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自由潛水也能得減壓病!

2021-02-08 潛水遊世界

這是潛水遊世界2933次分享 

點擊☞這裡,購買美亞潛水旅遊保險

出處/pgm50新浪微博


自由潛水倒是會導致減壓症(DCS),一般10,20米的玩家也會遇到減壓問題,不要懷疑,這是你我都要非常注意的切身問題!

由自由潛水所發生的減壓病狀有一個學名:TARAVANA



PETER MARSHALL


這個學名的由來,是玻里尼西亞的小島名,當地的居名習慣性的徒手潛水至海底獲取食物或珍珠,因為他們頻繁的潛水,所以長久以來他們經常集體發生潛水伕病,這吸引了許多潛水醫學專家的注意,因為島上的居民慣用的是徒手潛水,這種潛水方式原本以為不會引發減壓症的,經過研究後發現事實不然,自由潛水人也和水肺潛水一樣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TARAVANA當地的原住民通常潛入30至42米深的海底,總潛水時間大約歷時一百秒,水面休息時間大約是四到六分鐘,一天的總潛水次數大約四十到六十次,他們通常是靠鉛塊等鎮重下潛,上升的方式則會拉事先安妥的引導繩,換句話說,他們潛水過程的運動量可能比我們還要輕(運動量越重越容易引發減壓症),水面通常會有助手協助他們採收食物。在這樣的潛水方式下,當地的原住民有著明顯的減壓症狀:肢體麻痺,腦神經損傷,頭痛,視覺能力退化,聽覺喪失,脊椎病變,他們之中也有人因此喪命,或者帶著不可回復的後遺症過一生。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學者(博士五蘭菲爾)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比例,當潛水者在水面換氣時間與滯底時間一比一時,等於在一半的深度持續性的進行水肺潛水,例如:當一位潛水者在30米深滯底一分鐘,另外在水面上休息時間也是一分鐘,這樣的潛水方式進行了一個小時,等同於水肺潛水者在15米處潛水一個小時,雖然兩者的潛水方式不同,但是身體組織內的殘氮量卻是接近的,更令人意外的發現是,如果徒手潛水者加快上升的速率,這種比例會往深處靠近,換句話說,如果你總是用比較快的速度上升,你的等效水肺潛水深度會加深,原本等效深度是15米可能增加至20米,因此快速的上升又增加了減壓症發生的機會。上面這個研究結果,清楚的告訴我們,水面上的呼吸準備時間很重要,適當的延長水面上的呼吸準備時間,可以讓等效的深度變淺,降低身體組織內的殘氮量。




研究清楚的發現,如果你的潛水總時間也長達三至五小時,即便只是二,三十米的潛水深度,如果沒有適當的水面換氣準備,你會立即性的發生減壓症,如果你的潛水時間比這個短,也會給健康帶來潛在未來隱患的。

順便補充下某潛水員的切身經歷,一次是出海spearfishing, 因為當天天氣實在難得,再加上那天身體感覺挺好的,所以在海裡呆了四個小時,上船查看潛水電腦,(我用的是Cressi edy2 這個潛水電腦有個專門的free model查看歷史,總共潛水90多次,平均深度9.7米。第二天感覺大腿發麻,持續了兩天,後來好了。還有一次是訓練的時候,下潛58米,上來到十幾米的地方發現左邊大腿已經不能動了,上來之後吸氧,症狀消失了,估計是是大腿缺氧。

英文原文連結:

TARAVANA DECOMPRESSION SICKNESS FROM FREE DIVING,   http://www.scubamed.com/divess.htm#anchor447923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18c360100n2jm.html


潛水遊世界行程 點擊藍色標題查看詳情

10月14-18日 菲律賓海豚灣考證行程(已滿)

11月25-29日 菲律賓Anilao考證+休閒行程(已滿)

11月28-12月3日 菲律賓Anilao王天虹水攝交流團 (熱招中)

