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力量有多大?我不吃素的朋友因為我的分享去搜索素食餐廳…

2020-12-12 騰訊網

前兩天,我一位並不吃素的朋友告訴我,因為看我分享得多了,她在深圳的時候點外賣會去搜索素食餐廳。

在跟她跟我說這件事之前,我們倆聊到的話題恰好是關乎個人影響與力量

改變世界太遠

那就先改變身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際網路上陌生網友也好,身邊人也罷,面對許多問題,大家永遠只看到宏觀的一面,卻時常忽略了細微的努力,也時常對細微努力能產生的影響不甚在意

接觸素食以後,經常看到的質疑便是:

你說你是為了環保而素食,他們說環境破壞這麼厲害,這麼些人素食能起到什麼作用;你說你是為了動保而素食,他們說這麼多人在吃肉,你素食能救得了幾個動物。

他們或許並不否認素食對於環保、動保有積極意義,但通常覺得——你的力量太小,改變不了什麼現狀。時間久了,不少素食的朋友自己也會產生動搖:是啊,我能改變什麼?

但我想分享一個我從高中就很喜歡的小故事。

海水退潮後,大量的魚被擱淺在海灘上。一個小男孩見狀,開始拾起魚一條一條地往海裡扔。一個路過的人不理解:「這麼多魚,你救得過來嗎?沒有人會在乎的。」小男孩一邊救魚一邊回答說:「這條魚在乎!」隨即又將一條魚仍回了大海。

小男孩的能力並不大,他救不了全部,一條條小魚與大量的魚群相比,也確實是那麼不起眼,但是小男孩微薄的努力對於已經被扔回海中的每一條小魚來說,都是生命的奇蹟

這像極了為了世界友好而素食的每個人在做出的努力。

我在跟朋友分享我的觀點時說,「其實對於許多因為動保而堅持素食的人來說,哪怕只是他一個人,少吃一這一頓,或許就就能挽救下一個動物的命運,那對於這一個動物來說,這就是很大的意義。

去年在上海採訪到了素食明星潘時七,她就說到,當時決定素食,正是想著如果我這一口不吃,就可以讓這些原本屬於人口中的生命得以延續。

個人力量是很小,但如果不作出這一口的改變,就什麼都改變不了。

做為一個非資深素食人士,在去年來壹素界工作之前,我對素食本身,以及相關的議題,都一無所知,身邊從小到大都沒有關注這方面的朋友。

但現在,我的大學室友會願意和我一起去素食餐廳;我的朋友對純素烘焙念念不忘;我開頭提到的這一位朋友會自主尋找素食外賣,會看珍妮·古道爾的紀錄片,認可素食營養方面的內容。

△朋友與我分享素食知識,有點驚訝到哈哈~

甚至有些朋友未必會認同這些,跟我談論他們不理解的點,我覺得這同樣也很好,不認同意味著他們在關注,在思考。這些不認同也督促素食傳播者去思考、去改進。

我並沒有刻意去宣傳什麼,只是我的朋友們知道我的工作內容,我們自然而然地聊天聊到這些。這樣的我都能夠對身邊人產生了那麼一些細微的影響,素食更久的人呢,一直持續做這件事的人呢?是不是會影響到身邊更多的一些人?

而當無數個「我」影響到了無數個「我身邊」,這些力量還算是「微小」的嗎?當這些所謂「微小」最終匯集到一起的時候,產生的作用還算是很小嗎?

一個人的力量很小

但很多人的力量很大

那我想大聲的告訴很多人,產生的作用很大。其他先不談,就從飲食市場的一些轉變說起。

還記得我們提到過的每一個數據嗎?

世界上最大的132家食品公司,有41%的肉類和奶製品生產商都在自己的產品線增加了植物蛋白的應用。(「未來論壇」)

全球植物蛋白市場預計價值每年都在持續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406億美元。(Markets and Markets)

到2026年,肉類替代品市場的全球價值將達到81億美元。(聯合市場研究)

美國2018年牛奶銷售額暴跌11億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8%,停業關門的奶牛場就高達2700家。(美國乳農協會)

截止2019年2月的前三個月中,近四分之一的英國人在使用植物奶替代品。近一半的英國咖啡消費者在戶外購買拿鐵時會選擇植物性牛奶。(Mintel)

還記得我們提到過的每一個植物基產品嗎?

