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斌 我的學生我的班

2021-01-09 人民網

一字一句地念著金堂中學2001級1班學生的來信和郵件,李國斌眼裡閃著興奮的光

病重中的李國斌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

李國斌(前排左七)帶班6年的2001級1班畢業合照,《我的學生我的班》講述的就是這個班的故事

《我的學生我的班》封面。李國斌說,這也許是他留給教育最後的禮物

9月8日,教師節前兩天,在中國教育領域極有影響力的教育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錢理群在北京參加了一場追思會,以紀念因患癌於今年1月去世的深圳中學教師馬小平,並希望在全國找到一批「同道」———不僅把教書當飯碗,更是把教育當事業的基層教師群體。

錢理群在會上專門提到了一個人:李國斌。

「李國斌是四川人,是一位從教28年的農村教師。同是2004年,和馬小平一樣,李國斌也被癌症纏上了;也和馬小平一樣,李國斌在抗癌期間寫了一本關於教育實踐的20萬字回憶錄《我的學生我的班》,講述他親手從初一到高三、帶班6年的金堂中學2001級1班同學的故事。本來這次我一定要請他來,但現在他的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就沒有來,我覺得非常遺憾,」

李國斌剛剛躲過死神的第5次召喚。今年8月癌症復發大出血,醫生說他「只有3個月的命活」。 9月8日,他剛剛完成人生中的第19次化療,抵抗力幾乎為零,如果此時去北京參會,路人的一個噴嚏瀰漫的細菌,都會要了他的命。

10月19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四川成都市出發,坐車3個小時輾轉找到金堂中學。李國斌伸出手和記者緊緊一握,手心乾燥溫暖。他說:「這段時間恢復得還行。前兩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跟妻子聊『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回到講臺上!』妻子『糗』我:『你隨時都會暈倒,隨時都要搶救,別給學生添麻煩了!』哦……我聽了好沮喪。」

李國斌告訴記者,他的夢想是「行走在路上」,一邊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免費支教,一邊遊歷祖國大川,「直到死去」。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蔣錚 實習生 林曉湄

最後的禮物

李國斌說,那些故事比《花季雨季》更精彩,「這也許是我留給教育最後的禮物。」

自從2004年患病以來,李國斌再也無法長期教學生。但他和學生之間的深情,讓人動容。

今年3月份,因為血小板驟降,李國斌急需補充血小板。因找不到合適獻血者,李國斌危在旦夕!他的一位學生聞訊急了,二話不說就「劫持」了單位的一群同事,載了2車人去醫院給老師獻血,經過挑選,終於找到一個合格的獻血者,學生這才放下心來。

動手術前一天晚上9時多,躺在病房裡昏迷的李國斌,被低低的啜泣聲吵醒,努力地睜開眼睛,他看到另外一位曾經的學生———年過三十的一名女公務員,正坐在他的床邊抹眼淚,她以為李老師這次要挨不過去了。「我沒告訴她我住院啊,她一個一個病房找過來的!我真是覺得好奇怪。」這位學生畢業多年後,如果有什麼煩惱,第一反應依然是撥通李老師的電話,「還像讀書的時候,什麼事情都跟我說,結婚了跟愛人吵架的事,都跟我說,問我怎麼處理!」

本來計劃10月中旬就要進行新一輪化療的李國斌,推遲了化療時間,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學生楊科10月20日的婚禮。其實他和醫生都知道,延遲化療的結果很嚴重,他曾有一次化療由於耽誤了半個月,被迫切除了很大一段病變的結腸。但李國斌願意冒險:「看著她長大成才,30歲的大姑娘要成家了,我一定要去喝她的喜酒!」

而錢理群為李國斌專門寫的一篇文章《讀李國斌》,也是源於李國斌學生的毛遂自薦。「他的學生找我,說錢先生你一定要寫一下李老師,你不寫不行!我就想『這個老師的學生怎麼這麼愛他』?因此我就把他的書找來看。」

這本《我的學生我的班》,李國斌從2006年春節後正式動筆,到去年12月完稿,20餘萬字的回憶錄,記錄了2001級1班走過的6年足跡—————設立班級圖書館、開中秋晚會、巧妙調座位、發動孩子們輪流寫「班史」……李國斌說,那些故事比《花季雨季》更精彩,「這也許是我留給教育最後的禮物」。

看完之後,錢理群筆下千裡,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他在進行一場決定中國教育命運的『靜悄悄的變革』」。

