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最愛的小籠湯包是「非遺」?看上去簡單,做好也不容易

2020-12-15 輕鬆視角

2018年6月11日,安徽蕪湖,這吃貨們最愛的美食是「非遺」?看上去簡單做好了也不容易!

蕪湖的湯包,又叫小籠湯包,記得小時候,一般都是家裡來客人的時候,父母才會去買上一籠的小包子來招待,有的人家捨不得,更是把買回來的包子裡面的肉餡取出來做圓子湯吃,外面的皮省下來給孩子嘗一嘗鮮。現在日子好了,但是小籠包還是我們吃貨們的最愛,一般1元錢,一個算便宜的了。

蕪湖小籠湯包,做法雖簡單,但是要真正做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作為蕪湖人舌尖上的美食,早在2010年,小籠湯包就已經入選蕪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精細的過程、精緻的取材、精良的製作,這湯包雖小,背後的製作工藝卻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美食之精髓。

今年的中國文化遺產日上,蕪湖市博物館特地收藏了當地烹飪大師劉扣鎖老先生編寫的「蕪湖湯包」工藝標準樣冊,現場他交予百年老字號四季春的非遺傳承人張東昌先生,並轉交給博物館收藏,作為當地的非遺文化見證。

烹飪大師劉扣鎖老先生,今年74歲,他10多歲就入廚師館子裡學藝,他說當年自己還沒有這桌子高了,劉師傅正在向百年老字號四季春的非遺傳承人張東昌先生現場演示製作小籠包的工序步驟。

作為蕪湖地方美食的非遺傳承人,張東昌先生也廚藝精湛,他現場製作傳統的蕪湖湯包,先是把醒好的面搓好,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

然後用擀麵杖擀成四邊薄、中間略厚的包子皮,每張皮上包入適量的肉餡,即成紅白相間的湯包。張東昌認為小籠湯包這些傳統小吃的製作技藝不僅體現了歷史上蕪湖作為商埠碼頭城市的飲食文化特徵,即多樣性、包容性,也體現了白案技術在南方飲食中的獨特創新,不僅迎合了南方人的口味,也使得蕪湖當地餐飲文化更加多元化。

這湯包好不好?關鍵在於肉餡料的製作,原料為豬肉前腿肉和皮凍,將豬肉絞碎攪拌,依次加入鹽、味精、胡椒、蔥、姜、蒜、糖等,製作皮凍,新鮮肉皮洗淨、祛毛、焯水、再次熬煮,加入鹽、味精、胡椒、蔥、姜、蒜、糖等調料,製成皮凍攪碎後放入餡料之中。

小籠湯包的包法也很有講究,現場四季春的大廚孫梅在做演示,包子上一般是順時針打20個左右的褶,至少要有18個褶子。

劉扣鎖老先生介紹,湯包一個重量不能低於35克,包子上蒸籠蒸時的距離要擺放均勻,整個過程大約7分鐘左右的時間。

蒸好的小籠包子香氣四溢,可以蘸上醋吃,味道更好吃,蕪湖小籠包子,你喜歡吃嗎?

