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贈送臺灣同胞大熊貓座談會在四川臥龍舉行
人民網臥龍8月27日電 記者劉裕國報導:8月27日,四川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陽光暖人,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的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座談會,在這裡熱烈舉行。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事宜交換意見。這標誌著大陸同胞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工作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
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不會贈送給臺灣(圖)
「福福」、「林陽」不可能赴臺 記者問及4月13日送往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福福」和「林陽」是否為送臺而準備,該中心陳玉村主任告訴記者,福州的大熊貓不可能是送給臺灣的,因為他們是過來用於研究的,不可能再送給別人。「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也並沒有就此事與國臺辦聯繫過。」陳玉村說。
-
「大熊貓之鄉」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走過50年
新華網成都11月12日電(記者餘裡)今年是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成立50周年,目前保護區擁有野生大熊貓約150只,圈養大熊貓種群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只發展到今天的189只,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大熊貓圈養種群,是名副其實的「大熊貓之鄉」。
-
臥龍自然保護區看大熊貓
臥龍自然保護區――熊貓的故鄉,位於四姑娘山東麓的皮條溝兩岸。皮條溝又名臥龍溝,溝內河流稱皮條河,水流湍急,一瀉千裡,匯入綿江後經岷江流入長江。河流兩岸,峽峰對峙。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響譽中外,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區內共分布著100多隻大熊貓,約佔全國總數的10%。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其它珍稀瀕危動物金絲猴、羚牛等共有56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共有12種,二類保護動物 44種。
-
新聞資料:「大熊貓之鄉」--臥龍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臥龍1月6日電(記者易凌馮昌勇)四川省臥龍自然保護區目前擁有全國十分之一的野生大熊貓、一半以上的圈養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大熊貓之鄉」。 四川省臥龍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地處長江支流的岷江上遊,距成都130公裡。
-
臥龍自然保護區,為了大熊貓而來的,還以為是關於諸葛亮呢!
臥龍自然保護區,還以為是保護諸葛亮呢,原來主要就是保護大熊貓的,這個臥龍自然保護區就在四川的汶川西南這個地方。距離四川成都有130公裡,也不是很遠了,開車就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保護區橫跨臥龍和耿達兩個鄉,東西有50多公裡,南北也有60多公裡,是不是感覺還是很大的一塊地方,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的環境以其大熊貓的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這裡山峰高聳,河谷深切,最底處海拔在1000多米,最高處有6000多米,還是算險峻吧由於高山阻擋了太平洋東來的氣流,以及西風環流,所以啊溼潤空氣在這裡大量的聚集,
-
臥龍成為首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斷奶後的大熊貓幼崽。 從首個大熊貓野外生態觀測站「五一棚」起步,到全面系統開展大熊貓的野外生態行為、人工圈養與繁殖、野化培訓與放歸等研究活動,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創的大熊貓學科規範成為野生動物保護行業標杆,創造的大熊貓保護體系,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典範
-
大熊貓之鄉--中國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四川臥龍4月28日電(記者易凌 馮昌勇 白潔)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地處長江支流的岷江上遊,距成都約130公裡。保護區總面積20萬公頃,是世界聞名的「大熊貓之鄉」。 保護區內山高坡陡,河谷幽深,物種豐富,有4000多種植物和2000多種動物,常年氣候涼爽,有較完整的高山生態系統,是大熊貓生存的理想場所。 臥龍自然保護區建於1963年,是中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區內擁有野生大熊貓154隻,約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的十分之一。截至2005年底,區內共有圈養大熊貓103隻,佔全世界圈養大熊貓數量的55%,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飼養種群。
-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白色大熊貓
中新網四川臥龍5月25日電 (記者 安源)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25日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的白色大熊貓影像。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但均較為罕見,通常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動物體內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從而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黃白色或淺黃色。
-
臥龍大熊貓基地港人免費遊
旁為張和民 今日是汶川大地震八周年,香港援川重建項目「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昨日正式開園,標誌著香港援建臥龍保護區的成果初現,更體現兩地密切交流及手足情深。為了答謝香港特區政府對四川災後重建的捐助,四川省政府宣布將會永久免費招待香港居民參觀臥龍兩個大熊貓基地。/大公報記者 向芸 臥龍報導 「你是一片陽光,溫暖著大熊貓故鄉的山水。
