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故宮養心殿裡就安裝了地暖,真的!你別不信
說到故宮,所有中國人甚至很多外國人都對它非常的了解,作為世界上時代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它向世人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和使用的皇家宮殿,建造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1420年建成,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了。
故宮,既然是皇帝記住的地方,那自然就少不了供皇帝休息的場所——養心殿。
養心殿,位於故宮內廷乾清宮西側。康熙年間,這裡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
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養心殿為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卷棚抱廈。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的寢宮,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後殿兩側各有耳房五間,東五間為皇后隨居之處,西五間為貴妃等人居住。
現今,在專家們在對故宮養心殿修繕的過程中發現,養心殿的後殿,就是皇帝的寢室,這裡比較陰溼潮冷,這一現象引起了專家的注意。
畢竟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休息的寢室,為什麼這裡如此的溼冷呢?專家們對此深有不解,為了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專家們開始在後殿的地面上,尋求問題的答案。
結果,正如專家們所料,養心殿後殿的地面下布滿了許多圓形鐵質水管,有的水管已腐蝕的出線側漏,有的管子裡面還有水。專家們終於明白了,原來養心殿寒冷潮溼的環境是因為它埋在地下水管中的水造成的。
據專家分析,這些水管正是在當時發揮著地暖的作用。在冬天,通過加熱水管裡水能使得養心殿裡的溫度提高。後來因為皇帝搬走了,地下的「地暖」就沒有再利用過,裡面的水也沒有排放出來,結果就造成了今天的寒冷潮溼環境。
說到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老祖宗的智慧表示敬佩......
說到取暖,在古代普通人家取暖的方式,一般是用木炭取暖的;即便是在皇宮中,也是在地下挖上大量的地道,這些地道不是用來防止叛亂逃生用的,而是用來取暖的!
在地道裡,均勻的安置了燒火點,派人把木炭拿到地道燃燒,由此一股暖流由下而上向上蒸發。話有說回來了,故宮的建築多數是木質,用木炭取暖,危險係數會增加,故宮養心殿裡設計的用水取暖,這種辦法確實高明!
現在城市裡的樓房基本家家都已安裝了地暖。但是對於600年前的養心殿來說,用地下熱水取暖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如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這些建築奇蹟和智慧結晶,的確是一筆不菲的寶貴財富,當然這些智慧財富也定能讓我們國人感到驕傲,也讓我們更有底氣的立足在世界之林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