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營聯邦快遞全球樞紐:全球最大快遞如何應對電商時代挑戰?】

2021-02-10 物流指聞


每年旅客不到四百萬的孟菲斯機場,從來不是中國遊客造訪美國的首選地。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裡是全球數一數二繁忙的航空貨運樞紐。

「同一天上晚班的最多大概有10萬員工,相當于田納西州第五大城市的人口。」Walter Kirkeminde站在一架剛剛卸完貨的波音777貨機旁向記者比劃,他是聯邦快遞(FedEx Express)運營部負責分揀業務的高級經理。

此時已經接近凌晨1點,孟菲斯機場的夜間作業剛剛進入高峰期,上百架印著橙配紫logo的飛機正從全球各地飛來。在凌晨四點黎明尚未到來之前,這批飛機要卸下從亞洲、歐洲和南半球來的貨物,然後再裝載另一批貨物離開。

聯邦快遞目前運營的機隊共有643架飛機,孟菲斯是其全球最大的轉運中心。今年5月,聯邦快遞宣布完成收購歐洲快遞業巨頭TNT,這筆快遞業史上最大的收購交易進一步穩固了其全球最大快遞公司的地位。

記者於8月初到訪孟菲斯,探訪了聯邦快遞旗下多項業務。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的上一個財年內,整個聯邦快遞集團實現了18.2億美元(約合121億人民幣)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七成。


不過從運量來看,聯邦快遞上一個財年的包裹量增幅不到1%,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眼看近年來電商促銷在全球掀起銷售革命,這家物流巨頭決定將追隨電商熱潮進行新的業務布局——繼去年收購了一家公司拓展電商業務,聯邦快遞今年決定繼續加大投入,到明年6月前將再為電商業務投入6億美元。

當中國的快遞公司苦於「雙11」後的包裹爆倉時,美國近年來隨著電商促銷的興起,一些以往消費並不旺盛的節假日也開始出現包裹激增,形成了新的貨運高峰期。這些對聯邦快遞的貨航機隊管理、地面配送以及孟菲斯轉運中心運營能力都提出了考驗。

一、「晚歸早出」的巨型機隊

聯邦快遞最早是從航空貨運起家。從1973年搬遷至孟菲斯開始,聯邦快遞就一直將孟菲斯機場視為其航空貨運業務的基地。過去四十多年來,聯邦快遞的業務已經拓展至全球五大洲,然而孟菲斯在其運營網絡中的地位卻有增無減。

Walter Kirkeminde向記者介紹,聯邦快遞全球99%的貨運都能直接通達孟菲斯機場。按照聯邦快遞的機隊每天運送400萬個包裹量計算,理論上孟菲斯機場一天的最大包裹量就能到390萬以上。

孟菲斯機場白天並不算繁忙。但為了提升運營效率,聯邦快遞在機場的運營高峰主要放在夜間,「孟菲斯機場夜間起降的航班中,九成以上都是聯邦快遞的飛機,白天的作業則主要是處理郵政系統的郵件。」

夜間最為關鍵的又是後半夜的六小時。「一般國際航線的飛機會在深夜十點以後開始落地,最後一架在凌晨一點半之前到位,然後開始裝卸。從凌晨三點半開始第一架飛機就重新出發,到四點前所有國際飛機都會全部離開。」Walter Kirkeminde介紹。

飛機在機場運營的時間單位以分計算——每架飛機落地後,從上輪檔到卸下第一個箱子的間隔不能超過5分鐘。在記者參觀當晚,聯邦快遞共有150架貨機要在後半夜的窗口期內完成進出港,而在最繁忙的時候,平均每40秒就有一架貨機降落。

聯邦快遞在全球各地也複製了這一模式——先建立一個區域性的樞紐,航線儘可能向樞紐集中,在此基礎上再向其他機場輻射,根據貨運需要再建立次一級的貨運中心。比如在亞洲,廣州就是聯邦快遞的亞太區轉運中心,始發地和目的地在亞洲的貨物都會去廣州進行轉運。

