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今日一則處罰,給僑興私募債違約事件解開謎底。
2016年12月20日,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的2家公司在「招財寶」平臺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無法兌付,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否認出過擔保函。
銀監會查明,這是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員工與僑興集團人員內外勾結、私刻公章、違規擔保案件。而查明的案件規模也遠超10億元私募債,涉案金額約120億元。
銀監會對廣發銀行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罰,對廣發銀行總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罰沒合計7.22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17553.79萬元,並處以3倍罰款52661.37萬元,其他違規罰款2000萬元。
僑興生產正常 剛加了工資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試圖聯繫僑興私募債發行方僑興集團創始人吳瑞林,電話無法接通。
僑興內部一線生產人員表示,現在公司一切正常,訂單充沛,工人還在加班加點上班,上個月還加了一兩百元的工資。
一年過去,僑興並沒有受私募債違約影響。記者此前在僑興工廠採訪時,有內部人員表示,其老闆曾經說過,可以在外面欠國家,欠銀行的錢,不會欠公司員工工錢。去年在僑興債違約後,僑興工廠一切平靜,就跟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
2014年,僑興電信和僑興電訊分別發行的「僑信第一期至第七期」和「僑訊第一期至第七期」私募債。由於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時還款根據該產品協議,浙商財險對債券本息到期兌付提供保證保險。
發行總額十多億元,對於浙商財險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僑興集團董事長吳瑞林和廣發銀行開了保函。
到期後,僑興集團告知由於周轉困難無法按時償還, 10多家金融機構拿著兜底保函等協議,先後向廣發銀行詢問並主張債權。此時廣發銀行卻否認曾有擔保,表示相關文件系偽造,並報警,一時間讓等浙商財險等相關機構大吃一驚。
浙商財險12月25日晚間公布的證據顯示,10億元僑興私募債,其中7億元被用來償還銀行貸款,且大部分流向了廣發銀行惠州分行。據財新網報導,按照僑興債發行人僑興電訊、僑興電訊披露,截至2014年10月22日,僑興電訊、僑興電訊合計需償還惠州分行貸款逾10億元。
2016年12月28日,螞蟻金服招財寶發布公告稱,僑興電信、僑興電訊2014私募債第一、二期預付賠款陸續到帳,招財寶已於第一時間協調相關方安排資金發放。背著這麼大個窟窿,浙商財險業績此後就不好了。
查明真相
廣發銀行儘管報警,但事情的走勢卻對其非常不利。
案發後,銀監會立即啟動重大案件查處工作機制,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成立風險處置部際協調小組,多次召開部際聯席會議,督促相關機構妥善解決個人投資者兌付問題。
銀監會查明,這是一起銀行內部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結、跨機構跨行業跨市場的重大案件,「 性質惡劣,社會影響極壞,為近幾年罕見」 。
廣發銀行營業場所、辦公場所等方面管理混亂,為不法分子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違規「兜底」,承諾保本保收益,嚴重違反法律法規,嚴重擾亂同業市場秩序,嚴重破壞金融生態。
此外,廣發銀行還採取多種方式,違法套取其他金融同業的信用,為已出現嚴重風險的企業巨額融資,掩蓋風險狀況,致使風險擴大並在一部分同業機構之間傳染,資金面臨損失,削弱了這些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內部形成跨部門作案小團體, 注重業績和排名,對員工行為疏於管理,排查走過場。
