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寶寶智能怎樣訓練?你可常和孩子做這些練習,孩子會更聰明

2020-12-20 琦想媽媽

寶寶成長到9個月,你有沒有發現寶寶多了很多小本領,有些寶寶會拉著欄杆能自己站立起來,大人扶住寶寶站立後鬆開手,有些寶寶能獨站一會。

在一些精細的動作上,寶寶能將眼前的玩具放進一個較大的容器裡,並且能熟練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爆米花一類的小東西, 且動作協調、迅速。

現在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如何對這個階段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訓練?想必是很多媽媽想了解的話題,下面我們分幾個重點部分來了解一下。

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練習

「心靈手巧」相信大家對這個成語並不陌生,手巧的孩子更聰明

9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寶寶的五指已能分工、配合,並能夠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較為靈活地運用自己的雙手。那麼如何對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練習呢?

1、訓練手眼的協調能力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寶寶訓練抓捏一些小豆子之類的東西,但要注意家人要注意看護孩子,不要讓寶寶把東西放到口、鼻、耳中,要讓寶寶把拿到的小豆子放在瓶子裡。

我們平時可以特意讓寶寶兩手各拿一玩具玩耍,讓他有意識地放下手中的,去拿正在遞過來的玩具,也可讓寶寶把玩具送到指定的地方。這樣對於訓練手眼的協調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2、玩具放進去和拿出來

在練習放下和投入的基礎上,媽媽可以事先準備一個「百寶箱」。把寶寶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進「百寶箱」裡,一邊做一邊說「放進去」;然後再一件一件地拿出來,讓寶寶去模仿。

媽媽們還可以讓寶寶從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件,比如讓他將小彩球拿出來,讓孩子可以連續練習幾次。

3、訓練寶寶拿勺吃飯的能力

9個月的寶寶。 手的精細動作能力已經比較強了,可以用拇指、食指準備地將小物品捏起。「捏」 。這種精細動作的出現是嬰兒智能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

因此,此階段我們可以訓練寶寶自己使用小勺吃飯。可能有些媽媽會質疑?會不會太早呢?我建議媽媽們可以著手準備了。但是我們要允許孩子將飯菜弄到處都是。為什麼呢?

因為用勺吃飯,是這個月的寶寶喜歡做的事情。一般來說, 只要從這個月開始訓練的寶寶,1歲以後就能自己拿勺吃飯了。

如果我們為此而拒絕訓練寶寶拿勺吃飯的能力,就會扼殺寶寶自己動手的積極性,這樣不但會降低寶寶的食慾,還會阻礙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除了訓練寶寶使用小勺,我們還可利用一些小型玩具, 如小方木、小積木、桌球等,讓寶寶做實物練習,以練習手的精細動作、促進智能發展。

寶寶站立及運動訓練

這個階段的寶寶,他開始不再滿足於坐了,他會主動地想站,他會向上站起,這時候學站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我們要抓住寶寶運動的的時機,在此階段幫助和訓練寶寶站立。為以後的邁步及走路打下基礎。如何對寶寶進行站立及運動訓練呢?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

1、幫助寶寶學站立

訓練寶寶站立時,我們要由易到難逐漸進行。剛開始時,媽媽們可用雙手支撐在寶寶的腋下,讓其練習站立。

在比較穩定後,可以讓寶寶扶著床欄站立。慢慢地寶寶就能很穩地扶欄而立,並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

我們給寶寶準備能扶著站的東西,比如嬰兒床、椅子、小木箱、沙發凳等,讓寶寶扶著這些物體練習站立,剛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搖搖晃晃的,以後慢慢就會站穩了。

當寶寶能扶著東西站穩後,可以讓寶寶靠在物體上,兩手不再扶物,媽媽在旁邊保護著,鍛鍊寶寶獨站片刻。

我們不要怕寶寶摔倒,因為寶寶已經有了自我保護能力。不過一定要給寶寶騰出足夠的運動空間,保證寶寶即使摔倒,也不至於被周圍的堅硬物磕碰著。

溫馨提示:在寶寶剛開始學站時,我們要注意給予保護,同時要注意檢查床欄,防止發生摔傷、墜床等意外事故。

2、訓練寶寶從站立到坐下

從站立到坐下的動作,需要寶寶手和身體的穩定協調配合。一開始, 寶寶一旦站起來可能會立馬啪嗒坐在地上,這沒關係,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我們可以稍稍扶一下寶寶的腋下, 把持一下身體的穩定。

這樣,寶寶就能順利地從站立位到坐位了。這時候,把玩具放在寶寶腳下,寶寶就會主動做這個動作的練習。

3、向前邁步走

雖然這個月齡的嬰兒可能會扶著沙發墩、床沿過推著能滑動的物體向前邁步,但不敢離開物體向前來。木箱等移著走幾步,這時,我們就要不失時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訓練寶寶向前邁步走的能力。