相關焦點

  • 安徽蕪湖:最愛的小籠湯包是「非遺」?看上去簡單,做好也不容易
    2018年6月11日,安徽蕪湖,這吃貨們最愛的美食是「非遺」?看上去簡單做好了也不容易!蕪湖的湯包,又叫小籠湯包,記得小時候,一般都是家裡來客人的時候,父母才會去買上一籠的小包子來招待,有的人家捨不得,更是把買回來的包子裡面的肉餡取出來做圓子湯吃,外面的皮省下來給孩子嘗一嘗鮮。現在日子好了,但是小籠包還是我們吃貨們的最愛,一般1元錢,一個算便宜的了。
  • 安徽蕪湖:小籠湯包也是「非遺」,做法簡單真正做好並不容易
    「先咬破一個小口,慢慢吮吸其中的湯汁,滿口濃鬱,唇齒留香......」你一定想不到,這好吃的小籠湯包居然是「非遺」,做法簡單真正做好也不容易!在我們安徽蕪湖,一大清早,很多人會去街頭巷尾的各個早點攤買好吃的,這裡面排在第一位的小籠湯包,是很多食客的最愛,食量小的人能吃4、5個,食量大的人一次可以吃上一籠10個都不嫌夠!我們蕪湖這小籠湯包,是很多蕪湖人舌尖上的美食,早在2010年,就已經入選蕪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安徽蕪湖:小籠湯包也是「非遺」,做法簡單真正做好並不容易
    「先咬破一個小口,慢慢吮吸其中的湯汁,滿口濃鬱,唇齒留香......」你一定想不到,這好吃的小籠湯包居然是「非遺」,做法簡單真正做好也不容易!在我們安徽蕪湖,一大清早,很多人會去街頭巷尾的各個早點攤買好吃的,這裡面排在第一位的小籠湯包,是很多食客的最愛,食量小的人能吃4、5個,食量大的人一次可以吃上一籠10個都不嫌夠!我們蕪湖這小籠湯包,是很多蕪湖人舌尖上的美食,早在2010年,就已經入選蕪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非遺」蕪湖小籠湯包,天下一絕,想不到它的做法卻是簡單而不容易
    大家好,我是阿呆,今天我們來聊一道主食——小籠湯包。說到小籠湯包,我相信我們安徽蕪湖的小籠湯包那是天下一絕。蕪湖的小籠湯包,是很多人舌尖上的美食,你走在蕪湖的大街小巷,家家飯館都有小籠灌湯包。
  • 安徽蕪湖:「非遺」湯包技藝傳存後人
    2018年6月9日,中國文化遺產日,安徽蕪湖市博物館內,今年74歲的當地烹飪大師劉扣鎖將他編寫的「蕪湖湯包」的工藝標準樣冊,轉贈博物館收藏。「蕪湖湯包」有著悠久的烹飪歷史,當地現存著不少以小籠湯包為特色的百年老店,今年74歲的烹飪大師劉扣鎖從10多歲開始學藝,在當地的百年老字號四季春從事了幾十年的美食製作,蕪湖小籠湯包,被吃貨們定為到蕪湖必吃的小吃美食,湯包這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看似嚴苛的標準,其實都是在小吃開創和製作的數年間,不斷完善發展,最終成熟成型,火候差一分或許口感不夠、食材少一樣味道則可能差強人意
  • 尋味中國 91 蕪湖的小籠湯包
    比如一個城市中的這家和那家小籠有什麼差距,蕪湖與南京小籠有何不同。進行橫向對比需要更多的閱歷。蕪湖小籠沒什麼特色,就是無論從哪兩個維度,它對我而言都太熟悉了,與我平時在九江吃的小籠湯包毫無二致。若是一位蕪湖人來九江旅遊,在市內點一份小籠湯包,感受應當和我一樣。兩個城市相距350公裡,卻有一種同質化的飲食,必有其背後的邏輯。
  • 四季春酒店|這家蕪湖老字號的小籠湯包可謂一絕!
    「鳩茲」,是蕪湖最早見於史籍的名稱,意為「鳩鳥棲息繁衍之所」。「鳩茲」之名充溢著愛、健康、幸福、聰慧、勤勞和希望,至今仍是蕪湖的代稱。製作八寶葫蘆鴨選擇當地的麻鴨 ,大概兩斤重左右,也就是1000克到1200克左右,第一步製作流程是整鴨去骨,要保證麻鴨的皮不破,檢驗它的方法最簡單的一種是就是用水灌進整鴨的身體水不往外面溢出來,接著炒制八寶餡料裝在去骨的鴨皮裡面
  • 蕪湖小籠湯包圈子,它必須擁有姓名……
  • 尋味安徽蕪湖的特色美食小吃
    蝦籽面是一道具有濃鬱的江南風味傳統小吃,是安徽蕪湖人的有名的小吃,蝦籽面採取「寬湯窄面」之法,將麵條煮沸後略加冷水煮上片刻後撈起,再兌入用蝦籽、豬油、等佐料精心熬製的高湯即可。蕪湖蟹黃湯包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就享有盛名。湯包呈半透明狀,皮薄餡大,湯多肉嫩,油黃味鮮,蒸熟后里面的湯汁隱約可見,極其誘人。
  • 袁詠琳「乘風破浪」來安徽蕪湖,粉絲見面會開心嘗美食玩嗨了
    2020年10月3日,安徽蕪湖,美女歌手袁詠琳「乘風破浪」來到蕪湖蘇寧廣場粉絲見面會,「姐姐」現場開心嘗美食玩嗨了!10月3日,安徽蕪湖,美女歌手袁詠琳「乘風破浪」來到蕪湖蘇寧廣場粉絲見面會,「姐姐」現場開心嘗美食玩嗨了,這是袁詠琳在品嘗蕪湖特色小吃「赤豆酒釀」後的表情。