銀監會查明,廣發銀行違法涉案金額約120億元,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約100億元,主要用於掩蓋該行的巨額不良資產和經營損失。
除了罰款,在人員方面,對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和2名原紀委書記分別給予取消五年高管任職資格、警告和經濟處罰,對6名涉案員工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對廣發銀行總行負有管理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將依法處罰。目前,上述6名涉案員工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同時,銀監會責成廣發銀行總行按照黨規黨紀、政紀和內部規章,對總行相關高管及責任人員嚴肅處理。
惠州金融辦人士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廣發銀行在惠州的業務還有所增長。
僑興集團是資本市場的常客,此前有兩家美股上市公司,後來業績不佳退市,在港股有家礦業上市公司,後來巨虧多年停牌,現在在新三板有一家公司。僑興集團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初期業績一般都比較好,融一大筆錢,後來後急轉直下難以維持。
儘管有這麼多上市公司,算是資本市場常客,但當地金融辦表示,和僑興的往來很少,沒什麼交集。
去年年底,證券時報對僑興私募債的情況曾做過詳細報導,在此回顧一下:
僑興私募債違約背後:旗下兩上市公司退市 資產卻變多
作者:餘勝良
公路上遠遠就可以看到「僑興集團」四個,在員工眼中,這是一個超級穩定的企業。而在外界看來,隨著僑興私募債違約,這個公司正有一劫待解。
門口立著兩個石獅子,大門上方的石匾掛有「僑興集團」四字,四個字之上是觀音菩薩像。
小社會
大門口右側堆放著電動自行車。門口工人們來來往往,僑興集團的建築給人厚實之感,建築之間點綴著椰樹,乾淨整潔。緊挨著大門的是綠地和旗杆,如果站在高處,會看到一個太極圖案。
大門口右側堆放著電動自行車。門口工人們來來往往,僑興集團的建築給人厚實之感,建築之間點綴著椰樹,乾淨整潔。緊挨著大門的是綠地和旗杆,如果站在高處,會看到一個太極圖案。
僑興集團四個安在大門口左側的辦公樓上,這也是工業園的最高建築,電梯可以上到8層,8層是總裁辦公室,四五六層基本空空蕩蕩,但過道乾淨。整個大廈都是用木頭和大理石裝飾牆壁和地面。
前臺坐在靠近電梯一側的金黃色的辦公桌上,近中午1點,她起身給財神爺和壽星鞠躬上香,插上香爐之後再次鞠躬。2
前臺坐在靠近電梯一側的金黃色的辦公桌上,近中午1點,她起身給財神爺和壽星鞠躬上香,插上香爐之後再次鞠躬。
僑興集團產業園像是一個小社會,員工可以住在最右側的工廠上班,可以住在最左側的十多排公司宿舍裡,單人租金200元左右,五六個人一個宿舍。挨著辦公大廈的是食堂,窗口上寫著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八元、十元,有三層高,一個員工稱他一個月的夥食費大概300元錢。
此地有3000多名員工,為了不擁堵,廠房安排不同時間點下班用餐。
餐廳一樓有廣發銀行和中國銀行,廣發銀行惠州分行捲入到僑興私募債違約時間中,目前還在和浙商財險撕扯。
宿舍區、食堂和工廠之間是一個籃球場,晚上8點多,有人在打籃球,有大人領著孩子在旁邊騎著童車,還有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在打羽毛球。他們就在附近求學。
有一部分員工建廠的時候就來到此地打工,他們的家就安在工廠,老人孩子全都在此。一個叫「阿彪」 的腿腳不靈便四十歲左右男子告訴記者,他已在此打工十多年,工資從來都能按時發放。現在一個月能拿4000多元。大多數員工的工資在3000多元。
在宿舍區和工廠區之間,看到好幾個腿腳不靈便人士,吳瑞林熱心助殘人,工廠裡有300多個殘障人士。
這是員工們信得過的企業,最近一段時間,外面瘋傳僑興私募債違約,僑興集團普通員工依然像水一樣平靜,他們大部分不了解這個事情,或者覺得不需要了解,或者覺得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他們是打工者,只要工資跟往常是一樣進入個人帳戶就行。
「三個多億,對老闆來說就是個鳥!」有員工說,這麼多廠房,這麼大一塊地。「我們老闆欠的都是大錢,銀行的,不欠員工的。」這裡每個月光水電費就要上千萬元。
