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壽」資源對接粵港澳賀州積極推進大健康產業項目建設

2020-12-12 廣西日報

本報賀州訊 (記者/駱怡 實習生/陳安妮)「小病小痛有醫生護士看診,各種瑣事也有專業護工打理,閒暇時練練書畫、聊聊家常,每天都過得很愜意……」8月23日,在賀州市醫養結合示範點「賀壽園」,76歲的鄭愛珍老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賀壽園」是一個集醫養結合、長壽養生、旅居養老、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高端康養基地,院內建有康壽樓、福壽樓、壽星樓,設有各類床位500張。該園還與賀州當地醫院合作,結成醫養聯合體,定期派專家、全科醫生、康復師、生活管家、健康護理人員、營養師等全方位照護入住老人的健康。

近年來,賀州先後成為世界長壽市、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併入選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該市把推進大健康產業作為全市重要發展戰略,並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產業發展動能轉變。

該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桂志剛告訴記者,目前賀州已研究制定了醫養結合試點城市發展規劃,出臺了《賀州市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賀州市構建大健康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除了像「賀壽園」這樣已建成的項目,目前賀州市大健康產業項目共有91個,在建項目35個,謀劃儲備重點項目56個。

其中,南鄉西溪溫泉度假區溫泉養生項目受到粵港澳大灣區遊客青睞。據溫泉度假區負責人介紹,項目一期建成3年來,年遊客量從15萬人次增長到22萬人次。下一步,度假區計劃在年底動工建設200多畝康養公寓、度假屋、老人大學等大健康產業,項目預計在2020年底全部完工。

目前,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賀州健康雲港產業園企業入園不斷增多,籤約入園的杭州瀚科醫療科技、上海和初醫療科技、常州毅博生物科技、上海亞聯抗體等4家公司均以生物製藥、化學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為重點發展方向,4家企業合計總投資達27.8億元。

據了解,賀州市在《構建大健康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明確提出了賀州發展醫養結合的目標任務,要依託生態、氣候、區位和長壽品牌等特色,到2020年,全市大健康產業總產值達到610億元,基本建成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市和粵港澳大灣區康養基地。

賀州成為「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後,主動對接粵港澳城市群的康養需求,實施「醫養康三位一體」工程,建立跨地域政府戰略合作,與廣州、肇慶、清遠、桂林結成「華南五市旅遊聯盟」,並發揮「長壽」資源優勢,積極打造醫養結合、長壽養生、旅居養老、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高端康養示範基地。

今年,賀州市一批大健康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

6月4日,廣西姑婆山產業區順峰溫泉康養旅遊開發項目正式籤約,該項目投資103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姑婆山小鎮溫泉康養項目、姑婆山旅遊區「明清古建街區」項目等。

8月16日,亞行貸款廣西養老服務綜合體系建設PPP示範項目貸款談判在北京舉行,雙方代表籤署了有關法律文本,完成貸款談判。其中,賀州市負責實施的該市第一第二養護院、華南民族養護院項目,將利用亞行貸款約5900萬美元,計劃於2020年實施。

