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 工業遺產保護的發展趨勢與體系構建

2021-02-13 城市更新保護創新國際研究中心

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的背景下,本文從空間、文化、經濟不同層面探討構建工業遺產保護與更新體系的目標;並以上海為例,闡述了工業遺產保護的發展歷程以及再利用實踐案例,並在深入研究上海工業遺產保護問題與挑戰的基礎上,提出未來工業轉型更新的發展趨勢,以及進一步拓展工業遺產的保護對象,建構完整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

 

上海的城市建設與工業發展息息相關,有的工業遺產以其在生產流程和技術、地域上或歷史上的獨特性而著稱,有的工業遺產以其在全球產業遷演中的貢獻而聞名。上海工業廠區、工業建築的類型豐富,幾乎囊括全國工業的所有種類。在上海風貌保護的現有機制下,上海工業遺產的風貌保護在近十幾年來不斷地探索與發展,出現了較多的成功保護案例,如莫幹山路M50、八號橋、1933老場坊、上海時尚中心、民生老碼頭等,在我國舊工業的保護與更新、轉型與發展中走在前列,對我國其他城市相關地區的轉型與發展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

 

1986年,上海開展了近代優秀歷史建築物的普查工作。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一批59處優秀近代建築。1991年《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保護管理辦法》頒布,成為上海第一個涉及歷史建築保護的地方法規。隨後幾年公布的第二批、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中都有工業遺產上榜。2000年,蘇州河景觀規劃中提出系統保護兩岸廠房與倉庫的工業遺產近100多處。

 

蘇州河沿岸工業遺產重點項目保護前後示意圖

2002年《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頒布,第一次把工業建築列為重點保護對象。2003年底的「建立最嚴格保護制度」以及2004年「開發新建是發展,保護改造也是發展」理念的提出和貫徹實施,讓上海工業建築的保護和再利用邁上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2005年公布的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中有8處工業遺產受到保護。此時已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導、積極調動各方參與的保護局面,使得上海市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逐步演變成一種運動、一種社會自覺的行為。再到2015年的風貌區擴區普查,明確提出工業風貌街坊概念,新增搶救性工業保護街坊15處,工業遺產建築300多處。

 

上海工業遺產的保護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和挑戰:一是保護的覆蓋面和規模較小。目前保護的工業遺產仍主要為零散分布在濱河、濱江及中心城區的工業廠房建築,大量的優秀工業遺產、工業街坊、工業區仍未得到保護和妥善的再利用。二是保護的對象過於局限。目前僅限於關注工業遺產建築和建築群的保護與再利用,而與工業遺產息息相關的工業區空間肌理、工業景觀等歷史環境和整體格局易被忽視,脫離了與城市發展的關係。三是保護價值的單一性。工業遺產的保護往往只保護其物質遺產所帶來的建築使用價值、空間可利用價值,而忽略了對於工業遺產相當重要的非物質歷史文化價值。

上海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的內容已趨於完善,但是沒有獨立的工業遺產保護的內容和系統,所以工業遺產保護真正的挑戰在於缺乏獨立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工業遺產所具有的時代意義、社會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技價值是獨特的,其所具有的工業風貌、歷史背景、生活形態、科技影響力等都不同於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工業遺產保護應該依託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形成獨立的、特有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並不斷加以實踐研究,指導工業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工業遺產保護體系構建的研究實踐——以上海英雄金筆廠為例

英雄金筆廠的發展經歷了艱辛創業、鞏固發展到創造輝煌等不同階段,代表著我國自來水筆製造這一民族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1966年「英雄」開始成為企業絕大部分產品所用的主要品牌,「英雄趕派克」的事跡還曾被拍攝成電影,作為向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的影片,成為我國民族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段佳話。「英雄」在國內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並連續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成為「香港回歸、澳門回歸、G20」等國家重要歷史時刻的籤字用筆。

(1)建築建設歷史:英雄金筆廠建廠初期,已經設計建有哺乳室、浴室、運動場、草地綠化等配套設施,在當時是前衛的。至1965年,金筆廠廠址範圍已有明顯擴大。20世紀60年代,金筆廠已經開始關注環境問題,擬建汙水處理池。現狀已拆除改造金筆廠西北角兩片區。

(2)建築特徵:在建築功能上,英雄金筆廠園區內的建築美學不單純是形式美,很大程度上是技術美、功能美。在建築風格上,從1954年蘇聯式建築風格的10棟主要廠房,到隨生產擴大後續新建的建築,英雄金筆廠完整記錄了隨時代演進不同歷史時期的輕工業廠房的典型特點,是現代輕工業的樣板。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50—1980年代廠房建築調研實景圖

 

(1)空間肌理:金筆廠以其獨特的風貌、特色,以及風貌街坊的形式、規模、完整性,形成這個區域的風貌街坊的概念,可以定性為保護的核心,也能夠對上海市普陀區桃浦地區的歷史與風貌以及傳統價值的發掘,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條件。

英雄金筆廠空間肌理分析圖

(2)植被景觀:園區內現存有許多參天古樹和大量的植被,是重要的生態資源。同時,現狀植被景觀的搭配與廠區歷史建築契合,形成獨有的景致。

 