大部分面孔都是年輕的,年輕人來了又走,工廠常年招工。大門口鐵柵欄處放著幾個白色的紅色的招工牌子,26日中午,門口右側攤位上,僑興電子招工點吸引了兩位35歲左右的男女,他們現場報了名字。
僑興電子是新三板掛牌企業,吳瑞林和橋興電子董事長曹超是實際控制人。該公司成立後,經歷過五次股權變更,大部分股權變更發生在幾個人之間,就像左手倒右手。
一到晚上,大門口右側過道上就擺上十幾米的小吃檔口,主要是麻辣燙,燒烤和砂鍋,主要食客就是僑興集團出來的年輕人。
臨近元旦,員工們正在加班加點工作,同時還要準備籃球和拔河比賽,元旦這天全場放假聯歡,籃球比賽的獲獎者據說有5000元的獎金,還設有抽獎環節。
從廠區大門口一直往裡面走,最南邊,是一個圍起來大宅,橫豎都有十多個窗戶,外牆和宅邸都是大理石裝修,正門口寫著「吳宅」,2008年所建,正面最為氣派,正南方有龍形圖案,大門有十多釐米高的門檻,不可通行汽車,右側有個停車棚,足可以停下二十多輛車。正房有四個羅馬立柱,門口是麒麟和鼎,鼎是用吊車從圍牆外面吊進宅子。整個建築豪華氣派。
在鐵門口一側幾平米的小亭子裡,保安看著監控屏幕,他們24小時值班。宅子前面是一個七八米寬的水溝,溝那邊就是農民房。有幾棟顯然爛尾,一個個窗戶像合不攏的嘴。據說吳瑞林把宅子對面的地買了空置下來,防止建房太多。
「整個房子花了5000多萬元,仿天安門的風格,石材什麼的都是從福建運來,加上裡面的紅木古董幾個億都不止。」值班保安聲稱,他當年目睹鼎從外面如何吊運進宅子。1
「整個房子花了5000多萬元,仿天安門的風格,石材什麼的都是從福建運來,加上裡面的紅木古董幾個億都不止。」值班保安聲稱,他當年目睹鼎從外面如何吊運進宅子。
晚上,寨子裡大部分都是黑乎乎的,右側後排透出燈光。
吳瑞林的三個兒子不在這裡住,一個親戚住在裡面,對僑興私募債違約,她稱搞不懂。
64歲的吳瑞林晚上會回到這裡休息。
對企業家而言,這個年齡還不算老。
勵志故事
和許多鄉土出身的企業家一樣,吳瑞林也有一個勵志故事。
吳瑞林1952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市,12個兄弟姐妹。母親45歲的時候生下了他,沒錢買筆墨,用鴨毛蘸水在青磚上練字,小學5年級輟學。
他做過裁縫,辦過採石場,17歲成為村裡最早的萬元戶,但一場意外火災將吳瑞林變得一無所有。吳瑞林倒表、倒布、包工程,那個年代這屬於投機倒把,吳瑞林創下了在「不法戶學習班」連續長達83天學習的記錄。
1982年,吳瑞林承包了鎮服裝廠「安海工業服裝公司」,手下有300多個工人,但隨後生意失敗。他轉移到深圳,在沙灣一個老鄉開辦的小電子廠做車間主任,來料加工最簡單的玩具型電話機。因為有38萬元提成,跟老闆鬧翻。
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他第一次接觸電話機,之後他靠代銷喇叭有了一點積累,部分終端客戶也是電話機。
1986年吳瑞林辦起了電話機來料加工廠。吳瑞林拼命找門路推銷,企業發展迅速。
1992年,吳瑞林轉移到惠州建廠,惠州當時已是最大的電話機產地,有成熟的配件市場,和TCL,德賽等為鄰,競爭對手強大,吳瑞林就是要和強者為伍,當然另一方面是當地投資優惠。
吳瑞林的開掛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有幾個事例對吳瑞林影響甚大,以至於他念念不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能準確記得。
一個是他同村世伯對他所述:甘蔗常常不是爛頭就是爛尾,或者是中間遭蟲蛀;其實人一輩子和甘蔗差不多,你還年輕,要多吃苦才能有後福。
這讓吳瑞林艱苦奮鬥,要做人上之人,風光時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官網所見,大多數新聞都發生在2008年之前,總結經驗,雄闊豪邁,但近年來基本不接受採訪。
人生起伏,也讓他感受到世事冷暖,比如當年服裝生意做得好,三個孩子坐在前排上課,和鎮長書記的孩子一起,服裝生意失敗,親戚和朋友避而遠之,孩子座位也被調到最後一排。
在深圳失業時,三個孩子到國貿大廈去玩,合起來吃一個冰棒,也讓他心生酸楚。
他賺到一點錢後,買了一個歐米茄,卻被同鄉嘲笑是假貨,並稱他是個小商人。他決定做大生意,才有了後來惠州投資辦廠。
吳瑞林足夠聰明,電話機競爭激烈,他主持開發了中國第一個液晶電話,一下打開市場,躋身一線梯隊。1999年,僑興環球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個到美國上市的民營企業。
他早就看到深圳電話機行業在沒落,深圳電話機廠批量倒閉,於是積極轉型到手機行業。
