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陳雲林與江丙坤在籤署儀式上交換協議文本。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昨天14時,臺北市圓山大飯店內燈火通明,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同時開始在四項協議文件上一一籤字。
5分鐘的籤字過程顯得如此漫長,但是相對於兩岸隔絕不通的幾十年蹉跎歲月而言,這短短一瞬間卻跨越了截然不同的兩個時代。
根據這次籤署的四大協議,兩岸開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後,兩岸旅行空中行程將縮短一半,從北京飛臺北將縮短到兩小時;開通貨運直航包機後,上海到臺北、廈門到臺北的貨運時間將減為現在的1/4……
>>《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
重大食品安全訊息雙方進行實時通報
互通完整信息建立協處機制
根據協議,雙方同意相互通報涉及兩岸貿易的食品安全訊息,並就涉及影響兩岸民眾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訊息,及突發事件,進行實時通報,提供完整訊息。
雙方同意建立兩岸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協處機制,採取下列措施妥善處理:緊急磋商、交換相關訊息;暫停生產、輸出相關產品;實時下架、召回相關產品;提供實地了解便利;核實發布訊息(信息),並相互通報;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計劃;督促責任人妥善處理糾紛,並就確保受害人權益給予積極協助;雙方實時相互通報有關責任查處情況。
雙方同意建立兩岸業務主管部門專家定期會商及互訪制度,就雙方食品安全制度規範、檢驗技術及監管措施進行業務交流及訊息(信息)交換。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
航運公司可互設機構兩岸將相互提供便利
登記船舶進入對方港口只掛公司旗
在貨物、旅客通關入境等口岸管理方面兩岸將相互提供便利。雙方航運公司可在對方設立辦事機構及營業性機構,開展相關業務。雙方同意兩岸登記船舶自進入對方港口至出港期間,船舶懸掛公司旗,船艉及主桅暫不掛旗。
協議中約定,雙方按照平等參與、有序競爭原則,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運力。在船舶通信導航、證照查驗、船舶檢驗、船員服務、航海保障、汙染防治及海事糾紛調處等方面,依航運慣例、有關規範處理,並加強合作。
大陸開放63個港口臺灣開放11個港口
雙方船隻稅收互免
在海運直航方面,臺灣共開放11個主要港口,其中包含5個小三通港口;大陸開放63個港口與港區;雙方船隻稅收互免,免徵營業稅與所得稅。根據有關測算,由於兩岸往來船舶無需再停靠第三方島嶼,平均每航次節省航行時間約16至27小時,節省運輸成本15%至30%,有利於臺商以臺灣港口為基地,以大陸市場為腹地,發展港口成為國際物流樞紐港。雙方還將視情增加開放港口。
臺灣水果「登陸」上架將提前4天
運輸毀損可由15%降至5%
海運直航還有助於臺灣農產品及時運到大陸市場,以水果從臺灣出口至上海市為例,不需要經第三地換證,時間將可由8天縮減為4天,運輸毀損可由15%降至5%,貨物上架時間又可提前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