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3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銀行結匯10200億元,售匯9208億元,結售匯順差991億元(142億美元),也是連續第三個月順差。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51億元。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一是綜合考慮遠期、期權等其他供求因素後,外匯市場總體供求狀況基本平衡;二是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延續淨流入態勢;三是外匯儲備基本穩定,規模變動主要受匯率折算、資產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影響。四是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雙向波動,匯率預期平穩。
此外,從結匯率和售匯率,以及主要渠道的跨境資本流動來看,我國外匯市場表現出更加理性、有序、成熟的發展態勢,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基本穩定。2月份,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59%,較2019年同期上升5個百分點;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2%,較2019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從主要渠道看,2月份貨物貿易、直接投資結售匯和涉外收支延續順差格局;境外投資者淨增持境內債券140億美元,1月份為淨增持14億美元。」王春英表示,「2月我國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96億美元,較1月增長5%。外匯儲備基本穩定,規模變動主要受匯率折算、資產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雙向波動,匯率預期平穩。」
王春英進一步強調稱,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國內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同時,我國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和推進,國內營商環境逐步提升,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範圍內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為我國外匯市場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
從今日的市場表現來看,人民幣匯率也保持了堅韌。在美元指數上漲,非美貨幣普遍貶值的情況下,顯得格外抗跌。
3月20日,早盤美元指數升破103後急跌,離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急升超600點,收復7.1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低開190點,報7.1100元,但開盤後迅速拉升,今日最高升值至7.0513元。截至記者發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7.1037,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7.0796,漲幅均超過5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