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活——渝州繡坊夏布繡驚豔2019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

2020-12-13 中國服飾商情網

夏布繡是以其繡地材質——「夏布」命名的繡種,起源於北宋,流傳於民間。經多年的挖掘、傳承和創新,使得有著千年歷史的民間夏布刺繡(俗稱「麻布刺繡」)升華為夏布藝術刺繡,又稱「夏布繡」,是夏布藝術和刺繡藝術融合的手工藝術,孕育於江西新餘這片沃土,是全國28大繡種之一,江西的代表繡種,也是江西刺繡類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019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在新餘市分宜縣國際麻紡城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展會充分展示行業發展成果,貫通產業資源對接,廣泛吸引麻紡織製造商、麻紡織終端品牌和麻紡織面料商、設計師等積極參與。展區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規劃展位135個,不但讓麻紡行業專業人士齊聚一堂,更吸引了廣大市民前來參觀體驗。

在活動區,渝州繡坊夏布繡非遺保護和傳承成果展,讓更多的嘉賓和觀眾能夠親身體驗麻紡文化的厚重,同時也感受到夏布繡的時尚與藝術。

此次渝州繡坊夏布繡的展中展分為「憶古·夏布繡博物館」、「嘆今·張小紅夏布繡藝術館」、「寄遠·夏布繡衍生品藝術館」三個部分,共展出江西歷代民間刺繡藏品、夏布繡藝術刺繡精品、夏布繡藝術衍生品近百件,展現了夏布繡在歷史長河發展中的古今變化,用渝州繡坊多年來的夏布繡非遺保護和傳承成果來述說夏布繡的故事,來表達刺繡是一種傳承久遠、積澱深厚的生活藝術,在不同的時代散發出各自的芳香。

夏布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吳婉菁女士接受記者採訪

採訪中,為此次展中展設計了主題和展示方向的夏布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吳婉菁女士感慨萬分,她說「繡活」是一種技藝、一種生活、一種信念、一種責任,她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文化的傳承,精神的傳遞。每一代夏布繡傳承人的堅守和奮鬥,都只為一個共同的夢想:「讓夏布繡美化生活,並伴隨著時代自然美好地傳承下去……」

憶古·夏布繡博物館

夏布刺繡作為一種傳統女紅,一直在江西及其周邊與夏布織造一道,處於一種就地取材、口耳相授、自給自足的自發流傳狀態。廣泛存在於先輩的服裝、床單、蚊帳、枕頂、手帕、香囊、褡褳以及口袋等生活用品之中。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民間繡活(夏布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刺繡藝術大師、新餘夏布藝術刺繡的始創者張小紅向記者介紹,她從2002年開始,通過自身力量搶救性地收藏和保護散落在江西中西部的民間刺繡。2014年,她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創辦了國內首家民營型、公益型刺繡藝術博物館——新餘夏布繡博物館,全年免費對外開放。目前,博物館擁有江西歷代民間刺繡藏品2000多件(套),是歷史、科普、藝術為一身的知識寶庫。

嘆今·張小紅夏布繡藝術館

張小紅,江西渝州繡坊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民間繡活(夏布繡)代表性傳承人、夏布繡博物館館長,江西民協副主席、中國刺繡藝術大師……

提到張小紅,我們會想到關於她的一系列的職稱和榮譽,但在接受我們採訪時,張小紅卻用「一份榮譽、一份責任、一份努力、一份擔當」,來回應她刺繡道路上大家對她的認可。

2002年,對張小紅而言是一個人生轉折點,從企業離職後,憑著對刺繡、夏布的熱愛,張小紅創辦了新餘首家刺繡專營型、特色型、創意型文化企業——江西渝州繡坊,其前承民間精湛繡藝,後開夏布藝術刺繡先河,以首創夏布繡藝術而聞名。擁有江西省老字號、江西省著名商標「夏繡」;其自主申報的民間繡活(夏布繡)2014年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8年被列為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2019年被評為全國非遺優秀實踐案例;「新餘夏布繡」2019年獲批國家地理標誌。