英雄金筆廠景觀肌理分析圖

 

第一,上海英雄金筆廠工業遺產是民族工業歷史與文化地標,是中國首個「國」字號、至今依舊在發展的輕工企業,它代表著民族工業創新與自強精神的著名品牌,是上海少有的記載著歷史全部信息並保存完整的工業街區,具有特色突出的工業文化和社會價值;第二,英雄金筆廠舊址是集中成片的、空間格局和街區景觀完整的輕工業廠區,其內部建築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的建築既呈現了時間序列的完整性,又體現了建築功能的完整性,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技價值;第三,金筆廠的風貌整體性和景觀獨特性,以及風貌街坊的形式、規模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形成這個區域的風貌街坊的概念,具有較強的示範作用。

由此可見,英雄金筆廠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存在的價值,從文化資本、建築風貌、空間肌理、景觀特色、集體記憶等上面呈現出完整的保護內容。

通過上海英雄金筆廠工業遺產保護的成功實踐,總結出工業遺產保護的3大核心內容:一是文化資本:企業歷史、重大事件、重要業績、集體記憶;二是工業歷史建築:建築歷史、建築功能、建築風格、建築特徵、建築完整性;三是工業風貌街坊:空間肌理、景觀肌理等。

上海市英雄金筆廠較好地展現了工業街坊和工業遺產的整體保護,由此提出工業遺產保護的發展趨勢:一是物質遺產層面,從單體建築的保護到工業風貌街坊的整體保護,包括空間、格局、建構築物、交通、景觀、環境等整體要素;二是從物質遺產層面拓展到非物質遺產層面,不僅要保護工業遺產的物質要素,更要重視工業遺產具有特殊意義和代表性的非物質遺產內容,包括歷史、人文、工業技術、生產方式、工藝流程、產業貢獻、相關榮譽、企業發展歷程、品牌文化等綜合要素。

 

上海英雄金筆廠工業遺產保護案例作為城市中的一個工業風貌街坊,在保護中建立的保護體系應該運用在整個工業遺產保護體系中,對工業遺產保護體系進行專題研究,構建科學合理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同時,上海現在已經形成了由「文物、優秀歷史建築—風貌保護道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共同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工業遺產保護是城市風貌保護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應結合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拓展工業遺產的保護對象,進一步構建工業遺產保護體系。

工業遺產保護體系建構圖

 

在構建工業遺產保護體系的基礎之上,應進一步普查、梳理、研究和完善,為未來工業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奠定基礎。第一,以優秀歷史建築為核心,增加優秀歷史建築中工業風貌建築的保護名單;第二,以已經批准的工業遺存風貌街坊為核心,進一步拓展保護對象;第三,目前還沒有工業風貌道路的概念,而楊樹浦水廠北側的楊樹浦路、吳淞工業區中寶鋼不鏽鋼地區的不鏽鋼大道和型鋼南路,以及英雄金筆廠廠區內的主要道路等,都是經典的工業風貌道路,道路兩側不僅具有工業風貌的特色建築,還有獨特的工業景觀,都應該予以保護;第四,黃浦江、蘇州河作為工業風貌景觀廊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屬於工業風貌片區,以及吳淞工業園區等大型工業區也應該整體保護和發展。

構建科學合理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有利於促進工業區的整體轉型升級,有利於實現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利於保護和利用工業資源,有利於傳承城市歷史記憶、豐富人文內涵;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契機;也將對城市發展帶來文化與經濟的價值,對完善城市風貌保護體系以及深入城市有機更新將起到重要的推動與創新促進作用。

 

作者:

王林,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

薛鳴華,上海安墨吉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設計師

莫超宇,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研究生

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上海城市規劃》2017年第6期《工業遺產保護的發展趨勢與體系構建》。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全文收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收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官方網站(在線投稿):www.shplanning.com.cn

