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2020-12-12 蘇州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關桂峰)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全面提升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

據介紹,五年間,北京新增高速公路裡程192公裡,預計2020年底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北京相繼開通了平谷到遵化、平谷到興隆等6條省際班線的公交化運營試點,實現38條公交線路省際化,線路總裡程2700餘公裡,日均客運量超過40萬人次。京張高鐵建成通車,從北京到張家口時間縮短至1小時內。京禮高速建成,打通了北京至張家口崇禮太子城賽區的便捷通道。

目前,京雄高速北京段正在加快建設,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京雄城際鐵路、京雄商高鐵、雄安至大興機場快線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進一步加強北京與雄安新區的互聯互通。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 京雄高速北京段預計2021年底通車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京雄高速北京段預計2021年底通車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2020年12月09日08: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京津冀中部核心區城市間將形成0.5至1小時交通圈
    法制晚報訊(記者 蒲長廷)未來,「京津冀」中部核心區主要城市間將形成0.5至1小時交通圈,中心城市之間形成1到2小時交通圈,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形成0.5至1小時通勤圈。「連接」京津冀的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的先期工程將於年內開工,廊涿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明年開工。
  • 五年間北京新增高速公路裡程192公裡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
    央視網消息: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
  • 8條城際線2020年連通京津冀 核心區城市形成1小時交通圈
    到2050年24條線總規模3453公裡 核心區主要城市形成
  • 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將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北京正南,橫跨京冀的大興機場剛剛「展翅」,兩地就馬不停蹄謀劃150平方公裡的臨空經濟區;北邊,「綠色」項目頻頻落地張承生態功能區,北京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引導北京大數據產業鏈的部分環節向張北匯聚;東邊,城市副中心站綜合樞紐正拔地而起,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等多路軌道交通大動脈將由此發出;西邊,北京與河北等地攜手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推動形成永定河河流生態廊道建設長效機制。
  • 京津冀將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兩地就馬不停蹄謀劃150平方公裡的臨空經濟區;北邊,「綠色」項目頻頻落地張承生態功能區,北京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引導北京大數據產業鏈的部分環節向張北匯聚;東邊,城市副中心站綜合樞紐正拔地而起,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等多路軌道交通大動脈將由此發出;西邊,北京與河北等地攜手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推動形成永定河河流生態廊道建設長效機制
  • 京津冀擬建24條城際線 核心城市打造1小時交通圈
    24條城際鐵路將密布京津冀京津冀三地未來將以城際鐵路互聯互通,城際鐵路網以北京、天津、石家莊為核心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線」,規劃24條城際鐵路線逐步建成,初期目標是到2020年先期完成鐵三院今天發布的《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透露上述內容。據規劃顯示,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將以「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以京、津、石三大城市為核心,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絡,覆蓋區域中心城市、重要城鎮和主要產業集聚區。其中,「四縱」包括京石邯城際、京霸衡城際、津承滄城際、環渤海城際。
  • 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
    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 原標題: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在京津冀地區,擬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
  • 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帶來經濟發展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同時,正在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
  • 京石「高鐵」開工 京津冀將形成3小時交通圈
    京石「高鐵」開工,赴京將不到一小時  目標時速350公裡,初期運營時速300公裡,預計4年建成,京津冀將形成「3小時交通圈」  【核心提示】  時速目標350公裡的北京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開工動員大會
  • 交通部:打造京津冀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1.5小時交通圈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6日電 9月26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行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將著力打造三地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實現區域內快速鐵路覆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形成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1.5小時交通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基本形成
    央視網消息:記者昨天(16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市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
  • 江蘇1小時高鐵交通圈形成 寧北站完整規劃圖出爐
    未來,江蘇省內13個省轄市、26個縣都將通高鐵,形成1小時交通圈。 ,預留300公裡/小時,預計2019年9月建成通車。這條線路還和滬寧城際高速鐵路在惠山站互通,開通後無錫中心城區和宜興之間的路程有望縮短到半小時以內,從無錫到杭州的路程也有望控制在1小時左右。
  • 「軌道上的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將成真
    中國網12月18日訊 今年,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綜合規劃支撐、發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資金落實、運營效益等因素,會同國鐵集團、相關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滾動項目清單,擬新開工項目70餘個、總裡程超過6000公裡。其中,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
  • 拉薩「三小時綜合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原標題:拉薩「三小時綜合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近年來,拉薩南環、北環、西環線、納金大橋等一大批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投用,帶動了拉薩周邊經濟發展,改善了民生。近日,記者從拉薩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拉薩市已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63.9億元(含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拉薩建設項目),建設項目133個,總裡程2437.7公裡,拉林高等級公路、拉薩市市政環線等大批重點項目建成通車,拉日高等級公路、那拉高等級公路等快速推進,以拉薩為中心的「三小時綜合交通圈」「兩小時經濟圈」基本形成,將助力拉薩—山南一體化發展。
  • 津濱高速以北段實現通車 形成跨省市一小時交通圈
    目前,新區範圍內已建成高速公路7條,把新區和京津冀乃至華北腹地各城市更緊密地連接起來,形成跨省市一小時交通圈。  此次開通的路段起於京津高速,止於津濱高速。設計行車速度100公裡/小時,主線雙向8車道,全長8公裡,實現了繞城高速與津濱高速的互聯互通。
  • 2019年1月5日鐵路調圖 山東城市群將形成2小時交通圈
    山東省高速鐵路網布局規劃示意圖新動脈2019年1月5日鐵路調圖以後,山東半島城市群之間將形成2小時交通圈,未來隨著魯南高鐵、濰萊高鐵等高速鐵路項目的建成通車,省內城市群間的聯繫將進一步加密2019年1月5日調圖以後,濟南、青島、日照、威海、煙臺、濰坊、濱州等地區城市間均有新開列車,經由濟青高鐵、青鹽鐵路運行。屆時,山東半島城市群之間將形成2小時交通圈。未來,隨著魯南高鐵、濰萊高鐵等高速鐵路項目的建成通車,省內城市群間的聯繫將進一步加密。百年膠濟跨入「三線時代」濟青高鐵通車後,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膠濟沿線,將跨入「三線時代」。
  • 京津冀「四縱四橫一環」交通網來了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區域將重點搭建「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全力推進與雄安新區互聯互通,京雄高速北京段(市界至六環)預計2021年底建成。「四縱」包括京雄通道、京滬通道、沿海通道、京承-京廣通道;「四橫」包括津雄保通道、京秦-京張通道、石衡滄通道和秦承張通道;「一環」即首都地區環線通道。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12-17 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