錢理群在文中引用了學生們對李國斌的感言———

「當我一走進學校(班級),就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這裡很靜,把外邊的無聊、空虛、喧囂,死死地隔在了一邊。這裡很靜,但卻充滿了活力和競爭,充滿了朝氣和希望。每當走進學校,我就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錢理群分析,這就意味著,李老師和他的同事與學生一起創造了一種「教育的存在」,它是和外面社會不一樣的存在:當社會陷入了喧囂、空虛、無聊、絕望時,學校裡的班級集體卻是安靜、充實,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當李老師和他的學生創造了「2001級1班」這個「不一樣」的「存在」時,他們就已經接近了教育的本質和本性。

人生的改變

愛是最好的教育,如果一個教師他不愛教育不愛學生,完全當成一種飯碗,絕對是不行的。

學生曾曉波評價李國斌:「你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你要讓我們班上每一個同學都有好的前途。你這樣做了,而且你做到了。你用你的心血在那樣一個重要的階段,讓明亮的顏色蓋住了暗淡,留下了重重的一抹溫暖的色調……今後無論走到哪裡,它都將伴我們一起成長。」

李國斌卻曾經是一個被老師深深傷害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天天晚上都會做同一個噩夢:老師帶著學生批鬥我。直到28歲我的女兒出生後,這個噩夢才消失」。

由於家裡是地主成分,「文革」期間讀書的李國斌被老師「特別照顧」。在一次語文課上,不知什麼原因,老師突然情緒激動,對著全班高喊:「李國斌的爺爺是大地主,是被砍了腦殼的!」課堂風雲突變,成了對李國斌的一個批鬥大會。

「主持大會的是我的語文老師,參加大會的是我的20多個同學,義憤的同學撕我語文書,吐我口水。老師站在一旁觀看。」從此,放學、上學的路上,被劃清界限的李國斌只能孤身一人。

童年陰影讓李國斌下定決心,既然要做老師,就要做一個「真愛學生」的老師。「愛是最好的教育,如果一個教師他不愛教育不愛學生,完全當成一種飯碗,絕對是不行的。童年中我沒有得到的美好,我希望我的學生得到。」

脾氣火爆的李國斌,從來不曾在班上傷害過一個學生。2001級1班的毛文曾是讓人頭疼的「班尾」———不做作業、曠課打架,但毛文卻告訴李國斌:「如果說您還對我第二好的話,就沒人是第一了。」

初二年級那年,有一件事情讓毛文非常震動,甚至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由於偷拆同學的桌面可能被學校記過,毛文為自己的命運瑟瑟發抖,下意識地,這個大男孩握住了李國斌的手,毛文事後寫道:「而您,給我的是一個多麼堅定和溫暖的回應!您說:『老師不指望你將來能報答我什麼,只希望我的學生以後不要在社會上被別人說成是窩囊廢。』我到現在一直把這句話當作前進的動力……您的一個握手和一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

毛文變了。初三那年,班上無記名選舉,他以43票的絕對優勢當選班長,進校時成績倒數的他,高考分數超過重點線40多分,後來又考上研究生,現在是一名高校教師。

教育的詭計

初一到初二搞素質教育,初三搞升學教育;高一高二搞素質教育,高三搞升學教育。

李國斌被關注,並不僅僅因為他是一位患癌教師。

錢理群認為,作為一位基層教師,李國斌對中國教育的意義在於:「他是教育理想主義者,更是具有行動力與創造力的教育實踐者」。

李國斌認同錢理群對他的評價。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時,李國斌也十分「看重」分數。他曾經在5個學校執教,在實行有效分的時代,他一個班的語文有效分甚至比同級其他所有班的總和還高。2001級1班的成績更是斐然:全班59人,44人考上本科,其中上重點線的有33人,語文平均分比成都公認的一流中學成都四中還要高。

李國斌說:「也許高考並不科學,但高考是學生必須付出的成本,因為在這個社會,沒有贏得這塊敲門磚,你就沒有機會走進高等學府這個大門,比爾·蓋茨畢竟是少數。對我來說,只有贏得高分,我特立獨行的素質教育才能被學校容忍。」

在教學中,李國斌有他的「小詭計」———「我從初一教到高三,初一到初二搞素質教育,初三搞升學教育;高一高二搞素質教育,高三搞升學教育。我高一高二不訓練應試,而是奠定寬泛、廣闊的人文基礎。」