Email:shcsgh@supdri.com

郵發代號:4-803

電話:021-62473288-2305/2303

傳真:021-62470283

學術研究 / 學術交流 / 設計實踐 / 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世界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及構建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②現代化是一種文明進步,是工業革命以來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範式轉變,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然環境的合理保護;其發生在人類文明的所有層次、領域和方面,同時文化多樣性長期存在並發揮作用。③現代化是一個發展目標: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其目標是保持現代化水平;尚未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其目標是早日實現現代化。現代化研究是關於現代化現象的一種交叉科學研究,大致起步於 20 世紀 50 年代。
  • 2019首屆「鐵路遺產保護與歷史城鎮治理」學術論壇即將召開!
    本次學術論壇跨越學科、理論和實踐的界限,如政策機制、組織管理、環境整治措施、修繕、改造技術、規劃編制、保護利用意識形態上存在的差異等,針對鐵路遺產保護和歷史城鎮治理問題,進行深入的學術研討,旨在令更多的文化遺產煥發出新時代的文化魅力。期待您的蒞臨指導!
  • 我省構建「點線面」結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我省構建「點線面」結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 遼寧省構建「點線面」結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原標題:我省構建「點線面」結合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遼寧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再創佳績,近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遼陽市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新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辦法出臺後,國務院批覆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獨家|故宮學院上海分院將重點關注建成遺產保護與研究
    也會基於雙方博士後流動站,依託重點實驗室的開放課題,促進雙方青年專業學者的學術交流;第三,在人才交流互動方面,雙方互薦優秀學生或員工攻讀對方所在領域的研究生,互聘兼職導師,互薦優秀博士畢業生到對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雙方還合作支持同濟大學建成遺產研究與保護領域學生的實習和就業,為故宮遺產保護事業輸送人才。
  • 陝西成立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保護利用管理展示陝西黃河流域文化...
    央廣網西安8月21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今天(21日)在陝西西安成立,標誌著陝西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管理、展示進入一個新階段,將為加強陝西省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陝西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決策發揮參謀智庫作用。
  • 構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系
    原標題:構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系   寺街、西南營作為南通城的根和魂,其保護意義重大深遠,保護
  • 工業遺產也成文明遺蹟 如何保護成為當下問題
    這些工業遺產不僅見證了我國近現代工業化不同尋常的發展歷程,也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介紹,近年來,政府和民間都在關注工業遺產,在有效保護基礎上,探索利用發展新模式,推動工業文化傳承發展,為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記住一個時代,國內工業遺產旅遊的發展歷程及資源分布
    2006年6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以期刊形式宣傳工業遺產保護相關內容,以《工業遺產:記住一個時代》為題,推出工業遺產報導。其中,盤點了瀋陽工業遺址、三線建設、德國魯爾區的遺產保護現狀。國內工業遺產旅遊保護與開發起步於 2003 年前後, 在引進、介紹國外工業遺產旅遊的開發情況基礎上,借鑑國外經驗,對老工業城市和資源衰竭型城市率先進行工業遺產旅遊的研究與開發。1. 國內工業遺產保護發展歷程近年來,國內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在政策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 全球城鄉創新發展大師薈第三季 | 劉伯英:工業遺產——工業化進程...
    2019年,「全球城鄉創新發展大師薈」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每季邀請不同領域中對城鄉創新有深入研究或實踐的核心推動者出席,共同尋找有創意的城鄉發展策略,助力城鄉變革。大師薈第三季邀請到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中國建築學會工業建築遺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劉伯英。
  • 大連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
    記者楊麗娟報導 隨著大連近代工業的誕生、發展,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工業遺產。這些遺產是大連城市發展的重要物證,也很好地記錄了大連工業文明發展的歷程。為建立大連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體系,大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了《大連市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大連工業遺產是在大連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反映了工業時代的特徵和風貌特色。
  • 日本是如何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的
    工業遺產的物質形體和文化內涵,形成於城市化的過程之中,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問題,又伴隨著城市的更新而產生。放眼2040年的新一輪上海市城市規劃,著眼於解決資源緊約束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土地使用問題,致力於探索上海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與特色風貌體系的建設。如何更有實效地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將是未來城市發展中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議題。
  •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組織機構介紹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公眾號,作為專委會信息發布平臺、管理服務平臺,通過交流平臺系統性地推送傳播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理念、知識、工具和案例經驗,分享領域專家和會員單位學術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專委會成員提供及時的行業資訊服務。
  • 2020年第二屆建築改造和城市更新學術年會召開,杭州活態遺產保護...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專委會顧問程泰寧;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原理事長宋春華;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伍江等近300餘位專家、設計師出席年會。作為本次年會協辦單位,杭州市運河集團攜杭州活態遺產保護利用的「運河樣板」精彩亮相。杭州活態遺產保護利用的「運河樣板」也精彩亮相。
  • 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一、深刻理解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重大價值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遺存的保護是考古學研究的前提,考古學研究是文化遺產合理利用的學術基礎;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考古工作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 劉玉珠: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一、深刻理解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重大價值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遺存的保護是考古學研究的前提,考古學研究是文化遺產合理利用的學術基礎;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考古工作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 北京擬將優秀近現代建築、工業遺產列為保護對象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陳杭)24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三審《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草案)》(下稱草案)。為提高社會公眾對優秀近現代建築、工業遺產等的保護重視程度,草案提出,歷史建築包括優秀近現代建築、工業遺產、掛牌保護院落、名人舊(故)居等。
  • ...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價值挖掘、旅遊開放、文化傳播——讓莫高窟...
    孫志軍攝  核心閱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了解莫高窟歷史沿革和文物保護情況時強調,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珍貴文化遺產,堅持保護優先的理念,加強石窟建築、彩繪、壁畫的保護,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平,將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 遺產保護類 | 紹興古城保護利用總體城市設計
    原創 遺產中心本部 清華同衡規劃播報●老城故事,對話世界——紹興古城保護利用總體城市設計● 申報所別: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本部● 合作單位:北京華清安地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 《國家公園與自然遺產保護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21日訊  12月12日,《國家公園與自然遺產保護國際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國家創新聯盟、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生態展覽陳列中心聯合主辦。