相關焦點

  • 賀州打造大灣區康養旅遊的首選地
    賀州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重點發展壯大生態健康產業集群,進一步鞏固提升「山清水秀人長壽」的綠色優勢,打響「生態賀州·長壽勝地」品牌,賀州作為「中國十大養生城市」 ,正積極投資建設康養
  •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創新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體制機制,爭取將符合廣西實際的港澳優惠政策在試驗區延伸,著力解決在開發建設、政策支持、招商引資、資金支持、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配套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支持賀州市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重點發展碳酸鈣、裝配式建築、大健康等支柱產業,積極探索科研、孵化前臺在大灣區,生產、轉化後臺在賀州的「飛地經濟」合作模式。將賀州、玉林、梧州等市整體打造成廣西對接大灣區的東部產業融合先行試驗區。
  • 第六屆中國(賀州)新媒體群英會暨賀州長壽文化節開幕
    賀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示範區。賀州山清水秀生態美,城古茶香人長壽,有著2100多年的建城史,壯、漢、瑤等20多個民族和睦相處,嶺南、百越、瑤族、客家等文化在賀州融合生輝。賀州森林覆蓋率達72.9%,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擁有黃姚古鎮、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等14個4A級景區,被譽為華南最大「天然氧吧」「療養勝地」和「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綠色後花園」。
  • 群英「慧聚」全域長壽市 共商賀州健康長壽產業轉型升級
    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媒體大咖、網紅達人將齊聚壽城,實地調研賀州長壽文化、康養產業,為賀州長壽產業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共商賀州新媒體發展和賀州健康長壽產業轉型升級。賀州市位於廣西東北部,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粵港澳的「後花園」和廣西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示範區。2016年10月19日,賀州市通過國際組織機構認證為「世界長壽市」。
  • 廣西賀州:做強「壽城」品牌打造大灣區「後花園」
    賀州市藉助日益便捷的交通網絡,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加大旅遊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養生旅遊項目的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挖掘長壽文化資源和品牌,不斷延伸長壽養生經濟產業鏈,開發長壽養生度假產品。依託姑婆山片區、黃姚片區等較成熟的旅遊基礎條件和長壽養生資源,打造服務業集聚區和旅遊度假區,打響「生態賀州·長壽勝地」和「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品牌。
  • 賀州成績單靚麗!60個項目、投資超750億
    在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資金安排等方面加大支持,相關「灣企入桂」項目優先納入廣西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計劃,優先保障用地、用海、用林等需求,在產業創新發展、財稅金融、人才科技支撐等方面加快出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具體政策,推動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二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 廣西賀州獲評「全域長壽市」 計劃建成粵港澳康養後花園
    中新社廣西賀州10月25日電 (記者 黃豔梅 楊志雄)中國(賀州)首屆長壽產業經濟發展峰會25日舉行,廣西賀州市獲得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證,成為「全域長壽市」。廣西計劃把賀州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推進建設南寧到深圳湛江高鐵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推進建設南寧到深圳湛江高鐵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07-01 14:40 來源:澎湃新聞
  • 賀州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賀州市「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粵港澳大灣區遊客旅遊的第一站就選擇了賀州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賀州正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壽城基因孕育養生「後花園」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市、中國十大養生城市……這是賀州響亮的名片,賀州要成為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將如何打造?紮實推進「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打造「天養、食養、康養、醫養、頤養」的「五養融合」,發展全域壽鄉。
  • 彭曉春率工作組赴粵對接賀州機場項目事宜
    黎志宇 攝2月3日至4日,賀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曉春率領由賀州軍分區、市發改委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專門赴廣東省,與廣州軍區空軍司令部作戰處領導洽談對接賀州民用機場項目建設相關事宜,主動爭取廣州軍區更大的支持,加快推進賀州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在該處與賀州市工作組召開的項目工作對接座談會上,彭曉春簡要地向該處領導介紹了賀州市的有關情況。
  • 惠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目的地,推進生命健康產業聚集
    後疫情時代,南崑山的康養產業發展迎來了風口期,康養產業大有可為,立足於現有資源利用的同時,以項目帶動,推動康養產業發展,是南崑山發展康養產業的新思路。葉一歡: 為了打造森林康養目的地,我們引入了國華項目和奧飛動漫森林小鎮項目,這兩個項目主要以打造醫療康養和文旅產業為主,通過大項目的帶動,我們希望把南崑山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康養目的地。
  • 今天,一場盛會在賀州開啟!
    林冠在致辭中介紹說,賀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示範區。賀州山清水秀生態美,城古茶香人長壽。有著2100多年的建城史,壯、漢、瑤等20多個民族和睦相處,嶺南、百越、瑤族、客家等文化在賀州融合生輝,創造了燦爛多彩、開放包容的民族文化。境內綠樹成蔭,常年氣候溫和宜人,森林覆蓋率達72.9%,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 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賀州探索:產業融合打新牌-廣西新聞網
    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是我區目前唯一具有無車承運資質的物流平臺,項目一期建設無車承運人平臺,二期建設撬裝油、平臺推廣和供應鏈金融,三期建設網點、數據產業和物流科技園等。「『無車承運人』是網際網路技術與物流行業深度融合的新經營模式,能集約整合和科學調度車輛、站場、貨源等資源,優化物流市場格局,推動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 潮州: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會議強調,必須結合潮州實際,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精品化發展,持續優化政治、經濟、自然「三個生態」,認真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不斷提升產業、城市、生活「三個品質」,重點解決幹部擔當作為的問題、企業發展問題、財政薄弱問題等問題。
  • 新媒體群英匯賀州 話融媒發展 助全域長壽市美名揚
    廣西新聞網記者 梁馨予 攝廣西新聞網賀州11月20日訊(記者 梁馨予)11月20日,以「融匯賀州 雲創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賀州)新媒體群英會暨廣西賀州長壽文化節在賀州市黃姚古鎮開幕。CCTV《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紀連海、魏新,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吳煒華、詹新惠,以及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名媒體人和旅行達人齊聚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賀州,共話網絡新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為全域長壽市傳播獻策聚智。賀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示範區。
  • 賀州:引導扶貧產業融入產業集群特色產業覆蓋7萬多戶貧困戶
    明梅村的明梅頂土瑤特色旅遊項目將民俗文化與觀光旅遊結合;金竹村瑤繡扶貧車間展示瑤繡手工藝品和傳統服飾;獅東村大衝寨打造土瑤風情旅遊和民俗博物館……「人均一畝茶、戶均兩畝姜、村均萬畝杉」打牢了脫貧基礎,加上中草藥、蔬菜、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加持,賀州6個土瑤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 廣西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灣企入桂」項目已多達575個
    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是我國唯一與粵港澳大灣區既有省界接壤又有陸海江三種通道相連的西部省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廣西不僅將之作為推進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還立足獨特區位優勢發揮橋梁作用,推進大灣區向東協進一步開放,助力區域融合協作。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但廣西的「東融」步伐一刻也沒耽擱。
  • 賀州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已引進企業26個
    目前,該中心已完成建設廠房17棟,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8億元,先後引進軟視科技、一曜生物、倍易通等項目(企業)26個。今年5月,該中心分設的「深圳中心」正式掛牌,兩地一塊牌子、一套人馬、無縫對接、協同作戰。  有了「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這個平臺,賀州市以市場化運行,給企業提供包括融資、會計、會務、註冊等全方位的服務,引導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項目轉移落地賀州。
  • 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全南發展現代旅遊具備獨特優勢
    全南文旅產業的發展優勢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的發展計劃? 餘鍾華:作為贛州、江西乃至中部地區最靠近廣州的地方,全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現代旅遊具有先天條件和獨特優勢。首先,全南60%的邊界與廣東接壤,沿大廣高速至廣州僅需兩個半小時,而今後隨著高鐵開通,全南將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休閒圈。
  • 我們美麗的賀州
    目前,賀州已建成公園面積300多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賀州還在城區範圍內,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規模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小遊園和街頭公園綠地,逐步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綠色生態是賀州最寶貴的財富,如何將資源變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