多年來,張小紅潛心深研刺繡技藝,研修畫理,憑其對刺繡藝術獨特的領悟與詮釋,加之開拓性的創新理念,在傳承傳統刺繡工藝精髓的基礎上,她用手中的一針一線,在藝術刺繡創作領域開闢了自己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創新、孕育和培養了一個特色鮮明的繡種——夏布繡,成為江西代表性的藝術繡種,被專家譽為「中國夏布第一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民間繡活(夏布繡)代表性傳承人 張小紅接受記者採訪

夏布繡融合了夏布自然的肌理及水墨丹青的繪畫神韻,使夏布繡作品色澤古樸,典雅深沉,繡地的特性和夏布繡特有的刺繡工藝及靈活多變的針法,組成了夏布繡獨有的語言體系,體現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形成了其地域鮮明、拙中寓秀的獨特個性和藝術風格。

「江西是中國夏布之鄉,夏布可以說是江西的地方特點,一代代融入在江西人的日常生活中。但由於夏布的質地以及不夠精細藝術的刺繡手法,夏布繡一直很難走出民間、走出江西、去作為對外交流的文化禮品。基於此,我選擇將夏布與刺繡以更加藝術的方式結合,與國畫筆觸相結合,不用植物染色,取其自然肌理作為留白,從麻的源頭、面料質地,到刺繡手法,再到藝術的虛實、若隱若現的運用體現,一步步精研,使夏布繡煥發人文、藝術之美。」在談及夏布與藝術刺繡結合的創意時,張小紅告訴我們,「夏布繡與四大名繡的滿屏繡和豔麗色彩不同,在我們的不斷試驗研究後,我們發現山水畫是最能體現夏布繡古樸、典雅美感的畫作方向。而在藝術畫作的題材方面,我們會引用歷代名人的山水畫,也會選擇與當代的藝術家合作,除此之外,我自己以及我們的傳承人也會去到藝術學院學習藝術畫作、精進自己。」

寄遠·夏布繡衍生品藝術館

藝術源於生活,終將回歸於生活,美化生活。

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變化,夏布繡經歷了民間刺繡升華到藝術刺繡的歷程,年輕一批傳承人力量的注入,傳統工藝生活化回歸的需求,讓夏布繡的當代傳承萌芽了新的方向。

張小紅的團隊大膽創新,讓現代設計走入傳統工藝,並巧妙地進行跨界融合,研發出了包括夏布繡箱包、夏布繡首飾、夏布繡燈藝、夏布繡家具等上百種夏布繡藝術衍生品,讓夏布繡這一傳統工藝實實在在地逐步融入大眾生活中去,老技藝煥發了更多的現代生命力,推進夏布繡通過更多的載體自發性地傳播和傳揚,譜寫著夏布繡時代傳承的新篇章……

但不得不提的是,夏布繡與其他非遺傳承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越來越難找到願意學習、傳承的人!磨練出足夠精細的手藝或許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繡出一幅《井岡雄峰》需要包括張小紅在內的六名繡娘耗費近一年的時間……如此「慢工出細活」的行業,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越來越難留住浮躁的年輕人的心。

「2000年剛創業的時候,願意來學習的人很多,但現在來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對於手藝來說,只有真正的熱愛與誠摯,才能一路堅持下來。不過從創業到現在,我也已經免費培養出了上萬名的繡娘,有六七家繡坊是由從我這裡走出去的繡娘創辦的,很多的繡娘或進入秀坊,或居家就業……整體已經形成了一個圍繞夏布繡的產業集群。」聊到非遺傳承的困境,張小紅既有無奈、又有欣慰,「我們也會通過多種方式來傳播夏布繡。一方面到學校給學生講課,課後讓他們親手體驗刺繡,臺上傳播、臺下傳承,收到的反饋特別好。一方面,我們會通過展會的展示,讓更多人看到夏布繡的藝術與技藝之美。我們已經連續多次參加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這次更是在分宜縣領導的支持下,以特展的方式亮相,完整的展現夏布繡的古、今與未來。這幾天參展,很多分宜的老百姓攜家帶口前來,他們有的在驚嘆老物件的歷史沉澱、自豪江西能夠有這樣的歷史文化傳承;有的感慨夏布繡與藝術結合的獨特美感、驚訝於江西除陶瓷之外還有一個傳承和產業發展都不錯的響亮標籤、品牌!」

