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4-2016年長安汽車連續三年登頂本土車企銷量冠軍後,在它的戰略規劃中一定有屬於品牌向上的部分。但是,品牌向上有很多種形式,歷經多種嘗試、權衡各種利弊關係與經驗教訓後,如今這臺讓人眼前一亮的UNI-T,是長安汽車在高端化上探索出的一條全新道路,一條未被其它本土品牌走過的路。
在一個多月的先享體驗計劃後,長安UNI-T正式於5月7日開啟先享首發體驗。這臺新設計、新定位、新技術的長安全新車型,用「沒上市就交車」的全新玩法,再次印證了長安汽車要用這臺車型直指新生代中有個性、有思想的一群年輕人。
全新定位的全新玩法
圍繞新興消費群體在審美、情感、科技等多元用車需求,UNI系列首款車型UNI-T儘可能做到前衛、先進,既是長安創新理念與技術的載體,又要與長安已有車型在風格上區分開來。即便現在以傳統的眼光來看,這款車型太過超前,太過於概念化,但對於具備革新使命的產品而言,適度超前帶來的高辨識度、強標籤性,如果處理得當會給品牌價值帶來正增益。
這是在產品同質化時代,在傳統家用SUV市場逐漸飽和時,長安所做出的重要差異化之一。
同時,一些創新的個性化服務也由此展開。UNI-T的用戶,購車前可享受免費的上門試駕、上門交車服務;購車後可享受免費的上門取送車服務,愛車的保養和維護輕鬆完成。同時,針對智能化配置的定製、產品外觀、內飾顏色選裝的定製等也在UNI-T上鋪開。未來將推出UNI+N 全生態資源融入,延展至用戶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如電影票,美食優惠券,酒店折扣等等。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定製用戶泛生活權益。
這是一種建立在已有基礎上的大膽嘗試,也是在CS系列站穩市場之後,長安汽車對於未來新流行趨勢的一次探索。當這一級別車型在技術層面已產生高度同質化之時,設計、服務、玩法上的差異化能夠在潛在消費者中形成較強感知,成為擴大用戶來源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品牌上升與外延的必要條件之一。
智能車聯如何再進一步?
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車?概括起來,就是要好看、好開、好玩,這裡包含了對設計語言、動力操控、科技智能等多方面的要求,更有對於個性化、情感化、內心滿足感的嚮往。
此時,單純的科技功能堆砌已經無法再讓年輕消費者感到驚喜。科技層面的亮點,應當反映出對消費者價值取向的理解。從對產品的功能利益的不斷滿足中,提供給消費者區別於其它品牌的貼心關懷,全方位提升產品的體驗,從而創造出全新的品牌價值觀。
所以,UNI-T的科技功能,在豐富之餘,考慮到了用戶日常的用車場景和需求,再反向推演出用戶最需要的功能,並用長安汽車已有的技術儲備予以滿足。
比如當每天首次啟動車輛時,UNI-T能夠根據用戶的表情和情緒,送上專屬問候。比如用戶是微笑,那麼系統可能就會用王者榮耀妲己的語音問候:「你好呀,主人今天很開心,妲己也很開心!」
比如UNI-T上還搭載包括根據視線方向主動點亮或熄滅屏幕、當乘員接聽電話時主動降低多媒體音量、識別到抽菸時自動調節車窗開閉與空氣淨化、根據駕駛員眨眼和打哈欠的頻次判定疲勞等級並主動採取措施等場景化主動交互。
比如在UNI-T的方向盤上,有一個微信專屬的按鍵,可以實現一鍵收發信息。包括語音電話、發送信息、定位、收聽來信、從微信位置快速發起導航等功能,都可以實現語音交互,在有駕車使用微信的剛需時,可以增強安全性。
在產品調性層面給予消費者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是UNI-T產品定義中的一部分。當代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社會精英們,面對著忙碌的節奏與巨大的壓力,需要有這樣的空間去喘口氣、重新思考、積攢動力再出發。與冷冰冰的機械感、科技感相比,「懂你」的交互才能在人性關懷層面打動情感豐富的年輕消費群體。
三大件的集大成之作
藍鯨NE動力平臺,是長安汽車集全球資源,基於領先的模塊化頂層設計,歷時 4 年打造的面向下一代排放、油耗法規標準的全新動力平臺。UNI-T,不出意外搭載了藍鯨系列的1.5T高壓直噴發動機+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
這臺動力輸出達到180Ps、300Nm的發動機,並不止於這個數字。300Nm的最大扭矩從1250rpm即可爆發,大幅削弱小排量增壓發動機常見的遲滯。而高達40%的熱效率水平,結合7速雙離合高達94.3%的綜合傳遞效率,讓UNI-T的百公裡綜合油耗低至6.3L,同時滿足國VI b排放標準。
而在底盤方面,UNI-T的調校也相對均衡。多段阻尼減震的採用,儘可能保留對路感的感知,14.8:1的轉向角傳動比設置同樣較為中性。不過,規格達到245 45/R20的馬牌MC6輪胎,不僅視覺效果出眾,單條胎1700元以上的價格,用在這樣一款十多萬元、車長4.5米多SUV上,可以算得上夠硬了。
因此,UNI-T可以看作是長安一系列新技術的厚積薄發。在這臺車上,幾乎可以看到所有長安目前可以量產的最新、最先進的技術。
與其說SUV市場高增長不再,不如說SUV已經步入了理性增長階段。當合資品牌已經完全拋開價格與定位的束縛,放下身段進軍本土品牌優勢市場時,所有頭部本土品牌也將「不得不」與合資品牌正面交鋒。在長安汽車看來,這甚至將決定自身「生死存亡」。
但在必然發生的格局變化面前,長安汽車也在寄希望於通過影響新生代用戶的消費取向,在已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反過來說,這也正是長安汽車繼續開拓新細分市場、增強市場集中度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