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樹雌雄同體,壽命長達百年已成瀕危物種,如今世界僅存一棵

2020-12-10 騰訊網

引言

我國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文人葛洪曾在《抱樸子·明本》說道:「然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表明了世間萬物多數會因為其數量稀少而顯得珍貴,一旦數量多了反而就變得低賤。比如在我國浙江省現身的「普陀鵝耳櫪」,這種樹木雌雄同體,如今在世界都只有一顆,被譽為「全世界最珍貴的樹」。

01

「鵝耳櫪」是屬於樺木科的一種喬木,平均高度可以達到10米左右,一般分布在我國遼寧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甘肅省和陝西省內,部分海拔500米到2000米的地區, 此外在朝鮮和日本等國也有少量分布。因為鵝耳櫪木材的材質十分堅韌,在我國比較常見,歷來被用於製造農具、家具和日用器具等木製品,其種子含油量也特別豐富,也普遍被用於生產食用油或工業用油。

▲鵝耳櫪照片

然而在1930年之時,我國著名植物學家鍾觀光,在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頂的慧濟寺採集植物標本時,發現了一棵特別的鵝耳櫪。經過長達兩年的研究後,他發現這株鵝耳櫪不僅具有普通鵝耳櫪的全部特點,而且還具有耐陰、耐旱和抗風等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壽命長達百年且雌雄同體!這樣的鵝耳櫪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僅有一棵。因為其是在普陀山被發現的,因此林業學家鄭萬鈞教授便將其命名為「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照片

02

事實上,因為僅存一棵被稱為「地球獨子」的百年古樹——普陀鵝耳櫪,還與一個佛門傳說相關。據說,在八仙還是凡人之際,曾四處遊歷苦尋得道成仙之法,後來在普陀山頂之上遇到了專門等候他們的觀音菩薩,於是便在此聆聽觀音菩薩講經。而在觀音菩薩講經的時候,一顆鵝耳櫪種子正好落在了觀音菩薩頭上,便被其種在了這裡,生根發芽。

▲慧濟寺照片

到了明朝,一位法號圓慧的僧人在此修建了慧濟庵,四百多年後清朝的僧人能積又將慧濟庵擴建為慧濟寺。普陀山因為被人們譽為「觀音菩薩教化眾生之地」而享譽海內外,成為了「海天佛國」、「南海聖境」,慧濟寺和這株普陀鵝耳櫪也因此被人們妥善地保護了起來,直到現在依然完好無損。

▲普陀鵝耳櫪樹葉照片

不過鵝耳櫪實在太過常見,世人一直沒有發現這株普陀鵝耳櫪,是雌雄同體的特殊存在,此前經常砍下其枝幹,用以製造器具,其果實也經常被人為採摘,直到1932年後才受到特殊的保護,以至於它已經成了瀕危物種。

03

普陀鵝耳櫪在被發現之後,因為其雌雄同株的特點而被稱為「夫妻樹」。而它之所以是全世界僅存的一株普陀鵝耳櫪,也是因為其雌雄同株所致。普陀鵝耳櫪雌花和雄花的花期並不相同,所以授粉相對而言就比較困難,加之其生長環境比較特殊,不僅需該地雲霧較多、溼度較大,而且還得年平均溫度在16℃左右,因此,在這樣苛刻的環境要求下,浙江這棵百年普陀鵝耳櫪古樹成了世界僅存的一棵。

▲普陀鵝耳櫪果實照片

目前,普陀鵝耳櫪已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這株生長在慧濟寺旁的普陀鵝耳櫪,也受到了相關單位的嚴格保護,並且在浙江省舟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帶領下,專家們還對其繁殖方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後選擇採用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雙管齊下的方式,嘗試人工培育普陀鵝耳櫪。

▲專家培植普陀鵝耳櫪幼苗

2011年9月29日,為了進一步探尋普陀鵝耳櫪的培育方法,我國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其種子帶入了太空之中,進行太空育種試驗。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努力之後,如今我國已經培育出了3萬餘株普陀鵝耳櫪的幼苗,有望幫助這株「全世界最珍貴的樹」脫離瀕臨滅絕的危險。

結語

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寫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經典地概括了西漢建國功臣韓信的一生,他成為大將軍是因為蕭何的推薦,最後身死又是因為蕭何的計謀。這正如普陀鵝耳櫪一樣,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其雌雄同株的特點,而成為僅存一株的瀕危物種也是因為其雌雄同株的特點。不過歸根結底,普陀鵝耳櫪以及大多數物種瀕危的原因,都是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們確實有責任和義務對其進行保護,更應該積極地尋求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方法!