就語文學科來講,李國斌的語文每周只有4至5個課時,但他都會雷打不動地拿出1個課時,不安排講課,而讓學生們自由飛翔。初中是文學社的興趣活動,高中是說學逗唱的綜藝活動,李國斌在臺下當觀眾。

李國斌想盡辦法讓學生增加閱讀量。最初學校的圖書室不向學生開放,李國斌就軟磨硬泡,從圖書室借出一批「私貨」給學生看。後來他讓每個學生出資10元,買回幾十本中外名著,再加上他家裡的部分藏書,組建了一個班級圖書館。

李國斌要求學生們增強體質。早在2001年,他就要求學生每天放學後,至少保證35分鐘的健身時間。當時班上還有些學生不理解,其他班都沒有這樣幹的。李國斌堅持:無論你跳繩、跑步還是踢毽子,總之給我動起來!每天放學後,常常只看見李國斌的班級在操場上鍛鍊,後來,慢慢也有一些班級效仿。

李國斌要求學生學會遊泳,要求學生打暑假工……各種社會實踐不一而足。李國斌認為:教育就是一種體驗,其中也包括社會體驗。

李國斌花樣翻新的素質教育,甚至影響了不少學生的未來。學生楊陳怡是一位律師,她選擇這門職業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李國斌的班上讀書時,每節語文課的5分鐘學生演講,輪到她總能獲得滿堂彩。「考大學時她報考了法律系,研究生讀的也是法律,現在是企業法律顧問。她的口才就是那時練出來的。」

但是,一到初三高三,李國斌就放下素質教育,讓學生「收心」。「我研究高考的26道題,研究試卷的結構,怎樣才能使每道題得分。評講試卷時,不僅僅是公布答案,而是先讓學生講,然後我作點評。幫助他們發現思維錯在哪裡,將來就能避免類似錯誤。」

完成「縱橫加交錯法」的評點後,李國斌會馬上再列幾個同類型的題,乘勝追擊,鞏固學生的應試能力。「我常常跟學生說,你們只要給語文一點邊角料的時間就夠了,除了寫日記、寫隨筆,直到高三我都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其他科目的作業已經太多,語文在前幾年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不需要再佔用學生太多的時間。」

孤獨的行者

現在為什麼老師不敢搞素質教育?首先是缺乏教育自信。

即使能贏得高分,李國斌依然是孤獨的。

在成都市教育局下文禁止學生春遊時,他想盡辦法讓同學們出行;當其他班的電視機蒙上灰塵時,只有他的班級能在傍晚7時準時收看新聞、不時還放幾部經典電影,其中不乏愛情電影。校長說:「李國斌,你的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言下之意,李國斌不是「順民」。「如果沒有應試教育保駕護航,我會死得非常慘。」李國斌說。

「在教室裡面,我是最快樂的,離開教室就感覺很沮喪。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教室裡有我的市場,我說話有影響,但是在外面沒有我的市場。」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李國斌喜歡的素質教育,在很多人眼裡是「無用功」,由於教育理念的差異,李國斌和同事之間也難免貌合神離。

一次評優失敗之後,每年考分最高的李國斌再也不願意去參評優秀。金堂中學有一次讓教師申請「教學能手」,李國斌執教的初三班考得最好,他以為參評一定能上,便也報了名,沒想到結果出來,沒有他的名字,其他成績稍差的教師反而評上了。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申請過評選任何榮譽。」李國斌發現,雖然他從來沒跟同事吵過嘴,但凡是要靠民意投票的評優,他一般都沒戲。

「堅持的東西不是為我自己的利益,我也不為某些金錢的問題,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問題,是可以在桌面上進行辯論的。現在為什麼老師不敢搞素質教育?首先是缺乏教育自信,他不清楚搞素質教育會有什麼效果,他於是就用時間、題海來以量取勝。」

