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的混音進行母帶處理的4個步驟

2020-12-23 米飯星

如果您經常混跡於各種音樂圈的論壇,擁有很多圈子中的群,還有好多音樂圈的朋友,您一定知道為混音製作母帶並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我想大家都知道,母帶的後期製作和混音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但是好消息是確實存在著某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成功地完成母帶的後期製作,只要您按照下面的這些步驟操作即可。

什麼是母帶處理/母帶後期製作?

從本質上講,母帶處理是指對最終的混音進行微調,以確保音樂在所有的播放系統中的回放效果都足夠優秀。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很可能意味著我們必須在母帶處理時做出一些相應的妥協。

例如,使用那些聲音比較沉悶的揚聲器系統來播放具有較多高頻的音樂時效果是很棒的,但是把這種音樂放在汽車的音響系統上播放,聽起來就會變得十分刺耳。為聲音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就是母帶處理的目標。(請注意 - 聲音的平衡指的是:低音,中音和高音之間的聲壓級的平衡。而不是指不同聲部,樂器,人聲等等之間的聲壓級平衡)

母帶處理除了上面所說的可以確保聲音的平衡以外,還能夠通過母帶限制器的使用讓音樂變得更加響亮。它會壓縮一段混音的整體動態範圍,從而提高音樂的平均聲壓級。音樂的平均聲壓級的增加就會讓這段音樂的聲音來得更響亮。

那麼,還有什麼其他的工具可以用來平衡聲音呢?均衡器(EQ),壓縮器,激勵器,立體聲成像器還有模擬仿真器,使用這些工具,共同協作,就能夠創造出優美且平衡的音樂。

人們對於母帶處理的那些迷思和錯誤觀點

1.母帶處理的過程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所以我們需要特殊技能才能夠完成這項工作。

雖然混音的母帶處理過程確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它也並不是一項您無法掌握的技能。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母帶處理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音樂在所有的系統上都能夠達到不錯的效果。

2.您需要一個完美的聆聽環境和非常昂貴的揚聲器系統才能能夠進行母帶處理。

雖然完美的聆聽環境和高質量的揚聲器系統確實能夠為母帶處理帶來幫助,但是就這項工作本身來說,它們並不是什麼必要的條件。就算您的錄音棚/工作室內的聲場環境一般,設備也並不高檔,您也還是能夠成功地完成母帶處理的工作。

3.在開始進行母帶處理的工作之前,最好確保團隊中至少一個人完全沒有聽過這段音樂。

在團隊中如果有一個人完全沒有接觸過這段音樂,肯定會為母帶處理的過程帶來好處。因為那些沒有接觸過這段混音細節的人,在進行母帶處理的時候很可能會擁有更加寬廣的視角,可以讓聲音達到更好的平衡。但是就算沒有這樣一個人,我們還是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您就會得到答案。

如何對您的混音進行母帶處理

1.在調音工作完成後,先休息1-2周,再進行母帶處理的工作

在一兩個星期內完全不聽之前所完成的混音,這段時間足夠我們忘記我們在之前漫長的混音製作過程中所記住的那些微小的細節。因此,我們就能夠擁有更好的整體視角,將我們的耳朵「洗乾淨」,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2.使用參考音軌

參考音軌不僅在混音的過程中十分有用,在母帶處理過程中也很好用。使用參考音軌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音軌是如何疊加的。聆聽整體的低音,中音和高音,並將它們與您的參考音軌中的聲音進行比較。

3.儘可能多地嘗試不同的音響系統

除非我們有一個十分接近完美的工作室環境,而且就算有,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儘可能多的嘗試不同的音響系統,去更多地了解我們的音樂在不同的系統中的表現。我們可以嘗試使用自己車上的音響,使用耳塞/耳機,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的擴音器,無論是自己家的起居室中的音響,還是朋友家的音響,甚至是朋友車上的音響,我們都可以嘗試一下。您嘗試過的音響系統越多,您對自己的母帶的理解就越深刻。

bass是太高還是太低?在每一個音響系統上,聽一聽這首歌曲和其他的歌曲相比,聲音有什麼差別?針對每一個音響系統,都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觀察並記錄下結果,以確定我們還需要對哪些方面進行調整。