要對643架飛機構成的機隊進行管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聯邦快遞每個月的航班量超過1100個。可作對比的是,亞洲最大的南航最新機隊規模為700架,已經排進全球前五。

在聯邦快遞的全球運營控制中心,記者看到了二十四小時實時跟蹤其全球飛機運營情況的系統。一個像升級版PPT的系統頁面佔據了一整面牆,機隊裡的每架飛機都會提前確定好接下來半個月的執飛計劃,執飛飛機的狀態、起降兩地機場的運行以及航班所經航路的天氣情況等等信息也都包含其中。

運營控制事務總經理Marcus Martinez說,聯邦快遞甚至有專門的氣象學家團隊跟蹤全球的天氣情況對運營的影響,包括能監控全球火山噴發的情況。幾年前冰島火山噴發阻斷歐洲航路的突發狀況,至今仍讓航空業心有餘悸。

二、電商增長考驗運營

不過近年電商貨量出現爆發式的增長,給以往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Marcus Martinez介紹,以前夏季並不是貨運的繁忙期,最近幾年電商已經將美國勞動節等培育成新的電商促銷季,造成短時間內貨量激增,這要求在進行機隊管理時要對航班有更多的準備。

聯邦快遞上一份年報提到的一個數字是,得益於電商包裹的增長,聯邦快遞北美地面業務(FedEx Ground)的日均包裹總量年增長達到9%。最嚴重的一次,聯邦快遞不得不增調50架飛機來消化激增的貨量。

而按照聯邦快遞年報引用的預測,到2018年全球電商網站的銷售額將達到2.4萬億美元,兩年內還將增長26%。其中95%的美國電商訂單由聯邦快遞、UPS和美國郵政三家承擔處理。

機場運營也面臨新的壓力。孟菲斯機場共有四條跑道,然而一位負責塔臺空管的負責人介紹,孟菲斯機場一年會發生10到15次機位不夠用的情況,尤其遇到冬季節日的傳統貨運高峰期,有時飛機只能落到地面在跑道上排隊等待。

同樣,集團層面全球市場營銷和傳媒事務的執行副總裁芮思博(Raj Subramaniam)表示,對此聯邦快遞提出的應對策略是不斷強化下單後的接貨能力(Inbound Shipping)和發貨後的配送能力(Outward Delivery),以增強聯邦快遞的核心競爭力。

在過去一年內,聯邦快遞投資了16億美元在美國全境建設了三個大的自動化分揀樞紐,以及19個自動化分揀站,儘可能強化分揀能力。

在中國,聯邦快遞在現有的廣州亞太區轉運中心的基礎上,也在上海投資了1億美元建設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計劃明年投運。

在配送環節,困擾電商發展的另一大問題是退貨,因退貨產生的成本佔比很高。聯邦快遞集團負責綜合市場營銷和傳媒事務的高級副總裁Patrick Fitzgerald透露,美國一些電商的退換率最高可以達到30%,因此對快遞物流環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聯邦快遞在去年年底甚至專門花了14億美元收購了一家處理電商退換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GENCO,這家公司每年處理的退回產品達到6億件以上。

和國內快遞公司備戰「雙11」一樣,為了應對黑五和聖誕節期間的貨量激增,聯邦快遞也要花上一年的時間進行準備。為此,聯邦快遞今年提出將增加8億美元的投入。

三、收購TNT穩坐頭號交椅

除了受惠於美國境內的電商增量外,聯邦快遞也在加緊布局爭奪跨境電商的紅利。聯邦快遞2014年花了四千多萬美元收購了Bongo International,這家公司如今已經重新命名為FedEx CrossBorder,其業務主要是向進行國際採購的商家提供全程報關和配送服務,今年已經開始向中國和日本市場拓展。

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陳嘉良此前對記者表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尤其中小型的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選擇了跨國發展,這一趨勢於最近五六年逐漸明顯。這類企業資源有限,資源更多集中在市場開拓和團隊建設上,因此對物流服務更有依賴性。

