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兮 北京報導
曾身陷「僑興案」的天津濱海農商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似乎不太「好看」。
7月30日,天津濱海農商行發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該銀行營業收入為7.0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3.59億元,下降約48%;淨利潤僅1.33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6.77億元下降超80%。
同時,本報記者梳理發現,這兩年,該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不斷下降。
數據顯示,天津濱海農商行2016年淨利潤為8.65億元,到2017年則下降為5.04億元,同比減少 3.61 億元,減幅 41.73%。2017 年實現營業收入 21.22 億元,較上年下降46.34%。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簡稱「聯合資信」)在7月10日發布的《2018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中指出,濱海農商行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對營業收入貢獻度較低。而2017 年該行營業收入較上年下降明顯,主要是由於利息淨收入減少所致。
「2017 年以來,濱海農商行利息收入下降較快,一方面是利差收窄和有效信貸需求下降導致貸款利息收入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在強監管環境下,濱海農商 行控制投資力度並調整投資結構,導致相關利息收入下降較快。利息支出方面,濱海農商行 對同業資金的依賴程度較高,加之市場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導致其市場融入資金的利息支出規模快速增長;結構性存款的快速增長也導致 存款利息支出快速上升。綜合上述兩方面因素, 導致濱海農商行利息淨收入下降明顯。」上述報告還進一步指出。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天津濱海農商行實現利息淨收入則下降至6.22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12.98億元,降幅超過50%,佔營業收入的88%。
除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下降明顯之外,天津濱海農商行資產質量亦面臨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行貸款總額為735.45億元,其中,關注類貸款為76億,去年同期為37.2億;不良貸款為21.53億,去年同期僅16.98億;不良率為2.93%,較去年同期上漲0.63個百分點。實際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餘額29.62億元。
上述報告亦分析指出,總體看,濱海農商行整體盈利水平下降明顯;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面臨較大壓力,濱海農商行未來盈利水平存在繼續下降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濱海銀行還曾因身陷「廣發僑興案」被罰高達1.61億元。
2017 年 12 月,銀保監會在其官網公布了廣發僑興案的處罰結果。而在廣發銀 行違規擔保案件中,天津濱海農商行因同業業務違規接受第三方金融機構信用擔保,違反國家規定從事投資活動而受到監管處罰,投資金額為10億元(已收回2.1億元),罰沒金額為1.61 億元。
「此外,因融資主體僑興集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濱海農商行該筆投資業務已形成不良, 撥備計提壓力快速上升,對其整體盈利水平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上述報告亦指出。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