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揚州邗溝早五六百年?無錫泰伯瀆,究竟是誰修建的?

2020-12-11 江蘇城市論壇

近日,網友@江南一燕 在江蘇城市論壇討論版發帖稱,無錫泰伯瀆是唐朝修建的,不是泰伯修建的。參與探討的網友十分活躍,目前跟帖已達二百餘個,且還在持續增長。

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小編了解到,2018年12月,無錫日報刊登《無錫伯瀆河被證實 比揚州邗溝早五六百年》報導稱,經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研究所在梅村街道伯瀆河歷時5個月的考古發掘,證實該河道非自然形成,確係人工開掘而成。伯瀆河由吳泰伯主持開掘,距今有3300年左右,比揚州邗溝早約五六百年。日前,該實證已通過省文物局驗收,基本被認定為「中國運河第一撬」。

發帖網友@江南一燕 表示,他在幫郭重威老師查閱常州運河開鑿年代的文獻證據時,無意中在南宋《輿地記勝》中發現無錫泰伯瀆根本不是3千年前泰伯開的,而是唐朝末年的常州太守孟簡開的,大概是因為泰伯在無錫定居過,所以乾脆取名泰伯瀆,這河其實只有1千多年的歷史。

圖為網友@江南一燕 貼出的照片

上述網友認為,根據史料,泰伯城的確是泰伯造的,但泰伯瀆是唐朝孟簡開的,兩碼事,不能相互證明。

有網友對此評論認為,有史料記載伯瀆河為泰伯所開,也有記載是唐代所鑿,屬於爭議。要解開謎團,必須由考古證據來甄別。既然承認伯瀆河是開鑿的,那麼必定在河邊有堆放挖出的土方,只要考證土方下疊壓的年代層就可以確定開鑿的最晚時間。2018年8月,考古隊在伯瀆河兩邊開挖10個探方,發現年代層裡有新石器時期遺存和商周時期遺存,沒有說有更晚的比如春秋戰國秦朝唐朝等遺存。說明伯瀆河開挖時間不晚於商周。江南地區開化或開發公認以泰伯始,和考古發掘的遺存年代吻合。所以可以認為伯瀆河由泰伯帶領開鑿,考古證據同時否定了史料中的唐代開鑿論。