地方手藝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大眾的力量,也離不開地方手藝人的堅定與堅守。作為江西新餘人,張小紅為自己能夠「為新餘做出有價值的事情」而自豪,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民間繡活(夏布繡)代表性傳承人,張小紅更是懷揣著一個遠大的夢想——讓夏布繡成為四大名繡外的「第五大刺繡」。

「這不是幾年能夠完成的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實現的夢想,而需要幾代人花費幾十、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夠觸及的目標。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把每一步走好,我們就會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近。」

相關焦點

  • 築夢夏布第一繡——訪夏布繡傳承人張小紅 吳婉菁
    2017年8月,渝州繡坊參觀中央電視臺七夕晚會錄製工作,並繡制夏布繡演出服夏布繡被中國刺繡專業委員會認定為中國28繡種之一,成為江西刺繡類唯一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夏布繡作品為傳承發展夏布繡技藝,多年來,張小紅先後在新餘創辦江西渝州繡坊、成立新餘市夏布繡藝術研究所、建設夏布繡博物館、開辦夏布繡傳習所、發展夏布繡體驗中心和研學基地,並依託場館和專家團隊資源,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展夏布繡技藝培訓,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在大、中小學校分別開設夏布繡公益課堂
  • 夏布繡,在堅守中綻放奇美(圖)
    本報記者 胡光華 見習記者 鄒宇波在今年7月舉辦的「文化的力量——2020江西文化發展巡禮」活動上,江西渝州繡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渝州繡坊)6名繡藝師共同完成的6米夏布繡作品《西江攬勝圖》,受到人們追捧。渝州繡坊的夏布繡藝術衍生品,也深受人們喜愛。「我們一共補了5次貨。」
  • 夏布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小紅:守護和傳承夏布繡是我的使命
    央廣網新餘6月3日消息(記者王一凡)夏布繡俗稱「麻布刺繡」,源於北宋,流傳於江西民間,屬於麻繡技藝的分支繡種,至今已流傳千年。在素有「中國夏布之鄉」之稱的江西新餘,當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將夏布繡廣泛用於生活用品之中。
  • 厲害了,江西這「四菜一湯」驚豔德國
    經積極爭取,江西作為七個參展省市之一,已於6月1日率先舉辦為期32天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江西文化展,向德國社會和民眾集中展示江西面貌和江西文化。>景德鎮和吉州窯陶瓷新餘夏布繡撫州蛋雕、儺雕湯顯祖《牡丹亭》組成的「
  • 2019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 特色美食等您嘗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本報記者 張樹波)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國際商會、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將於11月15日至17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博覽會以「一帶一路一世界一鄉一品一夢想」為主題,屆時將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0家企業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各類商品,參會的專業觀眾將達6000人、普通觀眾將達12萬人次。本屆博覽會以中國南部、中國北部、中國東部、中國西部、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和國際展區共7個主題亮點。
  • 江西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開幕
    5月30日,「茶泉雙秀悠天下」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開幕。
  • 「極品」繡坊求生記:「鏡框藝術」框住了誰?
    而濮惠菊是仿真繡創始人沈壽的第四代門人,土生土長的鎮湖人,22歲拜師在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牟志紅門下,開創了「潑墨繡」技法。其祖師爺沈壽由慈禧賜名,1915年作品《耶穌像》奪得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一等大獎,被譽為「蘇繡皇后」。儘管對自己的蘇繡繡品極端自信,周劍虹的繡坊今年依然是零成交。
  • 許多新餘人沒想到,它和夏布繡共同亮相全省非遺大展......
    6月1日上午9點,「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在江西省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新餘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夏布繡、分宜縣市級非遺項目洞村竹編亮相此次展示活動。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由江西省文化廳主辦,是五年一屆的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旨在全面宣傳展示江西省非遺保護新成果的一次盛會。
  • 「極品」繡坊求生記
