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山守水不守窮靠山能致富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2020-12-20 農視網

不久前,河南省第三期「兩山」大講堂在信陽市光山縣萬畝油茶林間舉辦。講堂外,碧綠的油茶林鬱鬱蔥蔥;講堂裡,專家講解、茶農提問,氣氛熱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如同一顆綠色的種子,深入人心,成為光山縣新時代甩掉老區貧窮落後帽子、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金鑰匙」。

文旅產業因水而興

穿城而過的官渡河,是光山人的母親河。曾經,這條河因沿岸的採砂點、養殖場等泛濫,汙水、垃圾亂排亂丟,一到夜晚就煙霧瀰漫,有些河段甚至臭氣燻天。

為保護和治理好官渡河區域自然生態資源,光山縣按照「擁河發展」的思路,開展了沿岸10平方公裡區域綜合治理,重點突出路、橋、壩、點、園建設……經過艱苦努力,如今的官渡河,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成為天鵝、白鷺、娃娃魚等珍稀保護動物和諧共生的快樂天堂,岸邊也成為全縣人民休閒運動和健身娛樂的首選地。

官渡河區域綜合治理、「擁河發展」為光山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隨著濱河綠道向東西兩線延伸,沿河兩岸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將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司馬光小鎮、龍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官渡八景」等有機串聯一起,打造了一條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響的旅遊精品線路。

文旅產業也因水而興。截至2020年10月底,光山縣全年遊客數量超過3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26.5億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光山縣委書記劉勇說。

「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

12月4日,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智慧產業園內的機器轟鳴聲像往常一樣響起。對於當地居民來說,日日定時響起的轟鳴聲就是他們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光山縣,流傳一句俗語:「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作為油茶分布的北部邊緣地區,光山縣看中油茶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將其作為優選特色農業項目大力發展,油茶已逐步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走進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這個巨幅標語映入眼帘。幾年前,眼前的這片萬畝油茶園,還是荒坡丘陵。

如今,司馬光油茶園不僅讓荒山重披綠裝,刷新了當地綠色顏值,而且通過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基地+農戶」產業基地發展模式,覆蓋了光山縣6個鄉41個村民組,年產值近億元,幫扶609戶1831名貧困人口,安置了2000多名周邊群眾就業。

截至目前,光山縣已成為全國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全縣油茶總面積達25.5萬畝,有油茶企業、合作社56家,種植大戶218戶,4.8萬戶群眾參與了油茶經營。

讓鴨子為水稻生產「打工」

今年77歲的陳華明是光山縣文殊鄉東嶽村人。早年間為了養家餬口,陳華明幹過很多營生,可都沒攢下錢,2014年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在縣裡扶貧部門的幫助下,陳華明獲得了「惠農易貸」,養起了鴨子。

「麻鴨下的蛋能賺回所有的飼料錢,一隻鴨還能賣30元,屬於淨賺。」算起自己的致富帳來,陳華明臉上笑出了褶子。

位於大別山區的光山縣,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豐富。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光山麻鴨獨特的品種特徵,以「體態勻稱,羽毛豐滿」而著稱。光山羽絨服主要以本地產麻鴨的羽絨為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農業大縣,光山縣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常年種植面積達80萬畝以上。智慧的光山人自古就有稻田養鴨的耕作習慣。他們利用鴨子旺盛的雜食性和不間斷的活動,吃掉稻田裡的雜草和害蟲,其糞便作為肥料,讓鴨子為水稻生產「打工」,形成了綠色高效農業發展模式。

截至目前,光山縣鴨、鵝飼養量近千萬隻,年產羽絨800餘噸。全縣羽絨羽毛加工企業22家,有15萬人從事羽絨製品產銷相關的工作,年生產、銷售羽絨服和棉服4000萬件以上,年產值達70億元。

(作者:餘嘉熙)

