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南京#說起火車站,南京人有著豐富的記憶:停運的浦口火車站不僅在課本中常駐,還是文青們的私藏寶地;映照著玄武湖波光的南京站,作為「全國最美火車站」常被人所樂道;南京南站究竟有多少個出口,是新南京人面對的複雜難題。而今年年底,南京的火車站中,又將有一個新面孔,即將奔湧向前了。
這個「後浪」就是新南京北站。近日新南京北站傳來新消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和江北新區管委會籤訂了《北沿江高鐵南京北站土地綜合開發框架協議》,新南京北站的建設即將按下快進鍵。
與前輩們相似,這座新車站也將在設計上做出新的突破。從浦口火車站的單柱傘形長廊,到新南京北站「站城一體化」,南京的火車站們經歷了一次次怎樣的浪潮,還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01
1917年,20歲的朱自清自南京赴北大求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拳拳惜別之際,執意跨過鐵軌去買橘子。父親拖著自己笨重肥胖的身軀上下月臺的場景,讓朱自清直到8年後也不能忘懷,寫下了《背影》。這篇文章讓浦口火車站和這位老父親的身影一起,印刻在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心上。
浦口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1914年通車運營,在當時的首都,浦口火車站成為了連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11省的重要交通樞紐。浦口火車站跨越了滿清和民國,在建築外觀上呈現出一種老式英式建築的氣息。
伸出月臺的單柱傘形長廊、連接碼頭的拱形雨廊、紅色屋頂與米黃色外牆讓這棟三層磚木結構的車站瀰漫著濃烈的歷史色彩,也因此成為《情深深雨濛濛》《金粉世家》等著名民國影視劇的取景地。
在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後,浦口火車站曾暫停運營。在沒有大橋的年代,需要過江的火車必須在兩岸的浦口火車站、南京西站拆卸車廂後,從下關的鐵路輪渡棧橋通過輪渡過江。
南京長江大橋將滬寧鐵路與津浦鐵路連接,兩個車站也不再是來來往往車輛的必經之路,南京西站完成了遷址新建,浦口火車站則暫時停運。
這之後浦口火車站曾再次承擔了部分車次的運營,直到2004年才正式停運。這座封存著清末民初風貌的「百年車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轉而又成為了文藝青年們的打卡聖地。
02
要說年齡,南京站,也就是曾經的下關的南京西站,其實要比浦口火車站更年長一些。1908年浦口火車站動工時,當時名為「江寧車站」的南京站就作為滬寧鐵路的一個重要節點,開始運營了。
1949年,這個車站改名改名「南京站」,此時經過一次擴建,南京站已經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火車站。1968年,為配合大橋過江線路,南京站搬遷到現在背靠小紅山、面臨玄武湖的位置,並在2005年完成了改建。
改建後的南京站轟動一時,驚豔全國——不僅是因為「高進低出」實現了火車站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更是因為新的外觀像一艘豎起桅杆的巨型帆船,停泊在玄武湖畔。
站在南京站的送客平臺上,就可以將玄武湖的粼粼波光、點點燈火盡收眼底,這也成為了很多初來南京的人,對這個城市的最初印象。
現在,南京站是「KTZ」字打頭的列車在南京主要始發、經停的站點。在這裡,每天仍有說著各地口音的人們,背著大大小小的包裹,踏上這些逢站就停、票價低廉的列車。南京站也因此,無論白天黑夜,都有著往來不絕的身影。
