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二次發育,擁有傲人的曲線,這幾乎是所有愛美的中年女性的甜蜜夢想。這個夢想在50歲的周女士身上實現了。這些年,她的胸部明顯「發育」,從B罩杯變成了D罩杯,但她卻開心不起來,因為這次「發育」是多發性乳房腫塊引起的。
8年前,她就被確診為多發性乳房腫塊,醫生建議切除整個乳房,她不願意,就一直拖了下來。半年前,在廣西定居的周女士聽一位老鄉說,不少人在寧波一家醫院治好了類似的病,還保住了乳房,便鼓起勇氣來做了微創手術,醫生從她的雙乳中取出大大小小50多個腫塊。
前兩天,她風塵僕僕地從桂林趕回寧波複診,醫生檢查後說恢復得很好,她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醫生從她的雙乳中
取出50多個腫塊
周女士是江西人,目前定居在廣西桂林。
8年前的一天,她洗澡時突然發現自己乳房中有硬塊,按上去不疼也不癢。
周女士趕緊到醫院檢查,確診是多發性乳房腫塊,當時被查出有30個腫塊,在B超下,大大小小的,就像一小串葡萄,幸運的是,腫塊是良性的。
但醫生說,如果不手術,腫塊以後有惡變的可能,由於數量太多,必須切除整個乳房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這個治療方案,周女士無法接受。之後的幾年裡,她就放任不管,沒在治療上花心思,慢慢地,她發現自己的胸部在慢慢「發育」,由B罩杯變成了D罩杯,這一變化讓她越來越擔心自己的病情。
周女士有一位老鄉在北侖打工,今年3月,這位老鄉推薦她到寧波一家醫院試試,「我們這有好幾個得了你這種病,都在那裡治好了,也沒切除乳房」。
老鄉的話點亮了周女士心中的希望,她立馬動身趕到寧波。在寧波一家醫院檢查時,醫生發現,她乳房裡的腫塊已經有50多個,大的直徑有兩三釐米,像鵪鶉蛋,小的也有黃豆那麼大。
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嚴梅娣告訴她,可以通過一些微小切口將腫塊取出,不必切除整個乳房,她同意接受手術。手術花了4個多小時,周女士雙乳中的腫塊全被取出,術後,她的胸部又恢復到了B杯。
濫用激素化妝品
是罪魁禍首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從市區多家醫院了解到,近幾年,多發性乳房腫塊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除小部分患者是先天激素紊亂外,大多數患者都是後天因素所致。
後天因素都包括哪些?
首先是濫用激素類化妝品,嚴梅娣與患者溝通發現,不少多發性乳房腫塊患者都長期使用廉價化妝品,特別是速效的美白產品,裡面往往添加了大量激素,通過皮膚進入血液,「抬高」人體內的激素水平,而乳腺又是對激素最為敏感的。除了乳房腫塊,激素也為乳房結節、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疾病也埋下了隱患。
嚴梅娣認為,精神壓力過大也是重要因素。她說:「多發性乳房腫塊的患者大多都有一定的焦慮情緒,有的還長期失眠,這些會嚴重擾亂女性內分泌系統,加大乳腺疾病的風險。」
另外一家醫院的主任醫師吳偉主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乳房腫塊的年齡跨度從20多歲到50歲不等。年輕女性體內激素水平高,因此發病率高。而中年女性擔心更年期來臨,通過各種補品、保健品來補充雌激素,所以發病率也不低。
她提醒中年女性,不要濫用保健品,不要長期食用雪蛤、蜂王漿、羊胎素等富含雌激素的補品,也不要拿豆漿、蜂蜜水當水喝。如果擔心更年期,可以到醫院檢測下激素水平,在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開展激素替代治療。本報通訊員 王雲鴻 本報記者 李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