    而濮惠菊是仿真繡創始人沈壽的第四代門人,土生土長的鎮湖人,22歲拜師在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牟志紅門下,開創了「潑墨繡」技法。其祖師爺沈壽由慈禧賜名,1915年作品《耶穌像》奪得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601099,股吧)國際博覽會」一等大獎,被譽為「蘇繡皇后」。儘管對自己的蘇繡繡品極端自信,周劍虹的繡坊今年依然是零成交。
  • 劍門關景區驚豔亮相2019韓國哈拿多樂國際旅遊博覽會
    展會現場6.7-6.9端午小長假期間,「2019哈拿多樂第十三屆國際旅遊博覽會」在韓國首爾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劍門關景區驚豔亮相本次博覽會。作為韓國第一旅遊博覽會,今年的哈拿多樂國際旅遊博覽會設中國館、歐美館、東南亞館、國際休閒娛樂館等4個展區,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
  • 江西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開幕 共品「茶泉」文化盛宴
    江西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開幕 共品「茶泉」文化盛宴 2019-05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開幕。 5月30日,「茶泉雙秀悠天下」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在此間開幕,來自義大利、德國、英國、俄羅斯等十餘個國家的外賓,以及全國各地茶泉界的知名人士、客商等700餘人齊聚山水名城江西九江,共享茶泉盛會。  有「江西北大門」之稱的九江是一座集名山、名茶、名泉為一體的著名旅遊城市,是歷史上「萬裡茶道」的起點和「三大茶市」之一。
  • 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將於5月舉辦
    4月18日,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會上,江西省九江市市長謝一平透露, 該博覽會將於5月29日至5月31日在九江舉行。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一平宣布,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將於5月29日至5月31日在九江舉行。    謝一平圍繞「名茶、名泉、博覽會」三個關鍵詞,向大家作介紹。
  • 2019年(第四屆)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 海口館驚豔亮相
    2019年(第四屆)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 海口館驚豔亮相 2019-11-22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5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第105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11月8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個企業家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企業主要來自茶葉類、酒類、食品類、保健品類、陶瓷類、牧場農副產品、藝術類、環保產品類、疫情防護用品等行業。
  • 中國麻紡行業高級代表團出訪歐洲四國
    舉辦首屆中歐亞麻峰會 加強交流與溝通    談到這次訪問的目的,許吉祥說:「第一個是正式邀請歐方派團出席今年秋季中國(哈爾濱)國際麻紡織高端論壇與精品展覽;第二個是加強與歐洲合作,優勢互補,開拓中國麻紡消費市場;第三個是商討成立國際麻紡織組織,建立公正的國際合作平臺;第四個是加強中歐合作,培育優質的麻紡原料種子,並且引進科學的種植方法
  •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有哪些值得期待?先看看日程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有哪些值得期待? [PConline 資訊]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於去年8月23日至25日成功舉行,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主題為「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將於8月26-29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重點圍繞「會」「展」「賽」及「論」,集中展示全球智能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等。
  • 105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在北京盛大舉行
    (本報訊)105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11月8日在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個企業家和國際友人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企業主要來自茶葉類、酒類、食品類、保健品類、陶瓷類、牧場農副產品、藝術類、環保產品類、疫情防護用品等不同行業。
  • 非遺購物節「雲探店」之湖南省湘西七繡坊
    說起苗繡,不得不提起湖南的湘西七繡坊。湘西七繡坊的創始人石佳,是一位出生於湖南省花垣縣石欄鎮油麻村的80後苗族姑娘。石佳大學畢業後,便留在城市裡開始了個人創業之路。2017年已有所成就的她,在一次返鄉探親過程中發現,整個石欄鎮有1.9萬餘人口,可留守兒童的數量居然達到了1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