2017年1月31-2月4日 泰國斯米蘭全新包船船宿行程(熱招中)

2017年4月1-5日 泰國斯米蘭包船船宿行程(已滿)

2017年4月6-10日 泰國斯米蘭包船船宿行程(熱招中)

2017年4月29-5月3日 馬來西亞詩巴丹平臺行程(熱招中)

2017年5月30-6月5日 印尼達拉灣船宿包船行程(熱招中)

2017年9月24-30日 印尼圖藍本林青水攝班-第三期(敬請期待)

2017年十一期間 印尼科莫多包船船宿行程 (敬請期待)


往期精彩文章 點擊藍色標題查看

考個潛水執照有什麼了不起?考證全攻略

學潛水前要不要會遊泳?

潛水到底有多危險,既有多少種死法(超長超值)

又愛又恨的大流:適合放流的潛點,技巧和裝備

這些事,只有潛水的人才知道

娶一個潛水女的十大好處

千萬別(yao) 愛上一個潛水員!

一滴防曬乳,殺死整片珊瑚

這裡鯊魚"成群", 潛水員卻痛不欲生


擔心錯過精彩文章和優惠套餐/裝備,趕快把我置頂吧!⤴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對潛水行程和裝備感興趣,請關注服務號,長按二維碼關注



或直接去微店選購,長按以下二維碼



私人微信 divetheworld_p

客服:400 678 1632

郵箱 divetheworld@126.com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


相關焦點

  • 廈門小夫妻深海潛水嬉戲患上減壓病險些喪命
    潛水,可以讓人體驗到陸地上所沒有的樂趣,那種新鮮與刺激使得這項運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但因為大多數非專業潛水者缺乏減壓知識,因潛水而發生減壓病的情況也明顯增多。  彭先生的弟弟告訴導報記者,「我哥哥身邊有幾個朋友接觸過潛水,還考了潛水員牌照,我哥看了朋友發的照片就一直很想去參加培訓。」10月初,彭先生與小許前往菲律賓旅行,順便考潛水牌照。  10月15日下午2點多,兩人裝備好後下潛到海下30米深的地方。
  • 海島潛水謹防減壓病 專家:上浮速度需放慢
    海島潛水謹防減壓病 專家:上浮速度需放慢 2018-11-16 13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16日電 (記者 陳靜)海底世界令人無限遐想,海島遊熱門項目潛水,向來深受遊客青睞。然而,潛水也有風險,快速上浮可能引來「減壓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16日披露,該院接收了一名「減壓病」患者。小夥子去海島潛水,在水裡按錯了設備按鈕,一下子從水下18米處「放漂」浮上來。
  • 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能否二者兼備?
    編者小記:僅供此文討論,我們視水肺潛水為能潛至任何深度的帶壓縮空氣潛水,視自由潛水為任何形式的憋氣潛至任何深度的自由潛,潛水捕魚也包括在內。截至目前,最激烈的討論圍繞著2011年潛水員警示網站發表的一篇關於「水肺潛水後閉氣潛水是否會引發減壓症」的文章。
  • 深潛30米患上減壓病 2小時內沒急救腎臟衰竭
    從30米海底上浮太快  潛水愛好者患上減壓病  王先生是名潛水愛好者,下水也有好幾年了。5月8日下午,王先生和朋友在福建附近海域撈海參。  醫生檢查確診,王先生患上的的確是減壓病,這種病最好在病發兩小時內救治,顯然,已經錯過最佳救治時機,須馬上進減壓艙搶救。  這隨時危急人命的「減壓病」究竟是何物?  解放軍第113醫院高壓氧科主治醫師佘志峰介紹,減壓病也叫潛水夫病,人體因周遭環境壓力急速降低時造成的疾病,深海作業的勞動者、深潛愛好者,從海底上升過快,極容易患上減壓病。
  • 下海潛水如何減壓?你還不知道嗎?
