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個月寶寶怎樣陪玩?父母常和孩子玩這些遊戲,娃長得快又聰明

2020-12-21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不僅僅把寶寶養大,還要把他培養成人,讓寶寶在身體和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從小就開始進行點滴的培養和訓練。

我們來看看2~3個月的寶寶的發育情況,寶寶整個身體都長胖了,已經具有了嬰兒的體型。寶寶會發出特別的聲音,看到熟悉的人,會笑得像朵花兒似的。開心的時候,會雙手伸出來觸摸東西。在這個時候,寶寶覺得很滿意,興奮的時候,寶寶還會「手舞足蹈」起來,看上去已經是個很有反應力,很有個性的小人兒了。

那麼,2~3個月寶寶怎樣陪玩呢?

在寶寶的能力培養和訓練中,玩具和遊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爸爸媽媽一定要抽出時間和寶寶做互動遊戲,在玩耍中拓展寶寶的能力。那麼, 2~3個月寶寶怎樣陪玩?爸爸媽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和寶寶做互動遊戲。

1. 讓寶寶看顏色的圖片

到了近3個月的寶寶,寶寶的顏色視覺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寶寶在這個階段,視覺正處於黑白期,看到的是黑白兩色。如果爸媽能抓住這個時期的特點,給予適當的色彩刺激,便可以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並進一步刺激大腦發育。

在這段時間,寶寶看到的是黑白兩色,要多給寶寶黑色物品看,當然,為了給寶寶日後的視覺發育做鋪墊,也要適當給寶寶看一些紅色、黃色、藍色系的物品,從而起到刺激視覺的作用。

具體操作方法

在距離寶寶眼睛約60釐米的地方掛一些色彩明豔的物體,並注意定時調整方位,訓練寶寶把目光集中在某一物體上的能力。

媽媽也可以這樣玩,拿著黑白顏色的卡片,在距離寶寶眼睛約60釐米,慢慢移動,訓練寶寶用目光物體並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2. 給寶寶聽歡樂的音樂

2~3個月的寶寶的聽覺進一步增強,而且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爸爸媽媽可以每天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放一些歡樂的輕音樂,給寶寶聽。這樣做可以增添寶寶的歡樂情緒,使寶寶的大腦活動增加,促進寶寶智能的發育。

具體方法,爸媽可以利用音樂盒,尤其是有視覺吸引力的音樂盒更好,同時,也可以用音樂玩具,例如集視覺、聽覺和運動於一身的玩具,這種玩具更好。

但爸媽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寶寶月齡很小,對不同分貝的聲音辨別能力還很差,所以在給寶寶放這些音樂時,要隨時注意寶寶對音樂的反應。不要給寶寶播放很複雜或變化較大的音樂,不要離寶寶太近,也不要太響,以免刺激寶寶引起驚嚇。

3. 和寶寶玩辨別聲源的遊戲

爸媽可以選擇不同旋律、速度、響度、曲調或不同樂器奏出的音樂,發聲玩具發出的聲音,或改變對寶寶說話的聲調來訓練寶寶分辨各種聲音。

爸媽在和寶寶玩這樣的遊戲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聲音不要過大,以免使寶寶受到驚嚇。寶寶玩時,爸媽在寶寶的左邊、右邊、上邊、下邊、前後等處搖鈴或發出其他的響聲,讓寶寶辨別聲音從何處發出。

溫馨提示:

爸媽和寶寶玩這個遊戲時,聽覺發育好的寶寶能將頭轉向聲源方向;發育不太好的寶寶經過多次訓練以後,也能正確地辨別聲源。在玩這個遊戲時,要注意聲音要由近及遠,逐日推移。

4. 和寶寶玩手套遊戲

手套遊戲有助於促進寶寶的視覺與觸覺發育。爸媽可以用煮過消毒好的橡皮手套擦乾,在每個手指和手掌中都塞滿泡沫或棉花,把塞鼓了的手套吊在寶寶能看到的地方,爸媽幫助寶寶的手去摸吊起的手套。

寶寶很喜歡手,父母的手能滿足寶寶各種需要,通過父母的手,寶寶也會想方設法地去摸橡皮手套並接近它,但寶寶還不能很順利地摸到它。這時,媽媽可以拿手套的任一個手指去碰寶寶的手心,讓他能緊緊握住其中一個手指。

