1人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 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12月7日,根據海關總署統計,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 從2000到2020 風雨二十年外貿大事記
    從2001年至2006年,中國同歐盟的貿易額增長2.5倍,年均增速為25%;中國同美國的貿易額增長2.3倍,年均增速為24%;中國同韓國的貿易額增長2.7倍多;年均增速為27%;中國與日本的貿易額增長1.4倍,年均增速16.6%。
  • 海關總署:2019年中國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中新網1月14日電 談及對2019年中國進出口走勢的看法時,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14日表示,外部環境還是複雜嚴峻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圖為廈門港(資料圖片)。
  • 「十三五」陝煤集團累計實現利潤603億元年均增長218%
    1月1日,記者從陝煤集團獲悉:「十三五」期間,陝煤集團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總資產規模達5900億元,營收規模連續突破2000億元和3000億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953萬億元、實現利潤603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2.3%、218%;累計上繳稅金936億元,完成重大建設項目投資1572億元,經濟規模增長和經濟質量發展在省屬企業中的
  • 義大利學者:外貿數據增長反映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勁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宋承傑):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同比實現1.8%的增長。中國外貿的亮眼表現引起了各方關注,義大利專家學者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採訪時表示,這些數據進一步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勁,也讓仍受疫情影響的世界各國獲得信心和希望。傑拉奇(來自博鰲論壇和採訪截圖)截至9月,中國外貿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進入11月,增幅繼續擴大,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 海外網評:外貿連續6個月正增長,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這意味著,出口增速已連續多月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又一次刷新了紀錄。路透社、《金融時報》、《聯合早報》、德國之聲等海外媒體紛紛聚焦「21.1%」,稱「中國外貿已從年初的驟降狀態恢復正常」。 這份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成績單,著實來之不易。
  • ...港口吞吐量將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從2019年的8.01億標箱增長...
    數據顯示,未來5年全球貨櫃港口的設計吞吐能力年均增速預計為2.1%,相當於每年新增2500萬標箱,而過去十年全球年均增長超過4000萬標箱。預計在此期間,港口吞吐量將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從2019年的8.01億標箱增長至2024年的9.51億標箱。但如果疫情在預測期內反覆並導致經濟大範圍停滯,這一預測前景則存在風險。
  • 新加坡外貿增長強勁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達到9740億新元(約合48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其中非石油出口增長2.2%。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分別增長7.5%和8.6%。資料顯示,外貿總額的增長主要是因為石油與非石油貿易都有所增加。
  • 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給力!(記者劉紅霞)
  • 法國外貿銀行料中國明年經濟增長7.8%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0日,法國外貿銀行預期,中國今年經濟增長2%,明年增速或加快至7.8%。又預期,明年貨幣政策有機會收緊,令貸款增速減慢,但不預期人行降準,以維持現有資金成本水平。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認為,明年中國債券違約金額較今年高,但未必發展成系統性風險。吳卓殷指,內地目前信貸增速,較過去一、兩年明顯加快,經濟開始復甦,但未有更多舉措降低資金價格,結果令部分債務結構較差的企業面臨違約風險。
  • 廣州外貿復甦「一艙難求」,東協、非洲等市場逆勢增長
    外貿公司排隊訂艙,貨櫃、海運、空運價格飆升,船公司一方面派出「加班船」,另一方面加緊「造新箱」……昨日,記者從廣州港南沙港區了解到,隨著外貿復甦,今年前三季度廣州港集團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南沙二期碼頭今年10月外貿吞吐量51.07萬TEU,環比增長11.1%,同比增長17.57%。
  • 出口連續4年創新高 國際雙向投資穩增長!青島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際貿易創新中心建設成效凸顯,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十三五」期間,全市發起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著力打造大貿易、全鏈條的外貿發展生態鏈條,推動全市外貿實現穩增提質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今年1-11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5719.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7.5%,出口3425.9億元、增長13.1%,進口2293.7億元、增長0.2%,進出口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5.7個和0.2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全市進出口6200億元、增長5%左右,比「十二五」末淨增184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8%左右,2017-2020年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
  • 保溫杯產業成外貿增長發力點
    21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實現自營進出口225.29億元,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