4.儀表的使用

在整個母帶處理的過程中,對我們最有幫助的工具之一就是儀表了。我們需要掌握如何閱讀儀表,並弄清楚想要獲得平衡的母帶,各個儀表的顯示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在這裡為您提供一種方法:播放您喜歡的音樂文件,然後記錄下此時各個儀表的狀態。我們需要查看的儀表分別是:(電平)峰值表,RMS表,還有頻譜。

(電平)峰值表:是一種測量電平的儀表,可以顯示一段音頻中最高的峰值電平(瞬態)。

RMS表:RMS(Root-Mean-Square)同樣是一個測量電平的儀表,可以顯示一段音頻中的平均電平值。這個儀表是在母版處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儀表,因為它所告訴我們的是一段音樂的總體音量。

頻譜:頻譜分析儀顯示的是每個頻率的電平值,通常顯示在一個類似於參數均衡器的網格上。頻譜分析儀對於了解高頻,中頻和低頻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

如果您能夠按照上面的這四個步驟不斷地進行練習,練習,再練習,那麼您一定可以為自己的混音創造出高質量的母帶。請一定要記住那些常見的誤區和陷阱,儘量避免犯錯。

相關焦點

  • 音樂製作課:一次搞懂「錄音、混音、母帶」之間的差別
    這為音樂製作人對每件樂器進行獨立的音色塑造、歌曲中的各樣樂器逐件錄製提供了可能。每位音樂製作人在錄音環節的操作會有所不同,這裡給出一個普遍性的流程:一是錄製一條指引性音軌;二是錄製節奏部分;三是錄製和聲;四是錄製旋律;五是潤色;最後將音頻材料整理好,交給混音師就算是完成錄音了。
  • 混音:是音樂製作中的一個步驟,壓縮是你進行混音時要做的之一!
    混音(英語:Audio Mixing,常簡稱為mix)是音樂製作中的一個步驟,常常也會縮寫成MIX。是把多種來源的聲音,整合至一個立體音軌(Stereo)或單音音軌(Mono)中。在混音的過程中,混音師會將每一個原始信號的頻率、動態、音質、定位、殘響和聲場單獨進行調整,讓各音軌最佳化,之後再疊加於最終成品上。這種處理方式,能製作出一般聽眾在現場錄音時不能聽到之層次分明的完美效果。
  • 怎樣為金屬音樂做母帶處理
    如果你正在為金屬音樂做後期的母帶處理,以下這些提示和技巧或許可以幫助到你。 為什麼給金屬音樂做母帶很難? 有三個最重要的因素讓我來分別闡述。 其一是金屬音樂需要聽起來聲音很大。你可能會說為每一種曲風做母帶處理時都得這樣做!
  • 如何給你的音樂做母帶
    不過,我再次重申一遍,我並沒有說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如果你在混音和母帶兩個環節之間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那麼這個方法無疑是首選了。除此之外,如果你不打算自己來為自己的音樂進行母帶處理的話,那麼剛才提到的「完成感」就非常非常重要。Craig Anderton 在他關於母帶DAW的文章中更加詳細地討論了這個概念,並且詳細解釋了每種不同方法的利弊。
  • 這次是他的另一間混音母帶...
    不論你的音樂製作完美與否,他總能為你找到點可提升的空間。對待自己的作品,他更是摳到了每一處細節,哪怕是大部分人聽不出來的細節。 但他卻一直保持著超高的工作效率,總在思索更便捷的工作方式,讓自己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音樂上。
  • 盤點五個剛入門的混音工程師經常會犯的錯誤
