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經典之作,多少人讀懂了它的美輪美奐,卻沒讀出其中的落寞

2021-01-20 美詩美文

一部《甄嬛傳》讓不少人記住了這句「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但多數人並不知道這首絕美之句出自何人之手。其實這句歌來自詩人溫庭筠的經典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是個天才詩人,號稱雙手交叉八下就能寫出一首八句小賦,於是世人給了他一個綽號「溫八叉」。出生沒落貴族的他從來就恃才不羈,得罪了不少朝中權貴 ,一生仕途坎坷。雖官場不如意,但他卻在文壇名氣不小。作為「花間派」的開山鼻祖,他的詞總是美輪美奐,無論是「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相思不已,還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痴情,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而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則是他的又一經典之作,多少人讀懂了它的美輪美奐,卻沒有讀出其中的落寞。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作於溫庭筠中年時,當時唐宣宗很愛這些詩詞,宰相令狐綯為投其所好,叫溫庭筠作了這首詞進獻給皇帝。唐宣宗讀完此詞,盛讚令狐綯有才,誰知溫庭筠嘴大,將這首詞是自己所作說了出去,這讓令狐綯十分不爽。後來多次為難溫庭筠,導致他一生仕途不順。

在這首詞中,溫庭筠用十分嫻熟的筆法,為我們刻畫了一名閨中思婦清晨化妝的場景。詞的大意是:房間裡的畫屏上小山重疊,映照出時明時暗的晨光,鬢角間烏黑的頭髮掠過她的臉龐,就像雪地上飄過一縷青雲。她懶懶地不願起身梳妝打扮,就連描眉都無心思。她拿起鏡子照著頭上的插花,前鏡對著後鏡,鏡裡鏡外都是她的倩影。她穿起那新做綾羅衣,衣服上繡著的鷓鴣成雙成對。

詞的上片由晨光入筆,清晨的陽光照進了房間,但閨中女子卻不願意起身。最絕紗的是第二句的「懶起畫蛾眉」的中「懶」字,後世將此字稱為神來之筆,萬般孤寂都在這一字中。所謂「女為悅己者容」,正是因為戀人不在身邊,她才如此無心打扮。

詞的下片是寫女子不得不起身,為什麼不得已,或許是因為生在豪門不得不守的禮節。詞人只用「花面交相映」就將女子的貌美一筆寫盡,讓讀者自己去想像。最後筆鋒一轉,將視角放得小,以衣服上的兩隻「雙雙金鷓鴣」落筆,女子的孤寂與這成雙成對的鷓鴣形成鮮明的對比。看到這對金鷓鴣,女子會是怎樣一種愁思,詞人不再細寫,可謂言盡而意不盡。