    如何減壓海底潛水呢?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潛水的愛好,但是對於潛水來說,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特別是在潛水減壓至關重要的時候,學習如何減壓海底潛水很重要。潛水員需要學習減壓課程在減壓期間,潛水員將學習如何制定超過減壓限制的潛水計劃。課程包括計劃和減壓,氣體管理,選擇最好的氣體減少減壓時間(加速減壓),以避免氧中毒的風險。
  • 潛水新體驗 西鐵城無減壓限制潛水腕錶夏日上市
    炎炎夏日,水上或水下運動帶來了絲絲涼意:驚險刺激的漂流,動感十足的衝浪,或是減壓奇妙的潛水……一掃夏日的倦怠,喚醒明媚心情。西鐵城在這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時節,甄選PROMASTER系列MARINE腕錶,帶來夏日風格與活力運動的時髦表達,讓您盡情遨遊在盛夏浪潮中。
  • 「體驗」自由潛水——變身人魚與水生物共舞
    蠍群極限之自由潛活動時間:每周六周日上午9;00-12;00活動地點:海事大學遊泳館、銀河遊泳館活動項目:自由潛,水肺潛水: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教練:安潛小築性格:自始至終警飭謹慎資格:AIDA自由潛教練官 PADI水肺教練官我想說:感受水下的寧靜,聆聽我的內心項目介紹自由潛水是指不採用任何水下輔助呼吸的裝備
  • 潛水上浮時一定要控制速度不能過快
    從30米海底上浮太快  潛水愛好者患上減壓病  王先生是名潛水愛好者,下水也有好幾年了。5月8日下午,王先生和朋友在福建附近海域撈海參。  第一次下潛,王先生撈到了十來條海參,很快,他又再次下潛到海下,這次達到了30米深,這時,他不小心將氧氣管折彎了,以至於在深海裡突然斷氧,王先生一慌,便以最快的速度從海下30米深的地方浮上水面。
  • 潛水減壓病,認識它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若是討論到潛水的風險問題,潛水減壓病如同登山的高山症,總是成為潛水玩家的焦點。特別對於未接觸過潛水的朋友而言,減壓病彷彿被視為洪水猛獸,進而不敢接觸潛水。但是工人回到水面之後常常發生全身關節疼痛甚至是死亡的案例,初期由於對發病的原因不了解,所以甚至一度認為是被水下的鬼神詛咒而發病,直到1878年,由保羅勃特這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一份報告,認為此潛水夫病是由壓力的急劇變化所造成,並建議減緩工作人員帶回水面的速度,果然工人得到減壓病的人數也因此減少。
  • 潛水入門者如何選擇設備?談談下水前必知的那些事
    而水肺潛水則還需要有呼吸調節器、浮力調整器、潛水儀表、氣瓶等重裝備,以及其它輔助裝備。休閒潛水其實是不需要減壓的,之所以人們常說需要在三到五米處停留減壓,其實是為了安全。實際上休閒潛水是免減壓的,裝備上一般都是一個氣瓶,有時候也會側掛兩個瓶。新手潛水員又不追求潛水深度的話,其實準備一臺WOLACH我來創的潛水呼吸機就夠了,他家的潛水呼吸機可潛入水下十米,對新手而言是綽綽有餘的。
  • 注意潛水呼吸問題--避免意外發生
    減壓病潛水減壓病如同登山的高山症,總是成為潛水玩家的焦點。特別對於未接觸過潛水的朋友而言,減壓病彷彿被視為洪水猛獸,進而不敢接觸潛水。但是工人回到水面之後常常發生全身關節疼痛甚至是死亡的案例,初期由於對發病的原因不了解,所以甚至一度認為是被水下的鬼神詛咒而發病,直到一八七八年,由保羅勃特這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一份報告,認為此潛水夫病是由壓力的急劇變化所造成,並建議減緩工作人員帶回水面的速度,果然工人得到減壓病的人數也因此減少。