參考資料:

《抱樸子·明本》

《史記·淮陰侯列傳》

相關焦點

  • 隨處可見的銀杏樹,為什麼卻是瀕危物種?
    如今的銀杏樹遍布了許多國家。在我國,銀杏更是城市道路和庭院公園綠化的首選樹種。然而,在1999年國家發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中,銀杏就被列為了重點一級保護物種。銀杏也被科學家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為何隨處可見的銀杏會是瀕危物種?什麼樣的物種屬於瀕危物種?某一種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
  • 浙江一棵400年古樹,被一家族16代人守護,收入能超出你想像!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對於這些奇怪的事物總是抱著濃厚的興趣,想要去了解,想要去一探究竟。
  • 浙江普陀山的「聖樹」:為我國特有珍稀植物,全球僅存一棵!
    浙江普陀山的"聖樹":為我國特有珍稀植物,全球僅存一棵!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種類不計其數,而這些植物一直分布在各個地區,由於每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一樣,所生長的植物類型也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這些植物為每個地區都增添了不少光彩。
  • 珍稀物種紅豆樹——「願君莫採擷,此物已瀕危」
    紅豆樹植株高大,壽命長,尤其是種子色彩豔麗,猶如珊瑚珍珠,是古代詩詞文化中紅豆的主要樹種,如今發現最古老的紅豆樹,是重慶市黔江區的一株1200年的「紅豆樹王」,樹高達27米,胸徑1.83米,由於樹齡較長,樹洞已空心,樹洞可同時容納十位成年人。讓人稱奇的是,經過1000多年的風雨剝蝕,雖然樹心已空,但是紅豆樹依然枝繁葉茂。
  •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一棵樹,目前已活了4851年,生長在中國!
    我們都知道樹的壽命是很長的,在我國一些地方也有一些古樹,他們在很早之前就被種在那裡,活了很多年,仍然在生長,我們印象中的古樹大多是活了幾百年的樹,但能活這麼久,已經稱得上是古樹,畢竟那種能活上萬年的神樹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 銀杏樹滿大街都是,為何還是瀕危物種?
    記得小時候,銀杏樹可是個稀罕物,上高中的時候有位校友贈送了母校一棵銀杏樹,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網上的資料顯示,銀杏樹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的一員,保護級別是瀕危。然而現如今,我們在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銀杏樹,尤其在一些景點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銀杏樹的身影!
  • 科學菌:滿大街的銀杏樹,怎麼就成瀕危物種了?基因測序揭示驚人事實
    銀杏樹是我國特別受歡迎的景觀樹之一,不僅壽命長,而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銀杏樹的身影。
  • 我國有一棵珍稀寶貝樹,長在浙江普陀山,有專人看守,全球只一棵
    在我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有一棵長了約250的大樹,這棵樹可不是一般的樹,它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現在世界上僅存一棵,被稱為「世界獨子」。這世界上唯一的一棵普陀鵝耳櫪如今就長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佛頂山慧濟寺後門左側,普陀鵝耳櫪是瀕危種,經評估,其瀕危等級為「極危」,也就是說普陀鵝耳櫪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了。
  • 世界上最大貝殼,有「食人蚌」之稱,卻被車成珠子,已成易危物種
    在動物世界中,貝類動物是種類非常繁多的軟體動物,其中又分為有殼貝類或無殼貝類,而有殼貝類合起兩片外殼都能夾住獵物,最為驚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貝殼——大硨磲,合起兩片外殼能夾住一個人,所以又稱為食人蚌、食人貝等。
  • 科學家發現一隻雌雄同體的蜜蜂,從正中間一分為二
    科學家發現一隻雌雄同體的蜜蜂,從正中間一分為二  Emma Chou • 2020-04-03 15:33:17 來源:前瞻網
  • 全球獨一無二的一棵樹,就長在中國普陀山上,雌雄同株今已250歲