李國斌埋頭做自己的事。「有時,我感到非常孤獨。我看馬爾克斯寫的《百年孤獨》,非常有感觸,你既可以說我在孤獨地前行,也可以說我是在閉門造車!」

蔣錚、林曉湄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李國斌 四川李記醬菜調味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國斌,男,漢族, 四川眉山人,全國創業之星、北京市大興區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四川勞動模範、清華、北大MBA研究生、李記集團董事長,是中國泡菜之鄉泡菜產業的發起人。 在四川乃至全國,一談到四川泡菜、酸菜魚,董事長李國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我們班的學生竟然抱怨我不給他們寫「情書」
    前幾天,我們班的學生催著我給他們寫「情書」,還竟然抱怨:老師,你都給最調皮的學生寫,竟然不給我們寫。別看他們年齡還小,這心裡就跟明鏡似的,時不時的對我抗議,作為班主任對自己班級學生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其實,我當時給六年級學生寫文章,是因為她一直活在很多師生的主觀印象中。
  • 特別希望這些作文 都是我班上學生寫的
    原標題:雲南省中小學生徵文大賽決賽評審 閱卷名師為選手點讚 特別希望這些作文 都是我班上學生寫的 同時,組委會將向獲獎學生所在學校寄發喜報。  名師點評  小學組  雲大附小 張礫月  孩子的作文,寫得有意思比有意義要好。小學組題目是《我的小秘密》,有部分學生對什麼是「秘密」把握不準,比如寫了考試分數、偷拿家裡錢等,相對有些套路性。
  • 我的學生我的班:一位青年大學老師的1919
    現在的學生發散思維真是強啊,我開的老莊哲學這門課,要是不參考一下佛學,都感覺知識儲備不夠啊!」1919年,北大哲學系的青年教師馬敘倫,34歲。學術上極為認真的他,對學生極為負責。為了精彩而充實的備課,生生把講義寫成了專著。他翻了一下辦公桌上的日曆牌——五月四日。
  • 《三年E班》:我的老師不可能是個章魚
    相信各位小夥伴總有一位令人難忘的「老師」,今天多角度動漫社分享的是動漫中將自己所有都傾注在學生們身上的「黃老師」(殺老師),今天的主題是「三年E班」。《三年E班》,可能部分小夥伴沒有多大印象,但是說到另外一個名字,相信小夥伴們會想起來《暗殺教室》。
  • 學生作文|我愛我的家鄉
    我愛我的家鄉 沈慄煒 城關小學三(3)班 我的家鄉在陝西最南端的一個小山村,這裡沒有什麼名勝古蹟,但是這裡是一個風景秀美,一年四季都「美如畫」的地方,而且還有一張很響亮的名片
  • 我們班的男同學(我做老師那幾年)
    我們班的男同學(我做老師那幾年)於恢我在初中代課的時候,接手的是兩個超級爛的班級。一個是八年級三班,一個是八年級四班。整體上來說,這兩個班都比較好,區別就是:三班的一些男生超級不是東西,而四班的某個女生超級不是東西。——我在這裡就只說八年級三班的男生們吧。這些男生的座位都被分到了後排,上課時他們是不該說話時說話,該說話時卻不說話。不過他們對待考試卻是非常的「謹慎」,如果不會做那就不做,男子漢大丈夫絕不瞎充行家,這一點他們倒是很值得「稱讚」。
  • 淺談我對學生幹部的一些見解
    可現在的家長卻不這麼認為,當不上幹部,小孩在班上沒「地位」,父母臉上也無光。別說我小小年紀,也敢上臺競選我只是覺得一個班級個個成了「幹部」是不可取的,本來當幹部就是鍛鍊小朋友的交際能力和管理能力,既然幹部是選撥的就要設定適當的規則,讓小幹部也有「危機感」能上能下
  • 文章:學生說:老師,我們班有人說他那個班比我們這個班還厲害!
    今天上課前有個學生說,老師,我們班xxx說她那個美術班比你這裡還厲害,我說很簡單,你們兩個比試一下或者你看看她畫的畫就行了,學生說老師我說了,她不畫。邊上一個小胖孩兒說,老師我們班也有一個這樣的,我讓他畫他也不敢畫,但是我看過他以前畫的樹和房子都是歪的,人也站不住。我說有機會你看看他們的畫,或者比試一下,例如畫間房子,畫棵大樹,或者畫個西瓜,看看你們之間誰有優點誰有缺點,咱們用作品說話。第一個孩子提高嗓門說,老師你沒教我畫過西瓜!
  • 美篇展風採,厲害了我的班
    李達中學以班級文化建設為切入點,結合 「尊道貴德、多元發展」的辦學理念,打造「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的學校形象,融新媒體與學校教育為一體,開展了李達中學班級文化建設美篇作品評比活動。《啟迪心靈,放飛希望》、《一路同行,一起成長》、《我努力,我自信,我第一》、《美好
  • 新疆內初班學生製作創意雪雕迎新年