  • 如何打敗一位潛水教練?這些潛水專長,你聽過幾項?
    總是覺得潛水過程非常疲累嗎,蛙鞋必須不斷踢動來保持不讓身體繼續往下沉,眼看其他潛水員還有教練總能像條魚兒一洋悠遊水中羨慕不已,頂尖中性浮力課程讓你撤底瞭解何謂翱翔內太空無重力的自由飛翔!,在教練的指導下你終於能夠輕鬆得記得大部分常見的魚類種類,讓你更樂於在每次結束潛水時,興高採烈的與朋友分享這一切!
  • 暢銷全球的松拓潛水電腦表全系介紹
    >>>Suunto D4i Novo 有四種潛水模式(包括自由潛水)和選配無線氣瓶殘壓指示,是尋找輕便、時尚和可靠的潛水電腦的潛水者的最佳選擇。Suunto D4i Novo 灰色,配灰色矽膠錶帶, D 系列的 USB 線和灰色加長錶帶。
  • 自由潛水到底是不是極限運動
    自由潛水曾經被媒體評為危險程度僅次於跳傘的極限運動,而很多想在水下拍出很美照片的人會去學習自由潛水,大多就被諷刺是去玩命,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自由潛水本身是一種很常見的休閒運動,只有用於競技的自由潛水才被歸類為極限運動。
  • AIDA:什麼是自由潛水,薄荷島PB自由潛水中心
    如果你 正在閱讀這份教材,你可能在之前已經有過幾次閉氣潛水的經驗 。事實上 自由潛水是一種很常見的活動,並不是媒體所描述的極限運動 。自由潛水是可以學習的 新生兒喜歡在水裡玩耍 。閉住呼吸並且沉浸在水中似乎是人類與生俱 來的能力 。長大後,我們通過重拾這種能力來學習自由潛水 。
  • 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有什麼不同
    你或許覺得水肺在這方面更有優勢,水肺的裝備在深度和時間上為你提供了更大範圍的探索可能性,讓你可以走得更遠、更深、更久。 但相對地,自由潛水員在水下會比水肺潛水員更靈活。在水肺潛水員需要小心翼翼控制中性浮力不磕碰的時候,自由潛水員可以更容易地進出洞穴,更靈活地在礁石中間上下移動。
  • 潛水員潛水作業的特點
    潛水員潛水作業屬於高危險作業範疇,它不同於礦山、建築、危險化學品等高風險行業。由於潛水行業所遵守的高標準作業準則,其事故率,事故所發生的後果嚴重性小於礦山、建築、危險化學品等行業。每一套系統均屬於一個不同專業範疇內容,潛水管理人員要把這些不同專業範疇的系統有機結合起來,順利完成一個在外人看來很短暫目標。
  • 【乾貨 | 自由潛水快問快答】學習自由潛水,你準備好了嗎?
    憋氣很差能學自由潛水麼?一般還未學習自由潛水的人第一句話就會問:教練,我憋氣很差,能學自由潛水麼?其實,在課程中我們會教授閉氣技巧,通過技巧的學習,正常人都可以很輕鬆的達到1分半鐘的水平甚至2分鐘以上。所以,在課程開始前不要糾結閉氣時間,你一定可以的。法蘭左是什麼?
  • 「科普」什麼是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Free Diving)是指不攜帶空氣瓶,只通過自身肺活量調節呼吸屏氣儘量往深潛的運動。自由潛水包括以娛樂、體驗、攝影、狩獵為目的的自由潛水活動,和競賽性質的極限屏息深潛。自由潛水是可以學習的,新生兒都喜歡在水裡玩耍 。閉住呼吸並且沉浸在水中似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power 。長大後,我們通過重拾這種power來學習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的第一課是關於如何省略不必要的生理與心理活動,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最終一定會達成 。「 放鬆 」可能是自由潛水中最重要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