同時,媽媽還可以這樣玩,把棉線織的手套洗淨,用泡沫塞鼓,把橡皮手套換下來,讓寶寶握到用棉線織的手套,使寶寶感受到粗糙的棉線與細滑的橡皮完全不同的手感。

5. 和寶寶語言互動

爸媽在逗寶寶時,寶寶會非常高興並發出歡快的笑聲,當看到媽媽時,寶寶臉上會露出甜蜜的微笑,嘴裡還會不斷地發出「咿呀呀」聲音。爸媽多和寶寶語言互動,使寶寶感受到多種聲音、語調以促進寶寶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爸媽可以這樣做,當寶寶感到寂寞不安而哭鬧時,爸爸媽媽要走到床邊,和寶寶說說笑笑。這時,寶寶會被父母的情緒所感染,高興得踢腿、伸腰、舉手,一邊笑一邊和爸媽「喔」「依」「呀」地說話,這時爸媽要熱情地應答,和寶寶互動,激發寶寶的快活情緒。通過這樣的遊戲,可以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開發。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爸爸媽媽除了和寶寶玩以上這些遊戲後,還要保證寶寶在室外活動的時間,在天氣好的情況下,可以在室外活動30分鐘,父母要堅持給寶寶做健身操。這樣,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只要爸媽常和寶寶玩這些遊戲,長得又快又聰明,娃越玩越聰明。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父母和寶寶玩5個益智遊戲,娃更聰明
    從寶寶出生到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每個正常的新生兒都具有驚人的學習能力,而且寶寶的成長是需要刺激,刺激可以促進感覺器官司的發育和功能的完善,可以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加強腦細胞之間的聯絡,提高反應的靈敏程度,從而促進智能的發展。具體如何去做呢?父母常和寶寶玩這5個智能遊戲,娃更聰明伶俐。
  • 夏天寶寶喜歡玩水,用這些花樣讓娃過足癮!越玩越聰明
    孩子愛玩水是天性,不過很多時候都會受到父母的訓斥,比如看到大人洗衣服、洗餐具、洗水果,總喜歡過來湊熱鬧,結果卻幫了倒忙。還有的娃喜歡自己在喝水或者飲料的時候,用兩個杯子倒來倒去,可想而知,這些寶寶都會被毫無留情地歸在「熊孩子之列」。
  • 寶寶玩手遊上癮,責怪老公不幫忙帶娃,看硬核奶爸3招收服熊孩子
    ——蒙田這些天,看到好多關於小孩子迷戀電子產品搞出事的,比如偷拿手機給遊戲充錢,一充就是幾萬十幾萬的,要不就是大孩子玩遊戲上癮和父母動手上演全武行的,再不就是和父母鬥智鬥勇耍賴皮的……總之,孩子們宅在家裡的這幾個月,著實讓父母哭笑不得。同時,又讓人各種惆悵、擔憂、吐血、惱怒、焦慮等等。
  • 適合小學生和父母玩的遊戲有哪些?這幾種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細心的家長都知道,孩子的童年都是伴隨著玩遊戲度過的,孩子童年時期喜歡玩遊戲,他們往往就會表現得非常的童真童趣,許多孩子因為玩遊戲也是開發了智力,想像力變得越發豐富。想要讓孩子不要過於依賴父母,我們平時可以和孩子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讓孩子找找藏起來的父母,父母在找找精心躲藏在各個角落的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會發現孩子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寸步不離的黏著父母,尤其是有些有分離恐懼症的孩子,父母可以常和他們玩這種遊戲。
  • 15個月寶寶,總是跟著媽媽做小尾巴,該陪他玩些什麼遊戲?
    這可難壞了很多媽媽,不能出門,家有15月齡小寶寶,每天像個小尾巴似的跟著,啥都幹不了,啥都幹不好,想有效陪一下孩子,卻又不想把孩子扔給玩具和電子產品,怎麼辦?15月齡寶寶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他們會想觸摸身邊所有能摸得到的東西,也喜歡一些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和能動的玩具。媽媽們帶孩子,讓其吃好喝好是基礎,對孩子的有效陪伴就是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讓他玩得開心,玩得更有意義。