國外,BeyondMeat 上市;Impossible food與漢堡王合作成為常規;肯德基推出純素雞塊;桂格燕麥推出純素燕麥奶生產線……

國內,從去年的珍肉「人造肉」月餅、農夫山泉植物酸奶、新豬肉OMN!PORK,到今年星巴克8款植物膳食產品、康師傅純素方便麵、百草味「人造肉」小零食……

植物基市場的日益繁榮,傳統肉蛋奶行業的式微,不正是商家看到植物基的商機嗎?

這些商機來自所有意識到素食對於健康、環保、動保具有重大意義的素食人群、素食友好人群。你我或許只是這人群中的一個,但是正因為有無數個「你我」,才能讓市場發生轉變……

△國外超市琳琅滿目的植物奶

當植物基變得不再那麼小眾,進入大眾視野,就可以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觸到更加友好的食物。而素食最大的魅力正是在於你一旦選擇了它,它背後所承載的所有美好意義都會附加而來……

所以我想說啊,不要因為覺得個人力量太弱小,就看不起正在付出努力的人,就忽視這一點微小努力產生的作用,就不去做出改變。

個人的力量很小,但不可或缺。

ps:你的素食生活在日常中是否遇到過一些質疑,可以在留言中和我們分享哦~

—End—

壹素界原創出品

歡迎隨手轉發朋友圈、微信群

文&編者 | 遊客與木

圖片 | 網絡

支持原創,關注壹素界

相關焦點

  • 吃素一個月,帶來的神奇效果究竟有多大?
    我們不只是吃素因為蔬食一月,讓2018年,從開始就與眾不同。這31天,我們帶著世界各地的小夥伴挑戰純素!吃素31天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統計,來看看自己為保護地球做了哪些貢獻吧!上面的數據只是1個人的哦。親愛的挑戰者們,你們不僅僅是在吃素!1/千人打卡蔬食一月活動總共有1468人參加,並且鼓勵大家堅持30天蔬食打卡,在打卡群中po出自己吃了什麼。
  • 我去葷食餐廳點了素食,然後......
    我笑cry了在素食餐廳吃到美味的心情多半相似,在葷食餐廳吃素踩雷的經歷各有不同
  • 領導約我去葷食餐廳|素食後那些難過的人情關
    給「素食星球」「標星」吧,方便持續接收我們的文章哦! 「你吃素這麼講究,你讓家裡人怎麼跟你一起生活?」 「每次聚餐都依你去素食餐廳,這次去葷食餐廳,怎麼就不行?」 「等我老了,想要喝碗雞湯,你都不會給我倒吧!」
  • 武警退役戰友合開素食餐廳:「感恩吃素 吃素是福」
    武警部隊退役小夥開素食餐廳:「感恩吃素 吃素是福」武警部隊退役小夥開素食餐廳:「感恩吃素 吃素是福」退伍前,兩個小夥子就思量著退伍後做什麼工作,至於為何選擇開素食餐廳,胡仕聰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素食給大眾帶來的是「低碳、環保、綠色、健康」等益處,他對素食的發展前景很看好,希望能夠宣揚這種健康的飲食理念。退伍後,兩人與各地的素食餐廳聯繫,結伴在全國很多地方考察過,跑過北京、上海、杭州,福建、寧波等。「去學習,去當義工,為別人工作,跟別人深度交談學習,尋找名師。」儲偉民說。
  • 去臺灣吃素啊 臺灣素食遊記+全臺TOP10餐廳盤點!
    >對我而言,飛機上的素食,是一道無法癒合的傷。無論你飛哪裡,白水煮青菜,一貫是飛機素食的標配。在搭乘去往臺北的臺灣航空公司的飛機上,我照舊百無聊賴的等著白水煮青菜。空乘人員柔聲細語,聲調如瓊瑤版電視連續劇,端來了素食套餐。打開一看,著實眼前一亮,嘗了一口,色香味俱足。小小的第一餐,暗示著臺灣人民對素食者的人文關懷,給我的臺灣之旅帶來無限美好遐想。