受到經濟形勢下滑的影響,各家快遞都把目光投向跨境電商。DHL和UPS都在2014年收購了針對跨境電商提供服務的公司,而國內的四通一達順豐等近兩年也都在加緊布局。

但之前的所有收購都比不上今年上半年的一筆交易來得更引人關注——在得到中國商務部今年4月最後一個放行後,聯邦快遞終於在今年5月25日正式宣布完成收購總部位於荷蘭的TNT快遞,這筆48億美元的交易終於塵埃落定。

這是聯邦快遞史上最大的一筆併購,也是整個快遞業歷史上最大的一筆併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芮思博表示,TNT在歐洲有強大的地面網絡,這筆收購可以將其與聯邦快遞在各大洲之間的空運網絡優勢結合在一起。

在拿下TNT之後,全球快遞業格局變為「三足鼎立」,聯邦快遞的運營規模優勢進一步提升。根據其財報的表述,算上TNT之後,在航空貨運市場上,聯邦快遞在北美市場穩坐第一,在歐洲、亞太和拉美排在DHL之後。

不過雙方要完成整合還尚需時日。芮思博介紹,目前兩個品牌仍然獨立,目的是維持各自運營穩定,不希望在整合過程中帶來任何負面影響。按照計劃,TNT的業績將在2018財年,也就是明年6月以後才會併入聯邦快遞的報表。

整個聯邦快遞集團去年實現了30.77億美元的經營利潤,其中聯邦快遞(FedEx Express)雖然收入有所下滑,但經營利潤仍然超過2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加了9個多億。

這當中除了燃油成本大幅下降以及美國市場增量的幫助外,也有聯邦快遞調整業務布局的因素。在保持對電商進行投入的同時,聯邦快遞也在向貨品附加值更高的運送服務傾斜更多的資源,為未來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物流指聞整理髮布

物流指聞每天與你分享最新、最快、最有價值的頭條、分析、案例、知識、商情、HR信息、活動資訊等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信息,歡迎關注微信號:wuliuzhiwen我們願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期待各位物流人與我們互動,不要吝嗇你的建議與意見。
黃剛老師深入交流加微信:huanggang566

創業指導、投資交流加微信:huanggang56

商務合作加微信:headscm

物流行業最新爆料加微信:headscmvip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tougao@headscm.com

(投稿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及聯繫方式)