相關焦點

  • 誰挖了中國第一條運河
    12月28日,「中國運河第一撬研討會」在無錫梅村舉行,參會學者和專家對「中國運河第一撬」精神內涵做充分表述,論證伯瀆河是中國最早人工運河,比大運河揚州邗溝段早600餘年歷史。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裡,27處河道。
  • 探訪古邗溝,揭秘吳家至德名邦!
    在2007年,我來過揚州,遊覽了揚州的一些景點:瘦西湖、漢廣陵王墓、大明寺、吳道臺宅第等處,但是那個時候,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揚州,我沒找到古運河,更沒有找到古邗溝,只看到了揚州的京杭大運河。當時,我看著寬闊的京杭大運河(邗江),感覺這不可能是中國春秋時期所能夠開鑿的運河。不過總覺得沒見到古邗溝,是一件憾事。
  • 講好無錫運河故事,《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出版發行
    《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全書19萬字,全彩印刷,設計細膩,圖文並茂,文筆流暢,是一本散文隨筆風格的講述無錫運河人文故事的歷史文化普及讀物,適合讀者在無錫邊走邊讀。縱觀世界,每一條大河都與人類的生活和歷史密切相關。
  • 無錫:泰伯廟 訪吳文化發源地
    導讀:泰伯廟又名至德祠、讓王廟,在今無錫梅村鎮的伯瀆河畔。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經過歷代修建的泰伯廟,是一組群體建築,莊嚴輝煌。 現存的泰伯廟為明清建築,廟前立照池,池上架單孔拱形石橋,名「香花橋」。
  • 江南視點 | 無錫「江南水弄堂 運河絕版地」的華麗轉身
    但黃埠墩並非無錫最古老的運河遺蹟,「早在公元前11世紀末,泰伯、仲雍兄弟禪讓王位,南奔吳地,定居於無錫梅裡,率領民眾興修水利,開鑿了泰伯瀆。」無錫市原市水利局副局長、水利專家徐道清告訴我們。在無錫段運河遺產點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乘船遊覽,船駛過清名橋便能看到左側一條河流匯入運河,這就是泰伯瀆,也稱伯瀆河,東起漕湖,西至運河,全長80餘裡。
  • 跟著央視《遠方的家》遊無錫古運河
    它俯臥伯瀆河,與清名橋相望,左右呼應,歷經百年風雨,依然保存完好。伯瀆橋下的這段河道,名叫伯瀆河,它是周太王的兒子泰伯、仲雍「三讓天下」來到吳地,定居在無錫梅裡,在南門附近開鑿的第一條灌溉運河,有了它,無錫就開始有了人類建邦定居的歷史。
  • 谷建華圖說古運河之「古運邗溝趣事」
    在通州區領導的鼎力支持下完成系列文化長篇巨作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天安門篇鑑賞圖為《古運回望圖》運河沿線採風回執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古邗溝篇鑑賞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在伍子胥
  • 泰伯廟上新!正式開放時間確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伯廟自今夏啟動全面修繕以來備受社會關注近日,泰伯廟戟門處的圍擋和腳手架已拆除院內及各殿堂正在全面清掃塑像光彩重現據介紹泰伯廟修繕接近尾聲施工人員正加班加點做最後的掃尾整理工作考慮到目前的修繕進度泰伯廟將於元旦起開放前院到春節全面開放泰伯廟又名至德祠、讓王廟,位於梅村伯瀆河畔。
  • 海陵吳氏三讓堂宗親前往無錫梅村祭拜泰伯始祖
    4月13日,海陵東張沐、運糧、蔣垛、大倫等地的海陵吳氏三讓堂的宗親一行40人,在吳廣彪、吳向洋的帶領下,身著印有「吳氏一家親,海陵三讓堂」字樣的紅馬甲和黃帽子,舉著兩面印有中國龍和碩大的「吳」字的旗幟,來到「江南第一古鎮」的無錫梅村,祭拜泰伯始祖。
  • 【東西南北中—城市記憶】悠悠吳文化 濃濃泰伯情
    在隆重慶祝新中國70周年華誕之際,我們特別策劃「東西南北中——城市記憶」,選取無錫東南西北中五個地標,用圖片和視頻展現70年城市奮進,用70載變遷見證70年壯麗輝煌。梅村古名梅裡,位於無錫的東部,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長子泰伯舉族南遷,從陝西一路跋山涉水,最後到達無錫梅村,在此建國,春秋戰國時期成為強大的吳國。
  • 無錫融創樂園裡面為什麼是這5座橋?
    在這裡,錯落有致的有5座橋,分別是清名橋、陸墟橋、定勝橋、西施橋和伯瀆橋。而為什麼會選擇這5座橋呢?這5座橋可大有來頭。清名橋在無錫古橋中,清名橋應該是最有名了,它與所處的南長街運河兩岸,是無錫古運河保留最完整的,也是京杭運河上最具代表和最能出彩的亮點。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一部電視連續劇《清名橋的故事》,讓清名橋在全國聞名。
  • 「泰伯大道」路牌拼音有誤?到底應該怎麼讀?
    在位於泰伯大道與高浪路高架交叉路口附近,果然找到了網友提到的這塊路牌。有意思的是,路牌朝向馬路的一邊顯示為「TAIBAI DADAO」,另一邊則為「TAIBO DADAO」。究竟哪個拼音是對的?來看本報的調查。  網友報料泰伯大道路牌有誤  該網友在微博上的報料經本地官方微博轉發後,引來網友的熱評。「活力阿俊」稱這是「低級的錯誤」,「?
  • 「泰伯大道」路牌拼音有誤?到底讀「TAIBAI」還是「TAIBO」?
    在位於泰伯大道與高浪路高架交叉路口附近,果然找到了網友提到的這塊路牌。有意思的是,路牌朝向馬路的一邊顯示為「TAIBAI DADAO」,另一邊則為「TAIBO DADAO」。究竟哪個拼音是對的?來看本報的調查。網友報料泰伯大道路牌有誤該網友在微博上的報料經本地官方微博轉發後,引來網友的熱評。
  • 小籠包哪裡都有,但無錫小籠包代表了江南特色
    著名景點:鴻山遺址,吳文化發源地 無錫新區是三千年吳文化發源地,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泰伯陵、泰伯廟、伯瀆河、 鴻山遺址博物館等組成的泰伯及吳文化景點
  • 無錫這個地方起飛了!18萬方稀缺宅地即將入市!
    伯瀆港濱水空間 打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兩宗地塊均位於風景人文發展廊道南側——泰伯廣場片區(魅力水街),悠悠伯瀆河穿境而過,形成了無可複製的原生態歷史文化景觀和人文風情
  • 泰伯故裡嘗葡萄 鄉村旅遊熱無錫(圖)
    泰伯故裡嘗葡萄 鄉村旅遊熱無錫(圖)     7月28日,2012無錫鄉村旅遊節·鴻山第四屆葡萄文化旅遊節開幕。  28日,在有著三千多年文化史的泰伯故裡無錫鴻山,2012年無錫鄉村旅遊節暨鴻山葡萄文化旅遊節吸引了來自蘇錫常、上海等地的眾多自駕遊人。田埂邊、涼蔭下,四處是前來採摘葡萄的食客,似火驕陽澆出了這塊吳文化發源地一年最旺景象,順道慕名參觀歷史遺蹟、感受鄉野之趣的人比比皆是。
  • 無錫梅村一副春聯閱盡吳越三千年
    顧名思義,梅村因梅得名,這要從陝西岐山的「泰伯奔吳」說起。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周太王非常看好季歷的兒子姬昌,想將來讓這個孫兒繼承王位。泰伯為成全父親的願望,藉口南往衡山為父採藥,帶著二弟仲雍遠奔江南。泰伯虛懷若谷,才能超群。作為一個外來者,贏得江南當地土著居民的擁戴,被推為領袖。
  • 格林豪無錫新吳區梅村鎮泰伯大道商務酒店,您旅途中的小美好
    無錫新吳區,地處長三角中部,位於無錫市東南部,東接蘇州,南瀕太湖,是吳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以泰伯陵、泰伯廟、伯瀆河、鴻山遺址博物館等組成的泰伯及吳文化景點為代表。來無錫享受美景美食的歡樂時光,歡迎入住格林豪泰無錫新吳區梅村鎮泰伯大道商務酒店。
  • 賞聯講故事|無錫梅村一副春聯盡閱吳越三千年
    顧名思義,梅村因梅得名,這要從陝西岐山的「泰伯奔吳」說起。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周太王非常看好季歷的兒子姬昌,想將來讓這個孫兒繼承王位。泰伯為成全父親的願望,藉口南往衡山為父採藥,帶著二弟仲雍遠奔江南。泰伯虛懷若谷,才能超群。作為一個外來者,贏得江南當地土著居民的擁戴,被推為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