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故宮養心殿裡就安裝了地暖,真的!你別不信

2020-12-20 史海泛舟談歷史

600年前,故宮養心殿裡就安裝了地暖,真的!你別不信

說到故宮,所有中國人甚至很多外國人都對它非常的了解,作為世界上時代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它向世人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和使用的皇家宮殿,建造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1420年建成,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了。

故宮,既然是皇帝記住的地方,那自然就少不了供皇帝休息的場所——養心殿

養心殿,位於故宮內廷乾清宮西側。康熙年間,這裡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

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養心殿為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卷棚抱廈。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的寢宮,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後殿兩側各有耳房五間,東五間為皇后隨居之處,西五間為貴妃等人居住。

現今,在專家們在對故宮養心殿修繕的過程中發現,養心殿的後殿,就是皇帝的寢室,這裡比較陰溼潮冷,這一現象引起了專家的注意。

養心門

畢竟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休息的寢室,為什麼這裡如此的溼冷呢?專家們對此深有不解,為了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專家們開始在後殿的地面上,尋求問題的答案。

結果,正如專家們所料,養心殿後殿的地面下布滿了許多圓形鐵質水管,有的水管已腐蝕的出線側漏,有的管子裡面還有水。專家們終於明白了,原來養心殿寒冷潮溼的環境是因為它埋在地下水管中的水造成的。

據專家分析,這些水管正是在當時發揮著地暖的作用。在冬天,通過加熱水管裡水能使得養心殿裡的溫度提高。後來因為皇帝搬走了,地下的「地暖」就沒有再利用過,裡面的水也沒有排放出來,結果就造成了今天的寒冷潮溼環境。

說到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老祖宗的智慧表示敬佩......

說到取暖,在古代普通人家取暖的方式,一般是用木炭取暖的;即便是在皇宮中,也是在地下挖上大量的地道,這些地道不是用來防止叛亂逃生用的,而是用來取暖的!

在地道裡,均勻的安置了燒火點,派人把木炭拿到地道燃燒,由此一股暖流由下而上向上蒸發。話有說回來了,故宮的建築多數是木質,用木炭取暖,危險係數會增加,故宮養心殿裡設計的用水取暖,這種辦法確實高明!

現在城市裡的樓房基本家家都已安裝了地暖。但是對於600年前的養心殿來說,用地下熱水取暖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如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這些建築奇蹟和智慧結晶,的確是一筆不菲的寶貴財富,當然這些智慧財富也定能讓我們國人感到驕傲,也讓我們更有底氣的立足在世界之林當中!

