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的形成,只是生活更方便還是更「貴」問題嗎?
近期了解到京津冀發展的一些事情,重點是交通圈的事。道路等基礎建設對城市的發展很重要大家知道,中央提出京津冀一體式發展已經很多年了。高速的交通讓生活圈子越來越大那麼,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的形成,到底能給普通老百姓帶來什麼呢?是讓你的生活更方便了,還是更「貴」了呢?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同時,正在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關桂峰)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全面提升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
-
京雄高速北京段預計2021年底通車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原標題: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
從京津冀「綠」動中感受經濟發展新活力
6月12日,人民鐵道報以《「綠」動京畿大地擦亮發展底色》為題,報導了中國鐵路北京局近年來積極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事跡。一組組翔實的數據,一個個務實的舉措,一串串堅實的步履,形象道出「軌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的喜人事實,更向讀者傳導了「綠色發展」國策的強大生命力。
-
京津冀中部核心區城市間將形成0.5至1小時交通圈
法制晚報訊(記者 蒲長廷)未來,「京津冀」中部核心區主要城市間將形成0.5至1小時交通圈,中心城市之間形成1到2小時交通圈,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形成0.5至1小時通勤圈。「連接」京津冀的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的先期工程將於年內開工,廊涿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明年開工。
-
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將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京張一小時交通圈加強京冀聯繫
京張高鐵的貫通,對於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將起到什麼作用? 就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日前專訪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崔小浩。崔小浩表示,北京從規劃、協調、資金等多方面進行保障,使京張高鐵較原計劃工期提前一年投產運營。京張高鐵的開通實現了西北地區與京津冀的快速連通,京張一小時交通圈也加強了京冀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聯繫。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關桂峰)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全面提升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
-
京雄高速北京段預計2021年底通車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原標題: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
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將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京津冀將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京津冀擬建24條城際線 核心城市打造1小時交通圈
24條城際鐵路將密布京津冀京津冀三地未來將以城際鐵路互聯互通,城際鐵路網以北京、天津、石家莊為核心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線」,規劃24條城際鐵路線逐步建成,初期目標是到2020年先期完成鐵三院今天發布的《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透露上述內容。據規劃顯示,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將以「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以京、津、石三大城市為核心,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絡,覆蓋區域中心城市、重要城鎮和主要產業集聚區。其中,「四縱」包括京石邯城際、京霸衡城際、津承滄城際、環渤海城際。
-
京石「高鐵」開工 京津冀將形成3小時交通圈
京石「高鐵」開工,赴京將不到一小時 目標時速350公裡,初期運營時速300公裡,預計4年建成,京津冀將形成「3小時交通圈」 【核心提示】 時速目標350公裡的北京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開工動員大會
-
膠東經濟圈大會圓滿成功,「一小時交通圈」即將到來!
會議主題為「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進一步深度闡釋膠東經濟圈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雙節點」作用。一體化,膠東發展新形勢2020年對膠東經濟圈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1小時通勤圈」成真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正在進行的國家發改委例行發布會上獲悉,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
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 原標題: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在京津冀地區,擬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
-
【觀察】京津冀:「一核」帶動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十三五」期間,北京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探索經濟發展從「量」到「質」的重大轉變,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推動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1小時通勤圈成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昨天(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話題。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