  • 牛津大學博士:寶寶身上這2個地方,父母要多摸,孩子將來更聰明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希望養育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但很多家長很好奇,明明家長之間的智商差距並不大,但孩子間的差距卻不小。這就要談到哪些因素能夠促進大腦發育,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Meltzoff曾經進行了一場有關撫摸對於孩子大腦發育影響的實驗。當時Meltzoff博士,將嬰兒分成兩組,都是7個月大的寶寶。
  • 成外附幼娃宅家計劃:你玩了哪些好玩的遊戲,還可以怎麼玩?
    最近打開手機,全都是些比較正式的嚴肅的話題,成年人經歷過太多「不得不」的場面了,宅在家裡怎麼都能玩出個花,但是如果身邊多個孩子,他們能讓你做什麼呢?他們能讓你什麼也做不了,所以只能用各種各樣的室內活動來安排他們,老師們給了一些指導,你們是怎麼安排的,歡迎來炫一下!在各班微信群分享一下最近你和寶貝最最喜歡的一款遊戲。
  • 3個不同月齡的親子類遊戲,在家也可以這樣玩,培養寶寶的安全感
    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他們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自己生活的環境和直接看護人的照料呵護。而對於成年人來說,更多的安全感來自原生家庭以及自己內心的富有和強大。(小寶寶長時間躺著肯定很無聊的,挺累的,娃醒著的時候家人可以抱起,也算是娃的一種減壓活動)二、8月齡後會爬行的寶寶的安全感寶寶會爬行後視野開闊,心情大好,那體能也是更厲害的,白天持續活動時間變長,到處爬來爬去。
  • 0~3個月寶寶,經常玩這8種「遊戲」,越玩越聰明!
    0~3個月的寶寶,一般家長認為孩子什麼也不懂,不需要跟他們互動,其實這是錯誤的。兒科專家認為,當父母在替孩子換尿布、洗澡、餵飯時所說的話,可以促進孩子大腦中神經的連接,使孩子將來在處理訊息上比別人快。0~3個月寶寶,不僅僅是吃了睡,睡了吃,人家也是需要玩耍的,因為越玩越聰明。因為這一階段的遊戲重點在於感官刺激,還有培養親密感,比較推薦的遊戲有以下幾種。
  • 適合10個月寶寶的益智遊戲,快來玩!
    適合10個月寶寶的益智遊戲,快來玩! 十個月的寶寶已經具備很多能力了,比如會咿呀學語,能聽懂簡單的語言,反應靈敏……這個時候的寶寶對外界也充滿了好奇心,所以父母要抓住機遇,多給寶寶創造機會,讓他們的運用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更上一層樓。
  • 有這四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可能會很聰明,看看你家寶寶中了嗎?
    就在上周,筱筱下班後帶著兒子在小區裡面玩,在跟小區裡面的小孩玩遊戲的時候,筱筱發現兒子總是跟不上別人的節奏,甚至有時還很木訥的站在一旁。晚上回家後,跟老公說起這件事情,夫妻倆也立馬找了些智力遊戲給兒子玩,這一測試不要緊,可嚇壞了夫妻倆,兒子怎麼一點都不機靈呢?不會天生就比別人愚鈍吧?
  • 9個月寶寶智能怎樣訓練?你可常和孩子做這些練習,孩子會更聰明
    寶寶成長到9個月,你有沒有發現寶寶多了很多小本領,有些寶寶會拉著欄杆能自己站立起來,大人扶住寶寶站立後鬆開手,有些寶寶能獨站一會。在一些精細的動作上,寶寶能將眼前的玩具放進一個較大的容器裡,並且能熟練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爆米花一類的小東西, 且動作協調、迅速。
  • 3-6個月寶寶平時玩什麼?普通窮媽玩這幾個遊戲,不花錢卻很有用