相關焦點

  • 河南光山守水不守窮靠山能致富
    文旅產業因水而興穿城而過的官渡河,是光山人的母親河。曾經,這條河因沿岸的採砂點、養殖場等泛濫,汙水、垃圾亂排亂丟,一到夜晚就煙霧瀰漫,有些河段甚至臭氣燻天。官渡河區域綜合治理、「擁河發展」為光山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隨著濱河綠道向東西兩線延伸,沿河兩岸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將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司馬光小鎮、龍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官渡八景」等有機串聯一起,打造了一條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響的旅遊精品線路。文旅產業也因水而興。
  • 讓鄉村遊更有品質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60條2020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冬季)精品線路、187個精品景點,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冬日休閒的好去處,也為靠鄉村遊致富的農民助了把力。近幾年,鄉村遊的熱度持續走高。
  • 針線刺盤繡 繡娘巧增收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洋芋青稞和菜籽,靠天吃飯不管飽」,早上一見面,駐村已有5個年頭的第一書記劉鵬用當地俗語向記者道出了脫貧之難:依山不傍水,沒有水澆田,人均兩畝地,旱澇常歉收。遠近十裡八鄉,何嘗不如是?「高原自然災害頻繁」,借著話頭,村主任索旦主告訴記者:「鄉親們最怕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莊稼一剎那被冰雹破壞。」
  • 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央廣網北京9月23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無論在哪一個消費品行業,都有很多商家願意往高端路線發展,農產品也不例外。近些年,國內越來越多的農產品企業開始向高端市場挺進。期望把農產品消費變得「高大上」,讓農產品的附加值更大,賺更多的錢。
  • 東鄉藜麥產業鋪築脫貧致富路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2019年1月,這位來自中國石化80後的小夥子,二次踏上扶貧工作,來到了甘肅省東鄉縣布楞溝村,任駐村第一書記。「說實話,剛到村上的時候,腳下走的石化惠民路,喝的是石化通的自來水,學校等公共設施,到處都是石化元素,當時我內心自豪感爆棚」。
  • 尹家峪田園綜合體亮相上海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售賣機器人,未來消費模式提前上演;智能特產互動,生鮮櫃裡隨機開櫃臨沂禮物;還有上下舞動的數控升降球、沉浸式科技田園氛圍、立體式快樂星球體驗……12月7日,「未來引力」山東臨沂·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走進長三角——尹家峪田園綜合體品牌發布會在上海中心舉行。發布會上,尹家峪作為「中國首個未來田園品牌」正式發布。
  • 煙臺泓源:新科技練就成長動力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煙臺泓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是臺灣味丹公司在大陸農業領域的唯一合作夥伴,先後在山東煙臺、濰坊,福建漳州、廣西欽州等地設立集倉儲、代工、銷售於一體的沿海供應鏈體系。近年來,該公司銷量逐年遞增,2016年銷售額達1.6億元,預計2017年突破2億元,代工及自銷產品年產量20萬噸。逆勢成長源於不斷地科技創新。
  • 開展境外營銷 穩住海外市場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2月27日,位於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的湖北雙港農業科技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勝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湖北是全國第一大鮮蛋出口省份,該公司以蛋品出口為主業,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受疫情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發貨量減少許多。但越是危急時刻,越是要積極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堅持無抗養殖,加強檢測,確保出口蛋品的質量不出問題。
  • 砥礪奮進 守正創新 引領廣東網絡視聽行業邁向新時代創造新輝煌...
    聽取並審議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受葉志容會長委託,林慶明執行秘書長向大會做主題為《砥礪奮進 守正創新 引領廣東網絡視聽行業邁向新時代創造新輝煌》的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會員數量從創會之初的40餘家發展到目前共153家,囊括了省內各網絡視聽細分領域頭部平臺,覆蓋全球月活躍用戶數超18億人,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其中「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榜」上榜企業7家,上市公司共11家,網絡視聽相關業務營收規模超1100億元,市值規模達5.27萬億元人民幣。