這首詞初讀時只覺得它寫得十分唯美,仔細讀來才能發現詞中句句是淡淡的憂傷,這就是傳說中的委婉含蓄。對此詞,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和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鹿鼎記》大結局有深意,張一山用眼睛演戲,他的眼神誰讀懂了?
    《鹿鼎記》大結局有深意,張一山用眼睛演戲,他的眼神誰讀懂了?自從張一山演的《鹿鼎記》上線後,有不少人在網絡上評論,他們表示張一山的演技不行,對他進行各種差評侮辱。我從他眼中讀出的東西是落寞,那種茫然落寞找不到方向的感覺深入人心。因為在劇情中他最後是和皇上在布酷房摔跤,而當時的韋小寶被皇上摔傷而來,出門後轉身時痛苦的表情非常真實。
  • 「花間詞人」溫庭筠,滿腹經綸卻自願給人當槍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
  • 當溫庭筠遇到賀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溫庭筠的祖上曾為宰相,而賀鑄更是出身貴族,可惜的是,這樣的出身,並為給二人的考試和工作之路帶來多少的好處。 從《望江南》到《商山早行》,成了多少人對溫庭筠最初的印象。特別是那一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幾乎是逢考必出。它大概也是出卷老師的最愛吧。 溫庭筠自己大概也不會想到,自己寫的詞,在自己遠離人世後,會被廣為傳頌,曾經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中《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便是出自溫庭筠之筆。
  • 史上最落寞的20個詩人,詩句訴說孤獨,孤獨品味落寞!
    ——蘇軾《定風波》2,杜甫的落寞是真落寞,因為他無時無刻都惦記著家國。沒有這份憂心,談何人生高境界的落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相比沙場,落寞是對他最強的傷害。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嶽飛《小重山》8,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話道出了千古的人性謎題,即人都有念舊的本性。喜歡過去的事物甚於對未來的渴望,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 鶯啼燕鳴子規聲聲,以《菩薩蠻》為例,細說溫庭筠的「禽鳥情節」
    在溫庭筠眾多代表詞作中,《菩薩蠻》算是作者最喜歡的詞牌了,有十四首之多。其中一首《菩薩蠻》因為電視劇《甄嬛傳》的熱播也被許多人熟識,那就是: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 溫庭筠 瑤瑟怨
    溫庭筠 瑤瑟怨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約812-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宰相溫彥博之後。幼時才思敏捷,詞賦出眾,卻數舉進士不第,遂客遊江淮。
  • 溫庭筠絕美之作,其中10字被譽抵得上歐陽修幾百字,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文壇群星璀璨,要說詩寫得最好的,自然非李白、杜甫莫屬;但若是說起詞,那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花間派」鼻祖溫庭筠。這個出身沒落貴族的大才子,一生恃才傲物,卻唯獨對寫詞這件事情有獨鍾。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溫庭筠的一首《玉胡蝶》,當相思入骨遇到秋風蕭瑟,便成了這首絕美之作,短短幾句美得令人心醉,其中10個字更是被譽抵得上歐陽修幾百字的《秋聲賦》。《玉胡蝶》-(唐-溫庭筠)秋風悽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 鸚鵡才高卻累身——終身潦倒的溫庭筠
    唐宣宗大中年間,溫庭筠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因為才名遠播,京城的讀書人爭搶著和他結交。溫庭筠很快就投入了京師的燈紅酒綠的生活當中,《舊唐書》中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他整天和達官貴族家的紈絝子弟混在一起,出入賭場青樓。這樣,在朝廷的掌權者眼中,溫庭筠名聲大壞,他們認為這樣的人是不能為官管理百姓的。因此,溫庭筠就屢試不第。
  • 只有老運城人才能讀懂的最有意思的運城方言
    老運城人,試試讀一哈,看有幾人能讀懂和讀出。誰要是念對了,誰就是運城人,念不對肯定是冒牌[呲牙][呲牙][呲牙] :樹上淚老兩外鳥,知爺鳥給無爺鳥雪:你忘物安懦一哈,我該爹哈氣列.無爺鳥雪:哈四你,你耀柿爹哈氣我把你繩福.知爺鳥雪:你碗宋樣能繩福我.無爺鳥雪:饃事,爹哈氣尤匪不四.知爺鳥氣的罵:你雪地是球話,匪不四你拾活拾活.
  • 溫庭筠:悲劇人生下的詩歌美學
    他沒想到,因為結交這些人,他背上了千載惡名。那些「無賴子弟」裴諴、令狐滈後來都得第了,他卻「坎壈終身」,罪名之一就是跟這些人混在一起喝酒賭博。 《舊唐書溫庭筠傳》:「(溫)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公卿家無賴子弟誠、令狐滈之徒,相與蒱飲,酣醉終日,由是累年不第。
  • 溫庭筠的《杏花》是一首表達什麼的詩?借杏花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在這首詩裡,溫庭筠雖然沒有寫出路上的行人匆忙趕路的樣子,但是可以藉助聯想,能想像得出來,人們擔心雨水沾溼了衣服而躲雨的樣子來。在這個草長鶯飛、百花齊放的二月的春天裡,雨水在詩人的眼中明顯的有點多餘,這兩句詩句裡讀不出「杏花煙雨江南」的美好,只有一絲絲的愁怨,詩人在擔心什麼呢?
  • 兩度入蜀溫庭筠的花間成都
    溫庭筠入蜀時路過五丈原(今陝西岐山縣南斜谷口)時因惋惜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寫了詠史詩《經五丈原》:鐵馬雲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 從溫庭筠的得意門生,唐朝最美女詩人到殺人犯,魚玄機經歷了什麼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人能不隨波逐流?又有多少人能出淤泥而不染?而在唐朝,有這樣一位女子,美貌傾城,才情似水,師出溫庭筠,嫁給他人後竟性情大變,一改女子的矜持,竟每日與男子廝混,最後還殺了人被斬首,魚玄機的一生好似傳奇,那麼她又經歷了什麼呢?
  • 溫庭筠為何能成為花間詞派的「鼻祖」?
    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皇甫松、孫光憲、牛希濟等。趙崇祚編輯《花間集》時,溫庭筠已經去世75年,那麼花間詞派為什麼偏偏選中溫庭筠作為他們的「鼻祖」呢?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論述這個問題。一、溫庭筠是最早寫了大量花間詞派題材的人,代表了花間詞派的審美傾向。
  • 尋找冷門唐詩之美,被溫庭筠一句「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打動
    溫庭筠和李商隱並稱為溫李,是那個時代詩壇上最耀眼的明星。他們兩個人有非常多的相似點。同樣的才華橫溢,同樣的懷才不遇,同樣的在詩歌當中塑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讀那些冷門的唐詩,偶然間發現了溫庭筠的一首經典之作。
  • 溫庭筠最深情的詞:相思之情,百轉千回,最是痛苦,卻動人心弦
    《更漏子·玉爐香》唐代:溫庭筠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這首詩的作者溫庭筠也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大詩人,在詩人的一生中一共創作過6首內容相仿的《更漏子》,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這首詩也是詩人巧妙地借用"更漏"的夜景,歌頌和讚美婦女的相思之情,這首詩篇更是一直從晚上寫到了早上,可以說將婦女的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 當溫庭筠遇見四川,織錦如霞詩情遍野
    落花流水錦(宋)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供圖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文莎)「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秀麗,備受時人推崇,而一首《錦江曲》卻一改其婉約手法,以磅礴之氣書寫了蜀地的人文地理,仿若一曲唱給四川的讚歌。
  • 這首詩中的名句家喻戶曉,但卻幾乎沒人讀懂其中的細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岑參的這首詩被看作是唐代邊塞詩的巔峰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聯更是家喻戶曉的名句,今天已經被當成一句成語來流傳,表達對新生事物到來時的欣喜之情。我們從這一聯詩中,讀出也同樣是一種喜悅之情。
  • 溫庭筠水平最高的詞,開篇3個字回味無窮,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而提到「花間派」,又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溫庭筠。作為花間派鼻祖,溫庭筠對詞的發展影響巨大,他的詞辭藻華麗,精於遣詞,讀他的詞從來都是一種享受。讀「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時,我們為痴情女子傷感;讀「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時,我們跟著他一起愁苦。
  • 《如何讀懂一本書》:了解這幾點,才算會讀書
    畫人畫虎難畫骨,我們擅長臨摹現象,但是很難深入本質。讀書,看起來都會,但是有的人真正讀出了精髓,有的人只是在裝著樣子。在閱讀這件事上,好像一直有一層隱形的門,是否真正跨越了過去,才能判斷是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者。讀書,這麼簡單的事,誰不會?從開始認字就會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