南京火車站承載著幾代南京人對離合悲歡的記憶。幾十年來,南京站靜靜停在玄武湖畔,看著紫峰拔地而起,看著對岸逐漸高樓林立,看著「後生」南京南站拔尖抽穗。
03
對於一直生活在南京的人來說,南京南站仿佛異軍突起,將南京帶入了「高鐵時代」。而在四條地鐵交匯的南京南站,穿過長長的通道和擁擠的人群,成為了通勤族的一大戰役。
步履匆匆去上班的年輕人與拖著行李來旅遊的觀光客擦肩而過,不約而同地心裡感嘆一句「南京南站也太大了」,心情卻完全不同。
但這些「跑斷腿」的人可能沒有想過,南京南站建設成為現在這個華東最大交通樞紐、亞洲第一大站,其中經歷了多少坎坷。
南站的規劃最早在1986年就開始了,它的建設不僅京滬高鐵的命運緊密相連,也關乎著南京城市整體發展。1994年京滬高鐵選線時,鐵道部認為南京的火車站都在北部地區,提出從上元門地區通過隧道過江的「北線方案」;南京規劃部門則希望抓住這個發展南部區域的絕佳機會,呈上了從大勝關過江的「南線方案」。
南京規劃部門為此多次列舉了南線的優勢,但始終無法說服鐵道部,雙方對峙良久。最終,為促進高鐵建設,規劃部門不得不做出兩手準備,給兩種方案都預留了土地。南京的努力沒有白費,2003年,考慮到城北已經比較侷促,鐵道部終於鬆口,採用了南線方案。
南北之爭就此落幕,新的分歧卻也隨之開始——南京與鐵道部關於鐵路走地面還是走高架再次形成對峙。南京規劃局不希望地面鐵軌將南部新城硬生生地分割,堅持搭建高架,同時通過立體空間建設,實現南站交通零換乘、充分開發地下空間、實現快進快出大交通格局。
2008年8月,南京規劃局贏得了這場拉鋸戰的勝利。現在南京南站的高速運轉,以及南部新城的快速發展,都要得益於南京堅持了這些領先全國的設計理念。
幾年來,隨著南京高鐵客運量的不斷增長,南京南站成為了南京鐵路的中堅力量,與玄武湖畔的南京站一起接送著南來北往的人們。
04
在我們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沒有特別的機遇,南京很難有一座新的火車站能夠超越南京南站。即將開工的新南京北站,雖然有著站城一體化的全新理念,卻也只定位「僅次於南京南站的第二大樞紐」。
南京不僅有南站這個超級樞紐,城北的南京站也仍在運營。那麼究竟是誰上了新南京北站的車呢?
新南京北站建在距離南京與安徽邊界不遠的地方,高鐵線路主要包含了北沿江高鐵、寧淮城際、寧滁蚌城際、寧宣城際、寧啟鐵路5條。新南京北站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打開江北新區、乃至整個南京西北方向門戶的重要工程。南京北站投入使用後,半小時即可通達滁州和揚州,進一步深化南「一小時都市圈」。
「站城一體化」則是在站場設計上的再一次進步。傳統火車站往往形成一種「孤島式」交通站的壁壘,南京也不例外——南京站雖然規模很大,但裡面的商鋪非常有限,周邊商業沒有形成有機互通。南京南站也已經在嘗試打破這種格局,引入更多商鋪的同時,還計劃打造300萬平方米地下城。
而新南京北站直接在規劃上就一步到位。車站地下規劃有地下快速路和地鐵,地面上除了進出站廳、候車室,還將圍繞上蓋開發,形成包括酒店、會議、餐飲、娛樂等組成的環狀商業形態。
在車站主體外側,將有市政車場鐵路附屬用房和商業開發,配套建設停車場、公園、運動廣場等,同時未來周圍還將打造文化藝術街區、展示中心、健康頤養小鎮、溫泉休閒會館等文娛設備。
新南京北站在整體規劃上,確實有著宏大的格局。建成後,將打通北沿江大動脈,成為「八橫八縱」國家高鐵網絡的一個關鍵節點,與南京站、南京南站一起,支撐南京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南京火車站百年發展中,每一個現在、曾經的站點都閃爍著自己的光芒,而新南京北站作為「後浪」,站在了這一切的經驗之上,匯聚著百年來所有的知識與智慧,懷著謙卑與自信,帶著自己的使命,正大步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