他還善於利用資本市場,2002年,僑興旗下的僑興環球利用在納斯達克募集的3.2億(合計人民幣)完成控股CECT手機,2002年收購中電通訊,2007年也在美國上市。
2004年中電通訊憑藉T868系列——「最小的PDA手機」這一成功的定位,聚焦女性客戶,搶佔了國內PDA手機市場的一塊真空,當年為公司創造了上億元的利潤。
規則
對員工守信用,不拖欠工資,不拖欠供應商,有員工說,2008年時金融危機,工人還加了工資。
一方面是膽大冒進,敢於嘗試。
另一方面,吳瑞林不那麼讓人放心。
儘管聲明到美國上市是為了規範公司治理,但顯然沒有做到。
2007年,僑興環球營業收入達到38.74億元,創歷史新高,僑興移動在紐交所上市,融資1.63億美元。
同年,僑興環球捲入訴訟之中。7月17日,僑興環球電話宣布子其公司僑興移動的2005年、2004年和2003年財報中存在特定錯誤。確定對2005年淨利潤高估了2%,對2004年淨利潤高估了93%,對2003年淨虧損低估了210%。美國兩個律師事務所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僑興環球電話和特定高管違反了聯邦證券法。後來僑興環球以240萬美元和解。
2009年,僑興環球將把僑興電信100%的股權出售給DFIL,DFIL是獨立第三方,但從僑興電子股份轉讓說明看,吳瑞林目前持有僑興電信大部分股權。
僑興環球從2008年開始陷入虧損,擁有中電通信的僑興移動也從2009年開始虧損,每年虧損2億-3億元。
2009年,僑興環球更名為環球資源,以進軍鉬礦等行業,顯示其進軍礦產的決心。
僑興環球持有僑興移動61%股權,2011年4月7日曾經試圖將後者私有化,後因故失敗。
而在2012年,因被指隱瞞重大信息,僑興環球又被多名美國投資者告上法庭,被指缺少完善的內部和財政監管體系。2011年6月,僑興環球資源旗下一家子公司向公司前主席吳瑞林的一個帳戶中轉入了一筆資金。
但是到2012年,僑興集團終於可以不用為訴訟煩惱了,因業績不佳。僑興移動2012年5月2日被紐交所摘牌,僑興資源股票摘牌,該決定將於2012年6月25日開盤時正式生效。
差異
就在僑興環球更名的同一年,2009年,吳氏家族持股75%的瑞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募資7億元。瑞金礦業的主要資產是內蒙古擁有三座金礦,上市第一天股價一度上漲至7.12港元/股,吳瑞林持股市值53億港元。
瑞金礦業剛上市時,給人績優股印象,上市後兩年每年營收破10億元,兩年淨利潤合計超過13億元,然而2011年媒體曝出其位於內蒙古的三座金礦全部沒有生產經營跡象。2011年瑞金礦業停牌,今年披露了2011年至2015年的定期報告,5年合計虧損32.54一元。
和僑興環球、僑興移動非常相似,融一筆錢賺幾年錢,然後來個巨虧。
但就是這麼多困難,僑興集團經營業績貌似還沒受多大影響。
根據僑興私募債產品說明書,僑興電訊2012年度、2013年度以及2014年前7個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67億元,17.79億元,9.4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04億元、1.09億元和5987萬元。
僑興電信2012年度、2013年度以及2014年前7個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89億元,22.16億元和12.8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2億元,1.83億元和7931萬元。
這就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巨虧,業績不佳,摘牌退市。
另一方面,僑興集團的其他業務依然穩健,有聲有色。
僑興集團截至2014年7月末總資產166.88億元,所有者權益120.11億元。2013年,僑興集團營業總收入67.30億元,淨利潤6.98億元,經營活動淨現金流5.18億元。
今年6月15日掛牌的新三板公司業績並不好,2013、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1億元、3.85億元,淨利潤只有-237.96萬元和84.52萬元,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98%以上。
2015年7月17日,僑興電子全體股東向僑興電子增資9500萬元。今年上半年資產負債率降低為47.16%。