    直接從零基礎開始成為混音工程師,可能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情,能從錄音學校或者音頻工程師課程中成功畢業的人都會注意到,這些成功往往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密不可分的。為了能提升您的學習效率,我製作了一個清單。在這個清單中,我羅列出了5個我經常看到的,那些初出茅廬的混音師們經常會犯的錯誤。新手最為普遍的錯誤:混音整體電平過大一旦聲音音量超過90分貝,人的耳朵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這個保護機制會對聲音進行一定的壓縮。
  • 音樂製作、編曲、打譜、音頻後期處理常用專業軟體介紹
    該款軟體在功能上為用戶們提供了的是一個十分專業的音頻編輯環境,例如音頻混合、編輯、控制和效果處理功能,旨在加快視頻製作工作流程和音頻修整的速度,並且還提供帶有純淨聲音的精美混音效果,可以為用戶提供音頻清理、復原和精確編輯工具,可用於視頻、播客和音效設計。
  • 影視配樂混音的7點建議+免費預置下載
    現如今,為電影、電視,乃至視頻和遊戲作曲,你經常需要自己混音甚至做母帶。完全自力更生,在嚴苛的時限要求下也賦予你優勢。Waves就請兩位口碑極好的作曲家Michael Josephs(作品例如《野生王國》、國家地理和PBS的眾多節目)和Nick Murray(CNN紀錄片《教皇》)一起探討了如何快速高效地為客戶提供混音完美、聲音專業的影視音樂成品。
  • 音質巔峰 酷我音樂首推母帶音頻免費下
    歌曲在壓製成CD時,由於CD的標準,歌曲被壓縮為動態比16bit,採樣率44.1khz。而母帶資源則常用24bit動態比,採樣率最高有可能達到192khz,所以母帶音頻對音質的還原更精準。目前來說,母帶就是一首歌的最高音質。
  • 酷我音樂首推母帶音頻 每首超100M定義音質品質
    從容量上講,無損音樂一首歌有30M左右,而母帶音頻同樣一首歌則超過100M,有些能達到200M。歌曲在壓製成CD時,由於CD的標準,歌曲被壓縮為動態比16bit,採樣率44.1khz。而母帶資源則常用24bit動態比,採樣率最高有可能達到192khz,所以母帶音頻對音質的還原更精準。目前來說,母帶就是一首歌的最高音質。
  • Hip-Hop母帶預處理的十大要點!雪帝waves混音教程
    混音師對母帶處理的想法和思路,該通過什麼方式體現、轉達給母帶師呢?本期視頻,Lu Diaz以歌曲《Feel It Babe》為例,為從事混音工作的朋友們清晰地梳理出了嘻哈音樂中母帶預處理的十個要點:01:38- 要點一:檢查最大音量02:58- 要點二:Master總線上的「預母帶處理」
  • 如何給你的家庭錄音室做聲學處理
    除非您只是一直戴耳機對電腦中的音樂進行縮混或製作,否則,聲學環境一定是影響家庭錄音室聲音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你的錄音一開始就被刺耳或汙濁的聲音所汙染,那麼想要讓聲音效果變得更好,你面臨的將是一場苦戰。在混音和母帶處理的時候,那就更是成敗關頭了——房間的聲學環境不好,自然會汙染那些傳到你耳朵裡的聲音。
  • DiGiCo SD11調音臺完成創造性母帶製作
    此19英寸機架安裝調音臺通常用於小巧但功能強大是主要要求的小型巡迴演出,現在證明是Alibrandi完成錄音棚內母帶處理工作的完美解決方案。Alibrandi是卡匹託爾基督音樂集團的後期製作師,在周末也是納什維爾的HopePark教堂FOH調音師。他最近為兩位藝術家製作了用於廣播、iTune和CD的母帶。
  • 無損/母帶音樂真值得花錢買?測試讓人意外
    有損320K聲譜圖我們常用的16位聲音採集卡的採樣頻率共設有22.05KHz、44.1KHz、48KHz三個等級,其音質分別對應於調頻立體聲音樂(320K MP3)、 CD品質立體聲音樂、優質CD品質立體聲音樂。理論上講應該是採樣頻率越高音質越好。超過該CD(16bit/44.1KHz)規格的音頻,就是上文小編所提及的「母帶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