我們可以讓寶寶靠著物體站在那裡,媽媽蹲在寶寶前面(注意不要太遠),然後把手伸向寶寶,做出要抱的動作,並對寶寶說:「 寶寶走過來,讓媽媽抱一抱。」

這時,寶寶可能會試著讓身體離開倚靠的物體,兩隻小手伸向媽媽,向前邁步,如果寶寶還沒有向前邁出自己的腳,身體就已經向前傾斜,媽媽就要及時向前抱住寶寶,以防寶寶摔倒,同時鼓勵寶寶說:「我們的小寶貝真勇敢。」

這樣不斷訓練,寶寶就會向前走了。當寶寶具備了獨站、扶走的能力後,就離會走不遠了。在訓練的過程中,寶寶學會了和父母相互配合,培養了寶寶與人交往的能力。

【保護寶寶的好奇心】

這個階段的寶寶充滿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寶寶們總是什麼都想看看,什麼都想拿到手裡擺弄擺弄。如果我們總是告訴寶寶,「這不能動」「那也不能動」。這樣不但不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還會扼殺寶寶求知的欲望。

所以,我們只需阻止寶寶不要動有危險的物品,如熱水瓶,風扇、煤氣開關、火柴等對寶寶能造成危害的物品。

我記得我女兒9個月大時,孩子執意要拿暖水瓶,我就讓孩子摸一摸比較熱的水,並告訴她:「暖水瓶盛的是熱水,會燙著寶寶。」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寶寶有感性的認識,知道是因為熱而不能碰,從而讓孩子意識到碰暖水瓶有危險。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月齡的嬰兒對事情的記憶時間是很短的,有的可持續十幾天,或幾天,有的甚至持續不到一天。

所以今天告訴她了明天她可能發忘了,這時就要不斷地告訴寶寶,不斷讓寶寶摸一摸比較熱的水, 慢慢的她就記住了。

和寶寶一起做親子遊戲

讓寶寶在快樂中開發智能,學習運動能力,加深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激勵寶寶的進取精神,簡單的親子遊戲就可以達到這一目的。而且親子遊戲隨時可做,不需要特意安排,越是自然地玩耍,越能使寶寶感到親切, 學習起來也越有興趣,學得也快

所以,我們平時在和寶寶的交往中,不要求意去做什麼,父子間、母子間流露的自然感情,就是最好的遊戲活動和訓練方式,也是任何潛能開發機構都不能代替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幾個適合此階段和寶寶一起做親子遊戲,有興趣的媽媽可以收藏起來,有空和寶寶做一做。

1、開盒子,擰瓶蓋

遊戲方式:我們給寶寶準備一些小盒子、小瓶子,鍛鍊寶寶兩手配合能力。

拿帶蓋的大盒子,媽媽先給寶寶做示範,用兩手把盒子打開,再把盒子蓋上,媽媽可以在盒子裡放一個能發出譁啦譁啦響聲的小球, 增加寶寶打開盒子的興趣。

學會了打開盒蓋,再教寶寶擰瓶蓋,這個動作更複雜,但是越複雜難學的動作,對寶寶越有益。

我們要不厭其煩地教寶寶,因為這個時期的寶非常愛學習這些本領,總是樂此不疲地重複自己學到的本領。

遊戲目的:我們不要小瞧這些簡簡單單的一舉手,二投足的親子遊戲。這對培養寶寶健康的心理素質是極其重要的。

2、找玩具

遊戲方法:我把積木、畫冊、布娃娃、球等很多玩具放在桌子上,讓寶寶坐在中間。當寶寶伸手要拿某個玩具時,我們就用手擋住他的眼睛,偷偷地把玩具換個玩具,之後鬆開手,再讓寶寶去拿這個玩具,如此重複五六次。

如果寶寶能拿對這些東西的一半以上就算很好了。

遊戲目的:這樣可以使寶寶在尋找玩具的基礎上訓練初步的記憶力。

溫馨提示:玩過幾次後,可以換其他的玩具再接著玩,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玩具的衛生。

3、區別1、2、3

遊戲方法:在寶寶的注視下,媽們可以用一張白紙包上1塊糖果,然後打開,再包上,讓寶寶看見你是如何做的。

之後,我們再鼓勵孩子打開白紙把糖果找出來、上開後,你就說「1塊」,並把糖果給他作為獎勵。

接著, 當著寶寶的面另取3塊同樣的糖果,媽媽一邊說「這是1塊,這是2塊」,一邊用2張白紙分別將它們包上,然後再打開讓他注視兩邊的糖果各5秒鐘後重新包上(注意,兩包的位置不要變),最後要求他把兩包糖果都打開。看他要哪一包。

