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講緣起緣滅,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的人生就是從蟠桃盛會開始的,因王母娘娘這個三界中最尊貴的女神仙沒有宴請被封為齊天大聖的孫悟空,猴哥的猴脾氣上來了來了個大鬧蟠桃盛會,闖了大禍當然得跑,猴哥又不傻,猴精猴精的這才有四大天王十萬天兵天將前往花果山捉拿妖猴.
在費了一番周折後,猴哥被活捉了還直接被玉皇大帝判處死刑一切有因就有果,於是大鬧天宮就來了可是王母娘娘為何不請齊天大聖呢?玉皇大帝又為何突發奇想派猴哥去看守「蟠桃園」?
說到「蟠桃盛會」其實是西王母的每年的生日,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就是西王母的誕辰,在這天西王母大開盛會,以蟠桃為主食,宴請眾仙,眾仙趕來為她祝壽,因此才稱之為「蟠桃盛會」,首先聲明這西王母和玉皇大帝在三界中的地位是一樣的,兩人不是夫妻關係,西王母是天宮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這西王母只是西域地區一位女仙首領,古代那些皇帝和方術不是老想著長生不老嗎?於是就盛傳西王母的瑤池天宮中有長生不老藥,只是這長生不老藥,成了瑤池蟠桃而已。這所謂的瑤池就是西域天山上的天池,中國有好幾個天池呢,西王母的瑤池應該是指西域的天池。
在《西遊記》中西王母的地位可以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她的生日請的神仙還以「瑤池蟠桃」為主食,書生個人覺得大羅金仙以下的就沒資格參加,宴請的都是像赤腳大仙這樣的大羅金仙,要知這「瑤池蟠桃」也不能白吃呀,你還得有拿的出手的賀禮,看看我們的猴哥剛上天庭被忽悠去當了個「弼馬溫」養馬的,猴哥撂桃子走人,又被忽悠上天庭成了「齊天大聖」結果被派去看守「蟠桃園」大家看看這都是什麼職位?看守「蟠桃園」就比「弼馬溫」的官職高嗎?
當然這是論官職地位,如果論實力還真別說,這齊天大聖孫悟空也不是浪得虛名,肉身成聖特別還是妖族,這實力等同於大羅金仙,講真王母娘娘也不是沒聽過齊天大聖的威名,可是猴哥只能算是個新人呀,還是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在天宮這地位真心有點低,好吧你不請就不請,猴哥估計也不想去,可是偏偏就那麼巧,猴哥被玉皇大帝派去看守「蟠桃園」走進園子剛想摘個桃子解解渴,還跑出個土地來當導遊,介紹說: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壽。猴哥聽的是百爪撓心,就想動手嘗嘗鮮,一番嚴厲的警告又出來了不準吃。後面七仙女來摘蟠桃又得到西王母的蟠桃盛會沒他份的消息,七仙女們那一陣陣的笑聲,猴哥沒被氣壞就不錯了,雖然猴哥還不太懂人情世故,但經過這件事後,猴哥還不瞬間就明白,原來天庭裡這幫傢伙是在看猴戲呀。
如此一來這「蟠桃盛會」不被氣得火冒三丈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給攪的天翻地覆,就算不錯了,至少小蟠桃他們還是吃到了,看來在那九重天上和人世間也沒什麼分別,猴哥空有一身武力結果沒有任何的實權,還是地位低下被西王母看不起,因此蟠桃盛會沒有邀請他,但仔細想想如果猴哥沒有去看守蟠桃園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事?蟠桃園裡的蟠桃是損失最慘重的,想想三界中的勢力劃分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共掌天下,還得加上個太上老君,兜率宮裡的金丹也是損失慘重,最終獲利最大的是誰?
在原著《西遊記》中這回叫「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最後猴哥丹滿酒醒時,自我揣摩道「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任你妖猴精似鬼,也得喝玉皇大帝的洗腳水,可嘆我們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玉皇大帝的一顆棋子。有這麼一句歇後語:孫悟空赴蟠桃會——自己闖進去,玉皇大帝不虧是三界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