    內初班的學生們創作的雪雕作品。內初班的學生們正在創作雪雕作品《勇攀高峰》。  1月26日,烏魯木齊市第十五中學「美麗中國,我的家園」迎新活動拉開序幕。校園裡到處懸掛著大紅燈籠、中國結、對聯……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 孩子月考沒考好,被踢出重點班很難受,我卻認為早出來是好事
    月考沒考好,離開重點班,我以為這是孩子的幸事,能擺脫這樣的班級對孩子來講是天大的好事,早出來比晚出來強。我們學校高一學年也有兩個重點班,就是把入學成績前100名的放在兩個班裡,不到一年,這個班裡的學生陸陸續續自願出來了,而且出來了就都不想再進去了。
  • 法國「漢語國際班熱」 法國學生趣味學中文
    國際在線報導(駐法國記者朱增蘭):當地時間11日,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迎來了一批法國學校漢語國際班的孩子。作為中法合作教育項目,法國於2008年開始陸續在公立學校中正式設立「漢語國際班」。經過近4年的發展,漢語國際班已經正式融入到了法國的教育體制中,並贏得愈來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同和重視。
  • 我讓學生講了一堂課
    新課改之前,教學方式多是填鴨式的,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被動地聽。新課改之後,提倡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最近,我與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教材。面對整本的古詩文,我往往講得口乾舌燥、疲憊不堪,同學們聽得雲裡霧裡、昏昏欲睡。期中考試後,語文成績出來了,班上考得不好,我覺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 【蘇打新劇】三年A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
    陌上追了一部叫做《三年A班》的日劇,呃……說起來好像還有什麼《三年D班》《三年E班》,有嗶哩嗶哩的網友說過一句話覺得有點好玩「三年全是狠人,A班互殺,D班內鬥,E班刺殺老師。」(三年:喵喵喵?)這部劇講的是離畢業還有10天時,教師柊一颯(菅田將暉飾)卻突然將班上的29名學生召集起來,宣布:「從現在開始,大家都是我的人質。」從這一刻開始,他與29名人質學生展開了「最後的授課」,他讓全班同學找出數月前自殺的學生景山澪奈(上白石萌歌飾)之死的真相。
  • 《三年A班》:挖掘學生內心最深的秘密
    愛吃五花肉的胖胖我來了,不知道之前給大家推薦的劇是否有看呢?感覺怎麼樣呢?也許胖胖我文筆還不是很好,但是我會努力提升自己的。廢話不多說,今天要給大家安利的劇是《三年A班》。《三年A班》這部劇名字看起來沒有什麼吸引力,起初胖胖我和大家是一樣的想法的,但是點進去看了以後,胖胖內心對這裡面的內容深深吸引。
  • 我區大力加強學生孝德禮儀培養
    在江南九年制學校三年級三班教師,一堂關於孝道的主題班會正在進行。除了這樣定期舉行的班會活動,學校還精心打造了一條文化長廊,文化長廊裡,各種關於孝德的故事、詩句等內容處處可見,讓學生們時時處處接受孝德文化薰陶。
  • 鹽山縣第六中學學生:「我向習爺爺說句心裡話」
    「你看,我在五星紅旗下畫上了紅領巾。這表示我們要在習爺爺的關懷下好好學習,快樂成長。」七年級十五班的劉亞晴說,「通過查閱書籍,結合自己的感悟,我在手抄報上寫下了這樣的話——回望歷史,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我們相信十九大會開啟中國發展的新篇章。」
  • 如果我也在三年A班,班主任正好也叫柊一颯,現在會怎麼樣?
    先看《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再看《3年A班:從現在起,是僅屬於你們的畢業典禮》第二部的評分不高是有原因的,慢慢和大家說。在距離畢業典禮還有10天的這天,平時路人角色的柊一颯老師忽然淡然宣布:從現在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引爆炸彈,把整個三年A班的學生被困在教室裡,與外界隔絕。教室玻璃改成了強化的防彈玻璃,無法向外求助。
  • 我們班學生從來不掃地,為何每次檢查衛生都是全校第一?
    學生身上的這種差別並不僅僅體現在成績上,更體現在孩子習慣、教室衛生以及孩子身邊的方方面面。舉個例子,之前我所工作的私立學校之所以全市有名,是因為學校在各個方面都會做到極致,無論成績還是衛生,都不能讓別人挑出毛病。以教室衛生為例,不要說地面上會有髒的印記,就連黑板上沿、空調掛機的上面只要能摸出灰塵,那麼你這個班的量化分一定會被扣掉,直接影響的就是教師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