相關焦點

  • 故宮的養心殿為何會很「冷」,專家拆了地板感嘆:老祖宗太聰明
    人們去故宮,很多人都喜歡去養心殿觀看一下,因為它是皇帝的寢宮,聚集了很多的遊客,大家都非常好奇當年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所以養性殿也是故宮裡比較受歡迎的景點。但是大家都覺得去過養心殿一個感覺,就是裡面特別的冷,而且感覺裡邊溼氣比較重。身體本身有溼氣的朋友進去之後就感覺身體非常的不舒服,為什麼這個地方比較冷啊,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為什麼還會很冷呢?
  • 五問故宮養心殿大修
    9月3日,故宮博物院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記者還清晰地記得,2015年12月18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後養心殿進入「閉門謝客」的狀態。為什麼時隔兩年才開工?這兩年時間故宮都在幹什麼?此次修繕與之前的古建築大修有什麼不同?
  • 故宮裡的養心殿,《如懿傳》裡的養心殿,你更喜歡哪一個
    故宮裡的養心殿,《如懿傳》裡的養心殿,你更喜歡哪一個?一提起「養心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清朝皇帝辦公和住宿的地方,有的人到北京故宮遊覽時去看過,有的人在電視劇裡也看到過。故宮養心殿說完北京的養心殿,我們再來看看浙江橫店影視城裡的養心殿,這裡的養心殿是比照北京故宮裡的養心殿而建造的,裡面的陳設當然跟真正的養心殿不一樣了,最起碼陳設的器物都是仿製品。
  • 五問故宮養心殿大修
    9月3日,故宮博物院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記者還清晰地記得,2015年12月18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後養心殿進入「閉門謝客」的狀態。為什麼時隔兩年才開工?這兩年時間故宮都在幹什麼?此次修繕與之前的古建築大修有什麼不同?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那麼陰冷?難道真的鬧鬼嗎?原來竟是這個原因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個到故宮參觀的人都在為它的輝煌和壯觀而讚嘆,也都不得不稱讚古代匠人的手藝和智慧,但是不知道去過故宮遊玩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故宮裡的養心殿明明應該是個陽氣充足的地方,但是卻比其他的宮殿陰涼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600年間,這裡不知冤死了多少宮女太監,也不知留下了多少亡魂,加上現在故宮又沒有什麼人住,9000多間房子更是顯得空蕩蕩的。而這種空曠之下,更是顯露出一些陰森恐怖,而這裡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尤其潮溼陰冷的「養心殿」,故宮養心殿為何特別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那麼陰冷?難道真的鬧鬼嗎?原來竟是這個原因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個到故宮參觀的人都在為它的輝煌和壯觀而讚嘆,也都不得不稱讚古代匠人的手藝和智慧,但是不知道去過故宮遊玩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故宮裡的養心殿明明應該是個陽氣充足的地方,但是卻比其他的宮殿陰涼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故宮裡的養心殿,《如懿傳》裡的養心殿,你更喜歡哪一個
    故宮裡的養心殿,《如懿傳》裡的養心殿,你更喜歡哪一個?一提起「養心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清朝皇帝辦公和住宿的地方,有的人到北京故宮遊覽時去看過,有的人在電視劇裡也看到過。故宮養心殿說完北京的養心殿,我們再來看看浙江橫店影視城裡的養心殿,這裡的養心殿是比照北京故宮裡的養心殿而建造的,裡面的陳設當然跟真正的養心殿不一樣了,最起碼陳設的器物都是仿製品。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600年間,這裡不知冤死了多少宮女太監,也不知留下了多少亡魂,加上現在故宮又沒有什麼人住,9000多間房子更是顯得空蕩蕩的。而這種空曠之下,更是顯露出一些陰森恐怖,而這裡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尤其潮溼陰冷的「養心殿」,故宮養心殿為何特別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陰冷?專家解密:原來如此
    但每一個去故宮養心殿參觀的夥伴們都會發現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在養心殿待久了之後會感覺到陰冷,據說養心殿常年都是保持著這種狀態,讓很多夥伴都存在著好奇之心。根據故宮的維護管理員的供詞,對於這種現象也感覺到非常無奈,畢竟故宮是作為古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在選擇建築的時候都會選擇木材,而在潮溼的空氣中木材很快就會出現腐爛的狀態,就算你發現了腐爛然後再去更換木材,但始終都是治標不治本。對此,完全不能改變養心殿的潮溼陰冷的事實。
  • 故宮養心殿「百年大修」開工
    「這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匣身有彩繪的『寶匣』!」昨天下午,高遠的秋雲掠過養心殿明豔的琉璃瓦屋頂,碧空之下,故宮博物院現任院長單霽翔和老院長鄭欣淼共同取出養心殿正脊上的「寶匣」,宣布這座曾居住過清代8位帝王的宮殿正式開啟古建築修繕保護工程。
  • 故宮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 2020年重新對公眾開放
    記者還清晰地記得,2015年12月18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後養心殿進入「閉門謝客」的狀態。為什麼時隔兩年才開工?這兩年時間故宮都在幹什麼?此次修繕與之前的古建築大修有什麼不同?……帶著一肚子問號,記者走進了施工現場。  一問:為什麼要大修?
  • 北京故宮養心殿正式開工修繕
    當日,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築維修保護正式開工,本次修繕範圍佔地面積約7707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40平方米,修繕內容包括遵義門內的養心殿、工字廊、後殿、梅塢等13座文物建築及其附屬的琉璃門、木照壁等。修繕項目將於2020年完工。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9月3日下午,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古建修繕工程,預計在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時重新開放。
  • 故宮,揭秘養心殿潮溼陰冷的原因,讓你驚嘆古人智慧
    作為首都的北京當然也有著很多的古建築,這些建築都是古人們的智慧所凝結而成,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大家都知道故宮是什麼人住的地方,也知道養心殿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在古代沒有很方便的機器設備,能夠將故宮建造完成,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而故宮那些巧妙的設計也讓人很驚訝。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專家撬開地磚後,才知曉其中奧秘
    那麼,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專家在撬開地磚後,發現其中秘密。2.養心殿陰冷潮溼緣由按理來說,養心殿是皇帝最長停留的住所,大部分的時間,皇帝都會逗留於此,批閱公文,處理公事。去故宮遊玩過的人都知道,養心殿十分陰冷潮溼,位於我國北方,建造時居然沒有安裝隔熱層,這種操作,更讓人摸不著頭腦。
  • 故宮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 2020年重新對公眾開放
    記者還清晰地記得,2015年12月18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後養心殿進入「閉門謝客」的狀態。為什麼時隔兩年才開工?這兩年時間故宮都在幹什麼?此次修繕與之前的古建築大修有什麼不同?……帶著一肚子問號,記者走進了施工現場。  一問:為什麼要大修?
  • 故宮養心殿「百年大修」開工
    「這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匣身有彩繪的『寶匣』!」昨天下午,高遠的秋雲掠過養心殿明豔的琉璃瓦屋頂,碧空之下,故宮博物院現任院長單霽翔和老院長鄭欣淼共同取出養心殿正脊上的「寶匣」,宣布這座曾居住過清代8位帝王的宮殿正式開啟古建築修繕保護工程。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故宮起源——南京故宮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只有北京的故宮。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故宮起源——南京故宮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只有北京的故宮。
  • 故宮,揭秘養心殿潮溼陰冷的原因,讓你驚嘆古人智慧
    作為首都的北京當然也有著很多的古建築,這些建築都是古人們的智慧所凝結而成,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大家都知道故宮是什麼人住的地方,也知道養心殿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在古代沒有很方便的機器設備,能夠將故宮建造完成,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而故宮那些巧妙的設計也讓人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