    全球獨一無二的一棵樹,就長在中國普陀山上,雌雄同株今已250歲在1930年,我們國家的植物學家教授在來普陀山遊玩兒的時候,發現了一顆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長得又高大的樹木。問了在這裡面的解說員以後,知道了這棵樹已經200多歲了。
  • 浙江現最珍貴的樹,每天都有警衛看守,且全球僅此一棵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而中國還是世界四大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各種生物也都是多種多樣的,自然也會有很多神奇和古老的生物存在著,有些生物甚至能夠存活上百年,已經為非常稀有的了
  • 浙江普陀山「神樹」,竟是瀕危物種,被稱為「地球獨子」
    這種普陀鵝耳櫪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僅存一種,對於保護物種、增加普陀島自然風景區的風景具有重要意義。這棵樹在地表上兩個枝幹並排生長,在一尺多的高度分成兩個枝幹,然後繼續有規律地分成兩個,所以也叫「夫妻樹」。相傳這棵樹是200多年前一位緬甸僧人在此遊歷,在普陀山膜拜而種植的。它是世界上罕見的植物。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出現了中華鱉(甲魚),系瀕危物種3個級別中的最輕一檔「易危」,即「滅絕機率大增種類」。據說,這一結果是考慮到甲魚在日本、中國等地的生存狀況,理由是野生甲魚被捕獲用於食用與養殖,個體數量不斷減少。
  • 介紹幾種雌雄同體的動物,看它們是怎麼玩雙手互搏的
    在自然界裡有大量的雌雄同體的動物,比如蝸牛和蛞蝓就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性也發現在一些魚類和其他較小的脊椎動物中,粗略估計雌雄同體的動物物種的數量是65000多種,目前已知的動物物種的總數約是860萬,雌雄同體的動物物種的比例約為0.7%。
  • 浙江有棵最老古樹,活1.2萬年了,地球上的銀杏幾乎都是其子孫
    我們在旅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百年古樹,粗的幾個人都合抱不過來,有些古樹甚至已經活了上千年了還好好的。那麼我國最古老的樹活了多少年呢?相信很多人都關注過這個問題,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浙江的一課活了1.2萬年的銀杏樹,目前可以說是我國最古老的樹了。
  • 廈門1910棵古樹名木 每一棵都有故事
    據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最新的普查數據統計,廈門的古樹名木多達1910棵,其中同安佔624棵,翔安佔406棵。  今年3月12日,正值全國第37個植樹節。連日來,導報記者逐一走訪了廈門樹木中的八大「最」,帶大家了解這些古樹名木背後的故事。
  • 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 一起來看看吧
    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1-23 06:43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 一起來看看吧 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這是森林驛站2020年11月22日森林小課堂的問題,該問題給了蚯蚓、蜥蜴、蟑螂三個選項,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 怎麼就是瀕危物種了?
    確實在如今我們很多城市,我們都可以看到銀杏樹,並且一到秋季的時候,大家就將銀杏樹的落葉轉化成「風景」,所以銀杏樹還是備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愛。滿大街的銀杏,怎麼就是瀕危物種了?確實這些銀杏樹在我們如今很多城市,真的還是滿大街都是,但是人工種植將這些銀杏樹放在了一起,大家可能只看到了表面,雖然說銀杏樹的生命力頑強,能夠生存很久。並且在數據的採集之中,銀杏樹的年齡還有近100歲的,所以是非常古老的物種,但是銀杏樹並非是一種非常飽和的物種,如今已經將其定位了「瀕危物種」,那是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銀杏樹並非是一種物種豐富,數量大的物種。
  • 於視乎丨山海經:雌雄同體到底是個啥玩意
    或許世界太單調,需要多元化的置換或融合,或許是社會太浮躁,唯有博出位才會讓人耳目一新。但是對於筆者這樣的老男人來說,如果誰說我「長得如花似玉,像個小姑娘似的」,我會覺得是在罵我。生理上的雌雄同體,即在一個生物體中雌、雄性狀都明顯的現象,我們熟知的黃鱔、海兔、陸地蝸牛都是雌雄同體,它們一生都不用去尋覓另一半,自己又當爹又當媽,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真是一個人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