  • 蕪湖超好吃的12家小籠湯包!每一家都讓人流口水!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幾家小籠湯包店看看到底哪家小籠包最好吃最地道哪家又是你心中的NO.1呢蝦仁和三鮮餡裡都有完整的河蝦仁蟹黃的也有隱約的蟹鮮味即使是最實惠的「小籠湯包」肉鮮味也堪稱誘人名頭可能不是最響的但味道絲毫不遜色他家湯包可以算的上是蕪湖的高水準皮薄湯足 略甜蟹黃味的道很濃但是一點都不膩
  • 手把手教您如何在家製作蕪湖特色小吃-小籠湯包
    【小籠湯包的由來和特色】小籠湯包又名灌湯包,傳說源於南宋年間就有專門的店面經營灌漿饅頭蝦肉包子了
  • 蝦籽面小籠湯包酥燒餅 蕪湖三大傳統小吃將進罍街
    2013年05月29日 04:26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蝦籽面、小籠湯包、酥燒餅,說起這三樣,蕪湖人一定不陌生。這是蕪湖有12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耿福興傳統小吃「三大件」。
  • 安徽各城市最出名的早點,第一個全國有名,最後一個大家都愛吃!
    隨著安徽大雪又一次來臨,各地都被大雪覆蓋了,天氣也越來越冷,很多小夥伴都喜歡賴床,甚至不吃早飯!這是不對滴!小編今天就來盤點下安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早點,保準你看了流口水,以後吃早點的積極性就有了!是合肥人最愛吃的早點之一,在國內都很出名。2、蕪湖——小籠湯包我說小籠炭包蕪湖稱世界第一,有人不服嗎?!蕪湖湯包吃過的都說好。歷史悠久傳承了幾千年的蕪湖湯包,早已是全世界公認最好吃的湯包之一,精緻的湯包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 尋味安徽蕪湖的特色美食小吃
    蝦籽面是一道具有濃鬱的江南風味傳統小吃,是安徽蕪湖人的有名的小吃,蝦籽面採取「寬湯窄面」之法,將麵條煮沸後略加冷水煮上片刻後撈起,再兌入用蝦籽、豬油、等佐料精心熬製的高湯即可。蕪湖蟹黃湯包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就享有盛名。湯包呈半透明狀,皮薄餡大,湯多肉嫩,油黃味鮮,蒸熟后里面的湯汁隱約可見,極其誘人。
  •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蕪湖
    2、蕪湖瓜子蕪湖市被人們稱為「瓜子城」,瓜子種類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數「傻子瓜子」。3、蕪湖蟹黃湯包早在20年代初期,蕪湖「同慶樓」、「醉春」、「一品軒」等大餐館供應的蟹黃湯包就享有盛名。4、蕪湖燒賣它創製於是1757年。
  • 對不起,我要去蕪湖了!
    沒錯,她就是安徽蕪湖。顧名思義,這道美食就是藕+稀飯,聽著簡單,但味道卻一點都不簡單。而蕪湖的藕稀飯,最正宗的莫過於「何正源藕稀飯」。用料講究,工序嚴謹,純手工製作的這一碗清香甜蜜,滋潤了一代代蕪湖人。 小籠湯包
  • 蕪湖和九江,一籠湯包透射的百餘年城市興衰史
    比如一個城市中的這家和那家小籠有什麼差距,蕪湖與南京小籠有何不同。進行橫向對比需要更多的閱歷。蕪湖小籠沒什麼特色,就是無論從哪兩個維度,它對我而言都太熟悉了,與我平時在九江吃的小籠湯包毫無二致。若是一位蕪湖人來九江旅遊,在市內點一份小籠湯包,感受應當和我一樣。
  •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
    蕪湖自古以風味美食聞名,主要體現的是沿江菜系的特色,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重形、色,善用糖調味。極度負盛名的「蕪湖三鮮」,即盛產於長江蕪湖段水域的刀魚、鰣魚、螃蟹。不說那些名目繁多的煎炸煨燉、糖醋溜絲、清蒸魚的烹調口味,單是多次上榜《舌尖上的中國》的蝦籽面、小籠湯包、渣肉蒸飯就能讓你一飽口福。
  • 越簡單的美食越好吃,安徽蕪湖這大哥家的老麵包有好多人排隊
    安徽蕪湖,現在流行吃這簡單的美食,越簡單的美食越好吃,這大哥家做的50年代老麵包,你吃過嗎?安徽蕪湖,這大哥家做的50年代老麵包,還沒有出鍋就有好多人在排隊等著買。大哥家做的老麵包,一鍋就有近200個,看上去和饅頭差不多,大哥說越簡單的美食其實越好吃!大哥家做的老麵包,配方材料其實真簡單,大哥說就是麵粉和雞蛋,就是追求一種過去小時候的味道。麵包機將一個個的雞蛋麵粉注入這一格一格的烘焙鍋裡,大概1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