反覆玩幾遍後,如果寶寶總是要2塊的那包,說明他能區別「1」或「2」然後,你再包上2塊和3塊的那包, 看他是否會要3塊,即能看出他是否能區別「2」與「3」。

遊戲目的:可以發展寶寶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手的技巧,形成簡單數字概念的萌芽。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7個月的寶寶,家長常給做這些智能訓練,寶寶會更聰明
    經過半年的精心養育,寶寶順利進入到生長發育的第7個月,從這個月起,爸爸媽媽會驚喜地發現,寶寶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整天只知道睡懶覺的「懶寶寶」了,他會變得越來越「不安分」,變得活潑淘氣,甚至會有模有樣地模仿大人做事。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對0-5歲孩子進行視覺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但是,到底怎樣早教才能讓孩子更聰明呢?很多朋友表示模稜兩可,就是看別人報什麼班,就報什麼班唄!其實,孩子聰明和什麼班沒有關係,家長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做早教,比如進行視覺刺激。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博士說,人類是視覺動物,在生命早期(0-5歲)獲得的視覺經驗對思維形成極其重要。
  • 3個月寶寶動不動就笑,別不理孩子,3種做法讓孩子更聰明
    3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會社會性的微笑了,所以孩子會笑是正常的,但是父母應該知道笑對孩子的發育到底意味著什麼?《兒童心理學》中提到:成長是一個過程,是一系列在不同年齡,按照特定順序出現的發展任務,,兒童需要在看護人的幫助下完成這些任務。
  • 如何提升寶寶的記憶力?父母做好這些細節,孩子會更聰明記憶力好
    孩子爸爸看到二寶的舉動,非常驚訝地說:「二寶的記憶力真好啊,才兩歲的寶寶就會悄悄地把平時的事情記在腦子裡,以後肯定會是聰明的孩子。」我笑著回答:「是啊,我們要好好培養,讓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
  • 2~3個月寶寶怎樣陪玩?父母常和孩子玩這些遊戲,娃長得快又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不僅僅把寶寶養大,還要把他培養成人,讓寶寶在身體和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從小就開始進行點滴的培養和訓練。我們來看看2~3個月的寶寶的發育情況,寶寶整個身體都長胖了,已經具有了嬰兒的體型。
  • 思維能力需要訓練才會提高和發展,想寶寶更聰明,建議父母這樣做
    思維是通過訓練得到提高和發展的如何訓練寶寶的思維能力?建議父母這樣做:1、對待寶寶要民主,不要過度限制它們的活動比如寶寶喜歡玩泥、玩沙子,很多人會覺得髒,不讓玩。其實孩子在玩沙子、泥土的時候運動思維正在不斷發展,比如,當他把沙子抓在手裡會感覺到涼涼的,然後抓緊,沙子會漏出來,他會很好奇,於是不耐其煩的一遍一遍地練習,於是抓握能力越來越嫻熟,感官越來越發達。在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陪在旁邊,防止寶寶做出危險事情來。等寶寶不玩了,可以把寶寶手好好洗一洗就行了。
  • 寶寶23-24個月怎樣訓練?父母這樣做,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文/可馨育兒寶寶23-24個月怎樣訓練?父母這樣做,豐富孩子的詞彙量1、用「我」來回答這個時候的寶寶話特別多,很想知道更多東西的名稱,指著一些東西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寶寶會經常對著一個動物或布娃娃說話。有時候寶寶會自己編一個名稱去代表一個物體。
  • 順產寶寶比剖宮產寶寶更聰明?決定孩子智力發育的,是這2大因素!
    可醫生說,張美麗因為營養過剩,造成了胎兒巨大,不適合順產。張美麗糾結了: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剖宮產?還是堅持順產呢? 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疑慮,順產和剖宮產的寶寶有什麼區別?順產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嗎? 先說結論:順產與剖宮產均不影響寶寶智力發育。
  • 哈佛大學:出生季節決定了孩子智商,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
    但智力是不可控的,寶寶是否聰明和遺傳基因、後天培養等方面有著直接的關係,可讓人意外的是,出生季節也會影響寶寶智商。哈佛大學:出生季節決定了孩子智商,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閨蜜小琴本來打算懷個牛寶寶,算來算去總覺得孩子出生日期不妥,於是就把備孕的計劃一拖再拖。可是家裡的長輩卻不明白小琴為何這樣做:「這要個孩子還要掐算日子?
  • 這個季節生出的孩子更聰明?看看醫生怎樣解釋的