  • 直擊臺灣素食小夜市:吃素人口激增,帶旺素食經濟
    據當地居民稱,這處停車場每到周末固定都有夜市擺攤,但如今素食夜市帶來的人潮,是平常的10倍,每個素食餐車的攤位至少都要排隊一小時才可能買到。那麼這個吸引粉絲南北追逐、人氣爆棚的素食夜市,是怎麼出現的呢?素食經營不易,團結力量更大故事要從兩個吃素的男人相遇說起。
  • 慶春論素之番外篇|吃素「我覺得也講究緣分」
    這一次,我們請呂哥與大家分享了他對素食與運動、力量和營養的多年踐行心得與體會。 而今年也是呂頌賢茹素第24個年頭,所以對於素食所會遇到的很多問題,他也是極有發言權的。 呂哥:其實不一定是素食和運動,你吃任何東西,運動對我們現在生活也很重要。我吃素24年,但是到今時今天,還是有人常問我吃素夠不夠力,吃素有沒有營養。
  • 遇此美味素食館 我承認我是吃素的
    小時候家長告訴我小編要多吃蔬菜,長得高。擁有1米55傲人身高的我對當初這種忠告不以為然,心中暗想:我可不是吃素的。最近小編偶然發現這幾家美食餐廳,經過一番打探,發覺吃素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人均:18元地址:南坪亞太商谷15棟負236號隨香藏坊小編覺得這裡的環境格外有禪意啊,還是那種很親切的茶禪式的裝修,在這裡用餐喝茶很愜意哦!他們家的菜品小編就用兩個字評價「精緻」,無論從擺盤或者是盆邊的裱花,都看出廚師的細緻的心思,讓小編都不忍心下口,生怕把這個意境給破壞了!
  • 醫生吃素、醫院開素食餐廳,他們說:我們不想病人越治越多!
    ▼醫院改建員工餐廳做全素 中國10大醫生之一胡衛民也是在親身嘗試素食後,向大眾宣告:素食讓我向死而生,創造生命奇蹟!
  • 周一請吃素:90後上海美女講述開素食餐廳的故事
    香積閣(圖片來源:素食星球) [原標題]90後上海美女講述開素食餐廳一周年的故事 第一次知道香積閣是朋友介紹一起去的,後來知道店老闆是一位90後的美女。 丁弘毅:大三那時候本來是打算考研的,還像模像樣地複習了大半年,眼看著快要考試了,結果現場確認我徹底忘了,就沒資格考了,心裡其實是暗爽的,因為考試的東西真的讓我特別痛苦,不過也就突然不知道該幹嘛了,在家裡待了一段時間,也嘗試過去面試感興趣的藝術品相關的工作,但是想像中上班的那種朝九晚五又被人管著的日子很痛苦,最後一天也沒去。
  • 劉德華請魯豫吃自助餐,自己卻只拿素食,吃素全是因為老婆
    有意思的是劉德華帶魯豫來的這家餐廳是素食的自助餐,他說自己經常帶著員工過來吃,很喜歡這裡的味道。劉德華還在節目中說自己是素食主義者,不論什麼時候都吃素,這也是為什麼會帶著魯豫來這家餐廳的原因。為了保持身材的劉德華面對素食卻絲毫沒有顧慮,他很喜歡吃甜的東西但是卻一點都不胖,這是不是要羨慕死廣大減肥的女粉絲了。
  • 「慶春論素」之番外篇 | 吃素「我覺得也講究緣分」
    這一次,我們請呂哥與大家分享了他對素食與運動、力量和營養的多年踐行心得與體會。希望他的親身經歷與分享可以解答到那些曾讓你產生困惑的茹素問題(誤區),讓更多人能更自然的接受素食,有機會多茹素。我吃素24年,但是到今時今天,還是有人常問我吃素夠不夠力,吃素有沒有營養。
  • 解決了這些問題,吃素的人就多了,素食產業就繁榮了!