  • 信陽光山那麼「窮」,光山二高為什麼這麼牛?
    高考成績已經出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信陽地區的高考狀元又會花落光山二高,之所以用個又字那是因為光山二高基本上年年摘得信陽地區的狀元桂冠,而且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如果哪年光山二高沒能摘得狀元桂冠,那才是不正常了呢。
  • 藥劑燻棚 做好空氣消毒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 保加利亞松露持續保持出口優勢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 河北黃驊旱鹼麥年產值達14.4億元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建設2600畝旱鹼麥種植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實現項目區小麥單產較常規種植畝產提高10%以上,輻射帶動全市旱鹼麥標準化生產;推廣「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發展旱鹼麥訂單種植20萬畝;金麥麵業、振學面業、帝鑑面花三家企業納入省農產品監管追溯平臺;發展旱鹼麥綠色種植基地1萬畝,金麥麵業、帝鑑面花的3個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黃驊市天寶面業「譽天寶」品牌被授予「AAAA」級河北優品牌。
  • 年代文:她從末世到沒糧六零,上能抓魚下能致富,腹黑重生男守著
    導語:年代文:她從末世到沒糧六零,上能抓魚下能致富,腹黑重生男守著聽說大家最近書荒想看更多精彩小說,就請關注小編了解最新書庫。今天推薦的是「年代文:她從末世到沒糧六零,上能抓魚下能致富,還有重生男守著」,其中小編最喜歡的是《穿越六十年代之末世女王》這本書,女主在末世功高蓋主被設計害死穿到要啥沒啥的六十年代,只能擼起袖子上要致富下要抓魚,還有個虎視眈眈的腹黑重生男在守著,當穿越遇上重生,兩人攜手共進,最後收穫美滿家庭。整本書流暢其然,情節跌宕起伏,劇情環環相扣,宛如身臨其境。
  • 青海貴德古城,曾經守著黃河沒水吃,直到第一座木質水車的建成
    在離古城不遠的黃河岸邊「守著黃河沒水吃」成了高原先民難以突破的困境。如何提高黃河水澆灌農田,一直是困擾貴德人的難題。他第一次看見水車,水車利用黃河水做動力,帶動水輪開始轉起來以後,通過水鬥把黃河的水一下提升到十幾米高的位置上,然後澆灌土地。
  • 支招致富訣竅 火山小視頻聯合央視《致富經》推出三農欄目
    同時,雙方還將共同挖掘三農領域勞動者,火山用戶的優秀作品還有機會入選《致富經》節目選題。  據悉,《致富小課堂》欄目每期上線6個短視頻,目前已推出前三期,播放量超1300萬,火山小視頻同步上線#致富小課堂#話題徵集活動,總參與作品已達1.1萬個,火山上的三農用戶紛紛上傳視頻,貢獻農業智慧。
  • 守著石山咋脫貧——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脫貧攻堅調查
    守著石山,河池人祖祖輩輩都在與貧窮作鬥爭,到2010年底,這片山區還生活著162萬農村貧困人口。怎麼拔掉窮根?搬下山、興產業、建基礎設施……一場涉及百萬人命運的脫貧戰役在桂西北腹地打響。  水泥路是新的,果園是綠的,說起自己的「脫貧路」,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天峨縣甘洞村的唐淑英溼了眼眶。3年前,窮了大半輩子的唐淑英東拼西湊30萬元,流轉100畝耕地,種植珍珠李。
  • 河南光山:小城夜色 絢麗多彩
    啊,光山,我可愛的家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春來千山齊擁翠,秋到萬頃稻穀香……」  光山在河南之南,湖北之北,北鄰淮河水,南依大別山,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  官渡河很美麗,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民間古典女子,不驚豔但也不媚俗,細細讀之,美得眼前一亮,美得稱心如意,美得動人心魄。  官渡河之美,美在歷史悠久。別小看官渡河這條小小的河流,竟然載入《水經注》,著實不可小覷。小潢河在光山城區段叫官渡河,也叫南大河。
  • 河南光山:小城夜色 絢麗多彩
    啊,光山,我可愛的家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春來千山齊擁翠,秋到萬頃稻穀香……」每當我向外地朋友介紹我的家鄉時,我總會興奮地唱起這首歌,朋友們立即能感受到我家鄉是多麼的美麗。 我的家鄉在河南之南,湖北之北,北鄰淮河水,南依大別山,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
  • 4本年代文,重生八零,她嫁了個窮當兵的,一心守著他做賢惠軍妻
    哈嘍大家上午好啊,今天小編為大家送上的小說推薦是4本年代文,重生八零,她嫁了個窮當兵的,一心守著他做賢惠軍妻!愉快的周末又要來啦,小編的每日推書陪你們一起過周末,快來點擊下方書籤進行閱讀吧!《重生八零:嬌妻,有點甜》——季棠棠精彩內容:重生八零,她嫁了個窮當兵的,一心守著他做賢惠軍妻!爽文,前世顧寶兒瞎了眼看上渣男,拋棄丈夫,跟著他離開家鄉,最後卻孤獨的在病床上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