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有淡水海水之分,無論生長在哪個水域,魚能不能吃都是吃貨們關心的首要問題。有不少魚,因為「太髒」了,遭人嫌棄,這些魚會被冠以「垃圾魚」的外號。經常被叫成「垃圾魚」的這3種魚,你都認識嗎?
清道夫魚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魚,這種魚會以水中的一些雜物為食,無論是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是一些殘留的飼料,甚至是其它魚的屍體。只要是可以吃的東西,清道夫都會把它們吃掉。
以廢棄物為生的清道夫,被認為是很髒的一種魚,而且它有著較為堅硬的外殼,而沒有什麼肉。所以在我國通常被作為觀賞魚,而很少人會去吃它。在水缸裡放一條清道夫,它會清理其它觀賞魚的排洩物,從而淨化汙水。但是在某些地方,人們也把清道夫烤了吃。將清道夫清洗處理後,整條魚放在架子上烘烤,烤熟後再破開魚身,吃裡面的肉。
鯰魚這種魚類,是一種愛吃「葷」的魚類。它喜歡吃各種腐肉,通常會用雞鴨等的內臟來飼養鯰魚。而鯰魚又喜歡往泥裡鑽,所以養鯰魚的魚塘看起來總是髒兮兮的,於是有人就會覺得鯰魚這種魚也是很髒的一種垃圾魚。雖然鯰魚愛吃腐肉,但是在對鯰魚的檢測中並沒有發現超標的重金屬含量。
所以說鯰魚是垃圾魚的其實有失偏頗,有的魚塘不加管理,導致水質很差的,那確實像個垃圾場。但是如果是正規渠道飼養的鯰魚,魚肉還是很有營養價值的。
羅非魚是一種有著極強生存能力的魚類,它不矯情,即使是水質很差的汙水溝,它也能頑強生存。因為長在汙水溝中,有的人就覺得這種魚也是一種垃圾魚。但是羅非魚本身肉質鮮美,受到不少食客的喜愛。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專門飼養羅非魚的魚塘,這些魚塘的水乾淨清冽,在這樣的環境中養出來的魚,自然和垃圾魚搭不上什麼關係了。羅非魚在很多地方都是餐桌上的美食。
生活在汙水中,並非羅非魚的本意。如果汙水治理得當,那麼人們看到的將是羅非魚在清水中嬉戲的場景,也就不會把它稱作垃圾魚了。
3種「垃圾魚」,你吃過幾種?最後一種經常在餐桌上見到。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