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忌口一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皮膚科的忌口更加為患者關注,恐怕80%的門診病人都會問大夫關於「忌口」與「發物」的問題。
什麼叫「發物」?
顧名思義,「發物」是可以引發疾病或導致宿疾發作或加重的食物。應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對治療疾病有利的食物,規避可以引發疾病或導致宿疾發作或加重的食物,也就是規避發物。
怎麼「忌口」?
所謂傳統意義上的「忌口」,應該是從中醫角度,基於中醫理論提出來的。而西醫理論支撐的忌口有下面這一些:
1.魚、蝦、蟹、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筍、菠菜、蘋果、李子、酵母、酒、水楊酸和檸檬酸等食品添加劑。上述食品可以直接導致機體內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發作或者溼疹、皮炎的加重,所以瘙癢性皮膚病患者儘量少食用上述食品。但是切勿一概而論,完全都忌,以自身的體驗為主。
2.香菜、芹菜、茴香;柑橘、檸檬、酸橙;無花果;野生油菜、芥菜;灰菜、甜菜;木耳、香菇;胡蘿蔔、小白菜、蘿蔔葉、莧菜、菠菜。上述蔬菜含有呋喃香豆素,能導致光感性皮炎和日光性皮炎的發作和加重,所以光感性皮炎和日光性皮炎的患者需要忌口。此外,泥螺也會有上述功能,也得忌口。
3.甜食、動物脂肪類、油炸食品、辛辣食物、烈性酒。以上會引起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痤瘡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加重,所以痤瘡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患者得忌口。
4.酒渣鼻患者需要忌食辛辣食物,因為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病情加重。
各類皮膚病的忌口
過敏性皮膚病
此類疾病包括:急慢性蕁麻疹、溼疹、各種皮炎等。這些疾病都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而異體蛋白往往是導致過敏的原因,所以,建議不吃或少吃魚、蝦、蟹等海鮮。此外還要根據患者的中醫證候確定需要忌食的食物,如果屬於熱性證候,辛辣之類的酒、辣椒、油炸食品、牛羊肉、海鮮等建議不吃。如果屬於體內蘊溼者,肥膩、紅薯、芋頭之類最好忌食。
色素性皮膚病
此類疾病包括:白癜風、黃褐斑、雀斑、黑變病等。黃褐斑之類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建議多吃醋、番茄、蘋果、獼猴桃等富含酸和Vit.C的水果、蔬菜,有一定的祛斑效果。另外,黃褐斑患者應當忌食無花果等具有光敏性的食物,否則會加重色斑。
紅斑鱗屑類皮膚病
此類疾病包括:銀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等。按照中醫理論,此類疾病多屬於體內蘊熱導致的,建議忌食辣椒、白酒、牛羊肉、海鮮等。銀屑病的中醫證候比較複雜,若中醫辨證屬於虛寒者,可以適當吃一些牛羊肉。請聽從醫生的建議。
脫髮類疾病
此類疾病包括:斑禿、脂溢性脫髮等。通常,發病早期多屬於實證、熱證,應當忌食辛辣食物,到了後期,若中醫辨證屬於氣血不足或肝腎不足,則建議適當多吃核桃、大棗、羊肉等,有的還需要適當飲酒,最好是黃酒,具有溫經活血、啟竅生發的功效。
毛囊炎類疾病
此類疾病包括:痤瘡、單純性毛囊炎、膿皰瘡、癤腫等。此類疾病多屬於實證、熱證,應當忌食鵝肉、白酒、辣椒、牛羊肉、大蒜等。
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病從口入」呢?
一要講究一個度,再好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
二要講究細心總結,如果吃了某一種食物病情加重了,要是連續多次都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得忌口。如果是偶然巧合,則不需要忌口。如果懷疑某個食物是發物,可以先忌口2~4周,如果忌口後症狀改善,再食用復發或者症狀加重,就說明該食物對你而言是發物,如果忌口後沒有明顯改善,再食用也沒有反應,則可以排除。
當然最重要的是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不能人云亦云、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