-
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然而,這只是漫長保護進程的起點,想讓人工培育生長的大熊貓們成功野放到自然棲地裡去生活,則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與支援。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的總體規劃項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AECOM經驗豐富的旅遊與度假規劃團隊,攜手生態規劃團隊共同對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提出了一個嶄新的保護性旅遊規劃思路:動物園、繁育基地並不是大熊貓真正的家,大森林才是。
-
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將新建大熊貓研究繁育基地
新華社成都6月24日電(記者 周正平 林甦)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主任助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24日透露說,由於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在汶川大地震中損毀嚴重,保護區將在區內黃草坪和神樹坪一帶建設新的大熊貓研究和繁育基地。
-
臥龍自然保護區完成重建 18隻大熊貓踏上回家路
新華社成都10月30日電(記者 孫陽)記者30日從臥龍自然保護區獲悉,災後新建於保護區內耿達鄉神樹坪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新基地,30日投入試運行。首批18只大熊貓從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重返臥龍,這是汶川大地震後,首批大熊貓返回臥龍的重建基地。
-
林業局表示向臺灣贈送一對大熊貓無任何附加條件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姚潤豐)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27日表示,大陸向臺灣贈送一對大熊貓「團團」、「圓圓」,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只是表達同胞間情誼的一種善意舉動。 賈治邦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
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歡迎大家來到位於阿壩州東南部的大熊貓故鄉--臥龍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川西平原向青藏高原延伸的一塊高山峽谷地帶,海拔最高6200米,最低1200米。這裡山谷連綿,箭竹茂密,氣候溼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僅為大熊貓提供生存環境,也為眾多野生動物及珍稀物種提供棲息繁衍的條件。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與四姑娘山東部接壤,南與蜂桶寨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相連,形成四川省的又一世界遺產地--熊貓生態自然保護區。我國於1963年在此建立自然保護區,1980年臥龍保護區被批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
愛旅行:中國國寶大熊貓的樂園,帶你遊覽臥龍自然保護區
在我國的西南邊陲,生活著我國國家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而大熊貓生活的樂園是一個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州自治區的汶川縣附近,一個佔地面積達到二十萬公頃的純天然的野生森林公園,被命名為臥龍自然保護區。這個保護區物種繁多,面積之大,並且居住著中國的品牌大熊貓,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大熊貓的家園,臥龍自然保護區。希望看過文章的小夥伴們,能多去臥龍保護區看熊貓。臥龍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63年,當時的佔地面積僅有兩萬公頃。
-
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臥龍)入口社區正式開放
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 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為促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持續推進、健康永續發展,10月8日晚,由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中共阿壩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暨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臥龍
-
臥龍自然保護區:4月3次拍到野生大熊貓「圈地戀愛」
原標題:臥龍自然保護區:4月3次拍到野生大熊貓「圈地戀愛」 鍾欣 攝 27日,記者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自然保護區木江坪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日前回收老鴉山野外研究區域的3臺紅外照相機中,均採集到了野生大熊貓「標記領地」和「嗅味樹」過程的清晰圖片和完整影像。這是該自然保護區在4月份第3次採集到此類影像。 據了解,老鴉山野外研究區域的3臺紅外相機於2016年12月被放置在海拔2200左右的老鴉山區域,每臺間隔2公裡。
-
臺灣青年探秘四川臥龍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
臺灣青年探秘四川臥龍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 2018年09月04日 16:19:22 來源:新華社 8月29日,參加「2016年大熊貓保育——臺灣大專青年實習體驗營
-
新中國的「第一」·生態篇:臥龍成為首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資料圖片從首個大熊貓野外生態觀測站「五一棚」起步,到全面系統開展大熊貓的野外生態行為、人工圈養與繁殖、野化培訓與放歸等研究活動,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創的大熊貓學科規範成為野生動物保護行業標杆,創造的大熊貓保護體系,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