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是葫蘆科植物,凡葫蘆科植物本身自帶葫蘆素於生長植株和繁殖生育的果實中,葫蘆素也叫苦味素,極低量的葫蘆素就能引起明顯苦味。由於植物生長中需要大量水分輸送發育,許多的葫蘆素被衝淡貯存於植株整體部位分攤著,在植物生長對各種外界生物脅迫和不良生長環境,就有可能引起葫蘆科植物集聚應用葫蘆素的苦味作為防禦武器,注入受侵害部位,抵禦病蟲害侵入,和保護果實後代的應激反應。
我曾用口嘗過幾乎所有栽種過葫蘆科黃瓜,西葫蘆,葫蘆受病蟲害侵害的部位都比其他部位苦味重些,說明葫蘆科植物有能自身自由施放葫蘆素濃度的能力。
象西葫蘆這樣短矮藤蔓生長過程中,一旦遇到高溫乾旱,病蟲侵害和氮肥過足,環境內噪音過大情況下,會整株生長西葫蘆全部有苦味,有些人認為是遺傳,我不認為是全部,因為同種,同地種植的另些西葫蘆並有些不會苦味,是因為西葫蘆植株就這麼短矮,葫蘆素比較集中,一旦激發同生長的西葫蘆都受影響。
象黃瓜,葫蘆會發現一植株內所生長的有些全部是苦味的,但也有的並不是同一植株內所結黃瓜,葫蘆都是苦味的,也有正常的,有可能就是黃瓜,葫蘆藤蔓較長原因。那些苦味的黃瓜果實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吸肥氮肥過多,陽光直射,溫度,乾濕的影響當時植株中黃瓜藤蔓施行防禦措施將苦味注入黃瓜果實,使這些黃瓜帶苦。那不苦味的黃瓜是植株解除防禦後生長而成。
如何防治?
發現該植株中大部分黃瓜都是苦味的,這個只能是將其拔除,幾乎沒有挽救能力,現如今沒有能力發現那些種子可能培養出植株生長的是苦味黃瓜。
發現植株中有一,二隻黃瓜是苦味的,先檢查是否有病蟲害。或肥力中氮肥過足,露地栽種的無需檢查溫度,過後自然恢復,生長的不會帶苦味,大棚的就要看看溫度是過高,或過低等,適時調節過來。並不是大問題,病,蟲害才是黃瓜種植中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