    我打趣的說,你要想生出聰明的寶寶,那你等的起就等吧,等到天荒地老,等到海枯石爛!我的傻妹子,之所以說夏天生出的孩子聰明,是相對而言的。看看醫生是怎樣解釋的,看完你才可以偷著樂。一.為什麼說夏季生出(備孕)的孩子更聰明?
  • 「嬰兒的一年等於十年」:常給一歲內寶寶做這些訓練,長大越聰明
    而這5種感官就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把孩子感知的發展好,對於小學期間學習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關係,那些在這些方面享有過分充分發展機會的孩子,與別的孩子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差別。掛玩具在寶寶床的上方掛一些令寶寶感興趣的能動的物體,如彩色的氣球,由於孩子年幼,東西不要太複雜,每次一件,定時更換,最好是紅色、綠色這些顏色明亮的,並且能發出聲響的玩具。當這些玩具發出聲音時,會引起寶寶的興趣,使他把視力集中到這些玩具上,每次幾分鐘,每日數次。
  • 6個月寶寶如何進行智能訓練?父母多和他玩這些遊戲會越玩越聰明
    6個月寶寶的能力發展狀況1.進入咿呀學語的階段6個月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已經開始進入到咿呀學語的階段。他們會不自覺地發出一些不太清晰的語音,像媽媽、爸爸、奶奶等等。你會發現6個月的寶寶只要不是睡覺,嘴裡總會說個不停,非常開心地自言自語著。
  • 愛笑的寶寶會比普通寶寶更聰明?你家寶寶是幾個月會笑的?
    自從生了孩子,九九一天當中最開心的事情就莫過於在寶寶入睡之後細細看他白白嫩嫩的小臉了。然而時間長了九九就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睡著睡著小嘴兒就翹起來,恰似一抹微笑。九九心裡有點不安,寶寶睡著的時候總笑是不是有點不對勁兒呀?
  • 孩子一歲前,每個月都有相應的發展規律,媽媽掌握好他會更聰明
    剛出生的寶寶是成長的最快的,都說小孩子一年一個樣並沒有誇張。孩子一歲之前,每個月都有要學習和訓練的事情,在合適的年紀訓練合適的事情,那麼孩子就可能會比同齡人成長的更快,智力也會相對更高。媽媽要掌握孩子的發育規律,才能讓他更好的成長,他才會更加聰明。
  • 闢謠,6個月前不能豎抱?豎抱寶寶不分月齡,還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玲玲小姨家裡有個2個月大寶寶,家裡的人一起去看他,小小的寶貝可愛極了。所有人都爭著搶著去抱孩子。當時玲玲剛把小寶寶從另一個人手上接過來,打算豎著抱他,就被外婆制止了。她說:」小孩子脊椎還沒有發育好,不要這樣豎著抱他,會讓他受傷的。」
  • 李玫瑾:愛提問的孩子更聰明,4個方法就能啟發孩子「異想天開」
    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見到新鮮的東西就要摸一摸、問一問、拆一拆、裝一裝,這些都是孩子喜歡探究和旺盛求知慾的表現。李玫瑾教授更是表示,愛提問、貪玩的孩子其實更活潑更聰明,家長切不可隨意禁止甚至恐嚇他們,以免挫傷孩子思維的積極性。
  • 闢謠,6個月前不能豎抱?豎抱寶寶不分月齡,還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玲玲小姨家裡有個2個月大寶寶,家裡的人一起去看他,小小的寶貝可愛極了。所有人都爭著搶著去抱孩子。當時玲玲剛把小寶寶從另一個人手上接過來,打算豎著抱他,就被外婆制止了。她說:」小孩子脊椎還沒有發育好,不要這樣豎著抱他,會讓他受傷的。」
  • 小學數學:12道數學應用題,提高孩子思維能力,讓孩子更聰明!
    小學數學:12道數學應用題,提高孩子思維能力,讓孩子更聰明!那麼,我們怎樣來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第一、我們可以從生活入手,讓孩子學以致用。比如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們通過生活購物中的花費和找補中學數學;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則可以引導孩子分析最優惠的購物方式,或者是當全家準備外出旅行的時候,讓孩子一起參與,進行旅行預算等。
  • 哈佛大學:孩子智商受出生季節影響,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
    孩子智力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父母從孕育寶寶的那一刻起,就悉心呵護,仔細檢查,無時無刻觀察寶寶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不可否認家長都希望孩子更加聰明可愛。我們都知道孩子智力受遺傳和後天因素影響,父母本身智商高,生出的孩子智商高的概率就大很多。
  • 親子遊戲:6-12個月寶寶感統訓練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思考者寶寶在6個月後,身體進入快速的生長期,因此,四肢的鍛鍊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寶寶6-12個月期間的感統訓練,應該著重於肢體動作、聽覺和視覺等等。親子遊戲:6-12個月寶寶感統訓練適合7個月寶寶的遊戲1,舉腿(肢體動作)首先慢慢而輕柔地分別將寶寶的兩腿舉起,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