獵頭、跳槽、招聘、商情服務加:headscmhr

漢森商學院學員申請諮詢請加微信:scmschool

物流商情合作加微信:wuliushangqing

物流指聞日本站微信wuliuzhiwenjp

註:加微信請備註「公司+職位」,非誠勿擾

↓↓↓更多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探營聯邦快遞全球樞紐: 全球最大快遞如何應對電商時代挑戰?
    今年5月,聯邦快遞宣布完成收購歐洲快遞業巨頭TNT,這筆快遞業史上最大的收購交易進一步穩固了其全球最大快遞公司的地位。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於8月初到訪孟菲斯,探訪了聯邦快遞旗下多項業務。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的上一個財年內,整個聯邦快遞集團實現了18.2億美元(約合121億人民幣)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七成。
  • 聯邦快遞 Are You OK
    聯邦快遞收入主要來自三部分:FedEx Express(聯邦快遞)、FedEx Ground(聯邦地面服務)及聯邦快遞貨運。聯邦快遞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提供包裹和貨物運輸服務,特點就是快。國際業務聯邦快遞通常在兩到五個工作日內定時交貨,在美國國內主要提供隔夜達服務。
  • 聯邦快遞FedEx推出周六日配送業務,以應對國外電商旺季
    FedEx推出周六日配送業務,以應對電商旺季】近日,FedEx宣布將推出多項配送服務,包括周六日配送、上門取件和確認收貨等,為消費者將重型、批量訂單運送到家,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旺季購物高峰。在發布會上,聯邦快遞表示,目前公司已為96%以上的美國消費者提供周六配送服務,而且是送貨上門。
  • 順豐對標聯邦快遞
    除了順豐,圓通控股股東於2018年7月宣布投資興建嘉興機場,擬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在此前披露的協議中,圓通方面擬投資122億元,嘉興機場項目計劃在2021年投入使用。順豐能否成為「中國的聯邦快遞」「在對於快的極致追求上,中國人和美國人是共通的,在對快件的需求上甚至更為迫切。
  • 聯邦快遞「送錯快件」被查 給中國快遞企業海外業務提了醒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黃興利北京報導儘管在快遞行業投遞發生錯誤在現有技術手段下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問題,但在全球最大的快遞企業美國聯邦快遞集團(下稱聯邦快遞)與中國信息產業公司華為之間一系列相關業務中
  • 聯邦快遞屢屢失誤 倒逼中國快遞業建全球網絡體系
    作為全球十大快遞物流企業之一,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規範上,其完全可以避免此類事件發生,寄往中國槍枝事件暴露出聯邦快遞在監管上存在的問題。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忠林表示:「國內外快遞公司的經營活動過程中,只要其有一個環節在中國發生,就要受到中國法律的約束。在此事件中,聯邦快遞負有重大責任。
  • 「誤送」包裹的聯邦快遞, 在中國市場還有未來嗎?
    但不管如何,都可以一窺聯邦快遞對中國市場的渴望:剛剛過去的2017年「雙十一」,全網交易額達到2539.7億元,其中海外購銷售額已佔總銷售額的21.9%,這對於以國際快遞業務為主的聯邦快遞來說,是不得不關注的一塊新市場。 「中國是聯邦快遞國際業務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地區。」在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嘉良看來,這是中國在整個聯邦快遞市場中的地位。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聯邦快遞對國際業務收取附加費,韻達...
    聯邦快遞將對國際業務收取附加費聯邦快遞表示,將從4月6日起對所有國際包裹和貨運收取臨時附加費。聯邦快遞稱附加費與冠狀病毒疫情有關。其表示,儘管全球多國下達了居家令,但公司仍繼續作為「必不可少的業務」開展運營。「出行限制措施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為了應對這種環境,聯邦快遞不得不調整其國際網絡,以便在此期間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
  • 聯邦快遞又道歉了
    未按名址投遞華為快遞後,6月21日,聯邦快遞(Fedex)又被曝出拒絕投遞華為手機,今天,爆料者發布最新進展——聯邦快遞道歉了。進入中國35年,存在感越來越弱作為全球物流業巨頭之一,聯邦快遞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1984年,成立11年的聯邦快遞便以中外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
  • 聯邦快遞已準備好在全球溫控運輸新冠肺炎疫苗