    在經歷了最初的磨合後,小娃娃的驚跳、脹氣在三個月後會好轉得多,「吃-玩-睡」循環規律起來後,老母親手忙腳亂的情況也會得到很大改善。娃的清醒時間增加了,體力、視力、聽力都比之前好得多,各種技能也都迅速發展起來,3-6月齡的娃,陪玩內容也跟著豐富起來。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在還在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父母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1、音樂音樂可以促進寶寶的右腦開發,對寶寶的右腦開發有很大的好處,所以聰明的媽媽,會讓孩子從小接觸音樂。父母若是能從小給孩子聽音樂,孩子的右腦發育會更快,孩子會更聰明。2、手指訓練老人常說:「十指連心」,其實十指不光連心更連著人的大腦,一個人手指靈活的程度,能反映出這個人大腦是否聰明。
  • 適合3-5個月寶寶的遊戲互動,鍛鍊語言能力、感覺和運動技能發展
    寶寶出生後,父母不僅要把寶寶養大,還要讓他們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家長,從小就對他們進行一點一點的培訓,2~3個月大寶寶的發育情況,全身都會長一些肉肉,變得胖嘟嘟的,還會發出特別的聲音,看到熟悉的人,會笑得像朵花。當他們開心的時候,會伸出手想要去觸摸事物。
  • 適合0-6歲寶寶玩的「放電」遊戲,好玩還省錢,收藏了帶娃玩起來
    孩子在玩中可以探索了解認知世界,在玩中可以學習各種知識,在玩中可以學會觀察和思考,只要孩子自己「會玩」就很容易從中找到樂趣,有了樂趣自然就會很享受自己玩耍,自然好帶很多,「熊孩子」變「天使寶寶」,就是這麼簡單。
  • 下班回家很累,孩子卻纏著你玩,3個親子遊戲,讓你躺著陪孩子玩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想下班早點趕回家看娃,又害怕回家孩子纏著他玩。上一天的班已經筋疲力竭,孩子戰鬥力十足求陪玩。雖然很累,但又不想錯過親子陪伴的時間。分享三個我平時陪女兒玩的親子遊戲。以不動去應對好動的孩子,用最省力的方法躺贏,既可以休息放鬆,又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
  • 抓住大腦發育黃金期,越玩越聰明——適合三個月以上寶寶玩的遊戲
    【小C媽媽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好像很久沒有寫如何陪寶寶玩遊戲的文章了,上次的兩篇為:越玩越聰明——適合新生小寶寶的幾個遊戲越玩越聰明---適合兩個月以上寶寶玩的遊戲我很喜歡寫一些具體操作類的文章所以,就把理論學習交給我們這些喜歡專研和死磕育兒知識的媽媽吧,大家把有限的時間多用來陪陪娃,是不是更好?艾瑪,把自己說的很無私一樣,哈哈,扯遠啦。今天小C媽媽接著分享適合三個月以上寶寶玩的遊戲,雖然說是三個月,其實大一些的寶寶也非常適合,只不過這些遊戲從三個月就可以玩啦。
  • 天才小時候都玩什麼?這10個遊戲能讓1歲內寶寶變聰明
    我們既不記得自己這個時候喜歡什麼,又很難直接從這些小精靈的語言中打聽到他們的興趣。這裡有10個簡單的小遊戲,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更了解這個世界,並且發展出更棒的身體、更聰明的大腦。先讓你的寶寶看兩個杯子,然後把它們疊在一起,這樣一來其中一隻杯子就「消失」了。向寶寶提問:「杯子去哪裡啦?」然後看著他抓住杯子把兩個杯子分開來。如果他這麼做了,你要鼓勵他:「太棒了!再來一次!」這一次你可以用三個杯子,直到最後把一整套杯子都用上(一套通常有四至五個)。當孩子玩得越來越熟練之後,他會試著自己把杯子疊起來!3.
  • 美國研究:從小玩遊戲越多,孩子越聰明!3歲前花樣遊戲集合
    1、0-1歲適合玩的遊戲0-1歲的寶寶是認識世界的開始,這個年齡段適合與孩子玩一些關於視覺、聽覺的遊戲。主要以「身體接觸與感官感知為主」。a、0-3個月積木敲擊。孩子多以睡眠為主,可以初步的鍛鍊孩子的視覺與聽覺。比如拿著顏色比較鮮豔的東西在眼前晃,孩子視線會隨著東西移動;或者用積木敲擊出一些聲音,孩子會隨著聲音轉頭。在這些過程中,都可以發出一些語言與孩子交流。b、3-6個月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