    一旦改吃素,從此日常吃飯就成了難題。這是今天推廣素食遇到的痛點。 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會讓已吃素的人難以堅持,讓想吃素的人不敢吃素。曾經有朋友告訴我:「吃素是很好的,但是我吃素以後,平時就沒什麼地方可以吃飯了,等以後到處可以吃到素食了,我一定吃素!」
  • 南寧居然有一家高逼格的素食餐廳藏在停車場裡,讓你吃了一次還想去...
    可這也是前幾年以前的思想認知了,在國外,甚至國內一些擁有高認知和前衛認知的人群,在他們的圈子裡,高品質的生活應該是吃素,沒錯,你沒聽錯,他們很有錢,可他們卻喜歡吃素,他們認為,吃素可以讓身體更健康,減少身體疾病的發生,可以減少地球碳排放,這才是最健康的人與大自然的相處方式。
  • 舟山探店,這家素食餐廳,讓我改變了對吃素的看法,開店只為行善
    談到吃素,人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寡淡無味的水煮青菜,白水煮蘿蔔等,大部分人對於素食印象依然停留於宗教相關的影視劇裡,那些去素食餐廳的人,有些是為了信仰,有些為了積善緣,還有的為了健康飲食,但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吃素在現今的時代已然慢慢成為了時尚,素食的形態味道發生了翻天復地的改變。
  • 去日本玩吃素怎麼辦?日本自助旅完整遊素食攻略
    相信很多素食主義者都有這樣的困擾:「去日本自由行不知道三餐吃什麼」。不用擔心!讓吃素又長年住在日本的小編推薦給你,來日本除了網絡上找的素食店家之外,素食者還有哪些選擇。還有教大家怎麼跟店家說明自己吃素、以及跟店家傳達「哪些東西不能吃」的日語喔!去日本玩吃素的選擇也可以很多元!
  • 素食文化:毛澤東也吃素 世界素食名人錄
    編者按:有多少素食界的名人,就能影響多少需要健康的人們。也因此堅定了無數素食者的心。他們是素食界一股堅定的精神力量!他們是素食界一部金色的革命經典!讓我們一起盤點素食世界名人的小故事。
  • 合肥素食餐館生意火爆:長期吃素 有可能越吃越胖
    劉園是個蛋奶素食者,她吃雞蛋和喝牛奶;李真是個純素食者,避免食用所有由動物製成的食品;陳猜猜,她奉行著「周一請吃素」,每個星期一,吃一天素食,半年時間了,身邊的朋友被她帶動一起吃素的有不少。合肥,不知何時,悄然興起一股吃素的風潮,年前顧客「門可羅雀」的一家淨素餐廳,現在到了飯點,門口也排起了長長的隊。
  • 去泰國吃素吧:這張「零殘酷」美味地圖,會讓你更愛素食!
    每年都會有大批信徒湧入泰國普吉島參加當地的的素食節慶祝活動,信徒們以用利器在身上穿孔的方式,彰顯其對神靈虔誠的信仰,並認為這種令他們痛苦的行為可以淨化他們的身心。圖看著就疼,小編就不放了。儘管素食節觸目驚心,但今天分享的泰國零殘酷」美味地圖」,會讓你更愛素食。
  • 南京素食小店天天爆滿 都市人掀起吃素熱
    不過專家也建議,飲食最好不走極端,均衡膳食對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素食餐廳一天吃掉三四百斤蔬菜在白下區科巷菜場對面,有家不起眼的小店叫「蔬香園」,這裡提供的全是素食。每天午飯時間,附近寫字樓的白領們就蜂擁而來。昨天上午11點多,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這家餐廳時,已經有不少顧客前來就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