    周健報導 全球最具規模的快遞運輸公司之一的聯邦快遞,已經開始在美國運送莫德納(Moderna)新冠肺炎疫苗。聯邦快遞最早將於下周在加拿大全境運送新冠肺炎疫苗,並已做好充分準備要在全球範圍運輸新冠肺炎疫苗。
  • 聯邦快遞豪賭中國航空貨運復甦
    經濟復甦才露端倪,國際快遞企業迫不及待。兩周內,聯邦快遞(Fedex)先後宣布三項針對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運力投入及服務提速,TNT亦宣布開闢中國第二個直航點。   與此相對應的卻是更多航空公司運量下降的報告數字。
  • 「白龍馬」順豐跨過3000億,超國際巨頭聯邦快遞,快遞「五糧液...
    同時超越了久負盛名的國際快遞物流巨頭聯邦快遞;還能繼續漲嗎? 2020年7月13日,順豐控股市值3003億人民幣,超越了聯邦快遞; 從各家企業的債券評級角度看,順豐是唯一拿到「AAA」評級的上市快遞公司,根據國際快遞行業的數據排名,順豐已經位居全球第四。 如果順豐的航空梯隊能達到100架,亞洲樞紐機場開始運行;筆者看到公司市值4500-5000億,公司年收入將有望達到2000億,年利潤有望達到180億左右。筆者正式對順豐控股命名為「白龍馬」和快遞業的「五糧液」。
  • 聯邦國際快遞空運
    隨著這幾年跨境物流的發展,國際快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使用,那麼寄了那麼多的快遞,你知道國際快遞到了海關,需要經過哪些流程嗎?個人物品是怎樣清關的呢?大家跟著上海再升國際快遞來了解一下吧!首先,海關如何界定一個包裹是否為個人物品呢?**簡單的一點就是,收件人必須是自然人,不能是公司、單位、集體、組織等。
  • 【深度】順豐的對標,下一個聯邦快遞,下一個孟菲斯
    二戰後美軍在諸多海外基地駐軍,其後勤系統最大特點是全球保障,全球配置資源。例如,從洛杉磯起飛前往橫須賀的一班飛機,去程將搭載洛杉磯到整個亞洲地區的補給品,返程時將搭載亞洲地區的返回洛杉磯的補給品,而接下來從橫須賀前往亞洲某基地的航班將裝載整個世界到此地的補給品,這種多地匯集,有效增強了航班載運量。
  • 吊打聯邦快遞,年入4987億!中國最大快遞公司,卻被無數國人嫌棄
    文/金錯刀頻道 Diik最近發生的聯邦快遞「劫持」華為包裹的事件,讓原本緊張的氣氛中又多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路透:華為發現聯邦快遞將華為包裹轉運美國)這個號稱全球最大貨運航空公司的聯邦快遞,似乎一瞬間站到了風暴中心,「失信」、「謊言」、「缺少契約精神」......但是對於這些聲討的聲音,聯邦快遞也似乎並不在意。
  • 中國最大國際物流公司:年入帳770億,是聯邦快遞在中國最大對手
    畢竟不管聯邦快遞被調查後的結果如何,僅其「多次誤送包裹」導致的商譽受損,就將讓其喪失在中國的部分市場,而這就是國內其餘做國際物流業務企業的機會。根據聯邦快遞公布的信息:聯邦快遞在中國擁有582個網點,快遞業務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擁有約1萬名員工,而在國際快遞業務領域方面,聯邦快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更是位居第一位。
  • DHL PK 聯邦快遞
    7月13日上午11點30分,聯邦快遞亞太區總裁簡力行和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總裁劉子靜正式籤約,聯邦快遞亞太區轉運中心將在廣州新白雲機場落戶,在眾多的閃光燈聚焦下,簡力行笑得格外甜美。聯邦快遞終於「超過」了中外運敦豪(DHL),這是國際快遞巨頭所投資的首個貨運飛機交通樞紐。  自從1986年以來,作為中外合資的典範,DHL一直佔據著國內市場的領先位置。
  • 「聯邦快遞國際快遞特早服務」升級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文嫣)聯邦快遞集團旗下附屬公司聯邦快遞近日對外宣布,在14個亞太地區市場新增出口至美國和加拿大的「聯邦快遞國際特早服務」 服務產品,幫助亞太地區企業更快地獲得全球機遇。目前,共有25個亞太區市場可使用這一服務。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唯品會終止旗下品駿快遞 由順豐負責...
    為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發展 萬國郵聯發布《廈門倡議》萬國郵聯電子商務時代跨境合作全球大會在福建廈門圓滿閉幕。大會發布了萬國郵聯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達成的一項重要全球性共識——《廈門倡議》。《廈門倡議》指出,萬國郵聯、相關鐵路組織和各成員國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推動建立開放合作、共治共贏的多式聯運鐵路和公路運輸發展模式。
  • 吊打聯邦快遞,中國最大快遞公司年入4987億,卻經常被人吐槽慢
    據了解,聯邦快遞有654架飛機,遍布全球五大洲,地面有4.4萬輛運輸車輛。在快遞雜誌評出的《2017快遞公司排名》榜單中,聯邦快遞排在第三名,僅次於DHL、UPS。目前,聯邦快遞在中國擁有1萬名員工,覆蓋了全國400多個城市,在上海和廣州都建立了超大的轉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