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酥雞是臺灣最常見的小吃之一,既可以作為零嘴食用也可以作為席間菜品,口感香酥還帶著陣陣的雞肉味,很受大家的喜愛。路過一家很香很香的賣鹽酥雞的小店,經常都會買一盒吃,不過即使是知道炸雞的油,會反覆使用,不太健康,但是那個香味確實讓人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所以偶爾也會買了解解饞。
但是回來也會認真研究這麼香的鹽酥雞到底是怎麼做的,試著在家自己做。畢竟自己家做,油用過一遍就不會再反覆使用了,避免了不健康因素。做了幾次,不斷改進方法,發現要想做鹽酥雞其實也不是一件難事。於是就總結了一下鹽酥雞的做法,你也一起試試吧。餐館裡面有很多鹽酥雞這樣的小吃,看著就讓人很有食慾,吃到嘴裡的味道也是十分讓人流連忘返,可是在家想要做出來一模一樣的卻很有難度,要麼是味道差一點就是顏色差一點。
鹽酥雞的食材一般是使用雞腿肉或者雞胸肉,雞腿肉的口感比雞胸肉好,熱量會比雞胸肉高,不過鹽酥雞也是偶爾食之,所以推薦還是要用雞腿肉更加美味,去掉骨頭,炸好的鹽酥雞,外酥裡嫩,味道特別香,真的是好吃得停不下來。
準備需要的食材:雞腿4個,蒜5瓣、料酒2勺、生抽2勺、鹽適量、麵粉、澱粉、胡椒粉少許。
步驟一:先把雞腿上的肉切下來,並切成小塊備用。然後用料酒、生抽、鹽、胡椒粉、蒜末把雞腿塊醃製20分鐘。
步驟二:用麵粉和澱粉用1:1的比例做一個包漿。(我是直接把麵粉和澱粉混合好以後放在醃製的雞腿塊裡面,然後再加入少量的水,這樣,就可以把雞腿沒有吸進去的醬汁也完全利用上了,味道更濃更香。)
步驟三:把澱粉倒在小碗裡,用裹好包漿的雞塊在碗中裹滿澱粉。鍋中燒油,等差不多熱了,也就是筷子放下去起小泡的時候,下雞塊炸至微微發黃後盛出。
步驟四:雞塊稍微降降溫以後,再次把鍋燒熱,等油差不多熱了,也就是筷子放下去起大泡的時候,再把雞塊放入油鍋中復炸一下,炸至雞塊金黃色就可以盛出裝盤了。
步驟五:如果家裡有椒鹽粉可以撒上椒鹽粉,沒有椒鹽粉的可以用鹽面和花椒粉攪拌均勻後撒在雞塊上,都沒有的話,直接吃也是非常好吃的。
新鮮的雞肉,眼球飽滿,皮膚富有光澤,肌肉切面也具有光澤,且具有鮮雞肉的正常氣味。肉體表面微幹,不黏手,用手指壓肉後的凹陷可以立刻恢復。購買生雞肉時要注意雞肉的外觀、色澤、質感。新鮮、衛生的雞肉塊大小相差不多,白裡透紅,有亮度,手感光滑。
美味的鹽酥雞,顆顆分明,撒上喜歡的椒鹽、辣椒麵,吃著那叫一個爽口呢,用雞腿肉製作的它,肉質緊實,味道非常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