但是經營業績有了很大起伏,僑興電子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6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3.95%,毛利率從5%提升到10.41%。淨利潤為388萬元,減少43.45%。
僑興電訊和僑興電信主要是電話機、固定電話,僑興發展主要是純貿易業務,僑興電子屬於手機整機、MP3等業務,中電通信擁有入網許可,但沒有生產線,收入主要來源是委託第三方生產,不存在貼牌情況。僑興電子主要為外部品牌商貼牌代工,有自己的生產線。
僑興電訊的上是遊僑興發展,下遊是僑興電信。
大多數人會被這些名字繞暈,這些公司和已被摘牌的僑興資源、僑興移動什麼關係,也很難一下說清楚。
有意思的是,僑興集團業績如此之好,吳瑞林如此熟悉和熱衷資本市場,為什麼不將旗下公司拿到內地資本市場上市,可以融資,還可以增發收購多元化,掛牌到新三板一個業績並不算好的企業,不知道目的如何。
僑興集團等7位股東通過質押僑興電子股票,融了5億元。
私募債
據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12月26日公告,當月22日到期的僑興電信私募債,兌付資金未有到帳此,此前僑興電訊、僑興電信已有兩期分別於12月15日、16日到期的債券發生違約,涉及本息3.12億元。
僑興私募債共有10億元,還不知道最終違約規模有多大,記者多次聯繫僑興集團,未能獲得回應。
根據僑興私募債發行說明書,募投項目基於第四代通訊技術的通訊終端產品製造與應用項目,由僑興集團有限公司統籌安排,總投資額15億元,截至2014年10月已投資3.4億元,2014年已產生銷售收入5億元,預計2015年可產生銷售收入10億元,2016年起每年可產生銷售收入12億元,預計2014-2016年淨利潤為6億元。
但是,根據僑興集團向浙商財險提供的募集資金使用情況顯示,10億元中,用於置換或補充各商業銀行2014年前後的強制退出貸款就約7億元,僑興集團下屬製造企業產業升級之設備更新改造項目及新增7000平米附屬生產車間及倉庫基建工程項目等用了大約2億元,剩餘約1億元用於補充下屬製造企業流動資金。
根據2014年9月30日人行徵信報告,僑興電訊未結清貸款9筆,累計金額7.94億元,全部為正常類貸款,且無不良記錄和其他負面信息。
2014年僑興電訊向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借款總額為5.59億元,僑興電信向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借款3.48億元。兩個子公司欠了廣發銀行9億的債務。
很可能是有銀行抽貸,僑興集團虛構資金用途進行募資。
對本次私募債違約原因,僑興集團有人表示,銀行年底抽貸比較厲害。
據財新報導,2015年末僑興集團總負債約112億元,其中,存續貸款餘額(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之和)約為51億元,佔比將近一半。實際貸款主體主要是僑興電訊、僑興電信,前者約有貸款餘額39億元,後者有11億元。2015年末,僑興集團總資產241億元,資產負債率約46%;營業收入75億元,淨利潤7億餘元;經營性現金流約有38億元。
如此之大規模的經營性現金淨流入,相對於營業收入而言算是比例比較高的,經營性現金流如此充沛,淨利潤的可靠性就高一些,卻出現債券違約。實在是令人費解。
一方面是業務景氣度下降,另一方面,僑興集團總資產快速增加資產負債率在下降。
當地不少人是通過媒體報導了解到僑興私募債違約。惠州金融局相關人士表示,他們詢問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得到的反饋是沒有跟浙商財險籤訂保函。目前沒有收到僑興集團的求助,平時打交道並不多。
浦發銀行惠州分行一位管理人員,他們之前有意給僑興集團貸款,後來沒有貸。
一位惠州博羅縣官員認為,僑興集團是在「圈地」。僑興集團有四個產業園,其中兩個沒動工。
僑興集團第二工業園位於博羅縣體育館附近,門口貼著一家公司的招工廣告,靠近大馬路一側沒有廠房,種著綠化植物,門衛表示,工業園從側面門進入。大門右側的一個門貼著榮興集團的牌子,也有僑興淨水機的牌子。據稱有1000多工人,因為附近缺少購物休閒場所,招不到工人,有時候要從總廠調人。據門衛稱僑興淨水機的生意不錯,每兩天向外發一車貨。
戳這裡,下載e公司APP鎖定上市公司實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