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發銀行因僑興債被重罰7.22億元後,又有13家出資機構被罰。
12月29日,銀監會網站發文稱,近日,銀監會又依法對涉及該案的13家出資機構作出了行政處罰,包括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恆豐銀行、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吉林環城農村商業銀行、吉林舒蘭農村商業銀行、吉林永吉農村商業銀行、吉林蛟河農村商業銀行、吉林公主嶺農村商業銀行、吉林乾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罰沒金額合計13.41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6.61億元,並處1倍罰款6.61億元,其他違規罰款1930萬元。
在人員方面,有45名責任人被罰。其中,取消6人高管任職資格,禁止3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對36名高級管理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警告和經濟處罰。
銀監會表示,這些機構的違規行為,性質惡劣,後果嚴重,只有依法嚴處,才能令其深刻吸取教訓,並對行業和市場形成足夠的警示作用。
11月21日,銀監會向廣發銀行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依法查處了廣發銀行惠州分行違規擔保案件。廣發銀行總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罰沒合計7.22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17553.79萬元,並處以3倍罰款52661.37萬元,其他違規罰款2000萬元。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和2名原紀委書記、6名涉案員工以及廣發銀行總行負有管理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被不同程度處罰。
據澎湃新聞了解,廣發違規擔保案涉及三類機構:案發機構、通道機構、出資機構。除了前述處罰中的案發機構和出資機構,涉案通道機構的罰單也在銀監會官網上相繼披露。
據《經濟日報》報導,僑興債違約案除了涉及已被處罰的廣發銀行以外,該還涉及浙江稠州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民信託有限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據報導,上述機構違規接受廣發銀行兜底保函等協議,盡調與核保流於形式,牽線搭橋作「通道」,協助完成相關交易,嚴重違反了審慎經營規則,最終釀成案件。
上述表格根據銀監會官網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統計,「—」為處罰信息尚未披露
澎湃新聞根據銀監會官網披露的罰單統計,上述「通道」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合計被罰529萬。目前的公開信息顯示,廣發銀行僑興債案涉案案發機構、通道機構、出資機構三者共21家,合計被罰20.6829億元。
銀監會稱,根據違法所得計算,原則上「沒一罰一」,讓機構明白「違法獲利者,必將無利可圖」。各金融機構繳納的罰款來自自己的利潤,這些機構利潤充足,運營平穩,交了罰款也不會影響正常經營。銀行業機構不管大小都有監管部門看著,處罰就是敲警鐘,就是要讓銀行更好發展。
只有監管「長牙齒」,機構才能長記性,真正做到敬畏規則、合規經營。銀監會在通報中表示,至此,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件監管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工作已基本結束。下一步,銀監會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廉潔監管,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